生日以美好的祝福开始,在悲伤中结束。郑航整个下午都跟着李后宝的尸体在转,尸体运到哪儿,他便跟到哪儿,闲下来便走来走去地打电话。方娟不放心,只得一直跟着。
李后宝命案让负责监视居住的小组陷入危机,郑航必须做好种种安排。当班的民警和社区干部需要接受讯问,并停职接受调查处理。
“你暂时不要介入案件。”贾诚在电话里告诉他。
“我对案件情况最清楚。”郑航一阵哽塞,“特别是那个凶手,我几乎可以从街头把他揪出来。”
“我知道,那是你的猜测。”
“不是猜测,是分析画像。”
“一样的。”
“我真的可以直觉他就在我的身边,他躲在暗处看着我。”
“好的,我安排齐胜亲自询问你。把你知道的情况详尽地谈给他听,笔录不论多长,我和关局长都会看的。”
关局长在省厅开会,郑航拨通电话。他说了句“正在开会”,便挂断了。郑航不好再打,跟着救护车来到医院停尸房,这里有临时解剖室。
现在所有人都在谈论郑航与宝叔的关系。他则始终控制着情绪,不跟任何侦技人员说一句有关案件侦查方面的话,以免别人质疑他身为警官的客观性和判断力。如果因此而影响了案件的侦查,那他就是在帮宝叔的倒忙。
所以他坐在解剖室内的塑胶椅子上,等待着法医完成工作。在不锈钢器具与容器碰撞发生叮当声音间隙,法医不时将情况讲给他听,他则盯着对面白墙壁上的纹路。他没有碰任何文件,连替法医递一把镊子,或擦一把汗都没做,也不曾转过头去看一眼。
但在持刀法医为宝叔脱去睡衣时,他忍不住问了一句:“你有没有在他身上或衣服上闻到什么味道?有异于男人体味的。”
法医停下手边的动作,转过头看着他。“有,衣服上有若隐若现的男性香水味。”
在辰河这样偏僻的地方,使用男用香水的人十分稀奇,不是上流人士,就是非常讲究的年轻人。
“你以前嗅到过同类香水味吗?或者说,还在其他案件的尸体上嗅到过香水味吗?”
法医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儿。“嗯,一下子想不起来。不过,如果没人问起,就不会注意。”法医已经五十多岁,接近退休年龄。他是一名非常优秀敬业的刑事鉴定专家,完全明白郑航此时的想法。
“有道理,面对一具尸体时,需要注意的东西太多了。”
“我会回去慢慢地看以前的检验笔记。如果想起什么,打电话告诉你。”
郑航静静地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法医一边检验,一边告诉助手需记录的内容。
“后脑颅骨粉碎性损伤,呈塌陷状,颅内脑浆喷出,属钝器撞击伤。”
郑航忍不住问:“是打击形成,还是落地撞击形成?”
“你说的两类,我们统一叫撞击伤。具体是钝器打击,还是落地撞击,会在致死原因里详细分述。”
“嗯。”
郑航断断续续地应付着,仿佛仅仅是谈论一个案件当事人。但他感到全身发冷,随即有失去亲人般的颤抖,眼泪几乎夺眶而出。他几次走到外面,方娟坐在办公室,时刻关注着他。他终于忍不住,还是离开了。
他们来到医院对面的辰河广场散步。已接近晚餐时间,休闲的人仍然很多,很热闹,但郑航的心很冷,很寂寞。
“你在哪里?”片刻之后,徐放打电话给郑航,却不等他回答,接着说,“法医搞完了,外部检验没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没有什么痕迹,没有什么显得突兀的东西。致死原因也很简单。”
“打击伤,还是碰撞伤?”
“没有最后认定。没有找到凶器,也没有确定合适的碰撞致死的硬物。”
“阴坑里好像没有可以碰撞致死的东西。”
“到处是血,一时难以认定。”
“我看了。”
“专家也看了。你别乱说,以专家的意见为准。”
郑航心里不解,却仍说出心里的疑问:“据你了解,他可能碰到什么问题呢?”
“外面都在说你跟他之间有问题。说你做了一堆怪异的事,一天到晚去骚扰他之类的,想从中获取利益。还说你把他吓得魂不附体。”
“我跟他没有任何问题,纯粹是出于关心。”郑航心惊胆战。
“我只是让你小心点儿,别担心。这些流言会过去的。抓住李后宝后,你跟他的接触是过于频繁了些。以后办案子谨慎点儿,别给人抓住把柄。”
郑航头痛得厉害,有种想吐的感觉。
方娟走进厨房,冲了两杯咖啡,自己喝了一口,递了一杯给郑航。他静静地坐在沙发上,没有开灯。方娟跟他商量晚餐的事,他也没有出声。
方娟再次走进厨房,看着一筷未动的生日午餐,决定将它热一下,当作两人的晚餐。
这时,她听到窗外传来一声刺耳的汽车刹车声,接着是有些人在低声说话。她转向窗户观望,看到贾诚站在单元楼下,两个身着标准检察服的男人走出车来。方娟感到很奇怪,这么晚了,检察官穿戴如此整齐到公安局家属院,她猜想一定是贾诚邀请来的,他喜欢跟这些人搞好关系。
贾诚身后还跟着一个人,方娟不太认识,看样子也是公安局的。
他们在楼下寒暄了一会儿,便往楼上走。他们这是要往谁家去,难道是那个不认识的民警家?不可能啊!方娟看着他是从另一个方向过来的。难道要到郑航家来?什么事值得如此兴师动众?会与宝叔的死有关吗?
方娟走进客厅,告诉郑航,贾副局长带着人可能是朝他家来了。“什么?”郑航惊疑地说了一声,挺直了腰杆,眼里闪现着莫名的坚毅的火花,警觉地听着门外。
方娟疲惫不堪而且全身疼痛,她感到眼前一阵发黑。她听到了敲门声,走过去透过猫眼观察,果然是他们。她不悦地打开门,放他们进来。
五分钟后,方娟与郑航肩并肩坐进沙发。贾诚和两名检察官坐在木椅上,方娟不认识的那名警官——分局的纪委副书记则一个人站在客厅的窗台下。
贾诚首先说明来意,李后宝的死很多疑点涉及郑航,检察院获悉相关情况,要求提前介入调查,请郑航认真配合。两个检察官,一个叫吴知非,一个叫栾伦功,非常客气地跟郑航握手,便当着贾诚等人的面同他谈话。
“李后宝的尸体在他家楼下阴坑被发现时,已经死亡四至八个小时。”吴知非复述案情,“死因初步认定为打击后脑致颅脑破碎、颅内损伤死亡。有人认为,你在此案中存在重大嫌疑,我们想问你几个问题。”
“我有重大嫌疑?”郑航大声质问,“我为什么要杀他?我怎么会这么弱智去杀他。”
接着,郑航直率地向检察官指出。“也许是杀害刘志文的凶手干的,他将杀人嫌疑嫁祸给李后宝,没有成功,反而引起警方怀疑,正好杀人灭口。”
栾伦功倾身向前说道:“你们那么严密的监控,连一个苍蝇都飞不进去,怎么会有人进入室内杀人而你们的监控人员却不知道呢?”
“监控也不是完全没有死角。”
“除了你和监控人员,谁知道?”栾伦功咄咄逼人地问。
吴知非压了压手,说:“这个以后再说。昨天,你向齐胜大队长汇报李后宝希望进看守所去,是吗?”
“是的。”郑航回答。
“除了你知道这事,还有人亲耳听到李后宝说过想进看守所的事吗?”
“应该没有。齐胜说不会同意,我便也没再提。”
“我明白了。”吴知非冲郑航一笑,“你知道李后宝在银行的存款数目吗?”
“他有存款吗?”郑航反问一句。他虽然跟宝叔相处那么一段时间,但从未谈到钱的事。
吴知非发现郑航思维非常敏捷,便盯紧他的眼睛,想从中发现他的躲避和闪烁其词,捕捉语言没有表达的东西。“他没跟你提起过?”
“没有。”郑航回答道,“我一直在引导他说出跟志佬被杀案有关的事情。”
“哦?昨晚你去看过李后宝吗?什么时候离开的?”
“十一点钟左右吧!”
“出门之后,你就睡觉了,是吗?”
“嗯。”
“有谁可以证明你一直在家吗?”
郑航迟疑了,参加工作几年来,他一直是一个人住在这套房间里,左邻右舍再怎么关心他,也不可能在午夜十二点还关心着他的起居吧!
吴知非看懂了他眼里的意思。“你沉睡未醒,直到今天早晨方娟同志过来向你祝生?”
“是的。”方娟说道,她脆生生的声音很响,几乎吓了几个男人一跳。她听着检察官杂乱的问话,有些激动和生气,她有点儿把握不了说话的音量。“郑航这几天很累,又睡得晚,总是睡不够。今天早晨,我来了几次,他都睡着未起床,我还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
郑航愣住了,他盯了方娟一眼。为什么她要做如此陈述?是真的,还是另有隐情?如果她如此愚蠢地编造故事是不会得到证实的。这样能有什么用呢,拖延时间?这段时间出了什么事吗?如果证明她做伪证,方娟甚至不能想象她将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吴知非侧过脸从肩膀上看着贾诚,又看看栾伦功。方娟往郑航身上靠了靠。
“当你来郑航家时,有没有看一下手表?”
“看过。”方娟说着,举起了手,让他们看见她戴着一块手表。
“你怎么知道他睡在里面?”
“他那鼾声,隔老远就听得见。”方娟脸红了,“隔壁的老王告诉我的。”
“老王?全名是?”栾伦功手里拿着一本笔记本。
“王加海,”贾诚插话道,“一个老民警的儿子,他不是我们局里的干部。这个人有些刁,最好不要让他卷入这件事。”
“他恐怕必须卷进这件事,贾副局长。”吴知非说,“他是唯一能提供郑航不在场证明的人。难道你不理解这是多么重要吗?”
贾诚咂咂嘴,没再说话。看样子他不太喜欢吴知非的做派。事实上,这位检察官敏感而自负,对待警察像对待那些无知的猴子一样。下午的时候,因为偶然的机会,他听说了李后宝的案子,然后提出了提前介入的建议。
吴知非没有注意贾诚的神态,继续向郑航发问:“有人说,看见你凌晨的时候出现在某个路口。”
“谁这么说?”郑航冒失地问。
“现在我们不能向你透露这条信息。你知道的。”吴知非说。
贾诚忍不住站起身,将栾伦功拉进厨房里。他压低嗓门儿说:“你们恐怕弄错了,栾科长。在案件发生的时间里,郑航待在家里。有一个女警守在他门口,还有一名正常的公民做证。她有什么理由撒谎呢?”
“是否撒谎,有待查证。这关系到郑航是否受到控告,是否坐牢。他们的一面之词,不一定牢靠。知道吗?贾副局长,即使是你的证词,也要查证。”
“好,好。”贾诚举起一只手,做了个制止的动作,“那你们去好好查证。最好是把王加海抓到检察院去,把郑航不在现场的证明完全查清。”
“还有别的证据。”栾伦功傲慢地说,“我们的工作与公安工作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至少能够查实有没有人说谎。”
“别说悄悄话。”吴知非喊道,他决意要控制局面,“这只是一次例行走访,没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但你们的走访耐人寻味。如果你们征求我的意见的话,”贾诚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沙发上的两个人,“从他穿上警服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是局里最忠诚敬业、公道正派的警察。”他说,“不论这起案件,还是其他警务工作,郑航都足以受到多层次的奖励。你们的搅局,却足以毁坏一个警察的声誉。”
“算了吧,贾副局长。”吴知非摆出一副判官的面孔,“我清楚,多年来,一直没有警察被审查过。你不用告诉我也知道,十几年前发生过警察被陷害的事情。但历史总是不断被改写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有一个目击证人在犯罪现场见到了他,这是千真万确的,贾副局长。”
贾诚立即挺直了腰杆。“你是觉得我无知吗?吴科长?”
“我没有那个意思。”
贾诚耸了耸肩,不再计较。
“你去敲敲对面的门,看看姓王的在不在家。”吴知非对栾伦功说。
栾伦功点点头,走出去敲门。
王加海正好在家。“我是检察院的栾科长,”栾伦功一本正经地说,“我需要问你几个与郑航有关的问题。”
“不论你是栾科长,还是卵科长,”对方醉醺醺地说,“都与我无关。”
“是正事。”栾伦功慌忙说,“今天早晨你见到过他吗?几点钟?”
“我昨晚跟他睡在一起,你有意见吗?”王加海口齿利索地说,“还有什么问题吗?我要关门了,没卵事先生。”
“你早晨几点钟出的门?”
“它知道。”王加海拉出一条牧羊犬,对着栾伦功狂吠起来。
栾伦功讨了个没趣,回到客厅里。吴知非白了他一眼,扬起下巴对着对面晃了晃。“隔壁不是还有一家邻居吗?去问问。”
门开了,走出一个中年女人。栾伦功开始连珠炮似的问她:“今天早晨你有没有看见郑航出门?”
“没看见。”女人说,“我想他应该还在**吧,我起得早,经过他窗下的时候还听见他的鼾声。他够累的。”
“那时是几点钟?”
“应该五六点钟吧,天还没放亮。”
“你几点钟回来的?”
“今天回来晚,跳完舞,又去买了菜,还跟一位老太太去了花鸟市场。”女人啰唆道。
“谢谢您!我们可能还会跟你联系。”栾伦功递了张名片过去。
女人没接他的名片,关了门。很长时间,他就这样一个人站在那儿,茫然地看着那道门。表面上,郑航好像有一两个证人证明早晨的时候他待在家里。但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可以想象,一个鼾声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别说鼾声可以制作录音,大多数情况下,邻居自以为听到的鼾声,也可能只是习惯性幻听。
回到客厅,吴知非说:“这都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贾诚抬头看看他,但是他没有动弹,仍抱着双肘坐着。
“我们还有其他途径查找证据。”吴知非说,“有动机,有作案能力,一定策划了一个很好的作案时机。”
他转向贾诚,接着说:“我想请郑副所长跟我们回去,问个话。”
“你恐怕不能。”贾诚淡然地说,“没有手续,甚至没有任何证据,你肯定清楚这点。”
“不是逮捕,也不是刑拘。”吴知非反驳道,“只是例行传唤。因为他有重大嫌疑,说清楚了,就可以回来,晚上不用待在我们院里。”
“我可以跟他去。”郑航说着抬头看着贾诚,“我不介意跟他走。他们可以问我他们想问的一切问题。”他转向两位检察官,“我没有做任何违法犯罪的事情,心底无私天地宽。”
“不,这不合法律规定。”贾诚说,“如果想带他走,或单独问话,必须通过法定程序。”
“你……嗯?”吴知非恼火地盯着贾诚,观察着众人的言谈举止,他判断郑航的表现相当出色。但是很显然,他正为一些事情所困扰。他脸色发灰,眼珠神经质地转个不停,双手交替地捏着大腿。有几次,他偶然看见他在瑟缩发抖,仿佛恐惧使然。
“我明白。”吴知非直截了当地说,“你要保护自己的干部,这值得肯定。我的做法让你们觉得讨厌,我也理解。但这是我的职责。现在,我要正式提出检察建议。”他转过脸看着郑航,“请公安部门收回郑航副所长的配枪及相关警用装备,直到案件有了水落石出的结局。”
“正式的?”贾诚板着脸问,“我的意思是,在我们了解到更多的情况下,再做决定是否会明智一些?”
“明智?”吴知非抿了抿嘴唇,“我不能肯定这样做是否明智。但这是我的正式口头建议,明天清早,我会派人送正式的通知过来,请公安部门执行。”
“我的枪锁在枪库里。”郑航一边说,一边从手包里掏出持枪证及存取枪登记簿递给贾诚,“我没有领取其他伤害性或防卫性警用装备。”
贾诚接过郑航的本本,便率先往门外走去,纪委副书记和两名检察官紧随其后。
贾诚在楼下的人行道上停下脚步,悄悄对吴知非说:“没有和关西商量,我不能让你们带走郑航。李后宝死亡虽然蹊跷,但针对郑航的证据并不充分。我提议你们再等一等,派人仔细调查,看看现场附近是否还有人看见郑航出现,同时调取附近的视频,也是很好的关联证据。另外,我们正在搜查遗嘱,一旦找到,看看能否从中发现什么。”
吴知非跨前一步说:“这是一起明显的骗取遗产、杀人灭口案。先是假惺惺地救下他,监视居住,再以取消监视居住相要挟,当然可能还有其他手段,让李后宝写下将全部遗产留给他的遗嘱,杀人灭口。”
“这些只是猜测。”贾诚眯着眼睛眺望灯火辉煌的街道,“但是倘若另有隐情怎么办?无论是谁杀了李后宝,郑航都得到了遗产,难道你没有想到吗?此外,李后宝的死还涉及刘志文的死亡,这两起案件的关联到底有多深?”
“看来我们得加派侦查人手。”吴知非得寸进尺地说,“郑航应该被日夜监视。如果他有任何违抗,就得及时限制自由。”
“关西没有下令前,我当你的话没有说过。”贾诚向纪委副书记偏了偏头,“卢书记,你送送两位科长,并时刻关注这件事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