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岁月:全二册

第97章 暴雨成灾

字体:16+-

李建国说书人一般拉开了架势,讲起了他的先人经历过的一段往事。大清同治年间,他们村的平民郑安然偶然发现自己是西洋人后裔。凭借世代相传的方言,成了知县的长随,负责接洽在本地开办烟厂的洋人。洋人从美洲买了懂烟草技术的黑奴,同时也将瘟疫带到了本地。那一年,一县的百姓死了有十之八九,就连知县都上吊自杀了。郑安然不知道从哪儿搞到了神药,竟治好了不少百姓,被百姓当成了活菩萨。可是得病的人越来越多了,郑安然的那点儿药很快就告罄了,他留下了自己保命的药,便开始闭门谢客。讲到这儿,李建国打住了。

赖峰焦急地问道:“那后来郑安然怎么样了?”

李建国说:“后来,郑安然的邻居李二染病了。郑安然为了救李二,把自己保命的药给了李二。李二救活了,但郑安然却染病死了。”

赖峰叹了口气问:“郑安然有后代吗?”

李建国叹口气说:“有!我就是。”

郭庆睁大了眼问:“你不姓李吗?”

李建国说:“不错。我是李二的后代也是郑安然的后代。郑安然没有结婚,也就没有子孙。正因为这样,先祖李二立下了家规,他的后世子孙,凡生了次子,都改姓郑,认郑安然为先祖,以延续郑家香火。”

故事讲完了,李建国说:“乱世就是乱世,老百姓就如同草芥蝼蚁一般。还是新社会好,还是共产党好。”

李建国当然不知道,多年以后,有个叫漠野萧成的家伙,把这个故事写成了小说《祈福年》。

大伙都被郑安然和李二的故事感动着,谁也没有注意到,天边起了乌云,层层叠叠地堆满了山头。大家休息得差不多了,刘成功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对众人说道:“走吧,还有二十几里路呢。”十几个人吃完了干粮喝光了水,又说笑着上路了。

刚刚走出五六里地,满天乌云铺天盖地地压了下来。刚才还风景秀丽的山路,刹那间成了通往幽冥地界的通道。巨石变成了狰狞的怪兽,树木扯起嗓子发出了尖声的呜咽。隆隆的雷声越来越响,又一束闪电划破了夜空,密集的雨点子弹般从天而降,噼里啪啦地打在路边的石头上,分裂成若干小水滴,很快汇成一条条小溪,朝着低洼处汇聚。雷声、风声、雨声交织着,奏出一曲轰轰烈烈的合奏!

暴雨很快淋湿了众人崭新的军便服,大伙儿纷纷躲到了大树底下避雨。刘成功扯着嗓子对众人喊道:“都给我出来,树底下危险。”

风声、雨声咆哮着,淹没了他的声音。一阵巨响,一个炸雷击中了不远处的大树,一团火球腾空而起,大树被劈成了两段。

这时在树下躲雨的人才明白,刚才刘成功手舞足蹈正是在向他们预警呢。惊慌之中,所有人又都从树下跑了出来。众人围在刘成功跟前说:“这躲雨也不是,不躲也不是,我们总不能在这儿淋着吧?”

刘成功扯着嗓子说:“我要没有记错的话,前面不远处有个村子呢,要不我们先去村里避避雨?”众人都表示同意,于是十几个人冒着大雨跑向了坡下的小村庄。

刘成功等人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一位头顶大斗笠的大娘把他们让进了屋。屋子又矮又小,光线昏暗。过了好久,大伙儿才看清了屋内简单的摆设,大娘身后还躲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小男孩不时探头看看众人,随即又害羞地躲到了奶奶身后。

大娘听说他们是三队的知青,便拿出个封得严严实实的罐子,挖出了两勺子红糖,边拿暖瓶给他们冲红糖水,边乐呵呵地说道:“你们城市的娃儿都见过世面,大娘这也没啥招待的。喝点儿糖水暖暖身子。”

大家知道大娘平时是不舍得喝红糖水的,赶忙谢过大娘。随着一碗热乎乎的糖水下肚,每个人感觉到浑身的毛孔都舒展开了。

雨越下越大,众人暂时是走不了了。刘成功等人都脱掉了湿透的军便服褂子,坐在地上和大娘聊起了天。从大娘口中得知,这个村叫麻地坡,村子一共30多户人家,一个大队两个生产队,他们日常的生产和农场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割胶。大娘一家四口人,今天他儿子和儿媳去娘家了,只留下了她和小孙子。

刘成功好奇地问:“大娘,我们都是今年才来的,不清楚咱们这儿秋天的气候。这都过了中秋了,怎么还下这么大的雨呢?”

大娘摇摇头说:“孩子,咱这儿和你们北方也差不多,过了中秋雨季也就过了,这个时令下这么大的雨,我也是好多年没见了。”

刘成功忧虑地看看窗外,但风更狂了,雨也更猛了,雷声也更响了,这场天地间的战争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天更加阴暗了,远处传来了隆隆声响,比雷声沉闷,似万马奔腾。刘成功感觉到脚底一阵冰凉,低头仔细看时才发现,不知何时地上有了浅浅的雨水。刘成功赶忙对大娘说道:“大娘,雨水流进屋里来了,我去门口堵一堵。”没等大娘回话,刘成功就抄起铁锹出去了。

屋外大雨滂沱,风声呜咽,风雨声中夹杂着隆隆的声音。院子里的水已经没了脚踝,顺着门槛往屋里流,刘成功见墙角有几块高过门槛几寸的石头,便搬来堵在屋门外,暂时堵住了流向屋内的雨水。可院子里的水出不去,总不是个办法,总得把院子外的水道疏通了才行。

刘成功刚走出院外,立即呆呆地愣在那儿了。他分明记得,大娘门前是一条3米宽的小路一直通到大路上,他们就是顺着这条小路来到大娘家门前的。小路的外侧则是一条两三米深的沟。此时再放眼望去,小路和沟都消失了,眼前只是一片汪洋。耳边的隆隆声越来越清晰了,一个魔鬼般的念头出现在了他的脑海—— 山洪暴发了。

刘成功扔下了铁锹,发疯似的跑回了屋,声音颤抖着喊道:“同志们,来山洪了,快,快逃命吧。”

众人盯着刘成功因恐惧而扭曲的脸先是一愣,随即都意识到了危险。这时院中的雨水已没过了石头,哗的一声倾泻进屋中,大伙谁也顾不上扔在**的军便服了,起身往屋外冲去。

正准备给知青们生火做饭的大娘,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吓呆了,愣在了墙角动弹不得。刘成功刚跨出门,回头看到了惊呆在墙角的大娘,一个健步冲上去,扛起大娘就向外跑。

知青们出了院子,见附近几户人家也有人从院里冲出来,发了疯似的朝大路跑。赖峰想起了他们刚开始避雨的地方就是个高地,兴许只有跑到那儿才能躲开这场灾难。赖峰扯起嗓子喊道:“快,快往刚才避雨的地方跑。”

郭庆和杜宇跑了一段路才发现人群中没了刘成功。回头看时,刘成功正背着大娘踉跄地在不远处跑着。郭庆和杜宇二话没说,转身跑向了刘成功。缓过神来的大娘伏在刘成功身上,忽然歇斯底里地吼叫起来:“我要回屋,我要回屋。”

刚跑过来的郭庆喘着粗气大声说:“大娘,不要贪恋财物,人命重要。”

大娘哭叫道:“我的孙儿,我的孙儿还在屋里呢。”

听了大娘的哭号,刘成功一个趔趄,差点儿摔倒在地。是啊,刚才他们都让水吓傻了,根本没有想到还在竹**睡觉的小男孩。水已经到了小腿处,再返回去救小男孩,危险可想而知。可他又不能见死不救呀。刘成功犹豫了一下,对身体相对强壮的杜宇说:“杜宇,你和郭庆背着大娘先跑,我去抱大娘的小孙子。”

此时的杜宇不忍心让刘成功再次返回小院,也不忍心看着大娘的孙子被活活淹死。可再难也要做个选择。杜宇稍一犹豫,抹了一把眼泪,对刘成功说:“千万要小心。”说完,便背起了大娘。

刘成功刚往回跑了几步,郭庆跟了上来说:“我和你一起去,好有个照应。”刘成功打量了几眼满脸是水的郭庆,转身冲向了小院。

小屋内的水已经没过了膝盖,刘成功和郭庆在窗户透进的微微亮光中艰难地摸索着,终于找到了竹**的小男孩。小男孩没有哭闹,只是惊恐地瞪着大眼睛,看着屋内齐膝的水。

刘成功一把将小男孩抱在怀中说道:“走,我们去找奶奶。”忽然,刘成功听到了几声吱吱呀呀的声音,一种不祥的感觉让他汗毛倒立,他大声对郭庆喊:“郭庆,快跑,房要塌了!”

郭庆离着门口近,三步并做两步来到了门口,刚要往外跑,抱着孩子的刘成功一个趔趄,扑通一声摔倒在水中。郭庆赶忙回身扶起了刘成功,怀中的男孩呛了水,哇的一声哭出了声。房顶上开始窸窸窣窣往下掉土,刘成功和郭庆一前一后艰难地移向屋外。

忽然,郭庆推了刘成功一把,刘成功再回头看时,房顶一根折断的椽子重重地砸在了郭庆背上,郭庆应声倒地。刘成功扯开嗓子喊着郭庆,郭庆叫道:“快走,不要管我!”

房顶的吱嘎声越来越响了,刘成功只得抱着小男孩往外走。刚刚跨出门槛没几步,身后轰隆一声响,房塌了。

“郭庆,郭庆……”刘成功仰天长啸,热泪和着雨水,落在了怀中小男孩稚嫩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