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温层食堂

10

字体:16+-

附件文档的纸张上印有成排的文字,内容与照片上那些标签纸几乎差不多,归纳打印出来后更加便于阅读;阅读者可不必为了统计信息而再次重温那些惨不忍睹的画面,几乎可称得上是一种“体贴”。

附件上的文字内容摘要如下:

……

成堆充满浓重血腥味和死亡气息的印刷字,令卢慎头昏脑涨。看到后来,他眼前的景象几乎已经模糊成一团,视线只是机械性地在纸上来回扫视。当然这并不能怪他,如果不是专职办案的警察,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无法忍受这份长长的名单。

不过尽管已经头晕目眩,但有一个事实已在卢慎心中牢牢扎根。

绝对是出了什么重大事变。这二十几名精英科考队员,在昆仑站内集体被害,这绝对是某种力量有预谋地制造出来的。

“对了,老贾的名字在哪儿?”

刚刚放下那几张纸,突然间,卢慎意识到自己仿佛没注意到贾滨的死因。

他赶忙重新从桌上拿回纸张,快速浏览纸页左侧的姓名一栏,最后在第二页纸上发现了贾滨的字样。

“尸体发现于站长办公室,头部遭一发手枪弹近距离击中死亡……”

自杀?

他面露疑惑,将第二页递给梁队长。

“这括号里的‘自杀’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自己用手枪自尽。”梁队长回答他,“搜救队发现他的尸体时,他手里拿着科考队专用的野外求生手枪,和他们勘探组另外三个同事躺在一起。—这么说来,你也发现贾滨的情况和其他人都不一样了吧?”

如果能够以理智冷静的心态重新仔细阅读一遍名单,那么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只有贾滨一人被认定为自杀。纵观全表,相当多的科考人员死因怪异而惨烈,其中很多人尸体都被严重损毁,相比之下,贾滨的自杀就显得格外奇怪了。

卢慎马上意识到眼前这些调查人员在想什么。

“你们怀疑,人都是贾滨杀的,他把所有人都杀光,最后自己开枪自尽?”

“这个确实是一种可能性。但我们并不能光凭这些照片就确定。中山站的那些搜救人员是科学专家,但不懂刑侦,现场勘察不出什么结果来,而我们短时间之内又去不了南极。不过,那确实是可能性最高的一种假设。”

“我不相信。”

“没人会想要相信这种事情。不过至少搜救队在现场已经基本确定,有两个死在他身边的队员,叫什么来着的……我看看……”梁队长拿过名单看了一眼,“米守建,和方蒙蒙,都是他杀的。他照头开枪打死这两人,然后自杀。虽然我们不在现场,但是光看照片也足以确认,不信,你也来看看?”

他把那两名死者的尸体照片从照片堆里翻出来递给卢慎。

卢慎转过脸,挥手拒绝。实在无法忍受再看一次那些照片的体验。

梁队长将所有的资料塞回文件袋,慢慢将袋子封口的棉线缠好,然后掏出一根香烟递给卢慎。

“小卢同志,我们没有别的意思,也不是非要怀疑你的朋友,但是现在的大体情况就是这样。我们需要你给我们说实话,否则这桩案子很难收场,你的朋友也很难死得清白。”

他给自己点上烟,走到客房床头,一屁股斜躺到**,头靠在墙上。

“—老要我们限期破案,结果案发现场距离十万八千里,又不让我们去,怎么破案?那帮搞科研的也老不给我们说实话,什么都遮遮掩掩。我告诉你小卢,这次他们搞的这个科考行动本身,就全是疑点。”

梁队长说得激动起来,重又跳下床,背着手在卢慎面前踱来踱去,大声说道:

“都说是去研究那个大球,可明明那玩意儿早就运回国内了,这边贾滨他们出动二十几个人、三架飞机,又跑过去,研究个‘球’啊?—小卢,你还记得贾滨临走前给你发的那些微信吧?”

卢慎记得。当初头几次被梁队长他们询问时,这些微信就已经被他翻出来看了很多遍。

当时贾滨曾说,昆仑站那里又有了新的重大发现,所以他必须赶过去。

什么是“新的重大发现”呢?除了那个球状物体之外,昆仑站的人在那里究竟还发现了些什么?

“他们发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到底在哪儿?没有一个人说得出来。跟着那个石头球一起回国的那些队员也说不知道,说是那五个驻守执勤的人后来发现的。现在好了,那五个人死光了,贾滨他们过去之后也死光了,监控也坏了,死无对证。”

“中山站过去的那些搜救队员没发现什么吗?监控系统他们也调不出来?”

“我问过总部,都说调不出来,还煞有介事地给我开了一份说明文件,满纸科学名词,我们根本看不懂。现在搜救队还在昆仑站待着,一天只能跟我们通讯两次,上一次通讯的成果就是你刚才看的那些东西。我让他们找找有没有什么别的异常,至今还没回答我。—现在几点了?”

梁队长问同行的小伙子。小伙子看过手表,确认距离下一次与当地搜救队的通讯约定时间还有八个多小时。

“你们真的就没办法去现场调查吗?”卢慎问梁队长。

对方用一脸愁苦的表情回应他。

“我们要能去,搞不好现在案子就已经破了,问题是去不了,领导不批。”

说到累处,梁队长咳嗽好几声,喝下几大口热水。随后他对卢慎低声说:

“我们现在真是彻底被动,走投无路了。所有人都在跟我们打哈哈,敷衍了事,隐瞒情况。小卢同学,我看现在也只有你能帮上我们的忙。”

“我帮你们?我不太明白。”

“我们想请你在后面几天里,陪我们一起与昆仑站进行联系。相关的程序你不用担心,有我在,那些搞科学的人不敢阻挠你。论科学原理,我们这边只有你最厉害了,你是什么学历,我们什么学历?这事儿没你可不成。”

卢慎感到愕然,同时对梁队长的无知也感到可笑:自己是博士不假,可研究方向与南极科考是风马牛不相及,又不是说学历高了就什么都知道。但他也能理解对方的苦衷。

与此同时,此刻的他已经深深感到,自己已被彻底卷入这桩事件中,想要脱身已没有可能。

一段时间以来,被他视作身边唯一能理解自己的人,那个让他羡慕不已的科学家,唯一说得上话的朋友,贾滨,已经在南极死于非命。他必须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可以。你们打算在哪儿通讯?我们要去上海?”

“不用。就在市中心的省安全厅办公大楼里,我们已经跟上海和南极那边建起一条三方通信线路,这几天的联系都是这么实现的。”

“好吧,不过我手头还有些工作要做完。”

“这个好说,小卢同志,你有什么东西需要搬,我们马上出发去你宿舍,全部搬到安全厅。那里有我们自己的宾馆,一切安全,四星级标准,我安排你住最高级的商务套房,一切生活起居都不用你烦心,全部替你搞好。我们只需要麻烦你每天在与他们通讯的时候到场,事后再和我们内部讨论就行。对你正当的生活工作造成的一切损失,只要在我职权之内,全都会给予你相应补偿,都是一句话的事儿。”

事已至此,卢慎感到,自己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

他点头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