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温层食堂

15

字体:16+-

连线会议结束后不久,第二批搜救队很快抵达昆仑站,用最快速度将所有遇难者遗体都装运回国。

与此同时,案件的调查工作却陷于停顿。

安全部门人员查清了案发那三天里,站内所有一切环境数据,可惜由于线索实在有限,根据遇难人员的不同陈尸地点,关于他们的死因、死亡时间、死亡顺序、案发现场等一切线索都只能依靠猜测。最终,他们得出了共计四种可能性较高的猜测,但各自之间皆有矛盾,且每一种也都自有疑点,并不完美。

两周后,第一批搜救团返回国内,他们带回的监控系统硬盘毁坏得实在太彻底,已经无从恢复。

大家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等到全部27具遗体被运回国内后进行的解剖了。

于是日子又重新继续平静地向前度过。

十月底,梁队长又给卢慎发过一回微信,告诉他那些遗体已经运回国内,正在进行解剖分析,争取尽快完成后给所有死难者开一次集体追悼会。

“死因上没什么可说的,几乎全是外伤,而且都是人为的。我们有一点想错了,你也错了。”他在微信里对卢慎说。

“难道没有人逃出去?”

“不,确实有人逃出去。但作案者是从外面来的,不是那些队员中的一个人。过几天我会具体跟你说。”

一周后,梁队长约卢慎出来吃饭,席间向他透露:根据对所有遗体的伤口分析,几乎可以断定,杀害全部27名队员的凶手皆是同一个人。

一个女人。

“邪门的是,这个嫌疑人根本不是他们27个人中的任何一个,就好像是原地凭空冒出来的一样。”

“DNA调查你们做过吗?”

“你说的是遗传鉴定程序?当然!我们也检出了那个人的DNA。她的遗传信息在我们全国库里没有匹配。现在上面还在犹豫,考虑要不要去国外查,但我看可能性基本为零。你知道,有一艘回国的俄罗斯南极科考船,前两天路过东海的时候沉船了,澳大利亚那艘船也出了各种问题。”

卢慎模糊地记得看过那则沉船新闻,但没往心里去。

他有更为关心的事情。

“那些队员……具体都是怎么死的?”

梁队长沉默老半天,大口吃了许多菜,最后才擦擦嘴巴说:“再等等。过几天,我给你发个报告,也算是对你和你的朋友有个交代。”

“好吧,谢谢梁队长。”

“千万保密啊,绝对不可以泄露出去,我可是顶着大雷在给你弄这东西。”

“死因也不能对外发布?那怎么跟死者家属和媒体说?”

“这个我们做过讨论,你听了也别有什么想法。我们打算用‘冰面出现异常地质变动、科考站损毁、全员坠入冰缝身亡’的理由拿去发布。希望你理解。”

梁队长在饭桌上不断诉苦,而卢慎却已经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

杀人者另有其人。

监控系统被彻底损毁。

杀人者事后从户外徒步离开。

凶手的DNA查不出来源。

……

“他们在南极究竟发现了什么?”

结合贾滨出发前给卢慎发来的电子邮件里的内容,一个妄想般的猜测在卢慎心中形成了。但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卢慎完全不愿相信这种可能性,因为它太过于荒诞,太可笑,也太简单粗暴了。

但,当十一月初的寒风开始席卷满街黄叶的时候,梁队长还是寄来了一包印刷品。

邮包中的内容,是关于昆仑站大规模人员死亡事件的一份“猜测报告”。报告的内容正如同卢慎先前心中的某种妄测那样,简单,粗暴,异想天开,无法证实,却也无法被证伪。

并且,其中的内容极其耸人听闻。卢慎读完之后,一整夜都无法入睡—

—他深怕自己陷入无止境的噩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