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温层食堂

同温层食堂 1

字体:16+-

入职第一天,朱末在机场的公司办事处多等了一个钟头,送他上去的飞艇司机才到。对方反复致歉,表示部门里工作交接出了点儿小问题。

“小师傅,麻烦你理解一下,这也不能怪我们。”司机递给他香烟,说,“今天不是换班的日子,往天送人的事情我几年也碰不到一回,交接上出点儿小差错,难免的嘛。那帮人做事……”

两人从办事处后门出来,司机带朱末直接穿越机场户外工作区,路线比较近。

朱末抬头看,今天天色淡灰,也是典型的夏季天气,气温为摄氏四十度。摘掉墨镜一路走一路仰头,他始终没能望见想象中的那些信号站阵列,尽管在电视新闻的画面里那些高空信号站是那么巨大和壮观。司机解释,像今天这样的空气污染指数,从地面上根本不可能看见它们。

“等会儿飞到海拔差不多一万米的时候你就能看到了。对了,你就带了这点儿行李?”他指着朱末身后的背包。

朱末点头,不说话。

人事部门交代过,公司的高空设施里所有生活设备都齐全,配发的制服从里到外加起来,够十年里换洗使用;过去还曾有新员工带了太多私人物品,临上飞艇才发现行李超重,只好现场扔东西,得不偿失。

他包里装的全是冬装。

给机场保安们检查过员工证,两人就可以登机了。进入机舱前,司机还没忘记问一句:“小师傅,冬天衣服带了吧?”他提醒说上面的空调有可能会故障,万一漏气,舱外温度只有零下四五十度,很危险。

朱末没回应他。

五分钟后,气囊充气完成,锁链打开,交通飞艇开始上升。

系过了安全带,朱末闲着无事,再次掏出食堂工作手册。很厚重的一本书,每页都用硬塑料膜包裹。人事部门的人说,它是按太空站上宇航员使用的标准制作的。

司机走进客舱抽烟,看见手册,拿过来用手指关节敲击书壳,笑了。“又是这破玩意,”他说,“重得要死,浪费我的载重量,那帮人还规定不准不带。明明就是个屁用没有的东西。”

朱末点头。面试那天,人事科长也说过类似的话……

面试那天的人事科长一脸疲态,因为此前已见过太多的应聘者。他问朱末为什么来应聘。朱末说自己从网络新闻里看到招聘信息。

科长重复道:“我问的是你为什么要来找这份工作。”

朱末答,因为自己离婚不久,积蓄空了需要钱。

人事科长不再看他。

“朱先生,你还没听明白。我问的是:能赚钱的工作那么多,为什么你要来这里?你应该知道这里的工作环境和要求,为什么还想要来这里干?”

朱末这才真正领会招聘者话里的意思。

食堂所在位置,距离地面二万二千五百米。运输飞艇每两个月抵达食堂补给一次,只带东西不带人。一年两次回地面休假,每次十来天,并且不是在春节、中秋节、圣诞节期间。为保证通信网络的运行安全,食堂生活舱里不通网络和电话。合同期以十年为计算单位,非紧急情况下不允许中途退职,否则要在社会保险里扣去罚金。没有女性员工。

能够接受这种工作条件的应聘者按理不会多,但人事科长这两天还是接待了三十多名应聘者。科长没有精力去详细判断他们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脚,毕竟招人的事情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

朱末回答科长:“我不喜欢和人打交道。”

说服力一般。人事科长又问他有几个孩子。

“三个,根据政策规定。”

“双方的四个父母都还健在?”

“是的。”

人事科长用电脑调阅他的社会档案。还不错,没说谎。

这时候下班铃响了。科长不想再拖延下去。他问出最后一个问题:是否自己做过饭?

得到的答案是“做过”。

朱末以为对方还要问自己有哪些拿手菜,但对方已经起身在收拾东西了。厚重的工作手册被递到他手里。

先翻翻看吧,仅供参考,实际工作的时候基本用不到。半小时后去人事科办公室找他们签合同。

如此交代完后,人事科长撕下一张餐券,离开会客室。

选择在两万多米的高空工作,人人都有自己的理由。科长知道自己体会不到,也不会再费心去猜。他只求这人别中途闹着要辞职就好。

……

飞艇持续上升。感慨了一阵最近全国的空气质量后,司机还是没能忍住,隔着驾驶舱门问朱末:

“小师傅,你为什么会选择去那里上班?”

朱末始终没找到合适的说辞,便干脆不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