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温层食堂

2

字体:16+-

客舱的高度计在飞艇升至一万米、一万五千米、二万米的时候分别敲响一次。每次敲完,朱末就会朝窗外望去。

每一次朝外望,黑色背景天空中的那些红色光点就变大一些,最终,它们在他眼前变为一层漫无边际的红色大网。

同温层信号发射网以每三架永久式信号基站组成的正三角形信号阵为基本单位,全国上空有超过二十万个这样的三角信号阵,朱末今天要去的是编号为23号的信号阵。但是,与手册前几页绘制的基站原理示意图不同,此刻窗外的信号阵并非由无数个等边三角形组成,反而更像是用许多菱形网格构成。

他随即意识到,这是由于每三个基站之间都另有一个食堂的缘故。

食堂和基站一样都是永久性氦气球站,氦气囊尺寸从远处看相差不大,但因为是通信集团内部福利设施,所以在技术手册和对外资料的图上都不会标明。

飞艇继续上升,距离食堂很近了,天空也更黑。他看出食堂的舱体是球形,边缘悬浮连接着一艘黄色的小型飞艇。

将要生活超过十年以上的地方到了。

飞艇停靠并系留好之后,穿过气闸,人可以直接进入食堂二层的能源舱,空间还算开阔。司机领朱末爬梯子下到三层的厨房舱,迎面看到挂着的一块黑布,把舱体隔成两半。

他们来到明亮些的那一半空间。师傅老全此刻正站在工作台用电板炒菜。

老全戴着巨大的黑色日历手表,身旁墙上挂有面积惊人的电子钟,显示目前时刻为上午十点三十。朱末已经背熟了工作时间表,知道还有半小时就要开始分餐,现在正是忙的时候。

当初签完雇用合同后,人事科长提醒过他:千万记住,在“上面”工作绝对不要忘了时间,其他的事随你怎么发挥。此刻他看到司机走过去和老全交谈,老全边谈天边忙着手里的活,工作并未被打断。

对方应该是个工作过许多年头的老员工了。

那两人聊的是上个月休假期间,临时代班工人的一些琐事,话语里尽是嘲笑挖苦。

十点五十分,所有六份饭菜装盒完毕。老全把塑料膜封好,脱下帽子借司机一根烟抽。头上白发过半,但没有秃顶,并不算太老。

老全看朱末几眼,发现对方年纪不大,问了司机后知道朱末今年三十五岁。

他问朱末为什么要来这里。朱末简单解释说自己缺钱。

老全当然不信,但也没再说话。他用水龙头冲灭烟头,扔进垃圾袋,说:“走吧小伙子,这两天我带你一下。”

离开时,司机留给老全一包烟,替老全带走一封信,然后穿过气闸返回飞艇。

朱末随老全穿过另一侧气闸,钻进先前看到的那艘黄色飞艇。老全把六只餐盒放入保温箱,检查完自己的安全带后再检查朱末的安全带,随后设置好导航线,打开逃生座舱的保险,控制飞艇倒车,驶离食堂。

食堂悬浮于第23号信号阵的正三角形平面中心位置,与三个信号站的距离各有约十五公里,送餐用的飞艇时速在六十公里左右,抵达第一个目的地—A站大约需要二十分钟。这二十分钟时间里,两个人几乎没有交谈,只是在航程过半时,老全问了朱末一句:“会开飞艇吧?”

“会。”

朱末在公司培训部花一周时间学完了VR飞行科目,逃生座舱使用方法也掌握了。

二人随后便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