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

DAY 4 4月1日

字体:16+-

●VDO 23

赤红色的天空。

周扬坐在镜头左侧,这次的视角应该是顾夕的。

他们一人穿着一身臃肿的宇航服,一起坐在绵延到天边的戈壁上,远远近近那些形状各异的风蚀岩宛若出自某位疯神之手。

这是世界的尽头。也是冷酷的仙境。

顾夕低下头,看到自己戴着手套的双手。

她端详着这双手,觉得是那么陌生,仿佛那不是她的。周扬牵起顾夕的手,放进自己手心里。

世界倾斜了、碎裂了。

顾夕突然觉得宇航服的面罩上破开了一条缝,氧气急速地外泄。很快,一种窒息感让她失去了知觉。

●VDO 24

天空像柔软的蓝丝绒,盖在粗砾的灰蓝色戈壁上。

在如瀑的星光下,天文台的灰色平房和白色天线罩静默着。

突然,天文台的值班室里响起刺耳的警铃声。

小李从平房里跑了出来,一边朝着站在雪地里的顾夕挥手:“快跑!”

小李一脸错愕地从顾夕身边跑过,他不明白她还愣在那里干嘛——他用尽吃奶的力气顺着泥路往东跑去。

顾夕看到周扬走出天文台值班室的门,沿着泥路朝自己走来。

皑皑白雪和蓬乱的野草仿佛在夹道欢迎。

周扬身后,是那个夜幕下反射着月光和星辉的白色圆球。顾夕站在雪地里,一动不动。

刺耳的警铃声中,她像个等待骑士的公主一样,等待着周扬朝自己走来。

报警器的响声渐渐变成了心电监控的嘀嘀声。

顾夕在铺着淡蓝色床单的病**醒了过来。她睁眼看看窗外,夕阳正悬垂在远方的天际线上,从摩天大楼的背后照射出金色的光芒,勾勒出大厦高低起伏的轮廓。收音机里传来断断续续的声音:“北京市启动重污染蓝色预警,明日空气有望好转;美国各界批评特朗普对华贸易保护措施;俄就‘毒杀双面间谍案’向英法连发24问;菲律宾一载人汽车坠入10米山崖,致中国乘客一死三伤……”

顾夕抬起头,看着灰白色的天花板。天花板上有一块青灰色的印渍晕染开,形状像只小狗。

她听到床畔传来老宋和大趸儿的声音,两人似乎在讨论着一会儿上哪儿吃饭的事。顾夕扭头,瞄了一眼坐在椅子上正专心玩手机的顾北。她的大脑慢慢活了过来,眼前的一切终于变成了某种可以被理解的事实—六天前,顾夕的丈夫周扬失踪了。顾夕去了一趟青海,找到了周扬。

一切都像一场梦境。

然而她还是自己回来了。

周扬消失了,不见了,在大西北的那片戈壁上人间蒸发了。

当顾北、老宋和大趸儿开着大货车回来找她时,在路上遇到了小李。按照小李的说法,周扬擅自把一段自己写的代码,以仪器几乎无法承受的大功率朝着宇宙深处发射了出去。这个举动触发了天文台值班室里的报警器。超剂量的异常光波辐射,带着周扬用密码写成的某种指令,拔地而起,射向夜空。直到七分钟后,天文台自动断电。等光波辐射过去之后,他们一起回到了野马滩的天文站。在漆黑一片的值班室里只找到了一个装在宇航服里、昏迷不醒的顾夕。周扬早已不知去向。

对顾夕来说,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她猜错了“虫子”真正的寄生策略。

还记得亚马孙雨林里的僵尸蚂蚁吗?爬上树冠并没有完成一次循环,而必须咬住一片向阳的树叶,等待鸟类捕食。鸟吃了蚂蚁,真菌随着鸟类粪便落到林地上,发育、成熟、繁殖,在夜间喷洒孢子,再次寄生到蚂蚁身上,开启新的循环……

人类只是蚂蚁,“虫子”的真正目的,是让人类爬上高高的树冠,暴露在向阳的树叶上,便于被捕食者发现。当那束光波从地球射向宇宙深处,其中的代码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任何一个“捕食者”都能从那束光波追踪到地球的实际坐标。捕食者掠食地球,然后离去,“虫子”的孢子就被散布到了各个行星系。在路途中,它需要地球生物充当“蛋白质宿主”供给它养分;而一旦发现合适的行星,它们便在真空的宇宙中被电磁场加速到光速,降落在那些有生命的星球上。

这才是一个完美的闭环。

如果不是这样,它们永远都无法离开太阳系。

“虫子”的企图,并非每隔15年向地球喷发一次孢子,而是静静地等待这个星球上的生物发展出文明。

它让他们向往光明,向往星空,向往宇宙的秘密。它们来到地球,蛰伏在进化的必经之路上,等待了几百万年,终于,这一天来了。

宿主把带有地球坐标的信息发射向宇宙,接下来,“虫子”就只需要静静地等待鸟类捕食者的来临。

而这一切和周扬有什么关系呢?

周扬或许有意无意地为“虫子”完成了这样一个完美的闭环。在德令哈的天文台,他曾答应过要和顾夕一起回家。

他没有做到,唯一的解释就是,他的家不在这里,不在地球上。

那些带有噪点的画面,不是视频,而是周扬眼中的世界,是他在地球上和顾夕一起生活的记忆。

在光敏蛋白无法寄居的海马体,他把对顾夕的记忆点点滴滴都保留在那里。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