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土記

主 宰

字體:16+-

記憶日:2031年9月22日7時。陽光將遠處的樓群染成暗淡的血紅色。楊天手裏拿著電子台曆站在窗前,時間一秒一秒地在流逝,而周圍的景致並無變化。

或許下次做這個測試時得挑個陌生的地方,楊天這樣想著,便失望地回到了沙發邊,將疲憊不堪的身軀陷入沙發裏。他突然想起,在記憶中昨晚應該和李子安在參加例會。想到這裏,楊天拿起電話撥通了李子安的手機。

“喂,李子安。”

“喂,楊天,你昨晚提的建議很好,我與你的觀點是一致的。”

“昨晚我沒有參加例會。”

“我聽說基地領導已經向SDA反饋了,應該很快會有結果。”

“反饋什麽?”

“好的,那就這樣。別忘了明天下午的訓練。再見。”

李子安說完就掛上了電話。

楊天失落地放下了電話。看來有關李子安的場景,並沒有被MACU升級。楊天仔細回想著9月21日晚上開會的情形,當時他提出簡化太空綜合症篩查程序的建議。舒帆提出太空適應綜合症分類標準以後,SDA據此建立了一套篩查程序,宇航員登船前都要參與篩查。後來他聽說其他國家的宇航員也對嚴格的篩查程序提出了質疑,不少宇航員認為分類標準本身尚有商榷之處,過於嚴苛的篩查程序對宇航員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這套程序會在受試者頭腦裏建立各種虛擬場景,模糊現實與幻想的界限,利用預設事件測試受試者的受激狀態和耐受程度。

楊天拿起遙控器,重新打開了電視。電視裏仍然是那對男女的圖像,不過這次**金屬變成了各種色塊的幾何形狀,其中以三角形居多。這些色塊鑲嵌在一起,使畫麵看上去就像畢加索立體主義時期的作品。

楊天在美國受訓期間曾去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參觀過。其中有一副描繪五個**的油畫給他留下了較深印象。他從標簽裏了解到那是畢加索的名作《亞維農的少女》,是畢加索創立立體主義的開山之作。那種色塊分明、粗獷強烈的風格吸引了楊天。後來他又專程趕到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參觀了畢加索的其他幾幅立體主義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