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从记事开始,天空就总是阴沉着,像不怒自威的父亲的脸,无时无刻不在下雨。
城市天气管理中心对外宣称,这是天气软件在自动更新时产生的暂时性反常现象,让大家不必惊慌。聪明人一眼就看得出这是个拙劣的谎言。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八成是系统中病毒了。不过,在各自生活轨迹下忙碌的人们并没有对此过分关注,自然也没有人关注像小雨这样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可是不管多么晴朗的天气,即使太阳又圆又大地挂在天际,这个城市的某个区域也总是会被阴云笼罩。人们渐渐察觉,小雨确实是个与众不同的小女孩。她的头顶上永远飘着一片不大不小的云彩。她走到哪里,云彩就跟到哪里;云彩跟到哪里,雨就下到哪里。有时候是倾盆如泼的大雨,有时候是沾衣欲湿的梅雨,更多时候是像她名字一样的小雨。
淅淅沥沥,淅淅沥沥。每一滴水珠都是那么温柔,似乎对小雨进行着无微不至的呵护。
最先注意到小雨这一特质的是妈妈。在小雨生成后不久的一天,妈妈带她去小区公园玩耍,那个地方总是聚集着很多和小雨一样通过网购模块建成的小孩。
她们刚走出门,妈妈就发现外面突然下雨了,于是她回家取雨伞,让小雨在单元楼门口等着她。但是当她拿着伞走出来,却发现门外的雨已经停了。她抱怨了一句,懒得再往楼上跑一遭,就一手握着实木的伞把,一手拉着小雨的小手往外走。老天爷就像是开玩笑似的,刚刚谢幕的骤雨再次登场。就好像屋子里有一个控制电灯明暗的开关,天空中似乎也有这样一个专管天气的开关。啪的一声,雨落。啪的一声,雨停。快速而准确,毫不黏滞,如同浴室的莲蓬头。
妈妈叹了口气,撑开雨伞,把自己和小雨保护进去。
“下雨了。”妈妈说,“小雨喜欢下雨吗?”
小雨点点头。她刚出生几天,语言更新系统比较慢,更习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
“妈妈也喜欢下雨呢,可是爸爸却不喜欢,现在许多城市都已经取消下雨的天气了,而且这是一个趋势。”妈妈兀自说着,小雨却哇哇地哭了起来。妈妈蹲下来,伸直撑伞的胳膊,用另一只胳膊揽住小雨的屁股,把她抱起来,亲了亲小雨的脸颊,自责道:“哦,我跟你说这些干吗,你又听不懂。走吧,小雨,我们去找小朋友玩。”
小雨的哭声止住的时候,她们已经能够看到小公园里玩跷跷板的孩子以及他们相谈甚欢的监护人。
让小雨妈妈感到奇怪的是,他们头顶上并没有任何雨具。阳光在他们身上自由地飘**流溢,丝毫没有一点点的水星。妈妈此时却能够清晰地听到雨丝敲打在伞面上的声响,能看见雨水渐次落在水泥板上砸出的水花。她恶作剧一般把雨伞从自己头顶撤开,顿时被雨水浇湿。此情此景,让在小公园玩耍的小孩和他们的陪同者们都停止了动作,目瞪口呆地望着小雨和她的妈妈,而她们俩就像是站在了舞台中央,被围观者聚光灯似的目光聚焦着。
妈妈没了心情,带小雨往回走。她们刚刚踏进,准确地说,是小雨刚刚踏进楼道,雨水就戛然而止,那朵讨厌的乌云也不翼而飞。妈妈安置好小雨,重新走到楼外。这一次,她一出门就被太阳晃了眼。
妈妈感到这一切很不真实,宛如梦中。只有一路跟随着她们的步伐而潮湿的轨迹提醒着她这是不容置疑的现实。一开始,妈妈还想着这可能只是一个程序上的意外或者操作失误,反复几次尝试让小雨进来、出去,出去、进来,她就静静站在外面,亲眼看着雨落和雨停。
小雨走得累了,妈妈也觉得累了。她联络了城市天气控制中心,确认了他们今天并没有安排下雨的时段和地区。对方还再三强调,由于一些市民对前阵子连续下雨天气所造成的不便进行抗议和投诉,他们决定响应号召,即使在今年夏天传统雨季到来之时,也不会像往年那样集中安排大量的降雨了。
到了晚上,爸爸下班回家,妈妈当着小雨的面跟爸爸讨论起这件事来。
“小雨跟别的孩子不一样。”
爸爸的注意力仍在报纸上:“每个孩子都是无可替代的。”
“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小雨有一种,怎么说呢,‘特殊技能’。”
“你发现她有什么天赋吗?我听说有的小孩一出生就自带标准语言系统,并且记忆力惊人,你跟他说一遍的话,他就会一字不差而且咬字清楚地复述。”爸爸来了兴致,手里的报纸也放在了一边。报纸很知趣地自己卷成了一卷,跳进了纸篓里。
“小雨,”妈妈终结了爸爸自以为是的臆想,“走到哪里,哪里就下雨。”
“……下雨?”爸爸没听明白。
“小雨好像有种特殊的属性,她的周围总在下雨。”
爸爸摇了摇头:“小雨现在都没有离开过我们城市吧?”
“不是说她到哪里,哪个地区就下雨。而是她,她自己,以小雨为中心,有一块区域总会下雨。”
爸爸首先确认了妈妈没有开玩笑,又试探着问她有没有发烧。得到了否定的回答之后,他有点生气了,要找经销商进行投诉。
“这些饭桶到底是干什么吃的!我一定得要求他们免费修改小雨的代码!”
拦住他的人,是,妈妈。妈妈捧着小雨的小脸蛋,看着她纯真无邪的双眸,说:“这是我的小雨,调整后就不再是她。”然后妈妈抱住了小雨,爸爸抱住了她们母女。
从这以后,小雨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出门,也会穿好雨靴,带上雨伞。从这以后,爸爸妈妈以及整个社区的人都知道并且逐渐接受了小雨的“特殊技能”,对此见怪不怪。
直到有一天,爸爸回家的时候带回来一个不算新闻的新闻,世界会议通过一项决议:全世界都不需要再下雨了。
爸爸搜索出那段新闻视频,传送给妈妈。于是小雨和妈妈一起看到一群西装革履的人们坐在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的会议桌旁,神情凝重地盯着圆桌中心的一个3D投影,那是关于这项决议的投票。代表赞同的蓝色和反对的红色圆柱在经过初始的此消彼长之后开始呈现出高下立判的两极分化,不断地累计着人们的态度和断定。到了后面,圆柱增长的趋势渐缓,最后到了肉眼根本无法分辨的时候,圆柱身上闪现出了计票的数字。其实根本不需要观看这两组数字,从蓝色圆柱远远高于红色圆柱的柱体就能一目了然。参与投票的不仅仅是在座的几个人,全世界各个城市的主要负责人都远程参与其中,所以结果无可争议。换句话说,就在这一天,人类世界永远取缔了“下雨”这种天气。
小雨不清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她用力扯了扯妈妈的衣角,而妈妈却似乎一点都没有感觉到。
取消下雨天气的传闻由来已久,人们早都已经麻木了。然而就在大家认为这件事最多也就止于传闻,无法再向下进行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不容置疑的事实。其实这种无厘头的决定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来说,压根就算不上什么大事,甚至都算不上是个事。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考虑,很容易得出雨天没必要存在的结论。大部分人早就对取缔下雨殷切盼望了,只是有那么一小部分自诩富有情怀的文艺分子总在抱怨如果没有雨天,就无法相得益彰地表现自己的忧郁气质了。实在是严重脱离群众。
“怎么会这样?”妈妈有些遗憾地说。
“早就该这样。”爸爸淡然地说,“下雨有什么好的,给我们正常的出行造成不便不说,还严重影响到市政建设的进度,不仅如此,还浪费了不少系统的计算资源。”
妈妈没好气地说:“那怎么不把季节也取消?每天都是一样的天气,调节到人体最适宜的温度,这岂不是更省事。”
“对呀。”爸爸眼睛一亮,“你这个建议很好嘛,每天都风和日丽,不冷不热。咱们给规划局也发邮件建议建议吧!”
“你—”妈妈生气地指了指爸爸。
爸爸笑着摆了摆手:“好啦,季节肯定是还会轮转,不然世界该无趣了。其实最好是这样,每天从夏日清晨的鸟鸣开始,春风洋溢的上午,秋高气爽的下午,在窗外天寒地冻的冬夜钻进温暖的被窝。每天都体验四季,这样就完美了。”
“真无趣。如果每天都让你重复地生活,你还会觉得有意义吗?”妈妈问道。
“可我们,每天不都是在重复自己吗?”爸爸认真地说。
最后,妈妈几乎要被时而幽默时而深沉的爸爸折服了,但是爸爸却未能如愿看到一个天气不再改变的世界。因为小雨的存在,让这个号称永不下雨的世界变成了一个永远在局部下雨的世界。
小雨还记得那天晚上爸爸说服妈妈之后脸上胜利的喜悦是如何在看见自己之后突然间又烟消云散。他的脸色很难形容,大概就像是犯了牙疼。
那一天,小雨刚好满一岁。系统为他们这一家三口拍摄了一张一起吹蜡烛时候的动态照片,并嵌进相框悬挂在墙上。照片里,妈妈双手紧握放在胸前,像祷告时一样温柔地闭着眼睛,爸爸在一旁轻轻地叹气。而小雨,笑起来像一个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