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1948年的喬治·馬丁(George R. R. Martin)是讀著黃金時代前後的火星小說長大的,他回憶自己的青少年時代時,曾懷念地說:“比起穿過曼哈頓隻有十五分鍾的紐約,火星才是我更常去的地方……我徹徹底底了解的火星!……火星大陸上滿是陌生狂暴的野獸、呼嘯的風、高聳綿延的山脈、廣闊的紅色沙海上幹涸的運河交錯,神秘古堡裏每個角落都值得去冒險。”千變萬化又不離其宗的古老火星,幾乎可說是一個“火星宇宙”。
但這個火星在20世紀後半期化為烏有。人類一進入太空,猜想有智慧生命的火星自然成了宇宙探索的首要目標之一。20世紀60年代,蘇聯和美國連珠炮似的向火星發射了許多個探測器,大部分都失敗了,但在1965年,美國“水手4號”終於成功掠過火星,傳回了20張分辨率為1公裏左右的照片,比地球上最好的望遠鏡觀測到的還要清晰得多。70年代,一些探測器相繼泊入火星軌道,甚至在火星登陸,這些太空探索讓人類對火星的認識豐富了千百倍,但也宣告火星“運河”純屬人的錯覺,什麽綠洲城市,也是子虛烏有。火星表麵沒有任何河流和生命的跡象,百年的火星人傳奇,終歸虛幻。
如此一來,火星在科幻中的地位不免下滑了許多,但並未一蹶不振。一方麵,火星和火星人的概念經過大半個世紀無數科幻作品的熏陶,已經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當時因為劇情需要得設置一個外星人的時候,說“火星人”比說“木星人”“金星人”要順口得多;另一方麵,雖然太空探索發現的真實火星與想象相去甚遠,但它仍然是地球之外已知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不太熱也不太冷,表麵有大氣和水(南北極冠),重力是地球的一小半,一天和地球上長度差不多,比起毫無大氣和水的荒涼月球,緊鄰太陽而極度酷熱的水星,布滿岩漿和硫酸的地獄般的金星,重力極大而永遠風暴席卷的木星、土星等巨行星……都要“舒適宜人”多了,更不用說距離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