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火星與中國科幻也有非同一般的淵源。
早在1932年,上述大部分科幻代表作問世之前,中國就誕生了一部關於火星的長篇小說:老舍的《貓城記》。書中寫到,人類宇航員在火星遇險,闖入火星的貓城,發現這裏的貓人曾經有輝煌的文明,但卻早已腐朽墮落,自相殘殺,在外敵入侵麵前不思進取,最後全部覆滅。老舍自然隻是從科幻中借來一個概念承載他的諷喻,澆胸中塊壘。但也足以讓奇妙的火星在中國文學中投下一道永不磨滅的光亮。
新中國成立後,火星被賦予了新的象征意義。還有什麽比開拓火星更能顯示一個文明古國進軍未來的決心和意誌?新中國最早的科幻小說就是鄭文光的《從地球到火星》(1954),講述兩個孩子偷偷開走飛船去火星探險的故事。鄭文光對於火星可謂情有獨鍾,不久後又寫了一篇《火星建設者》(1957),講述中國人成為建設未來火星城市的先鋒,其中蘊含著中國的現代化之夢。
中國人寫火星並不比西方晚太多,不過很快因為各種原因被無情中斷了許多年。20世紀七八十年代,鄭文光重續火星之夢,將《火星建設者》改寫成了長篇小說《戰神的後裔》(1984),而在其另一部代表作《飛向人馬座》(1978)中,流落宇宙的東方號,本來也是要飛向火星運送補給的,結果主角們不幸從火星掠過,飛向太陽係外……在鄭文光的作品中,火星正是連接現在和未來、地球和宇宙的橋頭堡。
在《戰神的後裔》之後,中國科幻中有趣的火星故事還有不少,如吳岩的《滄桑》(1995)、蘇學軍的《遠古的星辰》(1995)和《火星塵暴》(1996)等,特別是在劉慈欣的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2002)中,雖然絕大部分故事發生在地球,講述地球瀕臨毀滅的重大危機,但結局特意放在了火星。這凸顯了劉慈欣的宇宙情結:火星意味著人類衝出地球,走向宇宙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