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掃描得到的飛船立體圖形輸入數據庫裏查詢,很快發現了古飛船的歸屬。
那是公元紀元21世紀末葉,人類所製造的一種亞光速飛船,它的速度第一次接近光速,可以達到每秒二十五萬公裏左右。對於當時而言,這是科技的一個重大飛躍。自從20世紀的登月之後,人類又吹響了向恒星際空間進軍的號角。在21世紀末到22世紀初的太空競賽運動中,各大國製造和發射了上百艘這樣的飛船,去探索太陽係之外的廣袤空間,那是人類第一次星際探索的浪潮。
但隨後就是眾所周知的大衰落時代。整個地球環境崩潰,經濟衰竭,人口危機,能源危機……探索宇宙的步伐停止了,人類被自己的痼疾打倒,隨後,世界被第四次世界大戰的硝煙籠罩,大國之間的核戰爭摧毀了大半個地球……曾經的繁榮被遺忘了,文明衰退長達千年,科學與人文不絕若線,直到五百年前才進入文化複興,三個世紀之前,飽經滄桑的人類才再次踏上了星際征程,在各大星係開拓殖民地。五十年前,超空間躍遷技術問世了。讓我們隻需花相對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到達上千光年之外。到達這裏,我們隻用了一年不到。
但這裏畢竟是距離地球六百五十光年之外,連光也要飛六七個世紀才能到達。而在一千五百年前的第一波星際探索浪潮中,絕大多數飛船的目標僅僅是幾光年、幾十光年外的較近星體。以往所知道的飛得最遠的飛船,也不過飛到了畢宿星團,距離地球隻有區區一百五十光年,飛船在七十年之內可以到達。即使如此,那些探險者一生也不可能再返回地球了。
人類當然有著探索更廣闊宇宙空間的雄心,但卻被若幹困難所阻礙:真空中並非一無所有,每立方米中都會有幾個遊離的氫離子以及其他微粒,處於近乎光速飛行狀態的飛船會和真空中遊離的原子發生碰撞,由於其超高速度,對飛船外殼的磨損相當嚴重。幾十年累積下來,很容易出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碰到大一點的宇宙塵或微隕石,危險係數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