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艦聯盟之在他鄉

字體:16+-

星艦的生物圈建造工作始於星艦聯盟成立之前,這場星球級別的生物圈試驗開始於“亞細亞”星艦,一號艦“歐羅巴”星艦反而是很遲才開始建造生物圈的。小華站在忙碌的研究員中間,走進滿是各種生物樣本的實驗室,實驗總是失敗多成功少,很多生物樣本都帶著或多或少的畸形和變異。據他所知,五千年前祖先們節衣縮食,傾全兄弟會之力也隻建造出一艘用小行星改造成的大型生物實驗室,這艘實驗飛船的內部代號早已不為人知,它的綽號卻讓後世子孫耳熟能詳—“莉莉絲號”母艦,全星艦聯盟生物圈的生命之母。

在實驗室裏,小華看見巨大的屏幕上不停跳動著“亞細亞”星艦的各項遙感數據:“陸地麵積百分之一、岩漿海洋麵積百分之九十九、地表平均溫度一千八百二十六攝氏度、大氣壓力二十一兆帕、氧氣含量零……”祖先們為了應付星際流浪中常遇到的流星之類的物體撞擊,製造了巨大的星艦,它的大氣層遠比任何飛船的外殼都要可靠,能把飛船撞擊成零件狀態的流星都會在大氣層中燒成灰燼。但那時的星艦竟然是這樣一個炎熱的地獄,讓小華忍不住擔心祖先們如何生存。

小華走到會議室大門前,穿過大門的幻影,裏麵正在進行人造生物選型會議,會議室的大屏幕上顯示著地球遠古時期的生物圈演變:地球誕生之初,大地也是像“亞細亞”星艦一樣炎熱,在地球慢慢冷卻後,出現了原始海洋和陸地,從毫無生機的海洋裏誕生了以鐵為食的簡單細菌,再到光合作用的藍藻,它們逐步改造著原始大氣和海洋的環境,慢慢誕生了更為複雜的生命。

一名瘦小的女學者唰唰幾下,把整個生物演變過程打滿紅叉,她的觀點很明顯:我們沒時間耗上幾億年等“亞細亞”星艦冷卻,沒時間等上幾億年讓那些藍藻慢騰騰地改變原始大氣的成分,建造生物圈的工期必須盡可能短,為此必須針對性地製造能迅速改變環境的人造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