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新蓝天幼儿园2024年6月1日,9∶25
罗振忍着小腿上的疼痛走上讲台,台下是一张张稚嫩的脸,还化着夸张的浓妆。这些小朋友辛苦排练了一两个月,就为了在“六一”汇演中一展风采,结果因为罗振的到来全部取消了。
罗小妹对此非常不满,刚见到罗振,便在爸爸的小腿上狠狠地踢了一脚。
父女俩有半年多未见,本来罗振还很紧张,不知道罗小妹会不会由于过度思念而哭个不停。现在,他在女儿的身上看到了柳欣的影子。
罗振扫视了一遍他的听众,清了清嗓子,道:“大家好,我是……”应急对策研究组给罗振准备了五六种科普稿子,重点各不相同,但没有专门面对儿童的。他本可以照本宣科地把所有的工作背一遍,可是他看见罗小妹远远地站在人群外面,用超越了一个幼儿园孩子的复杂表情看着他。
罗振咳了一声,然后说道:“我是罗小妹的爸爸,也是应急对策研究组的一员,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他的注意力不再是那些孩子,而是专心对着自己的女儿来讲。
他讲了黑洞NJC9812-551的发现过程,还有引力透镜的原理。这里用上了放大镜烧蚂蚁的比喻,罗小妹频频点头,罗振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
讲到反射镜计划、塑料反射膜计划和“火种计划”时,罗振示意助理把投影仪打开。
“这是我们发射到太空的第一批反射镜,一共24组,192片,这只是我们计划发射的千分之一,全部发射之后,能把整个天空全都遮住。有多大呢……”
罗振切换到一幅世界地图。
“能覆盖整个世界!”一个小男孩喊道。
罗振笑了,“那倒没有,它能覆盖住整个亚洲和半个欧洲那么大的面积。”他在地图上画了个圈,“挡不住的地方,我们还有第二套计划。”
“这个我知道,用塑料做的反射膜。我奶奶经常出去,捡了塑料垃圾袋,整理好,说是要交给国家。”一个大一点的小女孩说道。
“这孩子,别乱说。”她的奶奶突然被提到,显得有些慌张。
“不不不,那个……阿姨,别觉得难为情。”罗振向那个方向鞠了一躬,“这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国家的事,您的做法是值得赞扬的。”
投影幕上显示出两张照片,一张是罗振和罗小妹在吴淞入海口清理垃圾时照的,另一张是同一个地方,没有一点垃圾,碧波翻涌,海阔天空。
“我们的计划运行了三个月的时候,很多人主动参与进来,清理了吴淞入海口的垃圾,并且集中起来,运到舟山和南通的加工厂,制造成反射膜。不光是你们,全世界的人,都在做同样的事。”
投影又切回世界地图。
“肯尼亚的基图伊、南非的布兰德福莱、安哥拉的奥巴加、蒙古的博格多、土耳其的克尔谢希尔……”罗振指着地图上的亮点,“我们在世界各地都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了火箭发射基地,将反射膜送向太空,用来补充反射镜覆盖不到地方。这些地方都在光锥的边缘,光没有那么强,所以理论上来讲,用塑料反射膜也是安全的。而且,危机过后,我们就把它们打包发向太阳,咻!”罗振做了个手势,“原本缠着我们的塑料垃圾,就消失不见了。”
罗振又继续讲着有关人类如何试图拯救自己的故事,一张图片闪过,罗振愣了一下,快速切换到下一张图片,他想了想,又切回来。
“这里是印度的萨特普拉山脉,我们计划在这里挖一个巨大的庇护所,这算是最后的防护了。不过……”罗振看着一张张天真的脸,“就在8天前,这里发生了严重的坍塌事故,279名工人被埋在半座山下。”
“他们死了吗?”一个小女孩奶声奶气地问。
“是的。”罗振点点头。
“你当着孩子讲这些,不好吧?”一个家长说道,得到了其他几个人的赞同。
“这不是别人家的事,这件事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类。”罗振转向那位家长,“我相信,当你的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挡在孩子和危险之间。而那些人……”罗振指着屏幕,“那些人和我们根本不认识,但危机来临时,他们就是主动挡在我们前面的人。我们也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们一定要记住他们的故事,这是一个所有人为所有人的故事。包括刚才那位阿姨,虽然她也只是把塑料袋收集起来,但也是确确实实在为了这项伟大的行动贡献力量。这些力量汇集起来,最终能遮蔽整个天空。”罗振切到最后一张图,一张理想化的效果图,巨大的反射镜和更加巨大的塑料反射膜包裹住整个地球,抵御亿万年前射向这里的光。“真正的遮蔽天空。”罗振笑笑,他无意制造与家长的对立情绪,只是突然激动一下。
之前提问的小姑娘突然甩开母亲的手,冲到台下,用稚嫩的声音说:“叔叔,我也想做点什么。”
“哦,很好,你听懂了。”罗振蹲下,对着小女孩说,“不过,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让你茁壮成长,将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毕竟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你们的明天啊。”
罗振抬起头,看向罗小妹。女儿的脸上换上了特别特别骄傲的表情,简直要膨胀到炸的感觉。
罗小妹向罗振伸出一个大拇指,对他刚才,又或者是一年以来
做的事情点了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