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湘軍(全六冊)

第十五回 康有為公車上書 翁同龢開缺回家

字體:16+-

卻說廖平來到廣州以後,開始在廣雅書院教書。後來張之洞創辦廣雅書局,聘請順德李文田為總編纂,廖平擔任編輯,他的著作《今古學考》在廣東的影響較大。

光緒十六年,康有為與黃遵憲一起,專門到廣州廣雅書局拜訪廖平,康有為說要向廖平拜師,學習《今古學考》。

禮畢,看茶,廖平拿出新作《知聖篇》送給康有為道:“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之爭,是中國兩千年來的一樁公案。西漢時期的五經包括《詩》《書》《禮》《易》《春秋》,都是根據老師的口口相傳,用隸書寫的,稱為今文經;但是到了西漢末期,劉歆在校理群書時,重視訓詁,他認為《周禮》《尚書》《左氏春秋》等應該稱為古文經。從此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並列,重新排列了六藝順序,把《易》經提到首要的地位,它們二者在中國曆史上互有興衰。”

康有為不住點頭,認為廖平說的沒錯。康有為在見到廖平以前,喜歡古文經,推崇《周禮》,不喜歡今文經,還對東漢時期的今文經學家何休寫的《公羊學》進行過攻擊。

“中國自古以來文人相輕,最後終成大業者少,學者的楷模應該是心堅骨硬,一生治學。”廖平又拿出另外一本著作說,“我在《辟劉篇》中認為,古文經是劉歆偽造的,今文經就是孔子的真傳。”

康有為受益匪淺,拜廖平為師,住進廣州安徽會館,繼續學習《經學》《春秋公羊學》。

康有為,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更生,廣東南海人。五歲時能誦唐詩數百首,六歲時讀《大學》《中庸》《論語》和朱熹所注《孝經》,曾經自擬一聯言誌:

時禦天風跨鸞鳳

或入碧海掣鯨魚

康有為家庭富裕,曾祖父康式鵬,字雲衢,經商非常成功,在廣東布政司前麵的惠愛街給子孫留下一處祖屋;祖父康讚修,舉人出身,擔任過廣西欽州學正,廣西合浦、靈州,廣東連州訓導;父親康達初做過江西南城知縣。從叔祖康國器一直跟隨湘軍四處作戰,能以寡擊眾,傷足而跛,人稱“康拐子”,其子康熊飛,經常擔任先鋒與太平軍作戰,太平軍都害怕康氏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