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湘军(全六册)

第二回 福兴损兵折将去 彭郎夺得小姑回

字体:16+-

吉水太平军北掠峡江,西出宜春,切断临江湘军后路,骚扰湖南边界,湘军连失刘腾鸿、王錱两员大将,抚州、建昌、吉安太平军气焰复张。

上高援军奉调协助刘长佑攻临江,任命普承尧为大将。普承尧跟随塔齐布、刘腾鸿一起作战,立了不少战功。湘军前锋进至峡江,遭遇太平军,马上退回罗坊。普承尧到达罗坊以后,正准备修筑营垒,太平军已经掩杀过来了。普承尧往北撤走,刘长佑派出的三营湘军一起溃退,普承尧往北逃至鹦哥岭才止住脚步,三营湘军驻临江。

刘长佑围攻临江,太平军眼见粮草将尽,到处求援。李世贤命令唐文煜率军支援临江、峡江,普承尧到峡江拒敌,很快被唐文煜所败。

耆龄令湘军将领杨虎臣进军新余,以保宜春。张运兰、王开化出兵分宜,郭炳坤守安福,准备夹击太平军。军队尚未行动,唐文煜已兵至太平墟,进窥湘军。临江城内太平军一起掘土填壕,准备与援军一起夹击湘军。

萧启江驻扎太平墟,刘长佑与杨虎臣声息相通,萧启江遣部将刘岳昭帮助杨虎臣阻挡罗坊方向的太平军。

萧启江作为前部,刘长佑率两千五百人守外壕。太平援军数倍于己,萧、刘两部将士人人自危。张运兰、王开化已取峡江、分宜,也不敢来援,要视萧、刘胜败情况而定。

数日以后,刘长佑抓获一名太平军探子,获悉太平军已有数万人马进入太平墟,与峡江太平军相约一起进攻官军。临江城内的太平军已将垒前的鹿角、木桩等障碍物清除干净,严阵以待。

刘长佑考虑到湘军已腹背受敌,时间一久,必然坐以待毙。

这天晚上,鸡刚叫头遍,湘军去七留三,带足粮草弹药,弓上弦刀出鞘,人衔枚马摘铃,与主将一起夜袭太平军。在这之前,刘长佑已经与萧启江、田兴恕约定尽起大军,天亮时会于太平墟。

天明时分,三军会于太平墟。

太平军见湘军来袭,列队出战。趁太平军的火药尚未上膛,刘长佑命令李明惠、江忠义马上进攻。两将闻命即行,率军出击。太平军大溃,被烧毁的营垒有四十七座,被俘两千人,损失营帐八百九十顶。张运兰听说刘长佑已经与太平军开战,从新余出兵进攻罗坊,太平军退保富田。

两个月以后,富田的太平军又退回吉水。部分士卒准备投降湘军,被守将宁继元获知,没有成功。

宁继元准备突围,半夜时分,西门大开。太平军冲出,众将以为刘长佑会派兵围剿。刘长佑认为穷寇勿追,便对部下说:“我从军多年,凡是溃围出走的士卒有如洪水猛兽,是不能去堵截的。若堵截,长毛必然奋力死战,况且他们人多,我军必败无疑。立那些无用之功,不是智者做的事。”

刘长佑放开缺口,太平军西走上高,在半路上逃走了一大半。刘长佑大获全胜,遂取临江。

张运兰在丰城、吉水不战而胜,迅速坐上江西水师战船,绕道抚州前往建昌,将建昌包围起来。

建昌守将周雯奇知道当地老百姓恨他。见湘军前来围城,借口粮食紧张,命令当地老百姓不分男女老幼无条件守城一日。不少老百姓受不了,相继逃出建昌。

张运兰给百姓让出一条大路,故意留下几十匹老牛病马在路上。周雯奇不知是计,率领一群太平军士兵化装成老百姓前来牵牛赶马。张运兰乘机发动攻击,太平军一个也没有走脱,周雯奇也做了俘虏,张运兰乘机夺了建昌。

话说王錱死后,杨辅清、李世贤、汪海洋非常高兴,心里轻松大半,一心一意对付张运兰。

太平军大举反攻,张运兰、王开化抵挡不住,一路后撤。王开化退到吉水,张运兰退到新余,刘长佑的人马也被冲散,幸亏萧启江来援,才撤至新余。

石达开调大军将分宜团团围住,刘长佑、萧启江、张运兰、江忠义、田兴恕等困守分宜,一筹莫展。

汪海洋、李世贤率十万大军攻打新余,张运兰、田兴恕率军从下水道中冲出,突入太平军背后,斩杀两千多人。刘长佑、萧启江等乘机出城,冲进太平军营中。汪海洋、李世贤分兵来迎,列出梅花阵。湘军知道此阵厉害,一齐向分宜方向逃走。汪海洋率军追击,大破湘军,李世贤则填平新余城外壕沟,占领新余。次日,李世贤也率军来到分宜,将分宜围了起来。

李世贤为人机警,颇有谋略;汪海洋作战勇猛,豪侠仗义。天王十分看重汪、李两将。

李世贤对汪海洋说:“今日包围分宜,湘军如同瓮中之鳖,我们要趁士气旺盛拿下分宜才是!”

汪海洋认为有理,召集众将置酒。席间,汪海洋说:“分宜城中粮草堆积如山,将士们想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就要到分宜城中去取。湘军已成惊弓之鸟,我军从乐安追敌千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谁能和我一起去攻分宜?”

诸将异口同声说:“末将愿往!”

次日,汪海洋率大军至分宜东门布下阵式,派军帅吴炎生率一千精兵前往挑战。湘军坚守不出,汪海洋问:“援绝城孤,何不献城?”

田兴恕说道:“你若赢得了我手中钢刀,我便献城!”

汪海洋见田兴恕威风凛凛,没有吭声。

刘长佑、萧启江召集诸将说:“长毛围城,我军不能坐以待毙,要分头突围。城内只留一军死守,否则大军扎堆城中,粮草很快用尽,谁愿意留守分宜?”

众将默不作声。

刘长佑叹了一口气说:“既然大家不愿留守分宜,我是主将,由我来防守。”

话音刚落,张运兰站起来说:“是我将长毛引到分宜来的,分宜由老湘营来守。”张运兰手下将领刘松山等都表示愿守分宜。

刘长佑转忧为喜,说道:“既然如此,由新宁楚勇、老湘营留守分宜,其余各军回营后准备突围。待到分宜城外后,各营相继占据有利地形,攻击长毛。”众将齐声说好。

僧人慧静是分宜城内昌山寺的和尚、天地会首领,跟太平军有秘密往来。汪、李领兵攻打分宜时,他派人四处秘密联络,准备择日引太平军入城。

这天晚上,慧静叫上几名弟子,带上经幡上了城墙。他将经幡垂到城下,引太平军爬入城中。

萧启江、田兴恕、江忠义等突出重围,从城南而走。汪海洋率军进入城内,刘长佑、张运兰且战且退,撤至分宜城西二十里的彬江镇,据袁水而守,太平军水官副一将军石建明寻机进攻。

这天,刘长佑命令士兵隐入山林摇旗呐喊。自带一营人马绕到太平军背后,准备前后夹攻。石建明追了半天,见前方有树林并无敌军,便令士兵坐在大路边休息。

刚坐下来,亲兵来报,说前方密林有伏兵。

石建明并不在意,轻描淡写地说:“这是敌人的疑兵之计,不用管他。”

亲兵得令,三三两两地躺在路边休息起来。突然林中号角骤起,石建明仓促上马,准备前往厮杀。不料背后驰来一员敌将,手起刀落,将石建明斩于马下。田兴恕大喝:“你等都有父母妻子,被逼从贼,今斩首恶,愿降愿走悉听尊便。”太平军士卒听后,一齐逃走。

刘长佑困守分宜,福兴不发救兵还对他大加申责。刘长佑大怒,对部下说:“自大帅回湖南以后,我等在江西苦战,福兴坐享其成,有功便是他的,有战事都是我等的,没有粮饷,没有救兵。刘拔元死于龙泉,刘腾鸿死于上高,王錱病逝于乐安,帅远燡战死于东乡,都与福兴有关。这仗要是继续打下去,我等都会死在江西。”于是他给胡林翼写了一封信,说明原因,将兵权交给刘坤一,也不跟福兴打招呼,称病回了湖南。

福兴见刘长佑等湘军将领不把他放在眼里,决定要借长毛之手收拾这群骄兵悍将。于是令周凤山出兵分宜,与萧启江一起进攻抚州。命张运兰在丰城、积水一带寻机进攻李世贤,李元度到贵溪拒敌。

李元度率军好不容易收复抚州,福兴一纸军令将他调到贵溪。汪海洋乘虚而入,占了抚州,还搭上宜黄、崇仁,让他前功尽弃。见刘长佑回湖南,他将福兴的军令丢到一边,对邓辅纶说:“自军兴以来,我只听曾大帅的,什么陈巡抚、文巡抚、福大帅,见鬼去吧,老子统统不听。楚军都是我从平江招的,一声命令我就让他们全部回湖南,看福兴能奈我何!”

邓辅纶非常赞同李元度的话,说:“我与李大人一同进退。”

刘坤一、萧启江、张运兰等见李元度态度明确,一齐向福兴索要粮饷,福兴自然拿不出。

湘军见福兴没有动静,一个个转向胡林翼诉苦,将毕金科之死,赵焕联兵败,黄冕被夺官,钟世桢败于进贤等账统统算在福兴头上,他们说:“江西有此人统领湘军,湘军将士性命迟早都会坏在此人手上。我们留江西就是在帮助润帅,既然润帅不管,涤帅已经离开江西,我等再在江西作战也毫无意义,不如散伙回家。”

胡林翼在武昌收到了湘军将领来信,也接到了耆龄的告急文书。

原来太平军已越过东乡、鹰潭、贵溪直扑上饶。福兴一退上饶,再退铅山,与沈葆桢在一起守广信。但沈葆桢也对福兴不满,要求辞职回福建。

刘长佑、李元度、沈葆桢等跟福兴不和,使得胡林翼更加思念曾国藩,希望他重新出山,再领湘军。

胡林翼联合骆秉章、官文一起向朝廷上折,建议朝廷起用曾国藩,他在奏折上说:“朝廷在鄂皖赣三省没有一个统帅,大军都害怕出境作战。福兴、和春、胜保三人相互制衡,为战不力,唯有曾国藩可任统兵大帅。”

福兴这段时间的日子很不好过,接连丧师失地。退到上饶后,指望沈葆桢能跟他同舟共济,应对时艰。哪知沈葆桢跟这些骄兵悍将一个鼻孔出气,又知道胡林翼态度,根本不买他的账。

江西巡抚耆龄原是湖北按察使,在胡林翼手下做官,唯胡林翼马首是瞻。江西境内的太平军要靠湘军来对付,他的态度跟前任巡抚文俊完全不一样,福兴此时才明白墙倒众人推的道理。他是军事统领,无权撤换地方官员,只能给耆龄写信,要求他对沈葆桢如何如何。耆龄宦海沉浮多年,也对福兴的来信置之不理。

周凤山也在落井下石,福兴调他去上饶防守浙、赣边境,周凤山并不答应,说:“末将能力有限,请李定太带兵前往。他英勇善哉,能攻能守,定能不负大人所托。”

福兴只得改调李定太到浙、赣边防守。周凤山如其所愿继续留守东乡,写信给李元度,说关键时刻他还是靠得住的,表示不会再上福兴那条贼船。

太平军大集安徽宁国,江西上饶大队人马撤往浙、赣边境,浙江局势顿时紧张起来。浙江巡抚王有龄邀请福兴帮忙防守浙江,福兴大喜,将江西的烂摊子丢给胡林翼、耆龄,率领所部人马离开上饶,前往浙江衢州驻扎。刚到衢州,浙江巡抚王有龄就派人送来粮饷,福兴大呼王有龄办事爽快。

福兴一门心思用兵浙江,但他在衢州听说太平军源源不断进入浙江,非常后悔,派人到京师四处托人说情,想调离浙江这个是非之地。

众人挤走了福兴,唯胡林翼军令是从。胡林翼调兵遣将,与石达开争夺江西州县。汪海洋取了抚州,不久又攻下崇仁。胡林翼决定对汪海洋用兵,命萧启江、刘坤一、王开化一起拿下崇仁,然后会攻抚州。

且说崇仁太平军守将谭乾厚,广西博白人。官至火官副一将军,身材魁梧,颇有谋略,力大能扛鼎,使一根镔铁棍。他在崇仁城外险要地方,筑了数座石垒,命军帅郑豪守城,自己守城外,互为犄角。

湘军进到崇仁,田兴恕自愿为前锋,率一千人前来挑战。谭乾厚知道田兴恕能战,自持神勇,两人在石垒外面迎战。两将互通姓名以后立即恶斗起来,一个力大无比,一个刀法奇快,两人阵前各凭本事,斗了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刘坤一、王开化率军进攻,谭乾厚抵挡不住三路人马,大骂湘军不讲规矩,舍了田兴恕,往回逃走。太平军纷纷逃进崇仁,湘军分三路将崇仁包围起来,只留南门进出。

谭乾厚自知崇仁不保,派人到抚州求援。信使出城不久,即被湘军截获,信件落入刘坤一手中。谭乾厚见崇仁援军不至,又派人到湘军大营假降,有两人先到,萧启江准降,封官。

隔一日,又来两人,萧启江看也不看,派人将后来的两人推出斩首,其中有一个叫黎柳林的降卒说:“能不能让我单独与将军说一句话,你再将我推出斩首,虽死无怨。”

萧启江同意了。

黎柳林眼光一闪,低头说道:“崇仁守将谭乾厚派我们诈降,实则是拖延时间,请将军不要相信。”萧启江重赏黎柳林,将原来投降的两名太平军士卒推出营门外面斩首示众。

湘军围城三日后破城,斩杀太平军一千多人。谭乾厚逃往抚州,刘坤一率军追赶,兵临抚州。

汪海洋正要领兵去崇仁,见败军已至抚州城外,大喊开门。汪海洋放残兵败将入城,刘坤一前来抢城,被太平军用弓箭射退,距抚州城十里扎寨。

隔一日,萧启江随刘于淳水师战船至抚州。刘坤一将其接入大营,商量破敌之策。他下意识地瞟了一眼刘坤一,刘坤一也拿正眼瞧他,四目相对,心照不宣。萧启江说:“汪海洋能起死回生,是以建昌为根据地。建昌地连福建武夷山,地形复杂,进可攻退可守,钱粮不愁。如今他以抚州为桥头堡,到处攻城略地,与李世贤互为表里。湘军也可以大迂回,派一支精兵绕至敌人背后,击其脊背,长毛将不战自乱。”刘坤一非常赞同萧启江的观点,准备出兵攻打。

王开化眉头一拧,也不绕弯子,自告奋勇地说:“攻打抚州的任务非常艰巨,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你不必率军去南丰。南丰之敌,由我去对付。”

萧启江见王开化自愿请战,大喜,命刘于淳率水师战船随他一起出发。

数日以后,湘军水师战船队出现在盱江。经过建昌时,建昌的太平军高垒不战,湘军对准建昌放了几炮,然后从西南方向逆江进入南丰,将南丰包围起来。

南丰太平军守将温际春,广西荔浦人。善使流星锤,官至太平军总制,见湘军深入太平军腹地,知道来者不善,将城门关紧,派人向广昌、建昌求援。

广昌太平军守将李建东率三千人来援,他们穿着铠甲,拿着兵器,携带粮食,翻山越岭,奔赴南丰,走到白舍遭王文瑞伏击。

王文瑞是王开化的堂弟,他率一千湘军在半路上守候三日,终于逮住机会,一击成功。太平军身负重物,跑不快,不少人被追兵杀死,死前还紧紧护着粮食。

五月,李续宾在九江城东南挖掘一条长三十里的壕沟,将其中石头全部筑垒,围困林启容。林启容率军来夺取壕沟,被李续宾炮击,退回城内。

陈玉成增援九江,率军从罗田出发,进至梅川十里铺,前锋已到武穴。鲍超、多隆阿已在十里铺筑了座大营,专等太平军。陈玉成见前军受阻,在蕲春东边望天贩驻扎,与鲍、多对峙。

蕲春东北方向有邢高魁十营人马,战斗力不及鲍、多两军。胡林翼便前往蕲春东北督师,从武昌赶到黄州。胡林翼到黄州后淘汰伤病士卒,挑选精锐,加强防守。

秦日纲绕过太子湖,朝多隆阿发动进攻。多隆阿不敌,被太平军围住,无法走脱,太平军万箭齐发,箭杆里面都是火药,湘军死伤不少人马,营寨被毁十几座。

鲍超军被困于十里铺,向李续宾求救,李续宾连夜渡江,太白湖的太平军抵抗不住,败往黄梅。多、鲍乘胜追击,追到黄梅西,遭到黄梅援军的抵抗。多、鲍两军一鼓作气,继续进攻,太平军不敌,放弃城西营垒,逃进黄梅县城。鲍超收复黄梅城西四十八座营垒,分军防守。

舒保、唐训方向黄冈以东的太平军发动进攻,反而被太平军打败。数日以后,何绍彩、李续宜与太平军再战上巴河。官军分为左、中、右三路,左边是何绍彩,中间是舒保,右边是唐训方。太平军先攻左路军,何绍彩力战。

李续宜偃旗息鼓,从上巴河旁边的鼻山突阵而进,将太平军冲为两段,太平军将何绍彩、李续宜两军包围起来。何绍彩不支,正要引军退走,回头看见胡林翼率军立马于后,军士振奋,踊跃向前。唐训方亦率军鼓噪向前,冲入敌阵。三军围攻,大破太平军,踏平太平军四十四座营寨,进至浠水。太平军一路向梅川、宿松、太湖方向撤退,湘军追到梅川方才停止。

秋八月,凉风至,湘军攻克小池,胡林翼进至九江。

一个月以后,胡林翼从九江返回武昌,临走前反复交代李续宾说:“对于急切难下的坚城,采取断绝城内救济,待其自毙的方法。湘军要阻断九江长毛与外面的联系,在城外开挖壕强,长期围困。城中粮尽,救兵不至,坚城将不攻自破。要用李元度守玉山,曾国荃困吉安的方法攻打九江。”

曾国藩丁忧回家后,朝廷任命杨载福为湖北提督、长江水师统领,彭玉麟为惠湖嘉道、长江水师副统领,相机进攻湖口,擒斩石达开。

咸丰七年五月,杨载福接到命令,率军从武昌东下,一路浩浩****攻打湖口。石达开做好充分准备,随时迎击杨载福。

走在长江水师战船最前列的是营官易景照,他率战船攻入湖口,炮击石钟山,又闯入鄱阳湖,离翼王指挥舰不到两百米。众人皆惊,易景照泰然自若,说:“擒贼擒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石达开不在船上,他将战船高挂翼王大旗诱敌深入,湘军果然中计。他命石钟山守军用炮火封住湖口,将湘军水师切为两段,令旗一指,湖口内寨的太平军船只马上出动,千帆竞发,直取湘军战船。一时间,鄱阳湖上弹如飞雨,激水如柱。忽然一颗铅弹击中易景照船上的桅杆,易景照屹立船头,岿然不动。又是一发炮弹打来,落在船头上,易景照被炸得四分五裂,尸体如碎片落入湖中。战至黄昏,易景照所部水勇全军覆灭,少数船只想抢占滩头,但冲入岸边沙滩也被太平军陆师围攻。

杨载福听到前军败报长叹一声,退出湖口,前往小孤山。

太平军湖口获胜,派水师沿江西上,窥蕲州、黄州。胡林翼派兵分守兰溪、巴河、樊口、阳逻、沙口,严防太平军上岸。太平军水师在长江上游弋一番,耀武扬威,回师攻打小池。

石达开击案说:“只要小池回到我军手中,与湖口一南一北扼守长江进入鄱阳湖水路,切断小孤山清妖西上南进的通道,我军就全盘皆活了。”太平军备受鼓舞,一举攻下小池。

彭玉麟在江西日久,内湖水师寸功未得。自曾国藩回湘乡守丧后,内湖水师兵无饷银,江西粮台每次解来的火药粮草亦大打折扣,内湖水师多次进攻石钟山、梅家洲都没有成功。闻胡林翼、杨载福率外江军到九江,专门派人送书信给李续宾,水陆人马在一起合攻湖口。

李续宾给胡林翼报告敌情,胡林翼看完书信,沉思片刻后认为水陆联合可在湖口一战。

丁亥平旦,天色刚亮,彭玉麟率内湖水师出鄱阳湖,杨载福在长江口发炮三声,与彭玉麟对上暗号。彭玉麟知道外江水师已到,令内湖水师向梅家洲、湖口开炮。但是太平军早有防备,一齐发炮,炮弹如大雨倾注。彭玉麟命令舢板出战,大船随后进攻。太平军估计湘军水师会经过石钟山,遂牵引巨炮于悬崖入口,对准湘军前沿船队发炮,一发即中,湘军内湖水师头领罗胜发顿时毙命。彭玉麟命令前进,湘军伤亡不断,船只前赴后继,无人敢退。面对不利因素,有人向彭玉麟进言说:“以血肉之躯与长毛炮火争锋,不是长久之计。”

彭玉麟眼睛冒火,大声说道:“我自衡阳起兵已有五年,将士无不赴命疆场,忠勇健锐者牺牲数以千计,湖北、江西的老百姓在战争中死亡的有几十万人,每次想起此事,我内心备受煎熬。湘军坐困江西,若不破此天险,断无生还之理。也许今天就是我亡命之日,从道义上讲,我不能让士卒单独赴死,但也不能让贪生怕死之辈苟且独活。”遂命士兵击鼓进攻。

太平军架在石钟山悬崖口的大炮由于发炮次数太多,高温不退,炮膛爆炸,炸死炮手和护炮士卒数十人。内湖水师乘机冲出湖口,与外江水师合军一处,士卒欢声如雷,声震鄱阳湖水。

沿江太平军见湘军水师船队势大,又密聚在一起,便投掷火球烧船。湘军船只两边挂有铁丝网,火球被反弹,跌入江中,岸上太平军将火枪调到一处,射击湘军。李续宾已伏兵湖口城北边一带山上,突然扬起鼓角,从山上冲下来。太平军不知道山上有湘军埋伏,丢弃石钟山炮台,逃回湖口。

彭玉麟乘胜夺取小孤山。杨载福进攻彭泽,前军至望江、星子,彭泽、望江相继克复。湘军水师经过安庆,舍城不攻,破枞阳、大通一带太平军营垒数十,直赴铜陵,顺流而下至峡口。峡口一带插有绿营旗帜的船只,湘军怀疑有异,杨载福派出舢板前去侦察。一个时辰后,探马回报,说那是定海总兵李德麟率领的红单船,船上人马都是绿营官兵。

次日,杨载福去见李德麟,李朝斌劝说:“李德麟从定海到峡口,几千里水路,又要路过南京江面,恐李德麟已投降长毛。”

杨载福不信,径会李德麟。李德麟移船相见,说朝廷将红单船从定海调到泥洲,协助江南大营统军将领和春进攻泥洲。一连打了七个月的仗,硬是进不了泥洲,所以他屯兵峡口一带。

定海总兵李德麟,骁勇而有谋略,随杨载福水师征战。湘军收复东流后,李德麟继续进军铜陵,一举切断了太平军水师的退路。杨载福说:“铜陵的下游是芜湖,上游是池州,都有长毛水师。尤其是池州,贼将韦俊就有水陆人马三万人,势力强大。”

李德麟站在船头上,仰望苍穹,激励三军说:“苍鹰翱翔在蓝天,野鸡飞翔在草丛,小猫只会游戏于厅堂,老鼠只能躲在洞穴嚼食。天京内讧,韦昌辉被杀,韦俊必然不敢出来。铜陵的长毛想不到我军有此一招,兵法上说: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日是也!”

杨载福深受鼓舞,遂率军进攻铜陵。湘军水师战船经过池州,韦俊躲在城内不敢出战,湘军进至泥洲。泥洲太平军没有防备,李德麟从早晨发动攻击,不到一个上午就攻克泥洲,歼敌三千多人,然后换上太平军号衣和旗帜进至铜陵。铜陵守军以为是自家人马回来了,打开城门迎接,李德麟又取了铜陵,芜湖震动。

石达开惊闻恶报,纵有大将风度,也不免脸色下沉。反复思考后,遂派宁国水营出青阳江,取道马鞍山进至芜湖;又令韦俊率军出战,命其不拿下铜陵,拿自己的首级来见。

韦俊惶恐应允,仓促率水陆两万进至铜陵,并派战船封锁池州江面。杨载福本来只是想试探一下太平军,不想这一下如捅了马蜂窝一样,被太平军三路夹击。他遂弃了铜陵,沿江西上。韦俊一路追赶,两军开始炮战,一路打到池州。太平军越聚越多,陈玉成亦派战船出安庆、菱湖,杨载福一路撤到东流仍未稳住阵脚,退到小孤山方才止住。韦俊胜了几仗,收复铜陵、望江、东流等沿江重镇,派兵进入湖口,却被彭玉麟击退,又怕湘军断了退路,遂弃船从江北华阳镇进入望江。

十月中旬,杨载福回师湖口,内湖水师新增两营,计十营五千人马,分八营游弋章水、赣江,留两营守湖口。

江西太平军出池州,从鄱阳县进攻湖口,被李续宾打败。虽太平军支援九江计划失败,但湘军收复的望江、东流、铜陵三城全部易手。

湘军攻取了小池、湖口等地,李续宾指挥湘军合围九江,杨载福、彭玉麟率领水师在长江、鄱阳湖往来巡逻,九江成为一座孤城。李续宾围城一年,太平军没有一粒粮食运进九江,城内粮草早已用尽。林启容带领部分将士在城内垦荒,种粮种菜,此举虽然缓解了守军粮食危机,但是处于饥饿状态的太平军战斗力却大打折扣。

李续宾在九江城外挖了六条壕沟,内三层,外三层,宽深各两丈,又引鄱阳湖水注入,湘军水师战船可直接驶到九江城下。

胡林翼招募新军轮流围困九江,军中凡有伤病羸弱的湘军将士,均可到武昌休养。九江至武昌相隔千里,湘军如同在家乡一样,备受照顾。支援九江的太平军分为多股,湘军在各路口要道均派良将防守,都能独立作战。

咸丰八年三月三十日,李续宾见水淹、火攻都不能攻克九江,遂用李元度的计策,掘地攻城。

湘军在九江城东门外磨盘洲一带选了几处隐秘的地方开始挖地道,十天后,地道挖到东门城城脚下。湘军点燃炸药,城毁十几米。李续宾指挥湘军攻城,但是太平军都能迅速填补了缺口,湘军计划未能实现。

数日以后,湘军又在九江城南门如法炮制,轰塌南门城墙三四十米,湘军蜂拥而入。林启容令士兵将油脂、火药桶等统统扔到缺口,形成一道火墙,又引硬弩数千增援,湘军数次进攻,均被太平军击退,死伤无数。

李续宾两次掘地攻城失败,决定发动第三次掘地攻城。他将九江城东门的磨盘洲,南门外的城脚跟的地道连为一体,又挖了许多子洞通到城墙下,填埋炸药。

五月十九日,湘军将一切准备妥当以后,引爆炸药。一时间,地动山摇,碎石乱飞,房屋倒塌无数,城墙被炸塌数百米。在冲天的硝烟中,湘军朝着缺口如潮水一般涌去。九江城陷,林启容指挥太平军与湘军展开惨烈的巷战,一万七千多名太平军全部战死。九江城内,血流成河,到处都是太平军将士的尸体。林启容死后,被洪秀全追封为“勤王”。

湘军从塔齐布率军第一次进攻九江,到李续宜最后攻克九江,历时五年。最后一次攻打九江花了八个月时间,这段时间,九江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期间天京事变,石达开曾到宁国领兵,几次路过鄱阳湖东岸,既没有停留下来,也没有派一兵一卒来救。

九江之战,论功李续宾第一,以能带兵名扬天下。正是:

福兴无义害忠良,诸将含怨又伤心。

九江论功谁第一,众人皆指李续宾。

不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