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石达开离开天京以后,洪秀全启用了林绍璋、蒙得恩。
江南大营乘机攻占镇江、浦口、六合,进逼天京。洪秀全撤销两个多事的兄长的职务,任命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韦俊、杨辅清为前后左右中五军主将,使混乱局势得到稳定。
咸丰八年七月,大暑时节,李秀成在安徽凤阳大集诸将,约期会战来解天京之围。随后,陈玉成、李世贤进军庐州,连克庐江、桐城、舒城,拿下庐州后又挥师东进。一个月以后,与李秀成会师滁州,在乌衣大败清军,直取浦口。
向荣、和春专注南京,对于南京上游的安庆、庐州不屑一顾,就是江北的江浦、六合、和州、无为也一概不管。
朝廷令其援皖、援江北,冯子材率五千人马出镇江,支援江北大营。陈玉成、李秀成率军在小店设下埋伏,冯子材率的五千人马几乎全军覆没,仅带三百余骑逃回江南。六合、浦口两战,若珠的五千人马在扬州被歼,张国梁大败于浦口,德兴阿全军覆没,江南大营损失一万多人马,精锐损失过半。
正当陈玉成、李秀成在江北与湘军交战的时候。天京局势又紧张起来,原来是江南大营向天京发动了新的一轮进攻。
林绍璋、蒙得恩两人的才智与东王、翼王有着天壤之别,诸王都不听两人指挥,就在此时,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
洪仁玕,名谦益,号吉甫,广东花县人。洪秀全的族弟,金田起义以后,洪仁玕率五十人去广西,没有找到洪秀全。咸丰二年四月,他到达香港,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六年后离开香港北上,于咸丰九年三月二十日到达天京。此时天京内讧,翼王出走,朝中无人,洪仁玕得到重用,他是天王最早拜上帝会的成员之一,资格跟冯云山相当。
洪仁玕给洪秀全带来了《资政新篇》《开朝精忠军师干王洪宝制》两篇文章,洪秀全看后,赞叹洪仁玕在香港六年时间没有白过。
不到一个月,洪仁玕被洪秀全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取代了林绍璋、蒙得恩。为了加强洪仁玕的权威,天王将其文章用圣谕颁行天下,将政务都交给干王。同时他封了一大批国姓王,他们分别是:信王洪仁发、勇王洪仁达、恤王洪仁正、巨王洪和元、宗王洪利元、元王洪科元、长王洪瑞元、见王洪现元、唐王洪瑭元、同王洪同元、次王洪锦元、定王洪钰元、汉王洪釪元、封王洪春元、光王洪天光、明王洪天明、瑛王洪春魁、琅王洪魁元。
为了平衡各派势力,让众将为天国出力,一部分人被封为异姓王,他们是:偕王谭体元、裕王李继达、来王陆顺德、扶王陈得才、启王梁成富、遵王赖文光、端王蓝成春、湘王黄子澄、孝王胡升文、守王方海宗、佑王李远继、昭王黄文英、对王洪春元、烈王李万材、誉王李瑞生、会王蔡元龙、戴王黄呈忠、首王范汝增、梯王陈业坤、李王胡鼎文、广王李恺顺、祥王王隆芸、贵王陈得胜、列王方正宗、翰王项大英、直王林德英、从王陈德隆、导王陈仕荣、比王伍贵文、宁王周文嘉、佐王黄和锦、柬王赖桂芳、咸王陈荣、宗王汪起贤、怀王周春之、保王洪容海、陪王谭富等。
洪秀全封陈玉成为英王,杨天佑为幼东王,胡万胜为幼豫王,李永保为请王,吉文元为祝王,庐六为嘏王。
太平军叛将李世忠原是李秀成的部下,已经投靠了朝廷,见李秀成没有封王,从中挑拨是非,私下派出亲信来到太平军浦口大营,游说李秀成投靠朝廷。李秀成在浦口接待了李世忠的密使,时李秀成全家已被秘密转移到了浦口,消息一出,天国震惊。洪秀全估计李秀成必反,下令将九江一带全部封锁,传令将士严阵以待,断绝李秀成与江北的一切来往。
李秀成见天王起疑,亲赴天京解释此事,又率军攻击李世忠,夺取了李世忠江北沿岸炮台和城池数座,让天王消除了疑虑。洪秀全为此特地用黄缎书写了“万古忠义”四个字,封李秀成为忠王。
当洪仁玕在为天国鞠躬尽瘁,陈玉成、李秀成在浴血沙场的时候,洪秀全又过上了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生活。
咸丰九年十二月,大雪时节,洪仁玕召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进京,共同商讨破敌大计。
洪仁玕将众将睃巡了一遍,开口说道:“各位,天京目前最大的威胁是江南大营,江南大营主帅和春、主将张国梁如同一对催命的无常鬼,整天在天国面前晃来晃去,天国要将他们收拾了才是!”
陈玉成平时与干王关系不错,斗胆说道:“我军若从正面进攻江南大营,不但难破,而且要付出惨重代价,还不一定能达到目的。”
洪仁玕横了一眼陈玉成,若有手所指地诘问:“英王智勇双全,难道就让敌人掐住我们的脖子不成?”
陈玉成苦笑道:“没有很好的办法攻破江南大营。”
众将纷纷献策,已是一片沸腾,只有李秀成一声不吭。洪仁玕很奇怪,问:“忠王可有良策?”
李秀成见问,嘴角嚅动了几下,欲言又止道:“末将有一策,会后单独面陈干王。”
洪仁玕觉得有戏,点头应允。
散会后,洪仁玕单独留下李秀成。李秀成说出心中设想:“干王,解开天京之围,破江南大营,可用围魏救赵之计。”
洪仁玕一听有门,问:“何为围魏救赵?”
李秀成说:“天国可发一支军队,远距离奔袭杭州,杭州绿营兵少,浙江巡抚罗遵殿想不到我军会攻打杭州,必然向江南大营求救。待江南大营发兵救杭州时,我军突然返回天京,各路人马一起猛攻江南大营,天京之围可解。”
洪仁玕点头称赞,将这个计划上奏天王,得到天王同意。
李秀成来到芜湖,派他的弟弟侍王李世贤率军进攻湖州。湖州是浙江重镇,战略位置重要。太平军出现在湖州,湖州守将急忙向江南大营告急,和春派张国梁率两万人马前往湖州救援。
咸丰十年二月,李秀成率领一千精兵,换上清军衣帽,一行人朝皖浙山道开始攀登。他们越过天目山,连下安徽广德,浙江安吉、长兴等地,直捣杭州。
杭州城防空虚,只有八旗兵八百人,绿营兵一千人。浙江巡抚罗遵殿兵力单薄,派人向江南大营求救。
浙江是朝廷财赋重地,丢了杭州城,后果不堪设想。和春只得再次分兵驰援杭州,派总兵张玉良率两万人马离开江南大营,驰援杭州。
罗遵殿,字有光,安徽宿松人,道光十五年进士。咸丰九年正月,由湖北布政使升为浙江巡抚,与胡林翼私交很深。
两江总督何桂清十分讨厌罗遵殿,张玉良率两万人援浙时,经过苏州,何桂清令王有龄在苏州留张玉良视察城防,实际是有意拖延救援时间。王有龄是江苏布政使,江南大营每年粮饷有一半出自王有龄之手。张玉良自然不敢得罪,在苏州停留两日。
李秀成来到杭州,用大炮轰破天波门,冲进城里杀死浙江巡抚罗遵殿,占领杭州。杭州失守,朝廷震惊,和春连连被朝廷问责。
当张玉良赶到杭州时,杭州只是一座空城。杭州城墙上面遍插太平军旗帜,城内已无一兵一卒,张玉良兵不血刃地收复了杭州。
李秀成在杭州城只待了三天,悄悄从余杭孝丰山小路赶到安徽宣城,在郎溪县建平镇与杨辅清、李世贤、刘官芳等几路太平军会师,号称十万,分五路直扑江南大营。
和春、张国梁招架不住,小水关大营本部被突破。幸亏冯子材接了一仗,两人一起率军逃往丹阳,清点手下人马,人数不足四千。要在这个小小的丹阳城抵挡李秀成的数万大军,张国梁信心不足。
根据和春的部署,张国梁对防守丹阳作了精心设计,针对太平军进攻的方向,他将主力布置在西门、南门一线,分别是西门两千人,南门一千人,北门五百人,东门不设防。余下的人马留在身边,给和春壮胆。
李秀成将指挥部设在丹阳城西二十里的一个苏南绅士家中,这次大破江南大营,主帅和春与主将张国梁全部逃脱了,丹阳一战,务必将敌人全歼。
汪海洋作战一向勇猛,他将钢刀一举,向李秀成请战说:“忠王,丹阳城这两个祸害,让末将带兵去剿了他。”
李秀成点头同意,派林绍璋绕到丹阳东门外埋伏,防止清军退走上海,又派李世贤进攻南门,自己率大军阻截镇江援兵,安排完毕才传令进兵。
汪海洋率军打到丹阳,和春出城拒战。太平军发动进攻,清军反击,长矛、短刀、弓箭全部用上,双方很快搅在一起。和春在大战中临危不惧,张国梁备受鼓舞,单骑冲入太平军阵地,一杆长枪神出鬼没,太平军非死即伤。
太平军人多,越斗越勇,清兵抵挡不住,张国梁杀出重围,跟和春合兵一处。太平军如潮水一般压来,汪海洋高呼:“活捉和春!活捉张国梁!”
和春还想死战,张国梁说:“和大人快撤吧,我来断后。”
张国梁说这话时已经迟了,两人已陷入太平军重重包围。汪海洋弯弓射出一箭,正中和春左臂。和春忍痛拔出箭头,逃到苏州浒墅关。太平军一拥而上,将和春团团围住,和春闭关死守。
官军兵败如山倒,张国梁不敢在城内停留,往东狂奔。东门外一片混乱,溃兵像一群无头苍蝇到处乱飞,当官的不管当兵的,当兵的更不管老百姓,众人一齐往吊桥方向逃跑。张国梁随乱兵出城,刚到尹公桥,失足掉进护城河。堂堂江南大营主将,就这样在水中不断挣扎,没有一个人前来搭救。不久,水中冒出一串串水泡,张国梁再也没有浮起来。
丹阳一战,官军全军覆没,李秀成命人收拾张国梁尸体,有人不理解。
李秀坦率地说:“两国交兵,各为其主,生前为敌,死后就不是仇人了。”
张国梁,字殿臣,广东高要人。绰号“大头羊”,年轻时跟随罗大纲占据山林水泽为盗,后来被广西按察使劳崇光招降,升为把总。太平天国起义以后,随向荣援救湖南,作战勇猛,在益阳、湘阴、武昌等地多次打败太平军,一路尾追太平军直至南京孝陵卫,成为江南大营主将。太平军进攻江南大营,石祥祯亲自挑战江南大营第一名将张国梁。张国梁按时赴约,双方交手时不到十个回合,石祥祯生擒张国梁,飞马返回天京。岂料张国梁使诈,拿出匕首,乘着石祥祯不注意,一刀捅了过去,反败为胜,这段故事被好事者编入《铁公鸡》折子戏。从此以后,张国梁大名远扬,被向荣倚重。
十天以后,太平军攻破苏州浒墅关,和春害怕被朝廷问责,畏罪自杀。
江南大营七万人马,只有张玉良两万人马援浙未归,其余绿营兵在此战中先后被歼。李秀成打下丹阳,解除了江南大营对南京的威胁,挥师东征,向苏州、常州进兵。
朝廷接到杭州被围的消息时,命令曾国藩率水师东下,攻打江宁。曾国藩还没来得及执行,又传来江南大营溃败,太平军进攻苏州、常州的消息,同时也接到咸丰的谕旨。谕旨严令曾国藩撤兵安庆,进军苏州、常州。苏州、常州是朝廷的财赋重地,若被太平军攻占,就算打下安庆也得不偿失。
曾国藩一连收到两份谕旨,请胡林翼到宿松大营商议。胡林翼还来不及与他商议,又陆续发生一连串军事危机,曾国藩不得不想办法先化解。
咸丰十年四月,李秀成围攻苏州,江苏巡抚徐有壬不组织抵抗,却派重兵突围,保护两江总督何桂清逃往常州。太平军挖掘六条地道攻城,苏州城破,徐有壬兵败投井自杀。
徐有壬,字钧卿,北京宛平人。道光九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四川成绵龙道,广东盐运使,四川按察使、云南布政使、湖南布政使、江苏巡抚。徐有壬死后,朝廷予骑都尉世职,谥庄愍,在苏州建专祠。
李秀成进城以后,当地士绅和老百姓的敌对情绪很重,他们袭击小股太平军,太平军不少将领认为应该予以严厉打击,若对方还不收敛,可以将苏州屠城。
李秀成不同意,建议以抚为主,他对部下说:“苏州是一座名城,如果屠城的话,很多名胜古迹将会毁于一旦,多少无辜百姓死于刀下。打下一座城市很难,毁掉一座城市却很容易,稳定人心却是难上加难。”
一日,李秀成率领几只小船到苏州吴兴乡下,村民发生械斗,李秀成劝村民放弃争斗,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村民见太平军一个大官前来,立即手持农具将他围住。谭绍光等大惊失色,拔刀相向,他们害怕村民动手,伤及忠王。
李秀成早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不让部下靠近自己。向老百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伸张大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双方收执器械,和解而去。半个月时间,李秀成化解了多起矛盾,苏州各地,不战自抚。
李秀成又向常州发动进攻,何桂清闻风而逃。师爷何君普穿一身长衫,此时他特意将长衫卷到腰际,用一根草绳扎住,露出青色裤子,一双布鞋沾满泥水。他原本是一副富态相,下巴蓄着山羊胡子,此时,夹杂在队伍当中,气喘吁吁,神情颇不自然。
在通往镇江的官道上,逃难的百姓呼儿喊女,哭爹叫娘,一片混乱。何桂清出城以后,让亲兵在前面开道,鞭抽棍打,挤出一条通道。
何师爷见常州士绅堵住城门,请求何桂清将他们一起带到上海,何桂清不同意,起身要走,几个大胆的士绅拉住轿子不放。何桂清大怒,命令亲兵开枪,打死了几个为首士绅,两旁百姓纷纷避让。
何桂清当然不管这些,害怕被太平军追上,不断催促亲兵赶快走,离开常州这个是非之地。
李秀成由此占领苏州、常州。杨辅清、李世贤进兵高淳、潥阳,连克潥水、句容、秣陵关,又乘胜追击。
江南大营溃败,苏、常失守,朝廷震怒,逮治何桂清。何桂清躲在租界不敢出来,派人到北京活动。
朝廷在江南的武装力量瓦解,无法再对南京形成威胁,咸丰向大臣问计。
彭蕴章下跪奏道:“以汉制汉,这是清初第一谋臣范文程提出来的。”
肃顺跟着说:“长毛兴起之初,最早提出以汉制汉的人是文庆,奴才只不过是跟着文大人学习而已。”
咸丰知道肃顺说的是实话,他比较了解文庆。
文庆,字孔修,费莫氏,满洲镶红旗。其祖父任过两广总督,他本人是道光二年进士,副都统,军机大臣。咸丰五年,任文渊阁大学士,咸丰六年,任武英殿大学士,深受道、咸两帝信任。
咸丰六年七月,文庆病重,临死前向咸丰上奏说:“安徽巡抚福济、山东巡抚崇恩、河南巡抚瑛棨、福建布政使庆端,这四个人尸位素餐,不替朝廷分忧,不如及早罢官。”
文庆死后,接班的是肃顺。
咸丰想任命胡林翼为两江总督,向群臣征求意见。
肃顺将此事问计王闿运,王闿运说:“肃相,胡林翼在武昌与湖北官员相处融洽,又得阎敬铭等人帮助,诸事处理得非常完美,不要轻易去挪动他。长期以来,曾国藩作为统兵大帅却不能兼管地方,事权不一,处处被人所制,湘军没有发挥最大作用,为什么不直接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呢?如果让曾国藩大显身手,江南形势肯定比现在好得多。”
肃顺认为有理,当咸丰再次向肃顺问计时,肃顺以王闿运的话作答,咸丰接受了这个建议,起用曾国藩。
李秀成打下苏州、常州以后,又乘胜东下攻占无锡、嘉兴两府十八州县,将苏南改为安福省,为太平天国开辟了一个新的钱粮基地。
李秀成开府苏州,苏南士绅经常反抗。苏州、常州一带在朝廷中的高官又多,他们四处活动。咸丰认为苏州、常州要尽早收回,催曾国藩尽快出兵苏州。曾国藩不好再敷衍朝廷,与胡林翼、左宗棠等人商量进兵方略。
幕僚姚体备说:“原定的三路围困安庆计划不变,涤帅认为要另选两军,一路出淮阳,一路出杭州,我认为不可。可让广信知府沈葆桢出兵广信,取苏州、常州,李元度率兵出玉山,取湖州。”
李鸿章正要说话,左宗棠把眼一瞪说:“这是什么话?自古以来取江宁必占长江上游之势,才能势压三吴,哪有从东面、南面进攻的道理?江浙可以暂时不顾,湘军欲取江宁,北岸要夺取安庆、和州,南岸要夺取池州、芜湖。若纲目倒置,必蹈江南大营覆辙。”
左宗棠一席话金声玉振,众将听后无人敢作声。
曾国藩轻咳了一声,扫视一下帐中文武说:“湘军进攻的重点是安庆,要步步为营,先取安徽,再图江浙,自上而下夺取南京。”
众人见曾国藩态度坚决,不再私下议论。曾国藩又话锋一转说:“苏南士绅盼望王师已久,作为新任的两江总督,不去救苏州、常州,岂不是要寒了苏南士绅的心。”
众人表示赞同,曾国藩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说湘军在出兵苏、常的同时,仍然可集重兵攻打安庆。得到朝廷批准。
曾国藩接诏后,令曾国荃围攻安庆,跟多隆阿、李续宜一起受胡林翼节制,自率人马在皖南寻找战机。
曾国藩进驻祁门不久,朝廷又连下几道诏书,令袁甲三屯军淮上,巴阿栋领镇江绿营兵,李老珠领扬州水军,王梦龄署漕河总督,张玉良援浙,张芾调离徽州,李元度任皖南道驻徽州,江长贵任杭州将军,以上诸将由浙江巡抚王有龄节制。
曾国藩命鲍超率一万人马屯小池驿,都兴阿等分军两千人屯黄州。李续宜、曾国荃已到湘军大营报到,曾国藩令曾国荃率领一万人马围攻安庆。多隆阿统领江北军,率一万人进攻桐城,李续宜率一万人屯青草塥,为游击之师,随时增援曾国荃、多隆阿,朱品隆屯集贤关。一时间,战争阴云密布。
多隆阿从桐城西北发动进攻,陈玉成知道多隆阿率领精兵到桐城,故而命令程学启在桐城固守不战。
桐城西北低洼,下雨即为沼泽。太平军修筑石垒数座,周围以三丈长的石壕环绕,石壕之间用青砖相连,与沼泽地连为一体。
多隆阿率精兵三千出罗山冲,白天列骑兵佯装进攻,夜晚领后军偷偷进攻太平军营垒。程学启认为有石垒作外围,官军不能靠近罗山冲,就算占领罗山冲也没有什么用处。
多隆阿命令三千军士连夜修筑三座炮台。
次日拂晓,三座炮台修成,多隆阿俯瞰桐城营寨,太平军的一举一动历历在目。
多隆阿将大炮移到岭上,黑森森的炮口对准太平军营垒,石垒以及城中的太平军无处可藏,困兽犹斗。多隆阿对众将说:“程学启固守不出,是想等待我军疲惫不堪,师老自退。然而陈玉成以增援桐城为名坚守不战,其部众不晓得他的真实意图,长毛士气已经变得低落了,官军宜将兵为集中起来进攻,破其一垒,余众自走。”
多隆阿建旗立鼓,率九千人马分作三队,开始进攻。程学启出战,很快战败,被斩杀八十余人,灰溜溜地逃回营寨。多隆阿飞檄李续宜,约其夹攻太平军,李续宜屯守新安江渡口,太平军不敢出战。
这天早晨,程学启突然发动进攻,李续宜、多隆阿率军到新安江渡口增援,程学启见前方战鼓咚咚,尘土飞扬,赶紧回撤。多隆阿对李续宜说:“长毛一战不如一战,今天你我一起共同歼灭这股长毛。”李续宜点头同意。
多隆阿自挂车向北进攻,李续宜自新安江渡口向南进攻。程学启不能防守两头,干脆出阵迎战。此战,湘军俘获太平军一千三百多人,救出难民一万四千人,毁掉太平军营寨一百四十座,追敌二十里。
面对湘军的咄咄攻势,陈玉成率十万人马至桐城,多隆阿到挂车河拒敌,众将担心桐城难以攻下,请求速战。
多隆阿说:“攻守的情况差异很大,桐城不可能仓促之间攻克,长毛人多,我军连日攻城,士卒死伤甚众,这不是取胜之道。长毛不擅野战,尤其是没有骑兵。陈玉成进桐城以前,我军出其不意,用骑兵突袭,步兵紧跟其后,可破长毛。援军一破,桐城不攻自取。”
众将心服,于是聚三千骑兵让舒保率领,人衔枚马摘铃连夜突袭,在吕亭驿打败太平军,一直追到三十里铺。陈玉成撤往庐江,程学启见英王战败,弃守桐城逃往安庆。
多隆阿取了桐城,驻集贤关。为了解除湘军对安庆的包围,洪仁玕调陈玉成、李秀成西攻武昌,又从江浙战场调五路人马,由长江南北两岸向西进兵:
第一路由英王陈玉成率军由长江北岸西进,经皖北进入鄂东;
第二路由忠王李秀成率军从长江南岸西进,经皖南、江西进入鄂东南;第三路由辅王杨辅清、定南主将黄文金率军沿长江南岸进入赣北;
第四路由侍王李世贤率军经皖南进入赣东;
第五路由右军主将刘官芳率军进入祁门,进攻曾国藩大营。
洪仁玕随陈玉成一起行动。陈玉成、李秀成是主力,两军取用钳形攻势,计划在来年春天会师武昌。其余三路人马的任务是牵制皖南和江西的湘军,并伺机与湘军作战,夺取城池。
陈玉成联合捻军龚得树部,共有十万人马,沿江北进至桐城西南,被多隆阿、李续宜阻在挂车河一带,此时安庆城外的湘军只有三万多人。
陈玉成迅速离开挂车河,率十万大军从庐江出发,日行两百里进入湖北蕲春,检点卢世联请求率领五百精骑去袭击蕲州,陈玉成同意,让卢世联先行,自率大军随后。
卢世联是大别山石匠出身,对这一带地形非常熟悉。他提一条钢枪,跨一匹转山飞,乘黑夜急行军,来到蕲春东边十里清水河,被守军发觉。把总龙青柏策马提刀率军来战,不到半个时辰,被太平军打败。蕲春千总刘祖超闻讯大惊失色,率先逃往黄州大营,丢弃在蕲水边的船只、粮草不计其数。龙青柏退到漕河,县城不见一兵一卒,知道刘祖超已经逃走,带领残余人马边打边撤,跑到漕河码头,抢了几只小船,也拼命逃往蕲州。
咸丰十一年春三月,陈玉成进至黄州,率军日夜攻打。黄州镇总兵柯济台随机应变,拼命抵抗,太平军占领龙王山,架起大炮,对准黄州城内猛轰,百姓和守军死伤累累。陈玉成在东门、南门外面挖掘长壕围困,又在地道内填埋炸药准备轰城。柯济台知道太平军的套路,却没有有效的方法来制止。
副将姜有烈宽慰柯济台说:“黄州城墙下面都是石头,长毛应该挖不进来,城内粮草充足,守一个月应该没有问题。这段时间,润帅肯定会派兵来救黄州。”
柯济台说:“你说得很对,我们吃朝廷俸禄,都是铮铮铁骨汉子,绝不能当降将。”
太平军猛攻黄州七日,城内士兵百姓死伤狼藉,柯济台将他们埋在一起,继续抵抗。
十日以后,黄州陷落,太平军占领黄州。英国参赞巴夏礼来访,说:“英国有很多商人在汉口做生意,如果太平军进攻汉口,英国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大英帝国就会跟太平天国开战。”陈玉成不敢得罪巴夏礼,又见李秀成还在江西,自己难以打下武昌,转而向鄂北前进。
陈玉成出黄州西北,从高坪方向进攻麻城,一路旌旗招展,尘土飞扬,沿途老百姓都躲进大崎山。
麻城守将梁武贵听说太平军准备攻打麻城,将山路上的树木竹子砍倒不少,拿去拦截太平军。自宋埠、铁门岗、白果至麻城之间二十里地,到处都是断树、残木和竹签。洪仁玕走到了铁门岗,探马来报:“前方十里是大庙岗,那里交通便利,旁边是举水河,大军可以沿举水进攻麻城。
连日急行军,洪仁玕疲惫不堪,满脸风尘,问英王道,说大军可否在大庙岗休息?”陈玉成点头同意。
大庙岗东连高峰山,西抵唐家寨,南临豹子山,北通举水河,英王决定在大庙岗停留几日,方便筹粮筹饷。
洪仁玕请麻城戏班子连唱了七天大戏,附近十里八村的老百姓像过节一样,天天到大庙岗看戏。洪仁玕、陈玉成每天都出来接待大家,不少青年前来参加太平军,太平军筹措了不少粮饷。
刘家院的秀才刘鹏举来见陈玉成说:“英王久留举水,又不攻麻城,何不走孝感、安陆?那里是湖北的鱼米之乡,更便于大军筹粮筹饷。”
陈玉成一听有理,也知道麻城守将梁武贵能攻善守,没有打扰,哪里知道梁武贵不识相,令麻城团练局长纪水成率领五百人,沿举水来袭,准备烧毁太平军粮草。陈玉成指挥太平军在举水岸边打了一仗,纪团总当场身亡,余部四散而逃。
陈玉成决定从刘家院撤军,前往宋埠,经桃花进攻黄安。
黄安守将罗庆福命守军偃旗息鼓,虚掩城门,装着弃城而逃的样子。太平军仗着人多,从东门进城,刚到城门口,城内士兵突然冲出,杀向太平军,又在城墙上发炮轰击。太平军抵挡不住,纷纷后撤。罗庆福胜了一阵,吩咐关上城门,竖起旗帜。
“竖子欺我。”陈玉成大怒,传令太平军负土垒山,架炮攻城。
罗福庆针尖对麦芒,也架起大炮,调准方向猛攻土山,很快将土山轰平。黄安一时无法攻克,黄州、麻城方向的援兵源源不断进入黄安。
太平军人多粮少,坚城一时难以攻克,洪仁玕建议放弃黄安,转攻黄陂、孝感。因为那里地势平坦,便于太平军作战。陈玉成接受洪仁玕的建议,兵分两路,一路攻黄陂,一路攻孝感。
陈玉成沿滠水南下,一路抄掠姚家集、长轩岭、碾子岗,各地民团望风而逃。黄陂知县练昌科是官文的亲信,见英王率数万人马来攻,不战而逃,躲进木兰山,陈玉成轻取黄陂。
孝感守将苏功雄、知县汪康平到澴水察看地形,突然望见东北方向烟尘大起,太平军精骑骤至。来不及回城,双双躲进停在澴水的木船中,割断缆绳,朝西岸划去。太平军及时赶到一阵乱箭,船上人等无一幸免,全部阵亡,当太平军前锋进入孝感时,城内士卒都逃往云梦、安陆。
云梦守将杜孟绥将孝感城内逃出的士兵收入城中,情绪低落,知县董纯学颇有主见,说:“我等要学习黄安、麻城经验,坚守不战。太平军远来粮草用尽自然会不战自退,陈玉成的目的不在西进,而在围攻汉口。”
杜孟绥认为董知县说得有道理,表示愿意跟董知县一起守云梦。陈玉成到达云梦,没有马上进攻,只是象征性地朝城墙上面放了几炮,然后挥师北上,往界牌店方向而去,准备攻打安陆。
安陆,古称“云梦泽”,又名“德安”,东连起伏的丘陵,西接幽深的岩壑,南临沃野的平原河谷,北界秀美的岗地。涢水纵贯,漳水西来,山环水绕,交通方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陈玉成多次攻打没有效果,反而损兵折将。都兴阿闻太平军攻打安陆,抱病从荆州来援,他对手下的士兵说:“有谁能活捉陈玉成,我要奏请朝廷封他为三品总兵,无官职者提拔为四品参将。”将士欢呼雀跃,纷纷请战。
陈玉成听说后笑着说:“我看都兴阿没有这个本事。”
有人对干王洪仁玕说起此事,洪仁玕对陈玉成说:“不必跟都兴阿硬拼,就算用尽兵力擒斩都兴阿,对安庆之围没有任何作用。我军还要保存实力,等忠王到达湖北以后,两军一起攻打武昌。”
陈玉成闻言点头。
洪仁玕又问:“忠王已经到了哪里?”
陈玉成回答说:“据探马来报,还在江西上高。”
洪仁玕叹了口气说:“李秀成进兵速度怎么跟蜗牛一样慢?”
干王派人去催,命李秀成尽早师出江西,从鄂东南方向攻打武昌,然后与陈玉成一起北上随州,做出攻打架势。
胡林翼在英山大营,见陈玉成前锋已到汉口,急得吐血,命李续宜、舒保从江西前线撤回,迅速赶到武昌防守。
天王安排李秀成、陈玉成一起同时起兵西征,李秀成却舍不得他一手打下的苏福省和正在营建的忠王府,在天王的催促下才不得已动身离开苏州。
李秀成赶到安徽太平时,遇猛将鲍超,双方交战,李秀成不敌,退回浙江。
再出兵时,已经比陈玉成晚了三个月。好不容易走到江西,又遭到湘军抵抗,尤其是舒保、成大吉的蒙古骑兵令太平军望而生畏。舒保、成大吉的骑兵是当时湘军中最精锐的军队之一,归李续宜节制,几年前在鄂州临江一仗,太平军吃尽苦头,非常害怕这支骑兵。当李、舒两将离开江西以后,李秀成才放心大胆地攻城略地了,李秀成出兵江西广丰、广信,沈葆桢死守广信,李秀成久攻不下,转攻建昌、抚州,同时准备攻打南昌。曾国藩十分紧张,令鲍超赶到彭泽下隅坂,准备增援南昌。
李秀成攻打江西各处州县皆不顺利,改命李世贤攻打景德镇,左宗棠放弃景德镇,在乐平布下天罗地网。李世贤不知是计,兵败乐平,退回浙江开化。李秀成乘机渡过赣江,占领吉安。并沿赣江北上,占领瑞州(今高安),绕过南昌,准备攻打九江。
九江知府吴坤修接到警报,赶紧向曾国藩求援。曾国藩接到告急文书,调鲍超增援九江。
李秀成打下瑞州后,并没有进攻九江,而是绕道义宁、武宁进入湖北,向鄂东南发起军事进攻。
咸丰十一年五月一日,李秀成将人马分为三路,一路由谭绍光率领八千人马出兵崇阳、通山、咸宁;一路由养子李容发为先锋,陆金虎为副将,率领一万人马进攻兴国州,自己率大军沿长江南岸的兴国、大冶、鄂州方向进攻武昌。
兴国知州吕端阳见太平军从江西大举来攻,命千总潘楚凤将进城的浮桥折毁,将富水上的船只都收到西岸。
潘千总制止说:“若折毁浮桥,收集战船,会令城内人心不稳。”
吕知州听后犹豫不决,拖了几天,李容发已率领太平军到了兴国,将正在拆桥的乡勇赶跑,占了浮桥。
李容发年纪不大,被封为天国九门御林忠义宿卫军忠二殿下,骁勇善战,箭无虚发,人称“小李广花荣”,长于治军,颇有其父风范。他率大军来到兴国城下,喝令吕知州开门投降,吕端阳站在城楼上面战战兢兢不敢做主。李容发一箭射来正中城楼门柱,将吕县令的官帽钉在门柱上,陆金虎喊他献城,否则城破之日,他全家男女老幼一个不留。吕知州非常害怕,急忙溜下城楼,令潘千总登城防守。
太平军过了浮桥,直薄兴国城下,潘楚凤中炮身亡,城内守军坚守一日,兴国城破,吕端阳被擒。太平军没有杀他,让他负责维持城内秩序,吕知州被迫无奈,只好就范。
李容发拿下兴国,飞报李秀成。李秀成来到兴国,将大营扎在余岩寺,兴国、大冶、崇阳、通山一带山民争相来投。太平军打造了不少小木船,从富水上岸,又征用民夫负船,准备进攻大冶。
十日以后,李秀成一切准备完毕,率十万人马进攻大冶。太平军经浮屠街进入大箕铺,从四棵、湖山方向架起十座浮桥,过了大冶湖,来到大冶城北,在七里界扎下大营。
大冶县丞熊心存将金湖附近的大小船只都集中到苇源口,紧闭东南西三门,只留北门出入。
谭绍光亦从通山赶到南山头,从金公祠出兵,经殷祖、水口进至马叫,被金湖所阻。谭绍光派人到余岩寺向李秀成报告,李秀成让他到大茗山与大军会合。
大冶城北七里界一带,都是山岗小丘,站在岗上可以俯瞰大冶。大冶县城三面环水,唯有北边小山岗与城内徐家垴一脉一连,遥遥相对。
李容发率领一千名敢死队员,一个个身穿重甲,手执长刀,于三更半夜之际从城北土岗爬上城墙,进入城内,打开北城,太平军涌入城内。
知县郑锦宁还在县衙内办公事,衙役来报,说长毛已攻进城内。他连忙起身,喊起儿子郑起从侧门出来。此时太平军已冲进县衙,几十名捕快正在与太平军厮杀。郑氏父子逃到城楼上,准备聚众抗击太平军。
太平军很快包围了城门楼,李容发令他投降,郑知县宁死不从。太平军将柴草堆在一起,撒上硝石、油脂,放火焚烧城门楼,郑氏父子在熊熊大火中壮烈殉城。
大冶失守,胡林翼接到警报后,连吐几口鲜血。大冶是胡林翼的福地,胡林翼由湖北按察使升任布政使,再次升湖北巡抚,都是因为在大冶抗敌有功而一再升迁。故而,胡林翼称大冶是“铁铸的大冶”,这次被李秀成攻破,说明来者不善,遂调舒保的蒙古骑兵出武昌,到葛店防守。
五月六日,李秀成从余岩寺出发,沿云台山北麓经下黎堡、岩山庙、大泉沟、小雷山进入大茗山,谭绍光已在汪六山扎下营寨。李秀成在汪六山休整两日,翻过沼山,经过保安时,部下有人向他说:“忠王,曾妖头手下谋士张裕钊是长岭人,其家离保安不过十里,要不要去报复一下?”
李秀成说:“太平军乃仁义之师,那些事情我不能做,加紧进军就是!”
李秀成取了大冶,命令谭绍光作为先锋,攻占铁山口。铁山口地处鄂州、大冶交界处,是幕阜山的余脉,地势险要。铁山口有一营守军,把总黄锋见太平军势大,弃关而逃,谭绍光夺取铁山口。
五月八日,太平军出铁山口,兵临鄂州五里墩,在洋澜湖边扎下营寨。
次日,李秀成在城东摆开阵式,李容发率五千精兵,头戴黄头巾,身穿黄藤甲,号称“藤甲军”,准备进攻。李秀成率大军殿后,鄂州城外,太平军战旗如云,迎风飘扬,一直延伸到葛山。
李秀成问众将:“此战可以拿下鄂州吗?”
众将回答:“一定能!”
李秀成笑问:“为什么?”
李容发振振有词地回答:“鄂州古称武昌,自孙权建都以来,武昌就是南京的陪都,如今天王在天京,我等收复鄂州,是天意。我军自出江西以来,连下坚城数座,此战一定能够拿下鄂州。”
李秀成点点头说:“好!太平军攻必克,战必胜,无坚不摧。”
此时探马来报,说谭绍光已连下通山、崇阳、咸宁,准备出兵贺胜桥,与忠王一起会猎武昌。
李秀成听后非常高兴,将战报传谕三军说:“将士们,跟着本王一起拿下鄂州。”
十万太平军齐声响应,刀枪闪光,气势如虹。有道是:收军锣响千山震,得胜旗开十里红。
鄂州不少老百姓来到城墙上面观看,见太平军衣甲鲜明,阵容强大,便交头接耳,指指点点。李容发很不爽,命弓箭手射杀城上观战老百姓,引起一阵混乱,老百姓争相下城,相互践踏,李容发又传令太平军发炮,架起云梯攻城。
鄂州守将樊如珍见情况危急,城墙迟早会破,对副将蔡兴隆说:“我自杀殉城,你率兵突围怎么样?”
蔡兴隆不肯,说:“大冶城破,郑知县殉国,为我等树立了榜样,鄂州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逃跑的副将,请勿多言。”双方从早至晚,激战一日,鄂州城破,守军一千多人全部战死。
李秀成没有入城,只出榜安民。城外太平军一律不准进城,李秀成将大本营搬进西山吴王宫。
鄂州与黄州隔江相望,黄州太平军守将赖文光见忠王已到江南,过江来看望李秀成,共商进攻武昌大计。
李续宜已回师武昌,见李秀成已至鄂州,领兵到青山、鲁巷一带布防,并疏通东湖、南湖、汤逊湖、青林湖之间的河道。彭玉麟水师率炮船封锁水面,在武昌东面、南边形成一道防线。
湖北东南数县沦陷,胡林翼又恐武昌有失,急令鲍超回援武昌,曾国藩不同意;又调多隆阿回武昌布防,也遭曾国藩否决。胡林翼无计可施,到东流面见曾国藩。
船到香口镇,曾国藩来迎,两人密商,决定调鲍超、成大吉两军回防武昌。成大吉闻命即行,率四千人马离开练潭。
李容发又指挥太平军在樊口上架起数座浮桥,准备进攻武昌。
当太平军越过樊口大堤,来到临江地段,一看傻眼了。只见前方平原地带,密密麻麻地排满了蒙古骑兵,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领头的正是舒保。
“快跑啊!蒙古骑兵来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太平军掉头就逃。但是迟了,平原地带,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步兵遇到骑兵,其结果可想而知。只见舒保令旗一挥,成大吉率领骑兵分两股朝太平军包抄过来。太平军瞬间崩溃,但是步兵哪逃得过骑兵。蒙古骑兵长刀霍霍,像割麦子似的,见人就砍,临江至樊口十里地面,倒下的全是太平军尸体。舒保一口气追到樊口,将败兵赶入樊川,太平军争抢浮桥,陆金虎掉入水中淹死,尸体被冲进长江。
李容发只带数十人马逃回鄂州,吴王宫内李秀成非常悲伤,几年前韦俊在樊口全军覆没,今日这一悲剧又在临江上演,他知道太平军都是步兵,仅有的马队根本不是蒙古骑兵的对手。
为了免遭更大的伤亡,李秀成权衡良久,决定于五月底从鄂州撤兵,也不管安庆之围,沿原路返回苏州。太平军从铁山口、还地桥方向撤退,沿金牛前往贺胜桥,与谭绍光合兵一处,按原计划从南面攻打武昌。当他派人跟陈玉成联系时,陈玉成早已从随州带兵退回安徽,与多隆阿在桐城对峙。
原来陈玉成久候李秀成不至,进至随州时,安庆快马来报,说多隆阿攻打集贤关甚急,请英王速去救援,迟则安庆不保。陈玉成请示洪仁玕,洪仁玕长叹一声,传令回援安庆。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苏州探马来报,说苏南士绅周腾虎等率军进攻常州,请求支援。李秀成一心惦念他的苏福省,尤其是还没建成的忠王府,他在鄂南一带盘桓数日,然后取道崇阳、通山,经江西径直回苏州去了。不久,李续宜乘机出兵,江南州县又陆续回到胡林翼手中。正是:
西征将士多雄才,攻城略地次第开。
坐看忠王能自爱,至今常忆姑苏台。
不知李秀成回苏州以后如何采取军事行动,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