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湘军(全六册)

第十五回 蓝大顺起兵川滇 骆秉章督师巴蜀

字体:16+-

道光年间,西南一带有不少商人将云南、贵州的烟土运到四川贩卖,并且组织人员负责押送。

这天,云南商人江孔俊运烟到四川蓬溪县贩卖,见一个汉子在顶着凳子站街,上前问其姓名。那人自称蓝大顺,这次做生意亏得血本无归,不得已去餐馆吃“霸王饭”,被当众责罚。江孔俊觉得不妥,出了饭钱。蓝大顺说:“滴水之恩,他日必涌泉相报!”

蓝大顺,又名蓝朝壁,重庆市潼南人,后来流落到云南昭通牛皮寨安家落户。蓝大顺的祖先是“湖广填四川”时经贵州进入四川的,蓝家世代习武,在云、贵、川一带以贩卖菜油、盐巴、烟土为业。

咸丰四年春正月,四川开始征茶叶税,凡是产茶叶、产盐的州县,以及通往茶山、盐井的关卡,都要估算茶、盐的价值,逢十抽一。

官府又发布文告,说江南、江北大营的军费不够开销,收取茶、盐税来补财政不足,下次再遇水旱灾害时,可抵田税。自此一项,四川一年多收取三百万两银子。但是次年并没有水旱灾害,征收如故,商人百姓十分不满,经常聚在一起抗税。

咸丰九年春,蓝大顺、李永和到宜宾卖烟土,因为逃税被四川宜宾千总赵三元拘捕入狱,知县汪觐光将他们两人判处死刑。

鸦片贩子听说此事,十分气愤,图谋劫狱,聚集一百多人,来势汹汹,周边各县震动。

辅国公有凤任四川总督,派四川提督图海、按察使高清率一千绿营兵前往宜宾抓捕这批鸦片贩子。两人率兵到了宜宾,却不敢轻易进城。

汪觐光见情势危急,称病挂冠而去,城内奸细打开城门,众鸦片贩子一齐入城,冲进监狱,救出蓝、李。

宜宾知府崔始源任命通判李志东代理宜宾县令。李志东走到半路听说宜宾事变,马上退回城内,不敢出来。宜宾事变之初,听说有人造反,高县也发生溃乱。

蓝大顺、李永和逃回云南,剪去长辫,在大关县天星场树起义旗,招兵买马,提出了“诛贪官、靖暴政、打富济贫”“横扫一十七省山河”的口号,大家推举蓝大顺为皇帝,在云南大关县铁山成立“顺天国”,建元顺天,军队称“顺天军”。

李永和因为保留短辫子,被人称为“李短鞑”,颇有亲切之感。当时四川流传着一首民谣:“要想吃得饱、穿得好,跟着李短鞑鞑跑。”

昭通知府夏鉴闻知,派一千团练前往镇压,反被顺天军打败,蓝大顺、李短鞑占领翠华镇大旗山,并以此为根据地。

贵州蓝朝鼎、蓝朝柱等蓝氏兄弟加入顺天军后,跟着蓝大顺后面,称“蓝二顺、蓝三顺、蓝幺顺”等,老百姓忍受不了官府的横征暴敛,纷纷前来归附,顺天军声威大震。

李短鞑进至筠连。筠连团总武功尚一触即溃,望风而逃,顺天军轻松地攻克筠连。李短鞑又令卯德兴、唐友耕、谢华瑶带部分义军到玉壶、温泉岩、大雪山、光明寺等地张榜安民,招兵买马。

蓝大顺又准备攻高县,占庆符。

高县有“乌蒙西下三千里,僰道南来第一城”的美誉,顺天军一战拿下高县,庆符知县武来雨召集团勇抵抗,不敌,血书请援未果,上吊而死。

顺天军又分三路长驱宜宾,官军驻扎宜宾西乡,招来不少壮丁助阵,李短鞑两路人马来袭,见官军严阵以待,皆退走。

蓝大顺率一千人横渡金沙江,进攻宜宾,蓝朝柱率顺天军精锐部队驻扎在宜宾长江东岸的吊黄楼。

城里的老百姓见蓝大顺领兵来攻,闭门不出。附近百姓争相来投,队伍迅速增加到了五六千人。

知府崔始源带着叙马营的团勇据城死守,又调各县团勇来援,还向四川总督有凤求援。

有凤感到事态严重,可是省城无兵可派,宜宾不能丢失,便召同僚前来商量对策。

四川布政使尚梦辛说:“自古以来,对付土匪只有两个办法,或剿或抚,大人既然无兵可派,那么就招安吧!只要蓝大顺、李永和接受招安,以后的事就好办了。”

有凤认为有道理,一双金鱼眼盯着尚梦辛,问:“谁去招安?”

尚梦辛不慌不忙地推荐了一个人:“南溪知县唐炯,字鄂生,贵州遵义人。唐树义之子,此人巧舌如簧,口吐莲花,能言善辩,是贵州名公子。”

有凤同意,命唐炯率兵前往说降。

一连几个夜晚,蓝大顺在城外到处放火,并不入城,城中百姓一夜数惊。

第三天天明,城内守军见四川总督有凤的援兵已到,崔始源命令打开城门,迎接官兵入城,城中人心才安定下来。

唐炯率领军队逼近吊黄楼后,单刀匹马入营向蓝朝柱说明利害关系,蓝朝柱愿意归附。

蓝大顺、李短鞑无可奈何,离开宜宾,转攻犍为。

宜宾被围,惊动了朝廷,咸丰任命陕西巡抚曾望颜为四川总督,在湖南湖北征兵,入川剿匪。

蓝大顺到达仙市,仙市不是一座城市,只是一个小镇。川盐入黔衍生仙市,当地居民非常富有。仙市里面的建筑很多,又非常独特,有“三牌坊、四街栈、五座庙、六戏台、九块碑、十土地”的说法。盐商在此显摆斗富,每当节日堂会,六座戏台同时唱戏,五座庙宇风铃叮当,香烟缭绕,热闹非凡。

自贡的守军远远看到蓝大顺人马,开门出降。顺天军到自贡以后,俘获自流盐井役夫数万人。蓝大顺收编官军,让他们打前锋,对外称义军,禁止**抢掠,沿路有不少农民、盐工、煤工、船工加入顺天军队伍,顺天军很快又壮大起来。

四川总督曾望颜号令境内团练自备弓刀,修筑寨墙,以防蓝、李进攻。

顺天军夺取犍为,李短鞑进至乐山,驻扎罗城。

罗城位于乐山东南,全镇南北走向,两边狭窄中间宽敞,如一艘即将起锚的帆船。

其部众驻扎彭山、丹棱、青神,成都南北方圆一百里都是义军。

咸丰十年春,蓝大顺率军到乐山,驻扎五通桥,号称十万大军。宜宾、眉州、井研、青神、资阳等地都为之震动。

萧启江奉命率四千人马往至成都,一路鞍马劳顿,得了急病,不能统兵。四川总督曾望颜奏请朝廷任命萧启江署四川按察使衔,萧启江说无功不受禄,没过多久,他病逝于成都,军中无统帅。

八月六日,顺天军一路势如破竹,占领井研、峨眉,兵临丹棱城下。丹棱知县刘运开信誓旦旦要求坚守县城,团总刘建勋没有怀疑,哪知刘知县一听到炮响,失魂落魄,弃城而逃。刘建勋与典史陈思源父子、团练教习陈炳等守城十日,城破,全部做了顺天军的俘虏,被押到东门外斩首示众。

很快,顺天军人马达到三十余万,四川总督曾望颜,提督占泰和驻藏大臣崇实组织绿营兵阻击“顺天军”,均被击退。

咸丰闻讯大怒,将曾望颜痛骂一顿,听从了曹毓英的建议,改派骆秉章入川。说湖南巡抚骆秉章平时指挥湘军,熟悉湘军将士作战特点,督办四川军务,增派湘军一同入川。

骆秉章又接到圣旨非常为难,派人去湘乡请刘蓉。刘蓉不肯出山,骆秉章非常失望。左宗棠写信劝刘蓉说:“霞仙自称小亮,有卧龙之才,骆中丞入川,好比当年刘先主进入成都,身边怎能没有卧龙辅佐呢?”

骆秉章亲自前来拜见刘蓉说:“现在四川大乱,石达开虎视成都,蓝、李两人在蜀中狼奔犬突,百姓不得安宁,朝廷命我入川平叛,请先生助我!”

刘蓉见骆秉章心诚,说:“四川是天府之国,谁占有蜀地都可以立国,至少做个蜀中王。蓝、李是本地草寇,不足为患,要提防的是石达开。此人若据四川,必效仿公孙述、张献忠之辈,外交捻寇,内修军政,跟洪秀全声息相通,与朝廷鼎足而立,那就不易对付了。如今两湖无战事,中丞应及早入川,先灭蓝、李,然后把石达开扼在川江以南的崇山峻岭,借助当地土司力量,将其消灭在川南、滇北、黔西一带。这样,中丞大人可坐拥四川,由督军而升为总督、大学士。”

骆秉章听后大喜,将其奏署为五品候补知府,一起入川。

刘岳昭一直在湖南江华领军作战,接到命令后,准备随同骆秉章一起入川。刘岳昭军尚未开拔,石达开已经率军出芷江、靖州边境,湖南湖北震动。各地官兵加紧布防,修筑城池。毛鸿宾奏请留下刘岳昭军,保卫湖南。

顺天军又围攻四川雅安、峨眉、潼川,占领青神、眉山、天全、荥经、洪雅、隆昌、荣昌、江油、长宁、兴文等地。蓝大顺每攻一座城池,委派一个头领负责城内大小事情。这些头领四处分兵,乘机扩大队伍,一时间,顺天国人马号称百万。

湘军将领萧庆高、何胜必、胡中和,蜀将唐友耕等往来救援,不能对义军形成有效打击。石达开复出广西,沿湖南、贵州、湖北、重庆交界闯关夺城,各省驻扎地方的绿营兵,都忌惮石达开名声,不敢出战。官文、胡林翼奏请骆秉章在恩施南部的鹤峰防守,湘军到达鹤峰以后,黄淳熙守天星寨、刘岳昭驻五龙山万全洞。

骆秉章任湖南巡抚时,就知道本省军饷不资助外省军队的惯例。湘军无饷,他在鹤峰屏山田氏土司家一带观望徘徊,不敢进兵。屏山有十里地缝、百仞幽峡、千年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黄淳熙却认为自己领军入川,应该弄个一官半职,况且长期逗留湖北,有违军法。他不想与刘岳昭合为一军,劝骆秉章将湘军一分为二。

骆秉章认为可以留刘岳昭军在恩施协助湖南、湖北防剿太平军,自己率黄淳熙、刘蓉等分水陆两路,沿长江三峡溯江而上,与川军在奉节、涪陵会师。

半个月以后,湘军来到白帝城。

白帝城位于奉节县东六公里的三峡出口,雄踞于巍巍的瞿塘关上,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北缘乌岭,东傍瀼溪,西、南面临大江,外形如马鞍。

此时,骆秉章收到快马报告,说李短鞑的部将张第才、何国梁等正率顺天军三万余人围攻南充。

成都将军崇实见四川日益糜烂,频频上奏,想借朝廷之口催骆秉章赶快入川,说四川危在旦夕,不要耽误国家大事。

当时,封疆大臣要冲锋陷阵,可能会兵败身死。崇实与骆秉章沟通以后,说军到必给饷。他常常不要四川总督的公文,就调拨奉节关盐税资助湘军。

湘军到达奉节后,黄淳熙率军作为先锋,不是稳打稳扎,而是率军急进。又听说蓝大顺军围攻重庆,便从万县出兵前往重庆。

蓝大顺、蓝朝鼎攻重庆不克,溯嘉陵江而上,进攻合川、遂宁市。射洪县太和团总陈瑜率团练星夜驰援,走到遂宁市桂花镇遇到蓝朝鼎,兵败被杀。顺天军兵不血刃占领太和镇,并以太和为根据地,四处抢掠。

射洪知县黄生姜望风而逃,潼川知府阮诂闻逃至三台县芦溪镇。

三台县知县刘瑞林积极备战,又命团总任全元率三千人马防守城西牛头山、凤凰山,同时飞报骆秉章。骆秉章命令徐八仙、唐友耕前往救援。

蓝朝鼎领兵大至,在城西牛头山、凤凰山一带扎下大营。

次日,蓝朝鼎进攻牛头山,任全元拼命抵抗。不到两个时辰,顺天军攻破牛头山寨,又占领凤凰山,任全元全军覆没。顺天军趁势攻城,西门城楼中箭起火,形势岌岌可危。

徐八仙率兵至牛头山,见蓝朝鼎正在攻城,便从背后加入战场。他持一把八十斤的狼牙大砍刀冲入敌阵,逢人便杀,蓝朝鼎回身来战,刘瑞林则冲出城门,铳击蓝朝鼎。蓝朝鼎负伤落马,被蓝大顺救起,退至团柏垭,被唐友耕截住。蓝朝鼎身死,余部四散,蓝大顺逃往绵阳,唐友耕跟踪而至。蓝大顺逃到江油中坝,见官军不再追赶,在罗江、金堂一带扎下营寨。

咸丰十年五月,黄淳熙率军到达重庆,蓝大顺军已经退走。黄淳熙率三千人舍船登岸,从万县经梁山、大竹往援顺庆。顺天军闻讯,主动撤围,沿嘉陵江南下,转攻定远。

湘军知道义军的习惯,一败之后,如开闸洪水,**。湘军士气大增,争相向前,蓝大顺不敢迎敌,凭营寨偶尔放上几枪。湘军将火球抛到蓝大顺军营寨,蓝大顺军大乱,数万人一战而溃,争相逃命,相互踩踏致死的有上千人。

蓝大顺军北走潼川,至二郎场遇到张第才的八千人马,两军合屯一处,准备渡涪江。

二郎场,又名二郎镇,位于重庆合川区西北,东临定远,南邻潼南,西北与蓬溪相连,“一脚踏四县”,是通往遂宁的交通要道。两侧山高林密,溪谷深邃,羊肠曲径,没有迂回之地。

湘军自兴起之日起,将帅每到一城,都会休息一个晚上,然后审时度势,再决定是否进军。湘军行军速度虽快,却没有连日行军作战的规矩。

黄淳熙最早跟随大将李续宜增援重庆,见到李续宜如何行军打仗,如今自己是统兵大将,遂命士兵昼夜急行军。

黄淳熙率军追至万古场,不见顺天军行踪,派三拨探马侦察蓝大顺军去向。探马问当地老百姓,老百姓说蓝大顺军去得远了,追不着。黄淳熙并不相信,连夜追赶,直到最后才知道蓝大顺军屯在二郎场。

黄淳熙担心蓝大顺军逃得无影无踪,命士兵四更吃饭,五更开拔。湘军士兵手持刀矛,扣着枪栓前进,又传令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士兵都搞不清将令。

黄淳熙领三哨亲兵跟进,蓝大顺军前队人马听说湘军将至,连夜出发,与湘军遭遇燕子窝。两军交战,蓝大顺佯败退走。黄淳熙又驱军奋力追赶,传令将湘军人马一分为三,左右两路搜山,自率中军策应。

湘军分兵不久,四面山上,顺天军尽出。黄淳熙见蓝大顺军分列两边,利用谷深树杂的有利地形等待湘军,知道中了埋伏。

湘军前队人马被蓝大顺军击溃,三路人马失去依靠,在山间阡陌小路之间不能相顾,被动挨打。

黄淳熙骑着快马令军士赶快撤退,战马陷入水田中,黄淳熙弃马徒步前进,实在是跑累了,坐在地上直喘粗气。张第才命令顺天军将士将黄淳熙包围起来,或砍或刺,不断围攻。黄淳熙手刃数人,寡不敌众,最终受伤被俘,被押至空场。蓝大顺令其下跪,黄淳熙怒骂道:“逆贼,岂有堂堂的五品知府向你们下跪的道理?”蓝大顺大怒,传令将其乱刃分尸,并将尸体焚毁。

后军见前军失败,不再向前,结营固守。蓝大顺军慑于湘军军威,乘机渡过涪水。

骆秉章从万县来到重庆,蓝大顺已经远走绵州。自黄淳熙死后,湘军没有统兵将领,骆秉章提拔曾传理带兵,让他当上援川军统领。

咸丰十一年秋,蓝大顺派兵包围绵州,其部将分别驻扎绵竹、什邡、罗江、安彭、眉州。

这天,蓝大顺到清平羌寨应邀参加松木干布的婚礼,松木干布是当地的头人,与蓝大顺有交情。

顺天军到清平三日,筹备了不少粮草,沿着唐克镇返回。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唐克黄河第一弯。唐克在四川阿坝若尔盖县境内,黄河在这里由东南走向掉头变为西北走向,画了一个优美的圆弧。

蓝大顺率军沿着盘山小道急走,一路的青山绿水,随着地势的抬升,植被也不断变化。快到大垭口时,风马旗、玛尼堆历历在目,当前锋到垭口后,军士齐呼:“亚拉索!亚拉索……”

唐友耕带领一千官军,沿若尔盖山间小道追赶顺天军。

秋风萧瑟,落叶飘零,高原之上,阵阵寒气逼来,蓝大顺率领的一支人马神不知鬼不觉地潜伏到官军必经之地枫林桠设伏。

这天早上,山上起了一层薄雾,雾水打湿了士兵的衣服,有人嘀咕,这种天气,官军肯定不会来,但是更多的人相信盐帮的情报准确。

太阳出来后,雾气还未散去,从南边的大道上传来一阵阵嘈杂声,官军大队人马在前方开路,后面押着粮车,浩浩****地朝枫林桠而来。蓝大顺深谙用兵之道,首尾是官兵,中间是粮草。顺天军等官军的粮车及掩护进入伏击圈后,火箭齐发。官军大乱,人马相互踩踏。官军先锋刚翻过山坳,见粮草被袭,回头来援,在垭口又遭到顺天军射杀。只听到角号吹起,无数顺天军从山林钻出,绿营兵负隅顽抗,都被顺天军歼灭。

这次伏击,顺天军打死官兵五百多人,缴获了不少粮草。

蓝大顺命顺天军清理战场,迅速撤出枫林桠,防止官军杀一个回马枪。

五天以后,萧庆高率领湘军顺着山路开进了枫林桠。正午时分,走到桠口,不少人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当湘军前锋正想坐下来休息时,顺天军从天而降,拿着刀枪冲下山来,湘军组织力量进行抵抗,喊杀声惊天动地,双方战到黄昏,湘军终于不支,全线撤退。

顺天军五天之内在枫林桠连胜两场,军威大振。

朝廷任命骆秉章为四川总督,移军潼川,成都将军崇实坚守成都。骆秉章增调刘岳昭、易佩绅、周达武三人率军入川,又将萧启江旧部扩军,兵力达到三万三千人。正是:

大帅神机妙算方,蜀将枉自费心肠。

枫林一战昏天地,太傅正是骆秉章。

不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