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湘军(全六册)

第七回 魏喻义袭取建德 左宗棠收复杭州

字体:16+-

同治元年正月,破五这天,左宗棠率九千人马进攻浙江开化,在马金打败太平军。此时,王开化已经病故,令王开来防守开化城。

蒋益澧原是罗泽南手下裨将,不被曾国藩、胡林翼看重,率偏师进入广西,用兵不慎,由广西按察使降为道员。不久,被刘长佑起用为统兵大将。浙江事情危急,曾国藩向朝廷上奏折,奏荐蒋益澧为浙江布政使,令其率军驰援,同时招募一支新湘军援浙。

蒋益澧未到浙江,援浙诸将只有刘典、王文瑞。蒋益澧到浙江衢州以后,以高连升、熊建益为左右军将。

闽浙总督庆端调兵遣将,布防龙泉、松阳、政和一线。当勇营成为地方督抚招募的武装力量时,勇营的粮饷由督抚支出,将士听令于督抚,提镇成为督抚的属员。地方布政使本听命于户部,自军兴以来,各省丁、漕等款纷纷奏留,以供本省军队开销,于是户部权力日轻,地方督抚权力日重。

左宗棠预计朝廷将会有旨意,上折奏道:“行军打仗,要避免长期被围困,防止后路被断,要有万全之策。臣率军进入衢州,则徽州、婺源一带会出现防守漏洞,让长毛有机可乘。楚军今由婺源进入开化,分军扼守华埠,收复遂安,使睦州、广信不被长毛**,再想办法破敌,而不被敌人制约。楚军依靠徽州取道严州,转运粮草,山高路远,十分不便,还会随时被长毛半路劫走。衢州李定太部有八千人马,江山李元度部有八千人马,人数与臣率领的楚军差不多,却经常四处求援,不能自保。楚军也不能四处救火,若败,人马受损,军威不振,这是兵事、饷事的难处,不可能短期内恢复其功效。”

太平军丞相顾云龙从遂昌方向进攻云和,指挥宋宣猷从松阳方向进攻景宁,检点康度澄从黄岩方向进攻乐清,温州南北到处都是太平军。

庆端进驻浦城,王开来、刘典、刘璈、李耀南进攻遂安,太平军列阵迎战,被楚军打败。太平军又去而复来,攻打遂安,被王文瑞打退。

苏门辉、范承新围攻衢州甚急,左宗棠率兵支援衢州,刚走到常山,李元度从江山飞函求救,说福建绿营兵在峡口被长毛打败,军心不稳。

左宗棠审时度势。他认为江山地理位置更重要,遂前往江山,与李元度合兵一处,进攻花园。

太平军花园守将周于德,官至弼天豫,广西武鸣人。见湘军前来,固守花园不战。范承新从衢州西援花园,左宗棠退守常山,与李元度遥相呼应。

温州太平军守将飞天燕林士英、钻天侯丘士杰退回处州以后,分别驻扎在松阳、遂昌,擎天安孙枝芳带领一支人马出江山,从遂昌东南攻击增援之敌,在石练与福建援将林文察相遇。林文察纵马舞刀来战,两骑相交,刀斧并举,双方混战,太平军不敌,孙枝芳败回遂昌。

却说宁绍道张景渠,听说左宗棠奉命援浙,闽浙总督庆端已入驻浦城,便从定海招募海盗商船西渡,陈兵舟山,声称攻打宁波。各县民团蜂拥而起,人数超过十万。

宁波城内的百姓非常恐惧,商人收拾财物纷纷逃往乡下。

太平军守将赖茂跃,官至崇天义,广西上林人,他挨家挨户动员壮丁到城墙上防守。

张景渠在甬江排列战船,组成营阵。甬江自北仑港口至宁波数十里,来来往往的都是绿营船只。

赖茂跃登上宁波城门楼,对惊天燕陈元佐、丞相郑斯保说:“清妖势力强大,浙西、浙南都是敌人,浙东的生死存亡在此一战。”诸将一齐表示愿意死战。

张景渠发炮攻城,又用船上的桅杆吊上臂钩钩城。太平军用铁链套住铁钩,使之无法移动。绿营又用撞车撞击城门,太平军搬沙包将城门封死,绿营架起云梯分批登城,与太平军在城墙上肉搏,喊杀声震天动地,不少太平军抱着敌人从城墙上凌空跳下,城上城下到处是尸体,惨不忍睹。

张景渠没有攻下宁波,复与太平军争夺余姚,战事旷日持久,消耗粮饷严重,被御史朱镇弹劾,朝廷另调史至鄂为宁绍道。

史至鄂到达宁波以后,奏调英法雇佣军到宁波助剿长毛,得到朝廷支持。英国人华尔率领一支三千人的洋枪队在慈溪登岸,遭到太平军的激烈抵抗。华尔中炮身亡,英国人向庆端提出高额赔偿,并开放宁波为通商口岸,庆端不敢做主。

朝廷认为庆端军事上无能,外交上软弱,将其降为福州将军,升江西巡抚耆龄担任闽浙总督。耆龄到任后赔了英国人不少银子,又请李鸿章出面周旋,英法雇佣军才不再闹事。得到赔偿金以后,戈登出任雇佣军总司令,一举攻克慈溪。两个月以后,又助清军攻下宁波。

宁波城陷,赖茂跃率一支太平军杀出西门,逃往余姚。

余姚太平军守将金永昌,广西龙胜人,官至成天豫,深得李世贤信任。张景渠分三路进攻余姚,攻打十余日,没有攻下余姚县城,锐气顿减。丞相蒋桥兵与金永昌商量晚上打开城门偷袭绿营,金永昌一口答应。

当天晚上,太平军突然打开城门,冲进绿营驻地,放火烧寨。哪知张景渠早有准备,太平军袭击的是一座空寨。金永昌发觉不对时,退路已被切断。张景渠指挥人马将太平军围住,战至天亮,金永昌全军覆没。

次日,绿营攻城,余姚不战自下。

尚天义米振宗带领徽州太平军绕遂昌、昌化一路前进,寻找战机。见各城守军防守严密,往东回到乐清、瑞安,进攻温州。太平军包围温州以后,又向瑞安发起进攻。

福建绿营张启煊在平阳摆开战场。米振宗认为福建绿营兵软弱可欺,纷纷来攻,被张启煊打败,米振宗撤出平阳,退守处州。张启煊联合白瑛、秦如虎一起进攻处州(今丽水)。

左宗棠率军从常山进入衢州,擎天福程安邦率太平军复攻遂安,左宗棠派出一军支援遂安,程安邦自知不敌,悄悄从遂安撤走。魏喻义、刘培元各自招募一支新军到左宗棠帐下听调,左宗棠命令魏喻义、刘培元率所部分守衢州。

六月,衢州守将廖士彦进军遂昌,协助绿营兵将林文察进攻松阳,民团乘机收复宣平。不久,林文察攻克松阳。

七月己亥,张启煊、白瑛、秦如虎率领三军攻克处州。

蒋益澧接到寿昌、汤溪危急的报告,问计左宗棠。左宗棠令他出兵救援,蒋益澧派副将高连升攻寿昌,熊建益攻汤溪。

寿昌位于建德西南,是一座千年古镇。湘军将城池围起,只要寿昌城内炊烟升起,湘军就开始攻城。太平军顾不上吃饭,无力守城。

丞相韦海狮等十几名将领商议投降,守将吴凤锦不同意。然而军心已散,高连升再攻城时,没费多大的力气便拿下寿昌,擒住吴凤锦,韦海狮投降。高连升准降,将吴凤锦押往寿昌东门外斩首。

汤溪地处金华西部,山水秀丽,环境优美。湘军占据溪边一处山岗扎下营寨,太平军据险而守,熊建益连攻两次没有得手,非常恼火,率军冲阵。太平军假装退却,熊建益以为太平军真败,拼命追击,被太平军抄了后路,营官王宗元中枪战死。高连升来援,两军合为一处,退回大营。

副将刘培元献计说:“汤溪上游有汤山,我率一支精兵从汤山西岩攀上汤山,趁夜间冲下来,将军从正面坦途进攻,必能取汤溪。”

熊建益同意。

刘培元在汤山灌木草坡中穿行,走了一天一夜,终于攀上汤山西岸高地,找了一处有利地形潜伏起来。

汤溪太平军有不少投降了湘军,他们引诱太平军丞相王宗周出城,刘培元埋伏在壕沟里面,突然跃起,擒获王宗周。汤溪西门大开,湘军冲入,收复汤溪。

湘军取了寿昌、汤溪,龙游成了一座孤城。

龙游守将任侠彪,广西大新人。官到检点,骁勇善战,李世贤曾经告诫他湘军强悍,左宗棠多智,不可轻敌,可坚守城池,不要出战。

任侠彪表面诺诺,内心却没听进去。

这天晚上,任侠彪将精兵隐藏起来,旗帜也撤了,留下一些老弱残兵在城墙上走动。湘军在城外打听太平军都到哪里去了,当地老百姓说:“听说绿营在攻打宣城,他们去了安徽。”

魏喻义大喜,命湘军进城。刚进瓮城,城墙上伏兵齐出,投下火箭炸药,将湘军炸得人仰马翻。魏喻义见势头不对,掉头就跑,任侠彪率军来追,追到城西二十里,前面都是湘军,黑压压的一大片。此时,任侠彪想后退都已经来不及了。湘军已从两翼包抄过来,将其围在垓心,任侠彪战死,手下太平军死伤殆尽。魏喻义令部下脱下死去太平军将士服装,到龙游赚开城门,引湘军入城。不到一个时辰,湘军占领龙游,魏喻义飞报左宗棠。

左宗棠进入浙江半年,收复浙西一带不少城池,稳定了浙江局势。攻下龙游以后,他调熊建益守龙游,刘培元守汤溪,高连升守寿昌,寻机进攻金华。魏喻义屯兵淳安,在千岛湖跟李朝斌一起操练水军,监视杭州之敌。湘军占领新安江上游,成高屋建瓴之势,势压杭州、金华,让李秀成、李世贤寝食难安。

九月,徽州危急,王文瑞从遂安增援绩溪,驻守淳安的魏喻义顿时成为一支孤军。左宗棠命令魏喻义出淳安,进攻严州。

严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流域上游,北临杭州、东接金华、南连衢州,西依徽州,一府六县,府治在建德,辖淳安、建德、桐庐、分水、寿昌、遂安六县。

王女,本名王群英,原为摩陀寨主王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与巾帼英雄穆桂英一样,有神女传授的神箭飞刀之术。后来干脆改名王桂英,是江山民船的“船老大”,总舵把子。

太平军到达严州以后,征调王桂英到军前服役,因此,江山的民船可以往来太平军各水寨码头,王桂英的民船被太平军长期征用,她对太平军的虚实比较清楚。

这天,王桂英求见魏喻义,魏喻义命令部将化装成船夫,到江山一带反复察看地形。

时间一久,湘军对城中太平军的动态了如指掌。

这天,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王桂英派出几十只民船,先后来到铜关。魏喻义挑选一千精兵,半夜时分,接近严州城,城墙上的梆子声时断时续,不见瞭望灯火,城内显然没有守备。军士中有不怕死的架上云梯从西门登城,进入城内,杀死更夫,击梆向城外报平安,又斩断门锁铁链,打进城门,放城外大军入城。

魏喻义率军进城以后,让开大路埋伏两边。城内太平军惊醒,出营与绿营接仗。太平军人少,又不知道绿营到底有多少人马入城,士无斗志,激战一阵四散逃走。

魏喻义收复严州(今建德),捷报传出,张启煊、白瑛、秦如虎等将领愕然说:“湘军与长毛在严州外围对峙,想胜一阵都很困难,魏喻义就有这么大的能耐,一夜之间拿下了严州?”

却说秦如虎、白瑛在温州遭到汪海洋部围攻,张启煊率军前去救援。

汪海洋决定围点打援,留一支人马监视温州,领兵到平阳。

张启煊率八千人马进入鳌江,在钱仓登陆,进至平阳。船一靠岸,绿营立即进攻,太平军纷纷后撤,绿营以为太平军好欺负,一齐下船争功。

张启煊追了三四里,前方的太平军摆了一个月牙阵,两端靠近河岸,每一阵中有五人,成为一朵梅花,中间竖一面蜈蚣旗,旗下正是汪海洋。

张启煊不解其意,站在岸上的高地上不敢动。只见太平军阵中飞出一将,率一千人马,带着强弓硬弩,从阵中推出数十辆战车,车前有挡箭板。张启煊令人放箭,箭如飞蝗,都射到挡箭板上。等到太平军放箭时,绿营就惨了,一个个成了活靶子。

汪海洋又令检点黄永祥率三千精兵出击,这些太平军带有铁锤和长枪,一击过去能刺穿二三人,极其凶猛。绿营兵抵挡不住,参将胡宗权战死。

张启煊不敌,退回船上,八千人马损失过半。

汪海洋虽然能战,却没有实力打下温州,只好西走青田。

汪海洋正准备攻打青田,探马来报,说林文察从瓯江越过温州,一路进至松阳,正在攻城。

汪海洋传令离开青田,增援松阳。

林文察的副将吴茂洪率三千人马攻打松阳,不能攻克,退回船上,派人向王文瑞求援,王文瑞无兵可派,转而求助左宗棠。左宗棠命令廖士彦率两千人马进入遂昌,从陆路经金岸进攻松阳,协助林文察的水师从山路进攻。

廖士彦率湘军走到古市,遇到太平军前哨,双方交战,太平军人少,抵挡不住凶悍的湘军,顺着松阳溪逃往松阳。湘军紧追不舍,抢入城中,林文察不失时机地向松阳发炮攻城,城塌数丈,绿营兵从缺口攻入松阳。

松阳守将龚国秋宁死不降,混战时被绿营兵杀死,松阳遂被攻克。

林文察好不容易打了一个胜仗,与廖士彦一起顺瓯江东下,进至温州,助秦如虎守城。

十月,朝廷诏命英法雇佣军攻打宁波,用朝廷军制。宁波军在张景渠的率领下,收复上虞,台州民团收复新昌、嵊州,张景渠又乘势进攻绍兴。

张景渠调常捷军到绍兴助剿太平军,一支由戈登率领的四千人的洋枪队天天在鉴湖上面操练。

鉴湖又名“镜湖”,一百里水光如同明镜,十里湖塘白鹭翻飞,“花开江树黄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自从英法雇佣军泛舟鉴湖,载炮扬帆以后,鉴湖之水,风光不再。

太平军在绍兴坚守一个月,弹尽粮绝,撤离绍兴,张景渠进至萧山。

楚军与太平军隔着马金溪对峙,李世贤在景德镇吃了大亏以后,知道左宗棠厉害,据城死守,任凭楚军叫骂,就是不出战。

这天,左宗棠带几个亲兵出营察看地形,思考破敌之计。他沿河往上走,五里外有一片茂密小树林,树林内可藏数千人马,回营后唤高连升带两营人马潜伏在此处,不管是白天黑夜,只要听到大营放炮便擂鼓呐喊,但是不许出战,自己却站在山顶上观察敌情。

李世贤见湘军围攻常山,派黄文金前来接应。黄文金带一万人马到常山,左宗棠见太平军势大,也坚守不出,黄文金骂了一阵便收兵进城。当天晚上,左宗棠见常山城内灯火已灭,便命营中放炮,高连升一听,在树林中鼓角齐鸣。太平军惊慌失措,怀疑湘军前来攻城,便各操家伙,点起灯笼火把,上城一看,却不见湘军有什么动静,折腾一阵,回营休息。太平军刚刚躺下,号炮又响,城外鼓角又鸣,又有很多湘军摇旗呐喊。一夜数惊,搞得黄文金通宵未睡,一连三天,夜夜如此,弄得太平军昼夜颠倒,萎靡不振。

有人对黄文金说:“这是左宗棠的疑兵之计,不要理他就是!”

黄文金点头说道:“我岂不知,只是左某人诡计多端,极难对付。我军不宜固守城内,可出城另选一地安营扎寨,还是用老办法,守险不守陴。”众将认为有理。

黄文金撤出常山,在马金溪下游十里选一处高地安营扎寨。

左宗棠见援军撤出,传令部下渡过马金溪,在常山城外安营扎寨,面城背水。早有探马将此事报与黄文金,黄文金大喜,择日攻寨。

这天早晨,黄文金亲率大军前来攻寨,湘军假装不敌,一哄而散,向马金溪上游逃去,沿途丢了不少粮草器械。黄文金一见心中大疑,传令退兵。回到大营,营内都是湘军旗帜,左宗棠已经袭取了大营。太平军不等黄文金传令便开始后撤,左宗棠果断出击,黄文金大败而逃,湘军趁势取了常山。

左宗棠率军从常山港东进花园,李元度从江山港北上攻打衢州,花园是衢州重镇。

湘军围攻花园半个月,天天发生战斗,李世贤的精锐损失殆尽,湘军却越聚越多,越战越勇,连破花园五道土壕十八座营垒。太平军退守衢州城内,白天黑夜连续作战,不少士兵眼睛通红,肿得像桃子。李世贤亲**问,给士兵敷药,太平军将士表示死守衢州。

李世贤在金华还有不少太平军,他不敢将人马全部调到衢州前线,怕遭湘军围城打援。又过了半个月,衢州城内粮草已尽,太平军杀马充饥,不少将士饿得站不起来。

李元度已看出端倪,让士兵加紧攻城,三日以后,衢州陷落,李世贤从东门突出重围,逃往金华。魏喻义、刘培元一路追赶,高连升率先向金华发起进攻。

金华是李世贤的老巢,李世贤在金华侍王府内,面对四面飞来的败报,黯然神伤。他知道金华迟早要丢,让他想不通的是,征战多年,所向披靡,却屡次败在一个湖南师爷手中。

此时,左宗棠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湘军分三路进攻金华——

北路以刘典为先锋,高连升为后援,出寿昌,进至金华北,在上华扎下大营。

南路以王德榜、刘培元两人率一支人马出汤溪方向进入古方。

西路则是左宗棠自己亲率大军出龙游,令熊建益为前锋,魏喻义为后援。

三路大军遥相呼应,金华城西北南百里范围之内到处飘扬的是湘军旗帜。

王德榜对刘培元说:“金华城南地形险要,守军不多,长毛重点防御城西、城北,若我军首先发起攻击,必能奏效。”

王德榜率军攻打城南石垒,阵斩检点韦未统,城南石垒里面的太平军自动散去,退入城内。

高连升进至上华,派兵攻打太平军营寨,当刘典引军出现时,不少太平军心存恐惧,不敢出战。刘典说:“攻克上华在此一举,趁长毛惊慌,用精锐进攻,一战可平。”

高连升进攻上华,城内守军一触即溃,高连升擂鼓进攻,追杀十余里方才收兵。

金华太平军南、北两路皆败,只有西路还在坚持,左宗棠令湘军徒步前进。熊建益、魏喻义认为立功的时候到了,将哨官、队长集中一处,专门攻打太平军的薄弱环节,连战连捷,追敌三十里,直逼金华城西。

随后,左宗棠召集众将说:“金华不是安庆,我左宗棠也不是曾国荃,众将听令,看我用奇计破他。”

众将齐问:“何计?”

左宗棠投下令箭,说:“王德榜率军东进至金华以东的东阳江一带,利用险要筑数座营寨,看到有利时机就向长毛发动进攻。”

王德榜答应一声:“是。”

“刘典在东阳江下游摇旗呐喊,高连升在兰溪将富春江上下的船只封死,让金华城内的太平军恐惧不安。金华断了粮道,防守自然是一句空话,李世贤不会走林启容、叶芸来老路,必然逃往杭州,与陈炳文合兵一处。到杭州必经义乌,我军在义乌大陈江边的瓦摇头一带设伏,只要一千人守险,长毛数万人全都难以通过,虽然不能擒住李世贤,也可大获全胜。”

众将领命,各自准备。

面对湘军的咄咄攻势,李世贤坚持不住了,弃了侍王府,携带金银珠宝和大队人马离开金华,北走义乌。一如左宗棠所料,在瓦摇头被湘军截杀,损失不少人马,沿途丢弃的粮草、旗帜、器械无数。

太平军纷纷北撤,进入诸暨、杭州,左宗棠命蒋益澧、刘典在浦江会合,攻打诸暨。

刘典率军到诸暨城下,架云梯攻城。诸暨守军发现湘军来攻,依城垛拒战。刘典见守军已有准备,传令三军在桐乡城西南扎下营寨。

左宗棠增调李邦达、张景渠两军到诸暨,驻扎在诸暨城东北。太平军守将黄三立见清军势大,献城投降。

正当左宗棠准备进兵杭州时,安庆大营送来五百里加急,大意是徽州宁国危急,要他派军援皖。后院失火,左宗棠派刘典、王德榜、黄少春等率军驰援安徽,蒋益澧则率张景渠等人进窥杭州。

同治二年八月,左宗棠率水陆大军向富阳发动猛烈攻击,楚军很快就夺取了富阳城北的鸡笼山。在鸡笼山上架起大炮,居高临下轰击富阳,太平军抵挡不住楚军的猛烈炮火,弃城而逃。

高连升攻破新桥,太平军二十多座营寨被平,新桥太平军不敌,全部逃走。

但由于缺粮短饷,士卒几次哗变,左宗棠正为此事伤脑筋。听完蒋益澧报告胡雪岩的情况以后,他传令叫胡雪岩来见。

楚军大帐,左宗棠正襟危坐,在太师椅上反复思考,他要治治这个浙江奸商。据说他携款潜逃,与前任巡抚王有龄是生死兄弟。王有龄殉城了,他怎么没死?

胡雪岩一生也见过不少大场面,此番见大营一片杀机,他也不惧。他知道左宗棠的骡子脾气,心中已有对策。进帐以后,他向左宗棠自报家门道:“浙江候补道胡雪岩参见浙江巡抚左宗棠左大人。”

半晌,大帐里面没有声音,左宗棠审视胡雪岩良久,看得胡雪岩头皮发麻,心里发怵,汗流浃背,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眼睛瞄着砖缝儿。

过了许久,左宗棠厉声问道:“你就是胡光墉?你说说,上海购粮是怎么回事?”

胡雪岩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干脆将腰杆挺得直直的,说:“常言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当初杭州城被围,我经办粥厂,负责赈灾全城士民百姓,无奈人多粥少,城内贮粮告罄。王巡抚安排我和湖州士绅赵炳麟一起去上海购粮,我不愿意去,王巡抚以赵氏托孤激我,杭州城守不住,可以一死,到上海买米,还要运到杭州,就像程婴要保护赵氏孤儿,非常艰难。他是巡抚,守土有责,不能离开杭州,浙江到上海,只有我去他才放心。我到上海购得粮食十万石,又请华尔的洋枪队护船,将粮食运到钱塘江。哪知道涌金门码头已经被长毛夺去,粮船无法靠岸。绿营数次出城运粮,均被长毛击退,我痛哭而返,将粮食运到宁波。”

提到王有龄之死,胡雪岩痛哭失声,让左宗棠为之动容。

左宗棠明白自己是误听谣言,语气顿时缓和下来,命人看座,说道:“你也是读过书的,我只敬佩读书人。”

胡雪岩不吱声了,左宗棠又问:“当初你领的公款,到底是多少银子?”

胡雪岩垂首答道:“两万两银子,虽说这些银子是从前任巡抚手上借的,左大人却是现任巡抚,这笔公款,属下交给你。”

胡雪岩说完,从内衣取出两万两银子的银票交给左宗棠。左宗棠令粮台主管接过去,办了交接手续。胡雪岩这才如释重负地说:“左大人,王巡抚让我去买米,这米送不到便是没有完成任务。现有一万石大米,已经停在钱塘江上,扣除蒋大人那边拿走了几百石充作军粮以外,其他粮食都在船上,请左大人派人前去验收。”

左宗棠扭头问:“蒋大人领的军粮是何人经办的?”

粮运处亲兵回答说:“是刘举人经办的。”

左宗棠心里有数了,说:“胡大人,到内室说话。”

胡雪岩随左宗棠走到内帐,左宗棠一屁股坐到炕上,请胡雪岩在对面坐下。胡雪岩受宠若惊,谢了一声,在炕上与左宗棠对面坐下。亲兵献上君山毛尖,左宗棠又问:“这一万石大米,不仅救了楚军,而且还救了全城的百姓,只是按市场价格,一石米需要五六两银子,粮台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怎么办?”

胡雪岩舔了舔嘴唇,说道:“左大人不用担心,这批粮食算我报效给大人的,分文不收。”

左宗棠笑了笑说:“光墉未免破费了,有什么想法,就实话实说。”

胡雪岩眼里恢复了自信,望着左宗棠一本正经地说:“我是生意人,只知做事,知道左大人有难处,故前来排忧解难。”

胡雪岩的话说到左宗棠的心坎上,他点头赞许。胡雪岩继续说道:“大人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在湖南巡抚衙门干了十年,还是一个布衣,由此可见,大人只会做事,不会做官。”

左宗棠顿了顿,问:“谁会做官?”

胡雪岩干脆竹筒倒豆子,说道:“李少荃大人会做官,他精明强干,会巴结洋人,不像大人那样心细如发,性如猛虎,大人只会做事,不会做官。”胡雪岩停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大人不是不会做官,而是不屑于做官而已。”

左宗棠微微一点头,心里舒服极了,咕哝道:“光墉,我看浙江这地面上,官员虽多,却没有一个比得上你的。你拿我跟李少荃做比较,我跟他有什么不同?”

胡雪岩一愣,脱口说道:“他是江苏巡抚,收复苏州自然是大功一件。大人收复杭州以后,功劳一样,两人算得上是平分秋色。只是李大人的兵马,都是湘军的强兵悍将去了淮军那边,不像楚军,都是湘军大帅弃用之人。因此,左大人自出山以来,孤军奋战,在皖、赣边境将长毛打得七零八落,落荒而逃,攻必克,战必胜,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好比诸葛亮再世。”

左宗棠最喜欢别人把他比作诸葛亮,今天听到胡雪岩一番话,心里大呼过瘾,吩咐亲兵说:“上菜,留胡大人吃饭。”

鲤吃一尺,鲫吃八寸,鞭杆鳝鱼,西湖苋菜,都是胡雪岩爱吃的。饭后,胡雪岩从杭州善后谈到筹款之事,左宗棠笑吟吟地问:“杭州善后,想必你也跟蒋芗泉谈过了?”

胡雪岩心里一惊,随即镇静下来说:“承蒙蒋大人看得起,委托我办一个钱庄,帮他代理藩库。”

左宗棠击节赞道:“很好!赈济最急,如今有粮有钱,也只能权宜一时。我想在杭州成立一个善后局,想请光墉当总办,如何?”

“恭敬不如从命!”胡雪岩回答得非常干脆。

左宗棠又提起筹饷,胡雪岩精于此道,说:“筹饷之道,无非两条,一是办厘局,二是劝捐。厘局自不必说,各省都有,只是劝捐一项比较困难,以前捐得起的人都捐过了,再劝来劝去也没意思。只是有一种人捐得起,又肯捐,但是朝廷都没让他们捐。”

左宗棠不解,问道:“都是些什么人?”

胡雪岩早有答案,说:“是参加过长毛的人。这些人有的躲在租界里,有的躲在乡间做了地主,手头上有银子。如果长毛失败了,这些人势必被朝廷清算,现在让他们捐上一笔,将来朝廷放他们一马,这些人必然踊跃认捐,只要捐了,就可以既往不咎,还可以做官。当然,想做官得捐双份。”

左宗棠不得不佩服胡雪岩洞若观火,见识卓远,不由自主地一笑。因坐得久了,他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朗声说道:“我就奏请户部领一批捐照出来,我看此事还是由你去办吧!我知道,再派几个差使,你都有能力去做好!送派一些得力干将,交给蒋芗泉批准,你在沪、杭两地管事就行。”

胡雪岩慷慨说道:“既然大人如此看得起,我就试试看。”

有了左宗棠的支持,胡雪岩办事得心应手,左宗棠经常让胡雪岩过来想办法,胡雪岩也乐于奔走,为左宗棠效犬马之劳。

蒋益澧率军在杭州城北扎下营寨,高连升在城南六和塔扎下两座营寨,康国器、魏喻义进攻余杭。杭州太平军连营四十里,西通余杭,东连城内。

九月,杭州城内的太平军向六和塔发动进攻,被高连升打败,退守城内。

高连升乘胜追击,进至天马山、南屏山重新扎下营寨。左宗棠派兵增援,在天马山、南屏山四周又扎下四座营寨,声援进攻余杭的楚军。

左宗棠又令富阳守军助攻余杭,调皖军援将黄少春扼守余杭西南。

蒋益澧、杨昌濬、黄少春合兵一处,计有一万三千人马,从余杭城西北方向发起进攻,双方激战一日,互有胜负。

当天夜晚,太平军挖长壕,增加炮台,依靠有利地形抗击湘军。蒋益澧杀得性起,连夜督战,仍不能破敌重围。

十二月癸酉,高连升攻破太平军十座营寨,杭州城墙上面的太平军向西北望去,看到漫山遍野都是湘军旗帜。蒋益澧传令分兵围住杭州西北方向四座城门。

黄少春立功心切,唯恐太平军从西南方向突围,命手下将士们向余杭发动进攻。杭州城外太平军前来支援余杭,与黄少春军在林清堰相遇,黄少春被打败,退守营寨,不敢出战。

长江以南一带,太平军很多将领都来投靠湘军,湘军接连收复高淳、宁国、建平、潥水,只有平湖的太平军敢迎战湘军。不久,湘军攻克平湖。

仁天安蔡元吉镇守海宁,担心嘉兴、杭州的湘、淮人马进攻,又害怕杭州太平军将其调到杭州作战,于是投降。蒋益澧任命廖安之为海宁知府,前往安抚蔡元吉。

廖安之到了海宁,蔡元吉在外面巡营未归,没有前来迎接。

蔡元吉以前据守太仓,以诈降计欺骗过一次朝廷,还击伤李鹤章,淮军四百人都被他害死,廖安之的随从都很害怕。

廖安之进入海宁知府正堂,派随从告诉蔡元吉,将手下大小头目都集中起来,前来知府大堂相见。

蔡元吉率领部下前往海宁知府衙门见廖安之,廖安之大声说道:“我知道你们归顺朝廷是真心实意的,如果想用太仓的办法,你们可直接取我首级。”

蔡元吉前情被人当面说破,非常惭愧,向廖安之揖首说:“刚才还因为太仓的事情怀疑自己是否被朝廷接纳,现在见到廖大人,我就放心了。今后誓死追随廖大人,立功赎罪!”

蔡元吉随廖安之一起渡过钱塘江,交出兵权,穿上朝廷服装迎接楚军。

蔡元吉投诚后,左宗棠淘汰老弱病残,留精兵四千人,仍以蔡元吉为将,随大军效力,派张景渠、刘树元两人守海宁。

淮军进到嘉兴、嘉善,给左宗棠的楚军造成很大压力,左宗棠对收复杭州已做了充分准备。

同治二年四月,左宗棠命魏喻义守新城,熊建益进攻新桥,遭到太平军抵抗,不久,左宗棠又令浙江布政使蒋益澧率高连升到新桥增援。

蒋益澧到达新桥后,计划一举消灭新桥的太平军,不让其逃散。湘军在新桥四周围起木栅栏,然后派高连升、熊建益各率三千精兵冲进太平军营寨,斩杀太平军两千多人,招降五千多人,湘军夺取新桥。蒋益澧进至杭州北,高连升进至杭州南,湘军一南一北封锁杭州。

杭州外围之敌被全部扫除,杭州成为一座孤城,汪海洋、陈炳文的十万太平军被困城内。为保存实力,汪、陈一夜离去,撤入湖州,蒋益澧顺利进入杭州。

杭州被收复,余杭的太平军也往东撤走,与杭州的太平军一起退往德清。

三月,左宗棠移居杭州,向朝廷上奏折,请停止杭州关税,设立清赋局,减少杭州、嘉兴、湖州三分之一赋税。朝廷下旨同意。

杭州人口最多时有八十一万,绿营收复杭州时,人口只有七八万,左宗棠擅长治理,各州县官员都尽职尽责不敢懈怠。

杭州攻克后不久,即有廷寄来浙:“浙江巡抚左宗棠自督办军务以来,连克州县,收复余杭、杭州,实属调度有方,着加恩赏太子少保衔,并赏黄马褂。布政使蒋益澧亦赏黄马褂,所有办事出力的将士,着左宗棠查明,择优得赏。”

消息一出,全省大小文武官员都来祝贺。左宗棠头戴珊瑚红顶子,身穿锦鸡补服,外着黄马褂,分班接见,胡雪岩随同晋见。待客人散去,左宗棠将胡雪岩留下,问他善后事宜。

胡雪岩沉思有顷,说道:“办法很简单,也就三个字,不扰民!”

左宗棠点头称是,又询问杭州市面恢复的办法。胡雪岩将目光转向左宗棠说:“以工代赈,振兴市面,要有人到杭州做生意才行。如果大家都愿意来杭州做生意,厘金、税收等都会增加,于公于私,都有好处,但是生意人有顾虑,怕遭抢劫。”

左宗棠敛起笑容,冷笑一声说道:“谁敢抢劫商铺,我就杀一儆百,让他们直接到浙江巡抚衙门找我就是!”

胡雪岩这下放心了,顺口接道:“有了大人这句话,下面的事就好办了。”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这天,武林城东门外,人山人海,左宗棠在这里设了一个法场,被斩之人是原浙江布政使林福祥、杭州总兵米兴朝,老百姓不解。

事情要从李秀成二破杭州之日说起——

李秀成命谭绍光、邓光明、陈炳文、童海容等部从望江、凤山、候潮、清波四门扒城而入,攻破杭州。

两天以后,太平军又攻破旗营。杭州将军瑞昌自杀,署布政使麟趾、按察使宁增伦、学政张锡庚、盐运使庄焕文、粮道暹福、浙江提督饶廷选、总兵文瑞高等文武数十人或战死或自杀。

太平军冲到巡抚衙门,哪里知道王有龄在巡抚院内的一棵桂树上吊自杀了。李秀成说王有龄是忠臣,令人抬来棺椁,将王有龄尸体入殓,又调拨几条大船,给了三千两银子作为丧葬费,嘱咐王有龄的家属将他的遗骸运送回福建侯官安葬。

浙江布政使林福祥、杭州总兵米兴朝也在杭州,二人不知战守,城破后也没有勇气陪王有龄自杀殉城,被太平军俘虏后,羁押在由浙江巡抚衙门改成的集贤馆内。李秀成对他们两人以礼相待,经常过来跟他们一起评古论今,纵谈天下大势。

半个月以后,李秀成向他们各赠三百两银子作为路费。两人愧不敢当,各领一百两银子出了杭州城,凭着忠王手谕,沿途哨卡一律放行。

林福祥、米兴朝逃到上海,投奔李鸿章,他们对外界宣称城破之日,曾与长毛巷战,后来获知巡抚已死,群龙无首,遂相约出城,历经艰难险阻才逃到上海。

李鸿章早就心知肚明,派兵将他们秘密看守。不久,将两人押到新任浙江巡抚左宗棠的楚军大营。

左宗棠已收到李鸿章来信,将此事奏明朝廷,朝廷下旨无须交部议处,只按军法从事。

林、米两人被押到楚军大营时,左宗棠已经在武林城东门外等待他们,准备斩首示众。

左宗棠对杭州城老百姓说:“朝廷官员,代天子司牧一方,守土有责。杭州城破,浙江巡抚王有龄自杀殉国,布政使林福祥、总兵米兴朝却成为长毛的座上宾。到了上海还捏造事实,不知廉耻。当官的有权力,同时也有责任,城破以后,老百姓可以苟全性命,但地方官员就得用生命来承担。”

左宗棠一番措辞,说得林、米二人无言以对,杭州城老百姓拍手称快。正是:

今日杭州斩两尸,山河重整赋新词。

英雄屈死遭兵刃,定让奸邪悔恨迟。

不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