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成国自从失去了柳州、梧州两座城池以后,李文茂在桂林与湘军作战时受了重伤,手下人马相继撤出柳州,进入融水洞头镇甲朵村。
融水壮民举行了盛况空前的抢花炮活动欢迎李文茂。抢花炮正式开始之前,壮民请来了龙狮队参加,舞龙舞狮烘托气氛。又因为李文茂身负重伤,融水安陲乡老百姓决定举办芒哥节,为李文茂消灾祈福。
大苗山人烟稀少,野兽横行,土匪十分凶残,苗民深受其害。苗族的青年制作了一个凶恶的面具戴在头上,他们身披芒草,在脚上涂上锅煤,变成芒哥,砍杀土匪,驱除野兽,走到哪里,哪里就人兽兴旺,没有灾难。
“芒哥”没有挽救住李文茂性命,不久,这位名震两广的天地会首领、红船弟子、粤剧传承人,病逝于三江大苗山。
陈开乘清兵离开柳州之际,进攻贺县,收复柳州、柳城、融水,势力复振。石达开派周竹岐与黄鼎凤联系,在黄鼎凤的带领下,石达开到融水与陈开会面,以图实现两军合一。
陈开认为两军可以合为一支人马,但太平军必须接受他的领导,双方意见不能统一,天地会与太平军分道扬镳。
石达开认为黄鼎凤是个人才,留下周竹岐给他当军师,黄鼎凤接受了。
黄鼎凤,壮族,广西贵县人。家住覃塘乡青云村,在家族中排行第三,又叫黄三,在贵县覃塘开设“壮丁馆”。黄练墟设立洪顺堂,黄鼎凤使六十斤大刀,能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在黄练峡建立岐山寨。
黄鼎凤秘密发展谭特养、周十二、刘亚琏、李亚花等为会员,周围七十个村子的农民都来投奔。
却说石镇吉部在百色匹夫关被消灭以后,太平军不少人开小差,只剩下一千多人。石达开于是离开庆远,率余部到达来宾、武鸣。此时,形势急转直下,湘军进攻柳州,天地会、太平军被各个击破,贺县陈金刚败走广东信宜,蒙山张高友向清军投降。
陈开被迫退往平南,经丹竹一战,红巾军水陆精锐损失殆尽,陈开兵败被俘,在桂林遭凌迟处死。
红巾军余部由黄鼎凤率领,他们以覃塘为根据地,高举大成国旗号继续战斗。刘坤一奉命攻打大成国,在兰田村遭遇红巾军埋伏,败走桂平,黄鼎凤占领贵县。
刘长佑大怒,亲自率军攻打,双方在岭头铺对阵。黄鼎凤不是刘长佑对手,退守贵县,在太墟、龙岩、登龙桥、覃塘等地方与湘军死磕。
刘坤一对覃塘周围的龙山、石龙、蒙工、樟木、五山司、黄练、三里、西山等地进行户口清查,周围数百里地方上千个村庄实行清乡点甲,发现有人通敌,全家诛杀。
湘军又攻陷岐山寨,周围的灯盏窝、炉房、青云、朱砂、朱角、柑子等村也被湘军占领。
为了麻痹刘坤一,周竹岐到东津的湘军大营诈降。刘坤一大喜,设宴招待周竹岐,并同意义军家属离开覃塘。为了表示诚意,周竹岐说:“我要看到黄鼎凤的母亲、妻子离开覃塘以后,才能交出部分武器。”
刘坤一左等右等不见黄鼎凤来降,大呼上当,便不再招降,率军攻打。
黄鼎凤知道打不过湘军,听从周竹岐的意见,将人马开进平天山平天寨。
平天山位于贵港以北四十里,因其山高,山顶有三千亩高山草坪,是广西高山草坪之最,故称平天山。平天山分大、小平天山,平天寨在小平天山里面,宽约七里,高一百米,山上有泉水,寨内修有两处闸门,三重石墙,炮台、枪眼星罗棋布,闸上有千斤大炮,易守难攻。黄鼎凤吟出两句诗赞美此山:“虎霸山高安社稷,龙飞九五定乾坤。”
刘坤一命令冯会、汤振廷率一千名团丁攻击平天寨,被红巾军杀退。刘坤一没有办法,派重兵把守出口,不准山上人马下山,又筑了十座石垒,其中两座石垒专门用来与平天寨对抗。
刘坤一是沙场老将,经过仔细观察以后,发现在大平天山可以居高临下,用大炮轰击平天寨,于是占领大平天山。
湘军三天两头炮击平天寨,半年以后平天寨粮尽弹绝,黄鼎凤派遣黄祖志等下山求援,又命人用吊绳从泥鳅脊将黄祖志缒下山,但还没有落地就被湘军捉住。
刘坤一改用曾贞幹收服程学启的办法,亲自去覃塘乡青云村,许以高官厚禄,将黄鼎凤老母妻子诱骗上山,劝黄归降。黄不知是计,答应投降。军师苏庆蕃坚决反对,奈何黄母做主,妻子周氏力劝,黄鼎凤意志动摇,明明知道下山只有死路一条,最后还是在周竹岐的陪同下,与母亲妻子一起下山。
刘坤一闻信非常高兴,亲自到营外迎接。
次日,黄鼎凤传令打开平天寨大门,湘军接管平天寨,收缴武器以后,立即开始屠寨。一时间,哀号声四起,不到一个时辰,一千多名红巾军死的死伤的伤。军师苏庆蕃、元帅康世平、梁赞、蒙富、陈云德,统领王兴福、龚漱六,将军曹立本,平章汪捡蛟九人重伤被俘,黄鼎凤、周竹岐在贵港被凌迟处死。
陈开、李文茂、黄鼎凤相继遇害,余部多投奔石达开,跟随太平军远征四川,只有姚新昌留在广西。不久,湘军开始围剿。姚新昌在石头村附近与湘军激战三天三夜,寡不敌众,在大容山拳峦田被清军所获,解送玉林,被凌迟处死。
咸丰十年三月,贵州黎平苗兵围攻清州,进攻通道、绥宁,石达开部众协助苗兵,又向义宁、灵川、恭城、江永进军,开始西征。
朝廷任命骆秉章为四川总督,前往四川督军。骆秉章走了以后,文格任湖南巡抚,翟诰由湖南按察使任布政使,裕麟由转运使调任湖南按察使,专门负责筹饷。朝廷知道文格在左宗棠案的负面影响后,撤销了文格湖南巡抚一职,任命翟诰为湖南巡抚,湘军到湘西、湘南一带布防。
傅忠信进攻绥宁,翟诰命令副将周洪印、同知戈鉴率两千人马防守绥宁青林界,都司杨洪明、知县吴自发募勇堵截,江忠义扼守武冈。
上次围攻宝庆失败了,这次就打下武冈给清廷看看。
太平军还是太平军,长途奔袭,再次兵临武冈,绿营兵还没来得及关上城门,就被太平军突入城内,前后不到一炷香时间。宝庆知府朱孙贻闻讯,急忙关上了城门,向长沙求援。
石达开弃攻绥宁,踏破青林界的湘军大营数座,传令张遂谋进军洪江、会同、芷江。翟诰得报,飞调席宝田、周达武、王永章、魏喻义前来洪江,洪江知县黄杰组织团丁死守。
刘岳昭奉命率五千人马离开岳阳,佘星元、杨恒升为正副先锋前往洪江,刘培元守常德,一如湘军当年支援宝庆。
张遂谋见湘军大队人马已经云聚洪江,报与石达开。石达开命令停止前进,改道会同。可石达开哪里知道,江忠义的行军速度比他还快。
石达开军在竹舟江结筏渡河,将一块免死金牌抛进竹舟江。赖裕新不解,说:“翼王,这是天王亲赐丹书铁券,免死金牌啊!天王说过,翼王可免九死,子孙可免三死。”
石达开不屑一顾地说:“真的出了事,还不是天王一句话?朱元璋封李善长、徐达等六个国公,汤和、朱亮祖等二十八个侯爷,每人都有一块免死金牌,还不是要谁死谁就死,该杀谁就杀谁!”
九月九日,太平军开始进攻会同。会同县训导傅安宗、典史廖碧涛、秀才粟如金、唐京南、黄宏炽率一千团丁防守,副将田宗藩在城外四十里粮仓坡阻击太平军。张遂谋向粮仓坡发起进攻,双方激战三天,田宗藩抵挡不住,撤出战斗,张遂谋进至西门外玉屏街。此时太平军大至,石达开发动全面进攻,会同城破,傅安宗、廖碧涛等全部战死。
江忠义赶到会同时,会同城墙上高高飘扬着太平军龙凤旗帜,江忠义据险而望,不敢进攻。
周洪印赶到会同登高瞭望,见县城东门防守较松,传令各营从南、西、北三面围攻。另挑勇丁自东门抛掷火球,升梯登城,与太平军展开肉搏。张遂谋已经撤至城外,经甘棠坳、燕子湾,进入绥宁,到达广西边境。太平军一路避实击虚,清军无从捉摸。
石达开率军经马鞍来到托口,渡过沅水,向黔阳山门进发。江忠义、席宝田赶到双溪铺,太平军已经进入榆树湾,追之不及。
太平军家属较多,进军速度缓慢。石达开将太平军分为了两股,张遂谋、曾广依各率一支人马进入贵州果岭东。山高路远,江河阻绝,两军之间音讯难通。
同治元年三月三,石阡、铜仁苗兵攻陷镇远,接着,张秀眉率苗兵大举进攻三穗,三穗守将归宣辉率绿营兵凭寨坚守。
苗兵轮番进攻三穗,归宣辉终于不支,退出三穗。苗兵夺取三穗以后,四处出击,湘黔边界震动,湘军增兵新晃,防止苗兵进入湖南。
朝廷下诏诘责韩超、田兴恕遇敌不进,专待救援,有负朝廷所托,导致边疆危急。
五月,朝廷征调江忠义率湘军增援。
七月,江忠义进入了贵州,命部将权光璨、徐良塽分别进攻天柱、三穗,姜映芳见绿营势力强大,弃城而逃,湘军收复了三穗。
八月,湘军进攻汉寨。
汉寨是苗兵首领姜映芳的老巢,姜映芳盘踞了汉寨十几年,绿营兵不能将其怎么样。
姜映芳,贵州天柱人。父母早亡,从小跟随祖父姜启践读书习武,智勇双全,两柄铜锤在天柱无人能敌。天柱“霸山王”张天奇是个地痞流氓,霸占了清水江赖洞桥,凡是过往老百姓都要交过桥费,民愤极大,姜映芳决定过去收拾他。两人相约在邦洞街牛场坝决斗,立下生死文书。这天,邦洞街牛场坝人山人海,姜、张交手,张天奇几次被打倒在地,站不起来,心甘情愿认输,从此撤了收费卡,两人成为好朋友。
知县毕道元知道姜映芳神勇,将他招为团练小头目,专门对付一些反对官府的苗民。这天,毕知县让他去渡马剿匪,姜映芳去一看,哪里是什么匪,分明是一些交不起皇粮的老百姓。他将号衣一脱,离开了团丁队伍。
一天,姜映芳来到台江,夜宿旅店,隔壁乒乒乓乓响个不停,吵得他不能入睡,出去一看,是一伙人在练武。姜也不吭声,上前抄起一把五十四斤的铁铛舞了起来,风声霍霍,白光闪闪,练完以后面不改色。那伙人为首的非常佩服他,自称是雷公山张秀眉的亲信杜文彪,在这里摆场子收徒弟。大家见姜映芳武艺高强,一致推荐姜作为师傅。从此,姜、张有了往来。
张秀眉造反以后,姜映芳响应,以汉寨为中心,与朝廷分庭抗礼。
姜映芳被苗民拥戴为“定平王”、封龙海宽为“龙胜王”兼元帅、杨通甲为“盘古王”、周家娘为“文德王”、杨树勋为“黔南王”,又封熊老旺、陈大六、李有福、王天祥为“四大将”。他杀了执营团练头子张宝泉,自称“奉天伐暴灭清复明统领义师定平王姜”,提出“大户人家欠我钱,中户人家莫肇闲,小户人家跟我走,打倒大户好分田”的口号,发布《讨清檄文》:“生灵有倒悬之急,社稷有累卵之危;朕本救国救民之心,而起兵以定天下。”
姜映芳出兵占领了贵州邛水、青溪、锦屏,湖南晃州、芷江、会同、靖州等地都可以看到四王四将的身影。起义军所到之处,就将黄荆条插到那里,把黄荆条所插之处划为他们的势力范围。
江忠义也不进攻汉寨,只是乘胜招抚其他苗寨。湘军逼近苗寨的时候,投火烧寨,寨内苗兵没有火枪火炮,全凭刀茅石头引箭守寨。
湘军忌惮苗疆的瘴气毒气,退还新晃,然后由权光璨分领一支人马支援铜仁,与副将曹元兴一起防守铜仁。
韩超、田兴恕、江忠义继续围剿,姜映芳在青江高拐受伤被俘,曹元兴将他解至铜仁。韩超前来劝降,姜映芳说:“侗族汉子从来是虎死英雄在,哪有投降的道理?”不久,姜映芳被凌迟处死。
江忠义因军功担任贵州巡抚,朝廷又任命刘蓉为四川布政使,刘坤一任广东按察使。
同治元年春,杜文秀、李文学进攻四川,萧启江部将何必胜率军至井研,大败李永和。李永和离开井研,命令蔡昌龄率军杀到军镇。
军镇又称钓鱼城,位于重庆合川城嘉陵江南岸,筑在钓鱼山上,地势险峻,扼守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经流之处,东面有一条山路,其他三面环水,一面靠崖,地势险恶,悬崖峭壁,钓鱼城高出江面三百多米,是进入重庆的必由之路。拿下钓鱼城,可以直达重庆。
李永和、蔡昌龄进攻几次,没有成功,转至涞滩休整。
涞滩始建于宋代,清朝为防御匪患而重建,城池凭险而设,耸立在渠江岸边八十米高的灵鹫峰上。东、南、北三面悬崖峭壁,西边地势平坦,寨门之外筑有瓮城,瓮城呈不规则的扇形,城内有一条十字街,分别对着四座城门,城内有藏兵洞,城中有回龙寺,灵鹫峰上有二佛寺,两座寺庙庇护当地的老百姓免遭兵匪的战火洗劫,是屯兵扎寨的好地方。
数日以后,起义军进攻重庆。
梁平知县国澍,典史耿凤翔,把总何玉春在梁平与起义军死战不降,蓝大顺无力进攻重庆,只好将军队开进渝北龙兴镇休息,等待翼王石达开、扶王陈得才的消息。
却说江忠义、席宝田到达湖北咸丰,遭遇太平军韦普成部拦截,湘军驻扎唐崖。唐崖土司全乃烈率土家族团丁来助湘军,其他土司都来帮忙。
元明清三朝,鄂西南有十八个著名土司,有人将十八个土司串在一起,编起了一首诗歌——
中建争雄金峒寨,东乡忠路望山盘。
沙溪大旺唐崖郡,木册高乐腊壁间。
漫水东流归卯洞,散毛西去有龙潭。
只因中峒当忠寿,开封旋南石福安。
唐崖有“荆南雄镇,楚蜀层翰”之称。土司城依山傍水,风光绮丽,四周青山叠嶂,沟壑纵横,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站在武陵山脉的高地之上,俯视土司城,斜阳烟雾中,荆南雄风至今犹在。
土兵都是精选之勇,善使勾刀,队列灵活,骁勇善战。太平军不支,一路后退,湘军追到来凤,土兵围追堵截,大破韦普成部。
此时,石达开率太平军驻扎在湖北来凤,与先期从贵州、四川过来的曾广依部会师,队伍达到十万人,进窥奉节。
石达开传令分三路进入四川涪州,四川是天府之国,那里有蓝大顺、李短鞑领导的起义军。
曾广依担任先锋,他非常熟悉渝东道路,率军来到边镇。
边镇地处武陵山脉北部,洪安河、清水河将边镇一分为三,是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纽带,在万山丛中,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网。边镇是湘渝黔三省的交界处,有“鸡鸣三省”之称,三省人将它称为边城第一镇。这里土、苗、汉族杂居,边镇洪安河中间有一个小岛,是个三不管的地方,乱世时候,大家要解决纷争,到岛上立下生死文书,武力解决。岛中有一块空地,便于械斗,胜者到边镇答谢众人,败者被抛尸江中。清代文人章恺这样子描写边镇:
蜀道有尽时,春风几处分。
吹来黔地雨,卷入楚天云。
曾广依在边镇难以排兵布阵,率领太平军从边镇进入酉阳,驻扎龙潭。
龙潭旁边有一条河叫龙潭河,流往古镇。龙潭依河而建,河边有九个码头,沿河一字排开,码头上的船只可到达沅江,进入洞庭湖。
却说江忠义、席宝田率军出来凤,沿峡谷西行,两边的景色青青,偶尔有几只彩蝶翩翩而至,又从两边飞过。
席宝田没有心思欣赏美景,紧跟太平军后面。
苗兵围攻铜仁、印江,朝廷认为石达开和苗部结合,纵兵四出,必为湖南、湖北、四川三省的心腹大患。贵州为交战要冲,朝廷任命田兴恕为钦差大臣,江忠义任贵州巡抚,一起征讨石达开和苗兵。田、江年轻气盛,两人认为贵州兵乱不在话下,一战可以**平。
湖南巡抚翟诰奏请留江忠义防守湖南西南一带,他认为江忠义是自己的部将,田兴恕起于镇筸勇丁,佩钦差官防大印很不合适,上奏折弹劾田兴恕、江忠义。
田兴恕在贵州将法国的天主教传教士抓住斩首,法国人用此事向清廷施加压力。朝廷解除田兴恕的钦差大臣职务,将贵州巡抚江忠义降为贵州提督,任命韩超为贵州巡抚,还将江忠义从广西派至安徽前线作战。
田兴恕也率军入川,两人先后离开贵州,黔军从此不振。
扶王陈得才率太平军占据涪州,驻扎县南鹤游坪,与启王梁成富遥相呼应。
遵王赖文光率军南走,与垫江的祜王蓝成春一起,从东南方向至丰都,石达开的太平军攻陷石柱西沱。
西沱西接忠县,北临万县,脚踏三县,地处四川西部,在沱江之边,称之为西沱。唐代曾经是官盐大道的起点,向南到达湘西,西沱古街一改沿江而建的形制,形成与江垂直的丁字形格局。
三股太平军相隔百里,然而山隔水阻,不能相互呼应。
却说刘岳昭自夔门溯江而上,驻扎龙溪。龙溪又名龙溪堡,四面青山环绕,五条山岭汇聚,地形如五龙戏珠。大宁河舒缓优雅地绕城而过,街道由大宁河的青石板铺就,清幽宁静,有碉堡、禹王宫、明清院落等。
刘岳昭说:“大军在涪陵会师,防止石达开进攻重庆。”
石达开进军路线受阻,派游骑攻下了陕西平利,汉南一带的起义军群起响应。
太平军渡过乌江,兵临涪陵,石达开发布著名的《翼王石达开告涪州城内四民谕》。因守军有所准备,太平军旋即放弃攻打涪陵城,西进巴县,虚晃一枪,分兵进入永川、江津、遂宁。
韦普成率太平军进入永川松溉镇;
曾仕和进入江津中山古镇,遭刘岳昭拦截,离开中山;
黄再忠进入丰盛古镇;
赖裕新进入遂宁安居镇;
余忠扶进入沙坪坝磁器口。
太平军分兵肆掠,攻占重庆周边城镇,这些城镇交通发达,易于筹粮筹饷,为太平军下一步进军重庆打下基础。
同治元年五月,太平军进攻纂江,准备夺取重庆。没想到内应暴露,守军已有准备。石达开受挫后马上传令停止攻城,然后转战合江,在合江大败刘岳昭部后进入川南。
八月,李短鞑的义军放弃了八角寨,进驻龙孔场,胡中和等率军围住了龙孔场。刘蓉出来督军,围剿起义军。李短鞑率军突围,没有成功,湘军擒住义军大将李永和,魁首卯得兴。李短鞑的真名叫作李永和,绰号叫李短鞑”。蓝大顺、李短鞑之乱四年才被平定,龙孔场一战,刘蓉功不可没。
扶王陈得才率领太平军离开鹤游坪,往太平进发,刘蓉派周达武、曾传理两将率军追击,周、曾在大竹东擒获太平军统兵将领周绍勇。
九月仲秋时节,扶王陈得才率军进入宁厂古镇。
宁厂地处巫溪县小三峡边,这里是中国古代早期制盐场地之一,天然盐卤泉自山里流出,朝廷在这里设置大宁监。陈得才获得不少盐巴,然后分两部分进入陕西,与张宗禹、陈大喜一起,进攻抚风边境,又派蓝成春进攻四川广元。
刘蓉非常恼火,派周达武、曾纪凤到广元,寻机歼灭这一支太平军。
且说石达开攻陷了筠连,到达宜宾,胡中和等驻扎横江。
十月庚辰朔,暮秋时节,黄再忠率太平军进入了宜宾高县,知县丁良俊弃城而逃,太平军假装离开高县,丁知县以为太平军已经走了,回到县衙,黄再忠杀了一个回马枪,抓住丁知县,将其斩首示众。
胡中和、何胜必等在横江大败太平军,石达开分军出西昌,离开四川。周达武在仪陇与太平军郭刀刀部相遇。两军交战,太平军失败,郭刀刀被周达武擒住。
曾传理认为四川境内太平军、起义军已经平定,请求骆秉章罢军休整,与刘德谦等先后回到成都,向骆秉章交出兵权,只有胡中和、刘岳昭、周达武三军驻守四川各地。
石达开挺进贵州,兵分三路**,借以迷惑敌军。
第一路由张遂谋率领进入赤水。赤水地处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大斜坡地带,这里谷深地陡,千沟万壑,纵横交错,水路发达。东临重庆,北接四川,是贵州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有“黔北锁钥”之称,是贵州北部的重要门户,与四川九支县一河之隔。
第二路由黄再忠率领攻占丙安。丙安是四川四大古镇之一,有数百年的历史。民间称之为“千年军商古城堡”,离赤水不远。它建在一处悬崖峭壁之上,三面环水,进入古镇只有一条通道,那就是丙安赤水渡口上的吊桥,人马走在桥上面摇摇晃晃,桥下则是汹涌澎湃的赤水河。丙安镇内,有一条几百米长的石板街,两端是寨门,寨门、寨墙都是石头垒成的,非常坚固。沿赤水河边建有不少的吊脚楼、悬空楼、独柱高脚楼,犬牙交错,参差不齐。镇内的茶楼、酒肆、米店、杂货铺林立,生意兴隆。
第三路由曾仕和率领进入大方。太平军到达时,不少苗民前来投军,当地苗民热情接待了石达开,他们用黄豆、高粱、小米、苞谷、谷子酿造的陈年美酒,装在一个很大的酒罐里,拿出来招待太平军。石达开豪气大发,当场赋诗一首,正是:
千颗明珠一甕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
不知翼王后来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