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湘军(全六册)

第十一回 湘军攻打石涧埠 扶王挺进大别山

字体:16+-

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太平军进攻徽州。徽州守将张运兰请假回籍,其弟张运桂代守徽州。朱品隆、唐义训率军支援,合军一处。但是,两人意见相左,难以共事,受命增援徽州以来,摩擦不断。朱品隆率军到徽州城下,太平军来战,朱品隆不敌,唐义训按兵不动,坐观朱品隆被太平军打败。

曾国藩听说此事,勃然大怒,派人斥责唐义训说:“湘军之所以无敌于天下,是因为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关照,将领之间虽然有意见,临阵对敌还没有谁不相互支持的。朱品隆危急,三次促你出兵,你都不答应,你分明是在破坏湘军规矩,不马上改正过来,谁还能管得住你?我行军打仗多年,把将士看成是自己的亲兄弟,我要执行军法,诛灭你这个败类!”

曾国藩斥责唐义训,又飞函朱品隆询问当时的情况。朱、唐非常害怕,彼此后悔,相互致谦一番,然后一起上书曾国藩认错:“我等错了,我俩要和睦相处,相互帮助才是!”

事后,朱、唐不计前嫌,同舟共济,一个月内七战七捷,收复徽州。

同治二年二月,太平军南攻安徽休宁,东掠浙江建德,西侵江西彭泽、鄱阳,北走江南池州,围攻青阳,攻打石涧埠,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朱洪章曾防守东梁山,让李世贤望而却步,此次奉湘军大帅之命守太平。太平军为报东梁山之仇,云集甘棠镇,将太平县城紧紧围住,黄文金声言要活捉朱洪章。朱洪章不服,多次出战。然而,好虎招架不住一群狼,面对太平军的轮流猛攻,朱洪章无法立足,被赶出太平,逃往石涧埠,又被杨辅清围住,不能脱身,遂向鲍超求救。

鲍超病未痊愈,又遭瘟疫袭击,三天两头地给曾国藩写信要求回四川老家休息。曾国藩安慰他少安毋躁,先解石涧埠、青阳之围,以后再回老家也不迟。鲍超不敢违反军令,抱病先救朱洪章。

巢县的太平军进攻石涧,刘连捷、毛有铭拼死抵抗。鲍超为救朱洪章,从黟县方向进攻云岭,前锋刚至石涧埠,太平军看见鲍超军旗出现,准备从石涧埠撤围。

李世贤在石涧埠驻有重兵,霆军多次进攻没有结果。李世贤向太平军各级将领下达死命令:“战则生,逃则死!”

刘连捷人马伤亡较大,队伍不成建制。张运兰前来督战,他不断安慰刘连捷说:“你的人马打光了,我将老湘营调给你统领。需要多少兵,我让老鲍给你多少兵。”

刘连捷恶狠狠地说:“不用,让朱品隆跟我一起上。”

张运兰同意了。是役,刘、朱守住石涧埠,李世贤率军离去。

曾国藩知道徽宁大疫,鲍超损失最大,张运兰也病得不轻,霆军、老湘营都丧失了战斗力,若再与李世贤、杨辅清缠斗下去,弄不好两军都会覆没,皖南局面无法收拾。李秀成在江北狼奔豕突,捻军又与太平军狼狈为奸,江北已经无兵可调。李鸿章远在上海,左宗棠在浙江刚站稳脚跟,已派数支人马到皖南,还没有撑住局面。曾国藩想来想去,将目光投向广西、四川,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席宝田、江忠义身上。

席宝田驻兵川、鄂交界的来凤,江忠义刚从贵州巡抚被降为贵州提督,两人手握重兵,却无战事,正好将他们调到江西前线作战。

席宝田、江忠义二人接到命令,率本部人马进入江西。

江忠义行军速度很快,他领军出沅水,入洞庭,到达岳阳以后坐上湘军水师战船,日夜不停地赶到江西湖口,到军前效力,守湖口、都昌、景德镇水陆两路,防止太平军西进。

席宝田则不一样,他的“精毅营”受四川总督骆秉章节制。当年骆秉章入川,向曾国藩借一千人,准备凑齐一万人马入川,曾国藩没有答应。左宗棠向骆秉章推荐了刘蓉,说:“小亮入川,一人可抵一千人。”

因为此事骆秉章一直耿耿于怀,有意拖延时日,直到石达开在成都被处死以后,他的余部进入广西、湖南境内,才同意席宝田离开湖北来凤,由湘西进入江西。

席宝田一路风餐露宿,赶到南昌,先向沈葆桢报到,然后出兵抚州,又从上饶赶到景德镇,最后到婺源驻防。

杨辅清不再继续跟湘军纠缠,昼夜兼程进至徽州,杀退毛有铭,又南下屯溪、五城,由江湾进至婺源。

杨辅清对婺源、景德镇一带地形非常熟悉,那里曾经是他的根据地。

当席宝田从景德镇进至中云时,杨辅清已经占据了婺源。席宝田走到篁岭时停止前进,他被这里的美景吸引住了,暂时忘记赶路。

篁岭四周群山环绕,层层梯田,油菜花次第开放,花团簇簇,成为黄色海洋,宛如人间仙境。席宝田小时读过私塾,秀才出身的他平时爱看汤显祖的《牡丹亭》:“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篁岭不大,依山而建,重重叠叠,错落有致,又称“梯云人家”。

鲍超闻讯大怒,说道:“席宝田延误军机,致使李世贤、杨辅清、黄文金进入江西。我要向朝廷上一道折子,将席宝田降级处理。”

席宝田一听,赶紧承认错误,留在军前继续效力。

江西防守空虚,太平军一到江西,就好比鱼入大海,鸟上青天。李世贤一路向南,准备跟汪海洋在闽赣边境会师,夺取南城,以武夷山为根据地。

席宝田吃一堑长一智,将功赎罪,他跟着太平军一路紧追,走了一个月,赶在太平军进入抚州前,在金溪山道的狭谷中埋下不少火药、干柴,再设下数支伏兵。太平军走到金溪,即落入席宝田为他们定制的“上方谷”,一如当年诸葛亮火烧司马懿。太平军大败,李世贤退往上清镇,重整兵马,绕到富庶岭,从大旭山北进入黄狮镇,准备攻打南城。

韩进春援皖,他奉命守玉山,防止太平军入浙江。后来太平军南下鹰潭,他才赶到贵溪,失去在金溪与席宝田分功的机会。李世贤在金溪失败以后绕到富庶岭,席宝田估计太平军下一个目标是进攻南城,于是邀请韩进春再干一票,韩进春满口答应。两人不露声色,在旴江西岸设下绊马索。

太平军准备攻打南城,进至旴江,一个晚上架起三座浮桥。

次日一早,太平军通过旴江时,遭到湘军伏击。席宝田、韩进春一左一右朝着太平军碾压过来,整个上午,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湘军铅弹如雨,箭如飞蛇。太平军抵挡不住,死伤无数,退到江边,人马相互践踏,争过浮桥,不少士兵落水淹死。李世贤大败,西走麻姑山,沿途有不少太平军剃发逃走。李世贤在麻姑山转悠了一个多月,派人与汪海洋接上头,又重整旗鼓,出山攻打宜黄、崇仁。

江西巡抚沈葆桢害怕李世贤糜烂江西,向曾国藩请求调鲍超到江西作战,曾国藩命令鲍超率宋国永、娄云庆支援江西。

鲍超接到军令,回复道:“徽州一带的长毛余部尚未清理,可先派周宽世、金逸亭驰援江西。”

金逸亭领命支援皖南,刚到屯溪,即被调到江西作战。徽州兵力不足,黄文金瞅住机会率军攻打徽州。

却说黄文金来到歙县雄村,一如席宝田进入篁岭,也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雄村是徽州历史文化名村,据军师钱江介绍,雄村是一块风水宝地,黄文金自然不会放过,他来到村口,村中水口处有一座长达 140 米的彩虹桥,是一处点睛之笔,通过筑水坝、树林、牌坊,增加锁钥的气势,让水口的自然风光变得无限美好!加之人文气息浓厚,后来有人写诗为证:

碧水环流飘玉带,廊桥飞跨落彩虹。

绿树如屏树边合,青山作帐郭外斜。

黄文金对部下说:“雄村是庸官曹振镛的故乡,曹文植、曹振镛父子在道光朝做过宰相,干过不少误国误民的事情,我们在广西造反,就有他们的功劳。”随后传令加速前进,今晚夜宿雄村。

刚进村口,族长曹廷瑛率领全村六十岁以上的老者数十人前来迎接,他们一路焚香牵猪,燃放鞭炮。

黄文金虽然勇武,也算是一个明理之人,他知道婺源出了不少读书人,读书人是不能得罪的,天王有明文规定:“凡是遇到秀才以上功名的一律礼遇。”可巧了,曹廷瑛就是一位老秀才。

黄文金将这些老者请起,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五桂堂”,堂内种了五棵桂树,“五桂堂”是曹文植所建造。

曹文植,字竹虚,乾隆二十五年进士,做官以后,建了这栋房子送给父亲,桂与贵谐音,比喻曹家贵不可言。五桂堂门楼全部雕砖,前堂后屋都有天井、鱼池。黄文金传令所有太平军将士一律留宿天街,不准进屋扰民,违令者斩!

当天晚上,曹氏族长送来一千两银子,一百担粮食劳军,黄文金笑纳了。休息一个晚上的黄文金,心情好得很。次日早晨,他站在二楼推开窗户,户外景色一览无余,梯田如花海,层层叠叠,有如上帝的指纹,古色古香的天街两边,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太平军将士,村边的山水林大树参天,沿着山路跟天边连接在一起,霭霭烟雾,远山如黛,蔚为大观。

黄文金传令太平军离开雄村,继续向徽州方向前进。经过歙县宏村,由于军情紧急,黄文金没有前去打秋风,而是绕村别走,没有进去骚扰。

黄文金破了唐桂生大营,唐躲在徽州城内不敢接战。太平军在徽州城外四处抢夺,获得湘军不少军需物资,然后出兵徽州。经休宁至祁门,袭击毛有铭,毛有铭军溃败,丢了祁门。

黄文金占领祁门以后,休整半个月,准备进一步扩大战果。

这天,李世贤来到黄山脚下的华阳镇,大集民船。

鲍超一看太平军要溜,调毛有铭守徽州,沈葆桢飞函调江忠义、席宝田回到婺源布防,韩进春守玉山,防止太平军南下。

时值隆冬之际,阴云四合,天降大雪,湘军要从青阳翻越九华山、黄山绝非易事,但是江忠义做到了。

李世贤到达绩溪以后,立即向唐桂生部发动了攻击,唐桂生被逼入城中防守,又向歙县的王开琳部求救。王开琳是张运兰手下骁将,勇猛过人,屡立战功,接到求援信,立即带兵北进。

李世贤命令黄文金率领两千人马埋伏在绩溪南十里麻雀岭,王开琳走到麻雀岭遇到伏兵,被打得溃不成军,逃回到歙县。正要进城,只听到城内一声炮响,冲出一支太平军,为首的正是杨辅清。王开琳敌不过杨辅清,带着溃军逃往徽州。

绩溪援绝,太平军三面围攻,声称要生擒唐桂生,形势非常危急,唐桂生决定突围。当天晚上,唐桂生招募三百敢死队员,杀了一头牛来犒赏大家。

次日一早,唐桂生身穿两层铠甲,手执长矛,率军突围。他斩杀了太平军十几名指挥、检点,在太平军营寨横冲直撞,无人能敌。李世贤远远望见,赞道:“唐桂生一身都是胆,真如三国时期的常山赵子龙。”传令放开一个缺口,让唐桂生逃走。然后率大军攻城,城中无人抵抗,太平军取了绩溪。

却说刘典离开浙江兰溪,从富春江码头上船,经过千岛湖、新安江进入徽州,唐桂生、王文瑞到营外迎接。进营以后,唐桂生说:“杨辅清能战,长毛在黄山休整了一段时间,已经养精蓄锐,目前正在攻打祁门。祁门危急,徽州兵马不够,克庵来得正是时候。”

刘典便与王文瑞合兵一处,离开徽州去救祁门。

湘军还没有到达祁门,黄文金已经率军到金字牌摆开了战场。首先冲入湘军阵地的是弼天豫危永进,他手操两把开山大斧,如同《水浒传》里面的黑旋风李逵一样,往来冲杀,勇不可当。

王文瑞心里发怵,请示刘典道:“长毛来势凶猛,我军是否暂避一下?”

刘典却不屑一顾地说:“我军人少,长毛人多,正面进攻长毛肯定不妥,当迎头痛击。我取此将首级,你去取祁门。”王文瑞点头称可。

刘典策马阵前,挺枪来战危永进,未及十回合,大喝一声,将危永进一枪挑落下马,取了首级。太平军失了主将,抵挡不住,后退二十里。黄文金再到祁门时,王文瑞已经抢先入城,黄文金不敢再战,逃往历口。

刘典节制江西诸将,段起、王德榜、韩进春、席宝田皆听调遣。为解石涧埠之围,他令江西诸将出兵攻打安徽东至,围魏救赵。这步棋早被李世贤看破。李世贤传令杨辅清进攻湖口,黄文金攻打黟县,他自率大军前往青阳。

湘军在皖南处处被动,到处挨打,只有王文瑞在黟县打了一个大胜仗,迫使黄文金退出黟县,逃往祁门。霆军至,将祁门包围起来,断了粮道。三日以后,霆军攻城,太平军招架不住,黄文金弃了祁门,逃往历口、塔川,化整为零,进入黄山潜伏下来,准备东山再起。

历口山清水秀,太平军筹措了不少粮草,又转至塔川。

塔川位于安徽黟县东北,距离宏村有两公里。背倚黄山,遥对奇墅湖,依山而建,房屋飞檐翘角,层层叠叠,如宝塔矗立在山谷之中。村子中有一条小溪流过,远处十里奇墅湖碧波**漾,近处溪水潺潺淙淙。村子周围遍植乌桕树,每到秋季来临,树叶呈红黄褐色等不同的颜色,斑斓绚丽,又有白墙黛瓦掩映其中,景致极佳。

黄文金住在村中最大的建筑绩余堂,绩余堂雕梁画栋,红漆粉彩,非常精致。太平军一路走来,塔川的田间村头,红绿相间,到处可见红叶树木,远处的黄堆山,漫山红遍,层林尽染。近处的山坡上阡陌纵横,各种不同风格的徽派建筑掩映其间,雪白的马头墙顶,炊烟缕缕散开,如同一幅山水画,诗情画意,一派祥和。

却说李世贤率军一路往南撤到东坝、小丹阳,与广德太平军会合后,撤到皖南,攻陷绩溪、祁门、宁国、徽州,太平军出徽州犯休宁,东攻浙江建德,西援彭泽、鄱阳,又往东北方向绕道进攻青阳、池州,石涧埠、黟县。

黄文金率领部队渡过太平湖,进至黟县美溪镇,偷渡得手。刘连捷非常生气,黟县本是刘连捷防区,他见太平军远距离来袭,问:“谁可以去取美溪?”

营官刘廷奎说:“我愿往!”

刘连捷大声问:“拿不下来怎么办?”

刘廷奎大声说:“拿不下美溪,提头来见。”

刘连捷摇摇头说:“老子不要你的头,你提着长毛的头来见。”

鲍超听说这件事,对刘连捷说:“派一个营官去有什么用,你亲自上阵,夺不回美溪,营官以上的将领都提自己的脑袋来见我。”

刘连捷接到军令,率领本部人马前去攻打美溪,鲍超又派王文瑞随后接应。一个时辰过去了,快马来报,说刘连捷已经攻占美溪。鲍超赞道:“真勇将也,关公温酒斩华雄也不过如此!”

左宗棠部将刘典,江西绿营军将王沐联合起来,向黟县的太平军发动进攻,收复黟县。黄文金兵败祁门、黟县以后,命人飞报杨辅清,杨辅清出兵庙首,准备攻打徽州。

探马将此事报告给了刘典,刘典认为徽州防守要紧,应该迅速从祁门撤兵,王文瑞守绩溪,刘典守徽州。隔一日,唐义训、黄少春、王德榜相继率兵来到徽州。

太平军在皖南屡战屡败,士气低落,眼看到了年关却一无所有,杨辅清决定打下徽州,准备过一个肥年。

杨辅清率两万人马来到徽州东,与湘军对峙。

刘典见杨辅清穿着一件破烂衣衫,头上胡乱缠着一条黄头巾,一副邋遢相,身后人马衣甲不整,对众将说:“长毛急需搞一点物资过年,轻敌冒进,我军可以在城东设下几支伏兵,然后再派一支老弱残的兵前去挑战,将长毛引到埋伏处。”王德榜依令伏兵徽州城东十五里山林,黄少春伏兵潜口。

次日,唐义训引兵前来挑战,杨辅清来迎,双方厮杀了二十回合,唐义训假装不敌,逃往徽州。徽州东有太平军防守,杨辅清自然不惧,大胆追赶,走到前方山口拐弯处,放慢了速度。此时湘军伏兵齐出,太平军死伤很多,杨辅清不敢再战,引军徐徐而退。

唐义训要追,刘典说:“不可,杨辅清撤退有序,必然挑选精兵断后,此时攻打,必败无疑,不如慢慢来,何况我军已经在他们的退路上埋有伏兵。”于是慢慢跟进,到了傍晚,杨辅清加快前进脚步,与湘军拉开了距离。

刘典对唐义训说:“可以追击了。”于是,湘军擂鼓前进。

太平军退到潜口山路,遭到伏击,黑夜之中人马相互践踏,死伤较多。杨辅清不敢停留,一路狂奔,天亮时逃到汤口,清点人马,已损失过半,垂头丧气地撤往庙首。

此次大捷,杨辅清从此不敢进窥徽州。湘军趁机攻取歙县,王德榜亦率得胜之师返回浮梁。

苏州、杭州收复以后,朝廷决意平定太平军,对江西的事情比较担忧,频频向曾国藩问计:“如何平定江西?可否将彭玉麟、杨岳斌分开,派一人到江西?”曾国藩认为江西的太平军来去匆匆,不足为患。

朝廷准备起用杨岳斌,诏问左宗棠。左宗棠非常重视杨岳斌,他认为杨岳斌长期统率水师,没有发挥他的才能,便向朝廷上奏说:“杨岳斌厚道德重,自湘军建水师以来,十分勤勉,统领内湖、外江、淮扬、太湖水师,攻必克,战必胜。湖州、常州、广德的长毛进攻江西,江西维系东南,江西安定则东南安定,江西危急则东南危急,杨岳斌才堪督抚,可以独当一面。”

左宗棠的奏折与廷议基本吻合。不久,杨岳斌署陕甘总督,彭玉麟为水师提督,鲍超为陆军大将,到江西跟太平军作战。黄翼升任外湖水师统领,孙昌国任内湖水师统领,杨岳斌到达南昌以后兼领外江、内湖水师。

鲍超升了官,朝廷调他去江西进攻李世贤,他心里不乐意,想起曾国藩曾经说解了春阳之围,就可以回一趟老家,这军令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鲍超心里面自有自己的小算盘,这段时间,他在皖南作战打了很多胜仗,抢了不少金银财宝。他想以奔丧为名,将这些金银财宝运回四川。他这点心思是跟曾国荃学的,凭什么老九每次夺取一座城市都可以回家一次,买田起屋,俺老鲍打了胜仗,当然也要回家买田起屋。这次,他挑了十几车金银财宝去见曾国藩,希望曾大帅能够放他回去。

鲍超到了安庆,曾国藩出衙迎接。曾国藩看了看鲍超进贡的礼物,挑来挑去,单挑了一顶小花帽,价值五六两银子,说是留给自己的外孙子戴,其余礼物让鲍超统统带回。

李榕乘机进言:“鲍超军纪最差,每攻下一座城市都要抢劫三天,皖南老百姓怨声载道,应予以严惩。”

曾国藩摆摆手,说道:“我只用其所长,霆军纪律最差的确不错,但是鲍超能够打仗,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样的军队到哪里去找?一个将领是一支部队的魂魄所在,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你能带出一支霆军吗?”众人看到曾国藩这个态度,都不作声了。

鲍超听到曾国藩的评价,非常感动,再也不提回四川老家的话了,回到皖南以后,马上率军出征江西。此时,曾国荃正在南京鏖战。正当李世贤全力以赴在皖南与湘军打得天昏地暗时,接到天京来信,说湘军水师已经攻克九洑洲,令其迅速回援。

李世贤大惊,传令湖口、都昌、建德等地的太平军迅速撤军,又令青阳、宁国、东坝的太平军准备回援天京。

太平军云集青阳,李世贤到达东坝,驻扎小丹阳,令古隆贤守广德,大有夺取池州之势。赖文光从广德来到东坝以后,搜集大小战船三百多只,组建一支水营,在固城湖操练,并扬言要出长江口,到江北与李秀成会师。

彭玉麟认为赖文光不除,迟早会成为心腹大患。命令朱洪章守东翠山,成发翔水师进入石臼湖,进剿赖文光。自己屯兵濡须,杨岳斌防守芜湖。

却说杨辅清、黄文金出兵庙首,沿着徽水进攻泾县,鲍超从宁国增援,在泾县打了一个大胜仗,解除了泾县之围。

古隆贤攻打青阳,霆军又到,黄文金前来支援青阳,两军对峙。

曾国藩调喻俊明、江忠义救池州,李榕援青阳。

李榕立功心切,从湖口至池州,在江南咬住杨辅清不放。一路紧追。连克香口、张溪、牌楼三镇,进至马衙。李世贤已经在这里埋下一支伏兵,出其不意,将疲惫不堪的湘军打得溃不成军。杨辅清回身再战,李榕抵挡不住,在江忠义的保护下退往池州,被喻俊明、喻吉三接入城中。

为解青阳之围,彭玉麟率领水师进至高淳,防止李世贤进入南京,又命令喻俊明、喻吉三、江忠义、席宝田增援青阳,同时飞函向曾国藩报告战况。

曾国藩命令鲍超回援青阳、铜陵、宁国、泾县,水师将领喻俊明、中军护将喻吉三增援青阳,江忠义率军出湖口,席宝田率军出抚州,四路大军在青阳会师,克期向青阳的太平军发动攻击。

青阳太平军见湘军各路援兵云集在城外,古隆贤担心自己腹背受敌,撤出青阳。

鲍超率军行至南陵,见太平军已经从青阳撤走,率军攻打建平。石台、太平两地的太平军进攻宁国、泾县,反而被湘军给打败了,退回石台、太平。

朱品隆的任务是防守旌德,太平军进攻青阳,他私下去救,防守出现了漏洞,引得太平军大举来攻,处处被动。湘军虽然最后将太平军击退了,收复了旌德、青阳,朝廷却要朱品隆献城来赎罪。

八月,汪海洋率太平军进入江西,在湖口、彭泽一带,被湘军打败,往池州方向撤退,开始围攻青阳,喻俊明奉命前往青阳救援。江忠义接到青阳的警报,从江西鄱阳出发,率兵援助青阳,彭玉麟率领水师到青阳督军。黄文金见势头不对,从青阳撤走,青阳之围始解。宁国、太平一带的太平军进攻高淳、溧水,谋袭芜湖湘军陆军,进攻新河庄。

九月九日,湘军收复宁国、泾县、青阳三座城池,俘获太平军以及其家属四万人。

彭玉麟率领水陆两军攻打太平,太平军的营寨、炮台都被湘军炮火给摧毁了,湘军水师进到高淳,高淳的太平军守将请求归降。

湘军水师战船将石臼湖高淳至东坝的水路全部封锁,彭玉麟亲自进攻水阳江,杨岳斌率领水军前来会师,攻克沧溪镇。

鲍超又与杨岳斌、易开俊、刘松山一起,率军来攻打东坝,太平军非常惶恐,湘军水师乘胜进攻,一举攻克了东坝、建平。溧水守将邢凤翔抵挡不住,献城投降,湘军水师收降太平军一万多人,将他们全部遣散。

成发翔善于水战,能开硬弓,百步穿杨,是湘军水师骁将之一,其统率的士卒纪律严明。由于指挥得当,攻城略地,无所不克,深得彭玉麟信任。他领军到达东坝以后,凭借火力优势,很快就攻克小丹阳,将李世贤逼进石臼湖。

石臼湖是皖南第一大湖,方圆数百里,到处是河湾港汊沼泽。赖文光初练水师,也不熟悉水战,与湘军一触即溃。湘军水师火力又猛,长龙、快蟹、舢板交替作战,威力无比。太平军每战皆北,赖文光收拾残余战船,清点一下船只,还剩下四五十艘,不敢再战,率领水营进入水阳江,占领水阳镇。太平军以水阳镇为根据点,派人去联络皖南的太平军,准备在皖南东山再起。

太平军进入枞阳,张宗禹获知,率捻军南下麻城,与太平军遥相呼应。

为了支持李鸿章争夺上海,曾国藩设立淮扬水师,由黄翼升担任统领。黄翼升果然不负所托,花了一年的时间创建淮扬水师,领六千人马到达吴淞,跟李秀成打了一仗,旗开得胜。从此以后,淮扬水师专门在上海为淮军运粮运兵,有时候协同淮军作战,立功甚多。

潘鼎新、刘铭传奉李鸿章的命令攻打常熟,黄翼升从上海赶来助战,炮轰江南重镇福山,福山太平军守将骆国忠投降。黄翼升率领淮扬水师**,进入常熟城外,在虞山架起大炮轰城。

常熟是苏州北边屏障,常熟一失,淮扬水师战船可以进入苏州。李秀成从六安赶回苏州,稍做停留,率兵前来争夺福山。他刚将潘鼎新、刘铭传两军包围起来,马上遭到虞山炮火攻击。

曾国藩又命令李朝斌组建太湖水师,配合李鸿章攻打苏州。李朝斌大喜,不到半年时间将太湖水师组建完毕,统领五千人马,日夜操持,随时准备出征。

常熟太平军守将熊益勇,官至震天义,广西蒙山人,幼时随祖父上山打猎,被野兽抓瞎了一只眼睛,从此以后变得性情粗暴。太平军攻打他家乡的时候,他投奔太平军童子营,后来长大了,能力举千斤,跑起来可以追骏马,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被李秀成收为义子。

李秀成命令他守常熟,刘铭传亦是淮军悍将,跟熊益勇交过几次手,每次交战都被震得虎口发麻,几天都不能恢复,故而淮军无人敢跟熊益勇单打独斗。

淮军急于攻下常熟,刘铭传也不再跟熊益勇单打独斗,潘鼎新架起云梯攻城,利用火枪的优势将太平军压得抬不起头来。但是,每次登城都没有成功,常熟依然在太平军手中。潘鼎新想要退兵,李鸿章又不允许,又调黄翼升前来助攻。

潘鼎新假意率军后撤,熊益勇领三千人马来攻,大破“鼎字营”,又乘胜追击,准备扩大战果,不想遭到淮扬水师炮击,人马死伤过半,败回常熟。黄翼升率领船队由福山进入常熟,前后绵延十几里,控制了太平军进出常熟水路各处交通要道,不让粮草进入常熟。常熟危急,李秀成率军驰援。

霆军接连攻陷建平、溧水,将太平军驰援南京的道路全部堵死,金陵一带的湘军与江苏一带的绿营兵连成一片。

王可升进攻宁国的太平军,烧毁小淮窑一带的太平军营寨十几座。鲍超率军进攻梅岭、庙埠,均取得胜利,太平军被迫撤出梅岭、庙埠。

鲍超分军驻守各地,王可升守溧水,李榕守建平,降将洪容海守高淳,其他的城池如青阳、石台、太平、旌德、泾县、宁国府都一一派兵把守。

成大吉进军颍州,捻军从颍州撤围,往南边退去。苗沛霖见绿营势大,向胜保请命,前往剿捻。胜保接到苗沛霖的报告,向朝廷上奏说没有必要让湘军北进。

却说多隆阿大破陈玉成,收复庐州。陈玉成通知捻军,准备占领颍州、青州,因而到寿州来见苗沛霖。苗沛霖恐怕多隆阿进军寿州,祸及自己,设计诱擒陈玉成。

胜保嫉妒湘军的战功,又想利用苗沛霖来巩固自己的势力,积极扶植苗沛霖。

闰八月,苗沛霖让出寿州和正阳关,蒋凝学率军前往驻扎。

萧庆衍屯军霍邱,成大吉、毛有铭驻颍州,在三河尖安营扎寨,又分军驻守固始,王德泗驻军六安,他们都是李续宜的部将。

胜保移军陕西,在奏折中说请朝廷将苗沛霖的部队划给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驻军山东,开始也不喜欢苗沛霖。苗沛霖私下打探僧格林沁,知道这位蒙古王爷非常骄横。于是花重金收买了僧王手下几个耳目,僧王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些耳目都会及时告诉苗沛霖。苗沛霖认为湘军与僧王争功,可以用计离间他们。僧王果然中计,向朝廷上奏道调苗沛霖到军前效力,可以倚靠苗沛霖剿平捻军。朝廷同意。

十月,由于颍州、寿州一带的圩丁捕杀湘军采樵伙夫,湘军准备回击圩丁。苗沛霖向僧格林沁报告了事情经过,僧王接到来信,对苗沛霖的做法十分赞赏,还重赏苗练一万两银子,让他们继续制造摩擦。

曾国藩知道湘军兵力不足,在安徽的势力还不足够强大,便托词和州、巢县、含山、舒城兵力空虚,命令蒋凝学撤出寿州和正阳关,退守霍邱、舒城。

朝廷闻讯,极为震怒,责问僧格林沁。僧王感到沮丧,向朝廷上奏折辩解此事,苗沛霖不敢站出来反对。

江宁太平军北渡长江,过江以后立即攻克江浦、浦口,向西攻下含山、和州、巢县。曾国藩知道李世忠的日子并不好过,立即调拨两万五千两银子、大米两千石支援李世忠。

同治元年,这是太平天国生死攸关的一年,洪仁玕的好友罗孝全出走,干王受到牵连,被天王革职。这一年,洋人与湘军、淮军并肩作战。

天京危急,李秀成向各地的太平军发出勤王号令,陈得才、李世贤、汪海洋等积极响应。

陈得才率领十万太平军走蓝田,出武关,从南阳进入襄阳。陈得才进入襄阳以后,继续东进随州,赖文光率军前来迎接。

舒保负责防守安陆,两军在涢水边摆开了战场。舒保率领三千蒙古骑兵,被太平军引至山林地带,骑兵的优势无法展开,遭到了围歼,舒保战死。两支太平军会师以后进入大别山,因为粮草不继,又有家属随军,进军速度非常缓慢,给官军可乘之机。

舒保之死,令湖广总督官文怒火万丈。舒保是官文的心腹爱将,蒙古骑兵在湖北屡立战功,舒保战死,官文仿佛被人抽了脊髓,他向朝廷狠狠地奏了湖北巡抚严澍森一本,说他见死不救,对舒保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朝廷很快剥夺了严澍森官职,诏命官文治军。

陈得才进入麻城,朝廷调三路大军来攻,官文进至黄州大营,防止太平军西进。曾国藩出兵安庆至潜山、宿松一带布防,僧格林沁率大军南下,到达三河尖,陈国瑞防守正阳关,防止捻军张宗禹部南下。

捻军马融和部将刘维桢到寿州投降蒋凝学,蒋凝学又趁机拉拢马融和。僧格林沁擒斩张乐行以后,马融和认为捻军的大势已去,张宗禹又年轻,肯定驾驭不了捻军,早有投降之意,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赖文光南下迎接太平军,马融和事得其便,向绿营提供情报,出卖捻军、太平军。

官文、僧格林沁率师围剿,麻城、霍山两战,太平军、捻军内无粮草,外无救兵。马融和阵前投敌,太平军大败,溃不成军,陈得才战败自杀,主力被歼灭,三十万人马顷刻烟消云散。

太平军无功而返,曾国荃却攻破了天堡寨、地堡寨,南京城已经在湘军炮火的打击范围之内。这时,洪秀全才想起了以前的忠臣良将,于是在天京城内追封功臣,林启容因功被封为“勤王”。正是:

扶王跃进大别山,兵败身死一瞬间。

忠肝化作杜鹃血,染红天国一片天。

不知洪秀全又将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