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元年三月,鲍超率军渡过长江,抵达池州以后,一路东进,准备攻打青阳。前锋刚到马衙,探马来报,说长毛青阳守将程才豪率领五千人马扼守九华山五溪桥,在溪东布阵,专候我军。
鲍超笑顾左右道:“长毛自不量力,竟敢挡我霆军,简直是在找死!”他亲自披挂,打马来到五溪桥,准备涉过溪水以后开始进攻。
申名标上前制止说:“攻城略地是部将的事情,何必主将出马?”
鲍超非常镇静,用极其平静的语气说:“那就命你率军攻打。”
双方隔溪叫骂,申名标架了几座浮桥开始涉溪,太平军来攻,双方在溪边决战。鲍超集中炮火猛轰太平军阵地,霆军奋勇冲杀,申名标一马当先,一把刀舞得如泼风一样势不可挡。程才豪敌不过申名标,开始后退。鲍超见前军获胜,带头冲过浮桥,乘势猛攻。太平军溃散,一部分逃到九华街,另一部分逃回青阳。霆军一路追击,攻克青阳,那些逃往九华街的太平军,又翻过九华山,向南逃往石台、太平。
鲍超占领了青阳,派一支人马到九华街寻找太平军余党,折腾一日,一个人影都没有见着。探马回报,说贼将程才豪已经逃往石台。
鲍超恨恨骂道:“真他娘的比泥鳅还滑溜,长毛就算逃到天边,老子也要将他追回来。”说罢,传令申名标进攻石台,自己为后援接应。
申名标翻过九华山十王峰,到达陵阳镇,进至石台东十里横渡,探马来报,说长毛已经出太平进至七都,断了我军后路。
申名标大惊,急告鲍超。鲍超说:“无妨,这些偷鸡摸狗之辈,让我来收拾,你只管拿下石台。”
太平军刚刚到七都,听到霆军已经离开了青阳,前来攻太平,不再西进,退回郭村。不久,便被鲍超追上。两军交战,霆军如狼似虎,如决堤的江水滔滔不绝,势不可挡。太平军败北,退回太平。霆军不待主将下令,架起云梯攻城,不到两个时辰,太平城破。
霆军冲进城内见人就杀,见金银就抢,将一个好端端的太平县城搞得鸡犬不宁。
申名标到达石台,下令包围县城,又架上柴草,声称要浇上麻油焚烧东门。
太平军石台守将邓仲隆紧闭城门,尚天豫谢华奎劝阻,邓仲隆非常生气,抽刀对着谢华奎说:“如今石台的四周都是清妖,再敢乱言惑众,我一刀砍了你。”
次日,邓仲隆领兵出城与霆军交战,被申名标杀得丢盔弃甲,狼狈地逃回城内。石台城内其他将领都知道申名标厉害,霆军能战,纷纷缒城投降。
邓仲隆苦着脸对众人说:“我自从参加金田起义以来,早就抱了必死的信念,宁死不降。”
指挥许武远听从监军谢华奎蛊惑,打开了南门,出城投降。霆军蜂拥而入,守将邓仲隆与霆军巷战,身受二十余处创伤,血尽而亡。霆军占领石台,鲍超进城以后,敬重邓仲隆是一条汉子,令人将其装入棺木,葬在九华山脚下。
鲍超连取三城,抢了不少财物,大包小包堆满了仓库,看得刘典、张运兰眼红,想分一杯羹。鲍超不给,放出话来:“谁有本事去长毛那里抢去。”鲍超一向深得曾国藩信任,刘典、张运兰也不甘示弱,相约各率人马夺取南陵。
张运兰大声说道:“杨岳斌在南陵遭到失败,我们抓阄,谁抓到谁就主攻南陵,然后其余诸将各领本部人马攻占南陵周边城池,如何?”鲍超同意。
三人抓阄,张运兰抓到南陵,二话不说,率军来到了南陵城下,让鲍、刘观战。湘军数万人马列阵南陵城外,黑压压一眼望不到边。南陵守将徐靓南胆战心惊,正犹豫间,只听城外数声炮响,张运兰身先士卒,冒着乱箭前来攻城。不到两个时辰,城外石垒尽平。张运兰又乘胜扩大战果,攻进城内,徐靓南退入县衙后花园,被张运兰一箭射翻,落到水池中,然后将其抓住,押到城外斩首示众。
当张运兰再次出现在城门楼子的时候,城下的湘军呼声雷动,鲍超、刘典看后非常服气。南陵克复,张运兰攻繁昌,鲍超取泾县,刘典围旌德。
繁昌在南陵上游,太平军守将杨以彪获知湘军一日之内攻陷南陵,勇不可当,心惊胆战。
三天以后,探马来报,说张运兰率军出南陵,前来攻打繁昌,前锋已经至盛桥。杨以彪下令紧闭四门,拉上吊桥,上城据守。又飞报宁国,请求黄文金派兵来援。黄文金命令:“擎天侯严植来率领三千人马前去支援,从水路赶往繁昌。”
杨以彪获知援军快到了,信心大增,在城内暗挖三条地道通往城外,同时选派八百名敢死队员,由指挥时晓光带领,半夜时分前去偷袭湘军。湘军有人站墙子,发现了太平军前来偷袭,立即发出警报,慌乱一阵以后又稳住阵脚,损失数十人马。张运兰大怒,率军出击,太平军边打边撤,从城门口返回城内。
次日一早,湘军为了泄愤,发炮攻城,从早晨战到中午,炸死数百名太平军。严植来率领水营前来助战,刚一登岸,还未摆成阵势,遭到张运兰炮火打击,溃不成军,死亡一千多人,余部退到江中。湘军步骑绕着繁昌城,前后达十余里,挖四条地道通往城内,太平军填平三条地道,另有一条地道没有被发现,湘军填满炸药,点上火线,一声巨响,繁昌城墙被炸塌三十多米。湘军蜂拥入城,杨以彪死战得脱,逃入太平军水营,离开了繁昌,前往芜湖。
鲍超与刘典两军沿着青弋江两岸进军,泾县的太平军守将叶兆龙早就听过鲍超大名,非常害怕。
霆军围城,从城外至舒溪密密麻麻的都是人马,又有不少战船乘风扬帆,蔽江而来。叶兆龙完全丧失斗志,当申名标在城下骂阵的时候,太平军军心已乱。霆军开始攻城,太平军勉强坚守半日,至黄昏的时候城破。叶兆龙夺门逃往宣城,鲍超取了泾县,又少不了一番洗劫,发了一笔横财。
刘典沿着青弋江进至旌德,旌德太平军守将玉再师派先锋余全满前来三溪迎战。刘典阵斩余全满,湘军发起冲锋,太平军退却,反将玉再师的队伍冲乱。玉再师平时饮酒过度,无力交战,被乱军一撞,从马上栽了下来,被赶上来的湘军乱刀砍死。刘典命人割下人头,传示三军。太平军失了主将,城也不回,四处逃散。刘典乘势攻克旌德,入城以后,晓谕将士不准扰民,违令者斩,军令一下,三军肃然。
湘军基本控制了江北,曾国藩决定对南京发动进攻。
李秀成知道湘军进攻天京,命令杨辅清、李世贤死守宁国。
鲍超走到宁国,太平军顽强抵抗。曾国藩得知鲍超进军受阻,对各位将领说:“杨七麻非常狡猾,又很剽悍,在宁国与霆军对峙。双方有恶战要打,安庆方面不能断了霆军粮饷。”
宁国位于皖南山区东北侧,东邻天目山,西靠黄山,是皖南山区咽喉地带。
鲍超知道与太平军长期对峙不是目的,他派人到宁国府城门叫骂,又暗中在左右两翼埋伏两支人马,专等太平军出城迎战。
以前太平军见到霆军的军旗就吓得屁滚尿流,没想到杨辅清敢出城迎战。霆军自乱一阵,往青弋江方向退却,太平军前来追赶。
宁国县令陈布亚赶着一群牛羊前来劳军,太平军一见,上前抢夺牛羊。就这么缓了一下,霆军已经逃回大营,杨辅清传令在离霆军营寨五里以外的地方安营扎寨。
当天晚上,杨辅清派人前来劫营,鲍超早有准备,在营内布下了陷阱、伏兵,杨辅清偷袭时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
李世贤见鲍超坚守不出,渐渐丧失警惕,认为霆军不能战。
鲍超在宁国战败,退守青弋江,杨辅清誓要将霆军消灭在皖南。朱南桂奉命到宁国增援鲍超,杨辅清知道湘军援兵到来,引兵出宁国东南二十里的黄荆山安营扎寨。两军对垒,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霆军新败,有了援军,斗志复旺。鲍超、朱南桂认为太平军人数是霆军五倍,又占据有利地形,若贸然攻打,肯定要吃亏。如果打持久战,湘军一旦粮草不继,肯定会失败。于是他召集众将,统一部署。
鲍超传令申名标率一千精兵,到黄荆山密林深处潜伏,待霆军与长毛开战以后,霆军佯败,长毛主动追击之际,杀入杨辅清大营,在营内遍插军旗;朱南桂率领三千人马,在青弋江东岸摆开品字阵,与长毛摆出决战态势;鲍超自率五千人马正面佯攻,成大吉率领一千人马留守大营。众将领命,分头准备。
次日早晨,霆军营内战鼓响起,鲍超率大军朝太平军营寨杀来。杨辅清早有准备,率太平军出营列阵对敌。两军交锋,短兵相接,双方士卒一起缠斗。霆军素来以好战闻名,人人不怕死。太平军人多,三个打一个,双方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只见鲍超令旗一挥,霆军放倒帅字旗,纷纷后逃,还故意扔下不少武器。杨辅清见霆军后撤,笑顾左右道:“区区鲍超,怎是我的对手?”然后下令全线追击,务必将霆军全歼于青弋江。
鲍超率军退到青弋江东岸,太平军已经打到了阵前。鲍超大喊:“前面是波涛滚滚的青弋江,后面是数倍于我的长毛精锐,霆军已经没有退路了。大家只能背水一战,击溃长毛,否则我等死无葬身之地!”霆军将士闻言,立即反击,人人不怕死,个个找活路。
霆军突然杀个回马枪,这一点大出杨辅清的意料。太平军人数虽然占有优势,但斗志已经大不如初。不少士兵手里拿着战利品,追了一阵,已经力不从心。朱南桂在青弋江畔以逸待劳,面对湘军品字阵的进攻,杨辅清除传令收兵回营休整以外,别无他法。
太平军纷纷后撤,退到黄荆山大营。杨辅清走到了营前,只见大营内遍插鲍超军旗,正在疑惑,忽听一阵梆子响声,营内箭如飞蝗,不少太平军中箭。杨辅清臂中一箭,拨转马头就跑,但退路已被霆军拦住。杨辅清死战逃脱,鲍超也不追赶,回师攻打宁国州。宁国州守将黄天朔见杨辅清失败,弃城而逃,鲍超收复宁国州,又转攻宁国县。
霆军攻到城墙下,城上拼命扔下石块、砖头,有的砸在门板上,有的直接砸在头上。霆军并不退却,城上又抛下不少硝石、火药包,城下顿时变成一片火海。整整一天,宁国县城外硝烟一阵阵腾起,又慢慢散去。直到黄昏,战事仍无进展,鲍超只好下令撤退。
张运兰到宁国县助战,急切之间也攻打不下,守城的是太平军悍将赖文鸿。这天,张运兰正在指挥湘军攻城。突然城门大开,赖文鸿率领五千人马冲出,突入湘军阵地,如入无人之境。张运兰烦躁异常,脱去盔甲,只穿了一件背心,挺枪直取赖文鸿。湘军见主将如此神勇,奋力向前,反而将太平军冲得七零八落。赖文鸿见张运兰光着两条臂膀,一杆大铁枪神出鬼没,连弓箭也伤他不得,就在怀中取出火枪,准备射击。张运兰看得清楚,挺枪来刺,赖文鸿心慌,来不及取出打火石,就被张运兰枪尖扎到,火枪脱手。赖文鸿不敢与张运兰缠斗,拨马从斜刺里冲出。张运兰正要追赶,有几名指挥、检点迅速围了过来,双方缠斗在一起。张运兰连挑两将,双方战到黄昏,各有死伤,方才收兵,张运兰也不攻城,后退二十里下寨。
隔一日,赖文鸿率军前来叫板,张运兰大开寨门,引兵而出,双方再战,喊杀不断,声震十里之外。双方战了一个多时辰,有两路湘军从左、右两侧直插太平军左右两翼,霆军旗迎风招展。太平军一见,如同中了魔咒,一个个脸色惨白,步步后退。此时山上鼓急如雨,赖文鸿自知不能再战,策马狂奔。张运兰岂能让他逃脱,纵马来追。惊天侯韩崇山挺枪来迎,被张运兰兜心一枪,刺进胸膛,倒毙马下。赖文鸿军大溃,士卒伤亡数百人,坠沟填壑者难以计数。
鲍超见正面进攻已经奏效,准备渡过青弋江后向北推进。
杨辅清已经在岸边摆好了阵势,黄文金将精锐士卒埋伏在青弋江西岸树林之中,双方隔江对峙。鲍超穿着铠甲,命令士兵向太平军发动进攻。杨辅清假装失败,还想将霆军引向岸边的树林。哪里知道鲍超隔岸用泰西望远镜将树林里的伏兵看得一清二楚,过江以后并不急着追击,而是迅速占据岸边各处山岗,然后架起火枪猛轰树林。
林中太平军被炮火炸得无处藏身,冲出树林。霆军吹起号角,铁甲军手持长矛盾牌将太平军围住,黄文金骑在马上左冲右突,就是冲不出霆军重围,身边的士卒成批倒下。杨辅清见黄文金被围,勒转马头,重新杀入重围,将黄文金救出,逃往云岭。霆军追杀十里,大胜而归。此战,太平军伤亡大半,杨辅清元气大伤。
当天晚上,太平军家属男女老幼一千多人上了云岭。鲍超知道云岭的山势险要,地形复杂,也不追赶。
太平军攻打泾县,打了三日还没有拿下城池。此时,鲍超已率大军从宁国赶了过来。
李世贤认为泾县地势险要,城池不容易攻打,不如放弃泾县,转攻青阳。杨辅清不听,说要跟霆军在泾县决一高下。李世贤不得已,命令赖文光弃船登陆,与古隆贤一起出兵青阳。青阳兵少,古、赖两人一战而克青阳,黄文金也从历口来归,太平军势力复振。
鲍超占据泾县,令朱品隆为先锋,尽起旌德人马,越过黄山,准备从陵阳南面攻打青阳。
李世贤闻讯,派古隆贤去陵阳防守,阻止湘军北上。
太平军扼守九华山南北各处隘口,与霆军对峙。隘口上雉堞完整,滚木礌石齐全,鲍超攻了几次,没有成功。双方势力犬牙交错,小仗不断,各有胜负。
却说李世忠在江北一带拥兵自重,朝廷下令让他协助曾国荃会攻南京,李世忠借口粮草不足,向朝廷索饷。
李秀成打下了常熟以后又发兵五万,经九洑洲进攻浦口。李世忠不支,很快丢了浦口。李秀成在亲兵的保护下进军安徽,连克运漕镇、含山、巢湖、和县,进至无为。韦俊拼命抵抗,太平军前进步伐受阻。李秀成传令李世贤不要跟霆军在皖南纠缠,派一支人马抢占东梁山,从背后攻打韦俊。
李世贤接到了军令,遣赖文光集皖南战舰出青弋江云集东梁山,准备渡江北上,又命令杨辅清、黄文金等从青阳出发,昼夜兼程赶往东梁山。
朱洪章奉命防守东梁山,非常尽力。副将献计说:“长毛大举来袭,东梁山十分危险,有随时丢失的可能性,应该向曾大帅求援。”
朱洪章迟疑了一下,随即语气坚定地说:“如今敌我势均力敌,犬牙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未开战就搬救兵,没有道理。我自从跟润帅出兵贵州以来,大小数百战,败少胜多,就算李世贤尽起江南之兵,我也不惧。”众将听了朱洪章的话信心倍增。
朱洪章给众将分析敌情说:“李世贤的人马多是皖南溃卒,黄文金虽然勇悍,然而谋略不足,在霆军面前处处被动挨打,古隆贤、赖文光虽然有谋略,却不能攻城略地,与我军正面作战。李世贤率领这些人前来攻打东梁山,其目的是想过江。就算东梁山失守,江面上还有湘军水师,隔江对岸还有西梁山。长毛没有水师,就算是鄱阳湖的麻雀,插上翅膀也是休想全部飞过长江。大丈夫建功立业就在今日,请大家死守东梁山,有临阵脱逃者一律斩首。”
众将知道朱洪章凶狠,说得到做得到,一齐立下誓言:“我等誓与大人死守东梁山!”
同治二年二月十八日,太平军猛攻东梁山,湘军殊死抵抗。东梁山地势险要,朱洪章粮草充足,太平军久攻不下。李世贤将东梁山层层包围起来,让赖文光率军渡江,到江北配合李秀成作战。
太平军在东梁山渡过长江,船靠北岸,遭到西梁山守军炮击,不少战船被击沉。赖文光传令全速前进,闯入裕溪口,沿西河进入无为,向韦俊的后背发起猛烈进攻。
韦俊自从投降湘军以后,经常跟太平军打仗,只要攻下城池,一如鲍超纵兵抢劫,积攒了不少金银。如今水路被堵,他的供给被掐断了,韦俊却舍不得拿银子出来犒军。
赖文光到达无为,弃船登陆,他对将士们说:“今日与大家一起深入清妖腹地,已经没有了退路。只有竭尽全力,打败叛将韦俊,与忠王会师,才是唯一的出路。”众将士齐声答应愿意死战。
赖文光将船中烈酒全部搬出来,与将士们狂饮一番,然后摔碎酒瓮,跨上战马,舞着大刀,冲进韦俊营寨,杀了个六进六出。
赖文光原来是韦俊部将,手下将士大多认得韦俊。进得营寨,他们狂砍滥杀,所向披靡,不少士卒大喊“活捉韦俊”!
韦俊知道情况有变,不敢交战,率一队人马,携带金银珠宝逃往庐江。太平军乘势攻克无为,两军胜利会师。
李秀成在大营里面接见了赖文光,他见赖文光年轻有为,又机智勇敢,非常高兴地说:“侍王手下有如此非凡人物,天国之大幸。希望你一如既往,再立新功,我将奏请天王表彰你。”赖文光叩谢而去。
太平军在无为休息一日,决定乘胜前进,扩大战果。李秀成指着地图对众将说:“前方庐江吴长庆、桐城周盛波亦是我军死敌,谁愿意去取桐城、庐江?”
众将在上海跟淮军交过手,知道吴长庆、周盛波彪悍,无人敢应。见状,赖文光说:“末将愿往!”
李秀成大喜,命赖文光率领皖南人马为前锋,又调江北一万人马归赖文光节制,进攻庐江。
赖文光率领本部人马离开无为,西进一百余里,走到白湖,前方刮起了一阵大风,一团团黑云从湖面上压了过来,霎时间将太平军罩住。赖文光对众将说:“大风黑云压向我军,这是淮军将要来攻打我军的前兆。”吩咐将士在湖堤上选择几处低洼背风的地方,扎下营寨,又派出几支人马四处打探。
吴长庆获知太平军要来攻打庐江,传令众将夜袭白湖,将赖文光赶回无为。众将领命,分头准备。
当晚三更时分,庆字营打开东门,士兵口衔枚,马摘铃,偷偷地向白湖方向前进,在天亮前赶到白湖。
太平军营内一片漆黑,门前有几个哨兵提着灯笼在移动,淮军估计太平军还在睡觉,冲进营寨后准备乱砍乱杀。哪知道营内没有兵马,只是一座空寨。吴长庆大惊,情知中计,传令后撤。只听到白湖堤上一声炮响,太平军已经封住了退路,乱箭如雨,庆字营退入营寨。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营寨进水了!”众人一听,乱作一团。原来是太平军决了白堤,随着水位不断升高,庆字营人马在污水中相互践踏,压死的,溺死的,被乱箭射死的不计其数。
吴长庆逃到一处高地上大骂道:“赖文光,你这个狗娘养的,水淹淮军,要损阴德的,老子变成厉鬼也不会放过你。”
太阳初升的时候,战事已经结束了,水面上到处漂浮的都是淮军尸体、马匹、旗帜。没死的庆字营士卒都放下武器,做了太平军俘虏。
吴长庆仅带数十人逃离白湖,当他赶到庐江的时候,庐江城墙上面已经换上了太平军的蜈蚣旗。吴长庆长叹一声,逃往舒城。
捻军听说太平军在江北连战皆捷,陈大喜从河南商城南下,穿过大别山,进入麻城、武穴,跟太平军遥相呼应。他派人给李秀成送信,说要跟太平军会师庐州。
李秀成听后非常高兴,命令赖文光迅速攻占桐城,为捻军东进扫除障碍。赖文光领命前去攻打桐城,他对部下说:“桐城守将周盛波原来也是一名绿林好汉,在肥西一带打家劫舍,后来投靠了李鸿章,自成一营,也算人中豪杰。但是他祸害老百姓已久,我军攻打桐城,不会有人来帮助他。”
太平军从庐江进至吕华亭,周盛波已经列好了阵势等待赖文光。两军交战数次,各有死伤,太平军不能前进。周盛波以骁勇著称,率领的士卒全是肥西悍匪,一个个傲气十足,根本不将太平军放在眼里。几仗打下来,战斗力占有明显优势。赖文光对众将说:“周盛波虽然勇悍无比,但是他没有谋略,只不过是喜欢单打独斗罢了。盛字营铠甲厚重,要击破他也不是一件难事。盛字营多步兵,太平军多骑兵,我请忠王将所有马匹调到桐城,在三十里铺的平原地带与盛字营决一死战。”众将士一听,信心大增。
数日后,太平军骑兵如期到达三十里铺,分成数股隐藏在树林。
赖文光到盛字营营前搦战,周盛波出战,不到半个时辰,太平军就开始撤退,沿途抛撒物资。周盛波传令部下全力追击,务必生擒赖文光。
盛字营一直追到三十里铺,前方是一马平川,太平军丢盔弃甲,四处逃散。周盛波骑在马上哈哈大笑,传令追杀。此时,盛字营已经跑得是上气不接下气,铠甲又厚又重,要求休息,周盛波不许,淮军只得再追。
只见前方一声炮响,铅弹挟着风声呼啸而来。太平军骑兵马匹之间用铁链锁着,结成方阵,快速推进。平原地带,步兵遇到了骑兵,结果可想而知。尽管盛字营能战,此时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何况盛字营已呈强弩之末。赖文光回身再战,太平军步骑结合,不到两个时辰,在三十里铺将盛字营剿灭得干干净净。
周盛波身受重伤,在亲兵的死战下得脱,率数十骑逃往舒城。赖文光清扫战场以后,又率领太平军南下桐城。桐城内的盛字营士卒已经弃城逃走,赖文光顺利取了桐城。
赖文光连下三城,李秀成惊为异才,率领大军进至庐江。陈大喜率领捻军出武穴,走黄梅,过宿松、太湖,进至天柱,陈兵潜山城外,扬言要攻打安庆。曾国藩惊慌失措。
哪知捻军只是虚晃一枪,又北上桐城、庐江,与李秀成的大军会师一处,让曾国藩虚惊一场。为了解除捻军、太平军对安庆的威胁,曾国藩调彭玉麟到安庆防守,又命令李鸿章攻打苏州,曾国荃攻打南京,鲍超攻打皖南,李世忠攻打九洑洲,想将李秀成从安徽逼回苏州。
捻军、太平军会师庐江以后,韦俊、吴长庆、周盛波等分别防守舒城、肥西、庐州,整天提心吊胆,害怕捻军、太平军前来进攻。李秀成决定先拿下六安,再攻庐州。
同治二年三月,李秀成出兵庐江,兵临舒城,韦俊躲在城内不敢出战。太平军将士在城外百般辱骂,韦俊用棉絮塞住耳朵,不予理会。
舒城城坚,不易攻打,李秀成率领大军经过霍山佛子岭,往北攻打六安。大军晚上经过佛子岭的时候,李秀成命令太平军将士手持两支火把,绑在沿途树杈上,绵延数十里。
消息传到六安,六安知州何家骢非常惊恐,向安徽巡抚唐训方求救,唐训方派蒋凝学率两营人马前往六安。蒋凝学与知州何家骢、粮台曾广翼、六安守将王载泗,霍邱守将萧庆衍一起商议战守,蒋凝学说:“如果长毛进攻六安,大家要声息相通,严防死守!”众人同意。
李秀成攻打霍山,一战而定,接着又攻占青山、苏家埠。陈大喜见太平军轻易取胜,说愿意率领捻军攻一次坚城,李秀成同意了。
捻军以前从不攻打城池,一掠而走。这次有太平军做后盾,陈大喜想露一手给大家看看,就率领捻军架云梯攻城,何家骢等人非常惊恐。
蒋凝学语气坚定地说:“若是长毛前来攻城,我军确实是难以抵抗。可捻军前来攻城,是舍其之长,用其所短,看来主将陈大喜好大喜功。如今趁长毛尚未在六安全部集结,我率部出击,定能挫败捻军,捻军攻城受挫,锐气一夺,守六安就容易多了。”何家骢不敢定夺,粮台曾广翼认为可以一试。
六安城瓮城不高,捻军认为有机可乘,陈大喜指挥人马抢夺瓮城。一部分人骑在马上射箭,一部分人抬云梯攻城。有几个人爬上了瓮城,蒋凝学见情势危急,悬出重赏:凡是能够将长毛打下去一个,赏银十两。军中当即出来几十个壮汉手持长棍冲上前去,将几名捻军打下城墙,其余人等一哄而上,攀上瓮城的捻军都被打出城墙,直接摔死,时间不长,战斗却十分惨烈。
捻军攻了数次,被湘军用弩箭、砖石击退。陈大喜顿时气馁,传令退兵,此时,六安城门大开,蒋凝学率两营人马冲出,捻军大败,陈大喜单骑突出重围。李秀成来救,蒋凝学才停止厮杀,压住阵脚,徐徐退入六安。
捻军攻城受挫,李秀成率军将六安城围起来,准备待城中粮尽,军心不稳的时候再进行攻打。安徽粮台大营就设在六安,六安城内粮草充足,守上几个月都没有问题,就怕城墙被攻破,这一点李秀成没有料到。
太平军围城十余日,估计城内的粮草已尽,开始攻城。此时,城内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六安城内的青壮全部上了城墙,加上守军、援军,人马有二万多人。蒋凝学、王载泗、何家骢、曾广翼分守四门,六安城附近石矶、徐集、江店、姚李等乡镇团练都来助守。
太平军连续进攻几次都没有得手,李秀成到城外山岗遥望六安城,只见城墙上旗帜整齐,四门皆由兵丁防守,队伍丝毫不乱,城内的百姓挑水做饭,协助清妖守城。
李秀成神情黯淡,怅然若失。快马来报,说淮军程学启已经攻克了太仓,进至昆山,李鸿章准备攻打苏州。
李秀成闻讯大惊失色,对众将说:“若苏州有失,我军就算打下了六安、庐州也于事无补。”于是传令退兵。
次日一早,蒋凝学、王载泗登城巡视,见太平军大营静悄悄的,到了中午也不冒炊烟,派出几个探马前去打听。很快,探马回报,说城外的长毛、捻匪已经不知去向,留下的是一座空营。
数日以后,太平军、捻军已经进至定远,决定分兵。李秀成命赖文光率一支人马留在定远,与捻军联合作战,在江北牵制湘军,然后自率大军赶往苏州。赖文光西走麻城,又向北折向河南商丘,跳出了清军的包围后分为了两支,一支退回陕南,一支转战鄂、豫、皖。这两支人马公推赖文光为领导,继续与清军作斗争。
却说李世贤与湘军激战东梁山,朱洪章坚守阵地,自然无暇顾及太平军北渡长江,眼睁睁地看着赖文光登船而去。李世贤见赖文光顺利过了长江,传令太平军所有将士一律后撤,离开东梁山,退至青阳。
朱洪章守住了东梁山,与众将庆祝一番,隔了两日,收到曾国藩军令:到南京龙山桥防守,编入吉字营。朱洪章大喜,尽起本部人马,乘湘军水师战船前往南京。
南京军情紧急,曾国藩又征调江忠义军。江忠义自江西出湖口,不幸得了瘟疫,返南昌就医,途中死于吴城,时年三十一岁。
江忠义,字味根,湖南新宁人。江忠源的弟弟,累功擢知县、知府、道员、署贵州巡抚、改授贵州提督,赐号“额尔德木巴图鲁”。朝廷依总督例赐恤,赠尚书衔,谥“诚恪”,立功地建专祠,后加赠太子少保。
沈葆桢留下江忠义余部“精捷营”,组建赣军。江西自此有一支劲派,与王德榜、段起相辅相成。
左宗棠向朝廷上奏,以刘典屯祁门,防止太平军进入江西、安徽。
且说李世贤撤离东梁山,来到青阳,不久,鲍超即率领大军从泾县来攻。李世贤决定调集太平军在皖南的全部兵力与鲍超决战。
同治二年二月二十四日,湘军、太平军在青阳城外摆开战场,李世贤率领杨辅清、黄文金、古隆贤等人站在阵前,鲍超则率领朱品隆、申名标、宋国永、王文瑞等人立于旗下。
两军对阵,李世贤越众而出,让鲍超出来答话。鲍超策马上前,李世贤鞭指鲍超大声说道:“妖头鲍春霆听着,你自领兵以来,一直以偷鸡摸狗为业,不像一个统兵大将,又贪财好利,宁国瘟疫是上天对你的惩罚。你还不知死活,敢来抗拒天兵天将?”
鲍超打了一个哈欠,正色说道:“我可是没有时间跟你卖弄嘴皮,有本事跟我老鲍在刀枪上见输赢。你连一个小小的东梁山都打不下来,也敢在霆军面前叫板,真是不知死活。”二人正在斗嘴,只见青阳城墙外面露出了十几条地道,黄文金带人从地道里面冲出来,在霆军脚下攻击。鲍超没有防备这一招,霆军乱了一阵,后退十余里方才稳住阵脚,黄文金胜了一场,缴获了不少的战利品。
太平军正要退兵,张运兰从半路杀出,黄文金不敌,回青阳的退路被霆军封住,逃进九华山。
古隆贤被鲍超打怕了,见了霆军心存畏惧,他向李世贤献计说:“黄文金孤军进入皖南山区,凶多吉少,末将愿意率领一支人马前去取徽州,鲍超必然回救,青阳之围自解。”
李世贤已经猜到了古隆贤心思,便说:“找到黄文金以后,不必攻打徽州,你拿下黟县,黄文金去打景德镇。”
杨辅清认为李世贤的主意不错,说:“清妖江西兵力空虚,景德镇又是清妖根据地,打下景德镇,皖南全盘皆活。”李世贤同意,古隆贤领命而出。
却说黄文金从九华山到达石台,没有马上攻打城池,而是率领一支精兵直趋石涧埠。石涧埠是湘军粮草转运地,里面的粮草堆积如山,只有一个营的湘军防守,太平军不费吹灰之力将其拿下。
黄文金一夜暴富,飞告李世贤。太平军长时间征战,得不到休养,李世贤从青阳撤兵,绕道九华山,进入石涧埠休养生息。黄文金惦记景德镇的繁华,又出兵石门街。
石门街地处皖赣交界之处,水陆交通便利,湘军水师将领王定国奉命出湖口,防止太平军进入景德镇。古隆贤刚离开青阳,王文峰奉命追赶,走至洋塘与黄文金不期而遇,双方打了一场遭遇战。太平军不敌,退往酉河渡口,又被王定国部封住退路。太平军人马全部崩溃,元气大伤,退回皖南。
古隆贤从九华山南下,并没有遇到黄文金,进至黟县东北方向与霆军偶遇,撤到黄山脚下的郭村,又被朱品隆围住。太平军弹尽粮绝,部下纷纷向朱品隆投降,古隆贤仅率数骑人马逃往湖州。
鲍超将古隆贤人马分至各营,又命令朱品隆进攻石台,封住太平军从石涧埠往西进入黄山的道路。
鲍超为了围攻李世贤,将李榕从浙江建德调到彭泽防守。李榕长期跟随曾国藩、左宗棠,深得信任,到达安徽以后,他对鲍超说:“李世贤智勇过人,这次将其围在石涧埠,要防止他突围进入江西。”
鲍超命令席宝田死守景德镇,哪知席宝田没有将鲍超的话放在心中,只想上阵杀敌。
太平军以石涧埠为中心,砍倒树木,挖断道路,将交通要道堵塞。鲍超进至石台,天天派人前来搦战。
黄文金对众将说:“兵法上讲‘攻势不是时候就采取守势’,正应我军。我军以逸待劳,粮草充足,不与霆军争一日之短长。”李世贤认为黄文金说得好,传令太平军关闭城门,停止击鼓,此举在兵法上谓之偃旗息鼓,也就是示弱,让霆军摸不清楚虚实。
闰八月,太平军苏州援将张元堂、常州援将赵济川率军来攻宁国,驻扎在湘军大营南门外十里处。朱南桂命令湘军后退十里安营扎寨,张、赵命令太平军准备进攻,此时,霆军突然出现,张、赵知道鲍超厉害,连忙退走,霆军乘势放火,烧毁太平军数座营寨。
赛天燕朗锦奎驻扎湘军大营北门外,当他远远地看到霆军旗出现,也跟着弃营而走。东门外太平军守将闻树勋见两军皆退,惊慌失措,他也看到了霆军三星旗高高飘扬,一齐退走。
太平军守将张衍曾出东门,正准备偷袭东门外湘军,远远看到霆军旗,不敢出战,往东退却。霆军追了六十里,张衍曾回身再战,霆军从两翼包抄,张衍曾见势不妙,单骑突围而走,其他各路人马分路突围。此战,太平军死亡两千多人,伤者不计其数,霆军俘获太平军一万一千人,战马三百多匹,大获全胜,湘军再围宁国。
宁国守将高庆云见前方已败,将县城献于鲍超,鲍超应允,命高庆云进攻广德。
广德太平军守将梁玉柱不敢来战,亦献城投降,霆军轻松夺取三座城池。朱南桂对鲍超说:“宁国州城未破,春霆追敌六十余里,城内长毛如果进攻我军大营,后果不堪设想。霆军往前进攻遇到强敌,往后撤退失去营寨,不是很危险吗?”
鲍超笑着回答说:“我只知道兵势不知道兵法。”
曾国荃将雨花台大营建立起来以后,陆续提拔李臣典、凌有和、崔文四、李金洲为营官,又陆续将任星沅、陈东权、赖荣光、石清吉等调到雨花台效力。就连跟随左宗棠的战将王可升率领士兵援助南京的时候,也被曾国荃扣住不放,收入麾下,他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能攻善守的湘军战将只要到了南京,一个也别想走,从此改穿“吉字营”号衣。
却说李秀成与陈大喜在定远分兵以后,回到了苏州,江北巢湖、含山、和县、运漕镇空虚。曾国藩命令萧庆衍、毛有铭攻打巢县,刘连捷、张诗日攻打运漕镇,彭玉麟攻打含山、和县,又将韦俊调到枞阳,防止李世贤从池州进攻安庆,调张树声五营去上海,归李鸿章指挥。湘军连战皆捷,运漕镇、含山、巢湖、和县相继克服,桐城、庐江太平军势孤,弃城逃往定远,投奔赖文光。
皖南宣城、芜湖是杨辅清、黄文金的老巢,李世贤进入江西以后,两人不愿意随大军征战,自愿留在皖南。接到勤王命令后,杨辅清攻打泾县,黄文金攻打南陵,计划出师芜湖,援助南京,均遭失败。湖州的太平军想前来增援,被淮军拦住。
各路援兵相继失败,南京已经成了一座孤城,李秀成一筹莫展。
当常熟之战如火如荼进行之时,淮军程学启部在淮扬水师欧阳利见、王东华的协助之下连克太仓、昆山,进至吴江,苏州城内也开始出现混乱。正是:
三军齐唱大风歌,正是神仙遇劫魔。
十万精锐过吴江,奇功建在苏州河。
不知淮军战果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