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梁晓声小说精选集(套装共10册)

3

字体:16+-

第一场春雨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

姚玉慧斜卧**,不胜闲愁地观望着雨滴淋洗窗外那棵树的新叶。

忽然,她听到了一阵歌声:

兄弟们啊,姐妹们啊,

不能再等待……

不是一个人的歌声。

不是几个人的歌声。

不是几十人几百人的歌声。

是成千上万人的歌声!

她怔怔地倾听了片刻,一跃而起,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奔到了阳台上。

歌声在城市上空回**着,震彻着。

兄弟们啊,姐妹们啊,

不能再等待……

二十余万返城待业知青组织在一起,聚集在一起,被他们的一个返城待业知青伙伴的死所激怒,向城市示威游行了!

她无法看见他们的队伍。

他们正冒雨行进在大街上,向市委而来。

他们所经之路,交通完全中断!

“金嗓子”倒退在他们前面,他的嗓子已发不出雄浑宽广的声音了,他紧封双唇,挥动两臂。

返城待业知青队伍,在他的指挥下,反反复复地只唱那两句:

兄弟们啊,姐妹们啊,

不能再等待……

不知他们是在什么地方,怎样集合起来的。

雨淋湿了这支队伍。他们一步步地“占领”了一条街道,又“占领”了一条街道。

“**”中,也没有哪一派能够组织起这么一支浩浩****的示威游行队伍!

在这支队伍里,默默走着徐淑芳,怀抱着宁宁。

北大荒返城知青之子,被他的知青母亲用衣襟包裹着,遮挡着淅淅沥沥的雨滴。

在这支队伍里,默默走着严晓东和王志松。他们也像徐淑芳一样,一人怀抱着一个孩子,是“金嗓子”的双胞胎女儿。

他们继续“占领”着一条又一条街道!

一根竹竿挑着一件破旧的兵团战士的棉大衣,高高擎举,作为他们的旗帜。

他们似潮流要一条街道又一条街道地淹没这座城市!

一切车辆避向马路两边,没有一个司机敢按一声喇叭。

一段马路上准备重铺路面的一堆堆,在他们经过之后,沙堆不见了。

一个交通岗亭,在他们经过之后,被连同底座搬上了人行道,里边的交通警呆若木鸡。

雨,更大了。

他们的歌声,更高了。

他们经过市劳动局后,那条马路上坐满了他们的伙伴。

他们经过市公安局后,那条马路上也坐满了他们的伙伴。

他们经过省教育厅,那条马路上又坐满了他们的伙伴。

城市被震慑了!

城市屏息敛气。

只有他们的歌声响彻城市上空:

兄弟们啊,姐妹们啊,

不能再等待……

站在阳台上的姚玉慧,终于看到他们了。他们出现在胡同口,一步步“占领”了胡同,朝市委领导宿舍大院走来。

她看到的只不过是他们分出的小小一支队伍。

警卫人员没来得及关上门,铁栅院门被冲开了。这支队伍拥进院内,顷刻坐满了一院!

她如同被定身法定在了阳台上!她呆呆地俯视着他们。

徐淑芳也在这些返城待业知青中,她首先发现了自己当年的教导员,认出了自己当年的教导员,怀抱着宁宁,仰头望着自己当年的教导员。

大雨泼在她脸上!

大雨淋透了她包裹着宁宁的衣襟。也许那孩子感到冷了,突然哭起来。

当年的知青教导员猛地离开阳台。她冲出楼,撑着伞跑到徐淑芳身旁,替徐淑芳遮雨。

“教导员,原谅我。”

“我也代我父亲,请你们原谅。”

“我们不是冲着他一个人来的。”

“谁的孩子?”

“我们的。我们大家的。他曾被遗弃在火车站……”

姚玉慧想起了返城那一天弟弟对她讲的事。

她说:“把孩子给我,让我抱进屋去,他会被淋病的!”

徐淑芳感激地点了一下头。

她从徐淑芳怀中抱过哭着的孩子,跑进楼去。

阿姨惊恐万分地围着她团团转:“这可怎么好?就你一个人在家,他们要是……这可怎么好?”

她苦笑道:“什么事也不会发生的。阿姨,你给这孩子冲杯奶去吧!”

阿姨六神无主地离开后,宁宁不哭了。

她抱着孩子走到窗前,望着在雨中坐满院子的当年的知青伙伴,心中说:“爸爸啊,原谅他们吧,他们是不能再等待了,像您的女儿一样……”

她不由得将自己的脸紧紧贴在孩子脸上……

返城待业知青们的队伍在继续向市委走去。

公安局长高大魁梧的身材,仿佛一座碑。他叉开两腿站在返城待业知青队伍正走过来的马路尽头。

他身后,排列着由数百名刑警队员组成的双重散兵线。

一辆小汽车从马路尽头的丁字形路口出现,直开到他身边才猛刹住。

市长跨下了小汽车。

市长低声说:“立刻撤走你的刑警队,否则我罢你的官!”

老局长看了市长一眼,语气十分强硬地回答:“我有职责保卫这座城市的治安,现在谁也无权命令我撤走我的刑警队!”

“我不认为这是骚乱!”

“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是粉碎‘四人帮’后发生在本市的最大一次骚乱!”

“他们没有打砸抢!”

“他们若敢,我就下令开枪!”

老局长说罢,从头上摘下了警帽,向市长递去。

市长不接。

他缓缓弯腰将警帽放在雨地上。

市长激怒了:“当你开枪时,站在你枪口前的将是我!”

老局长不再回答,岿然不动地注视着越来越近的返城待业知青们的队伍。

双方接近得仅距五六米了,返城待业知青们的队伍停止了前进。

一辆接一辆靠在马路边的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里的乘客,纷纷跳下,争先恐后跑进各个商店。

“金嗓子”不由得转过身,这才明白队伍因何而停止行进。他对“蓝警服”们张大嘴喊了一句,然而没有人听到他喊的是什么,因为他的嗓子沙哑得几乎喊不出声音了。

老局长做了一个手势,他身后的双重散兵线,迅速形成了阻挡的蓝色方阵。

从返城待业知青们的队伍中跨出一个人——严晓东。

他轻轻推开“金嗓子”,朝队伍振臂高呼一句:“跟着我!”

他一步步向前走。

返城待业知青们的队伍一步步跟着他。

“站住!”老局长厉喝一声,一只手放到了手枪套上。

市委大楼就在他身后,他绝不允许他们再接近市委大楼一步!

严晓东没有站住,对他的警告和他的动作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继续向前走。

市长一步跨到严晓东与老局长之间,伸开双臂,面对返城待业知青们大声说:“我是市长,我理解你们!也请你们理解城市,理解市委的困难!”

“你理解我们?”严晓东站住了,冷笑道,“你根本不理解我们!城市也不理解我们!你的儿子或你的女儿小时候,你带他们到公园里去骑过木马吗?”

市长不明白这个返城待业知青为什么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一时不知怎样回答才是。

“如果你没有,你无法理解我们!小孩子骑在木马上,每旋转一圈,向父母招一次手,这是人性!你懂吗?我们年年向城市招手,因为我们已不是小孩子,我们却仍骑在木马上!我们不是被艰苦吓回到城市里的!十一年,我们四十余万,可以盖起一座城市!可是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汗水并没有换取到足以使我们感到自豪的劳动成果!历史浪费了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汗水!我们不能再等待!”

严晓东说着,又向前跨了一步。

他身后的队伍,也向前跨了一步。

市长不由得退了一步。

站在市长身后的老局长不由得退了一步。

站在老局长身后的蓝色方阵不由得退了一步。

严晓东将脸转向了老局长:“开枪啊!拔出枪来开枪啊!你们不是打死了我们一个吗?你为什么后退了?”他从地上捡起了老局长的警帽,又说,“只要我一句话,我们就会将你踏在我们脚下,将你的刑警队踏在我们脚下!”

他说一句,向前跨一步。

市长连连后退。

老局长连连后退。

刑警队的蓝色方阵连连后退。

“我们并不想闹事!但如果拿枪吓唬我们,那是愚蠢的!我们不过要求城市关注我们的存在,指给我们一个起点!我们他妈的只要一个起点!有了一个起点我们会证明我们这一代人不是废品!”

刑警队的蓝色方阵已经退到了市委大楼楼前,再无退路。

严晓东将警帽朝老局长一递:“您戴上吧!我们连您的警帽也不想踩坏!”

市长替老局长接过了警帽。

“我们是累了,累极了,但我们这一代还没垮呢!市长同志,请您检阅吧!”严晓东说罢,朝后一甩湿漉漉的头发,转身高喊:“全体……立正!向后……转正步……走!”

“向后……转!”

“向后……转!”

“向后……转!”

“正步……走!”

“正步……走!”

“正步……走!”

返城待业知青的队伍中跨出了许多人,站在人行道上,向他们的队伍重复着严晓东的口令。

马路下当年的防空洞,发出巨鼓般的震响。

嗵!……嗵!……嗵!……

挑在竹竿上的破旧的兵团大衣——他们的旗帜,被擎得更高!

兄弟们啊,姐妹们啊,

不能再等待……

这两句歌声又在城市上空回**。

市长自言自语:“他们和当年是多么不一样!”

是的,他们和当年不一样了。他们已不是当年的“红卫兵”了。他们也厌恶了流血和骚乱,只想向城市表明他们的存在,所以他们向后转。

老局长暗自呼了一口气。

嗵!……嗵!……嗵!……

马路两旁的街树抖动着。

各种车辆,缓缓随在他们身后,终于有了行驶的机会。

“开枪打死那个返城待业知青的事,你调查了吗?”

“我正在调查。也许事情是复杂的,会有某种背景……”

“噢?”

“子弹从背后击中,正当防卫不能自圆其说。”

“没有那件事,不会导致今天这件事。”市长说着,将警帽递给老局长。

老局长接过,许久才戴上。

“我相信……”

“什么?”

“他们今天能够把我,把你,把你的刑警队踏在他们脚下,可他们没有。”

“我今天也是做好了他们从我身上踏过的思想准备的。”

“喜欢文学吗?”

“不感兴趣。”

“一本小说也没读过?”

“读过一本——《刑警队长》。”

“再多读一本吧——《悲惨世界》。”

“……”

“书中一个人物很有点儿像你,名字叫沙威。”

“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

“一言难尽。”

“下场如何?”

“给自己戴上手铐,跳进塞纳河淹死了。”

老局长不再问什么,抬头向返城待业知青们的队尾望去。

他们的旗帜——挑在竹竿上的破旧的兵团战士大衣,像高高擎举着的十字架上的耶稣。

嗵!……嗵!……嗵!……

防空洞发出的震响,如城市的巨大心脏在搏动。

忽然,一棵街树渐渐向马路倒下。随即,又倒下一棵,又倒下一棵……

马路两旁的街树,都开始向马路中央倾斜,纷纷倒下,障碍了各种车辆的行驶。

这情形使市长、老局长和刑警队员们惊诧万分。

而紧接着发生的情形,更加使他们目瞪口呆——一长段马路徐徐向中间塌陷下去!

又一长段马路徐徐向中间塌陷下去!

一辆公共汽车,两辆无轨电车,同时随马路塌陷下去,只露出平顶,无轨电车的“辫子”脱离了电缆,在空中摇晃。

老局长反应迅速地大吼一句:“快抢救!”

他的刑警队员们奋不顾身地向塌陷地段奔去!

返城待业知青的队伍也骚乱起来。他们被他们自己的力量惊呆了!

严晓东第一个跳下塌陷地段救人。

王志松、“金嗓子”跟在其后跳了下去。

无数“兵团服”跳了下去……

马路仍在塌陷。

当年耗资巨万的“防空洞”,今天被证明在现代战争中没有任何实际战备意义。

返城待业知青们的旗帜倒了,被踏在他们自己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