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梁曉聲小說精選集(套裝共10冊)

知青與知識

字體:16+-

據我所知,“知識青年”之統稱,早在“五四”之前就產生了。那時,愛國的有識之士們,奔走呼號於“教育救國”。於是在許多城市青年中,鼓動起了勤奮求學以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儲備自身知識能量,希望將來靠更豐富的才智報效國家的潮流。用現在說法,那是當年的時代“熱點”。許多不甘平庸的農村青年也熱切於此願望,呼應時代潮流,紛紛來到城市,邊務工,邊求學。

那時,中國讀得起書的青年有限。好在學科單純,且以文為主。讀到高中以上,便理所當然地被視為“小知識分子”了。能讀能寫,便皆屬“知識青年”了。而達到能讀能寫的文化程度,其實隻要具備小學五年級以上至初中三年級以下的國文水平,則就綽綽有餘了。那時具備初中國文水平的男女青年,其詩才文采,遠在如今的高中生們之上。甚至,也遠非如今文科大學的一二年級學生們可比。

那時,“知識青年”之統稱,是僅區別於大小知識分子而言的。是後者們的“預備隊”。而在大批的文盲青年心目中,其實便等同於知識分子了。

他們後來在“五四”運動中,起到過曆史不可忽略不提的作用。雖非主導,但卻是先鋒,是恰如其分的主力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城市首先實行中學普及教育。文盲青年在城市中日漸消亡,“知識青年”一詞失去了針對意義,於是夾在近當代史中,不再被經常用到。它被“學生”這一指謂更明確的詞替代。

即使在“文革”中,所用之詞也還是“學生”。無非前邊加上“革命的”三個字。

“知識青年”一詞的重新“啟用”、公開“啟用”,眾所周知,首見於毛主席當年那一條著名的“最高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