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悟性逆天,你才八岁就成了帝师?

第三百二十三章 原来,他也是皇子

字体:16+-

长孙无忌刚一进宫,就发现宫中气氛不太对劲。

平日那几个守门的侍卫,都已经不见。

他心头一紧:“我这不会重蹈何进覆辙吧?”

不过他仔细一看。

取而代之的,倒是皇后宫中的侍卫。

这才松了口气。

“我这妹妹,可比东汉的何太后靠谱多了。”

他下意识摸了摸脑袋,然后才走到太极宫,看见龙椅旁摆着一张小桌子。

这次李世民亲征,没有像上次一样,让太子监国,而是让皇后垂帘。

这张桌子,正是长孙皇后平日处理政务的地方。

长孙无忌见状,也不顾礼数,直接走了过去。

抬起头来,认真道:“皇后娘娘,臣有本奏。”

长孙皇后听到这话,只是微笑摇头:“哥哥,此时只有你我两人在这里,你又何必拘谨?”

见长孙无垢说话如此亲近,长孙无忌心中一定。

然后才开口道:“妹妹,你难道真不知道陛下的心思?”

“若是他真把乾儿的太子之位给废了,那他可就完了。”

“就是咱们长孙氏,恐怕也没有好下场。”

长孙皇后叹了口气:“哥哥,你这话可就错了。”

“乾儿就是被废了,顶多是做不成皇帝,倒也不会多惨。”

“至于咱们长孙氏,更是不会有什么损失。”

长孙无忌听到这里,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话从何说起?这历史上……”

但他说到这里,却突然想起什么,猛地一拍脑门。

他脑海中,一瞬间闪过李彦出京之前,跟他说的话。

“妹妹,莫非陛下要立的新太子,也是你亲生的皇子?”

他看见长孙皇后点头,这才松了口气。

“这就说得通了。”

同时在心里暗道:“难怪李彦当时,让我不必担心。”

“若是新太子,也是我的外甥,那我倒确实安如泰山。”

“只是不知道他这后半句,让我小心外甥媳妇,又是从何说起……”

长孙无忌一边思索,一边松了口气。

但很快他又皱起眉头。

“那陛下看中的人是谁?”

“是老四还是老九?”

“老九年纪太小,恐怕不是他,而老四……虽然看起来温文尔雅,其实内里是个狠角色。”

“他为了夺得承乾的太子之位,用了不少手段。”

“要真是让他继位,承乾恐怕也留不住性命!”

长孙皇后也叹了口气。

对于四子李泰的性格,她这个做母亲,哪里能不了解?

长孙皇后幽幽道:“放心吧,不是老四,也不是老九。”

长孙无忌听到这里,彻底懵了。

“不是他们,那又是谁?”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挪到皇后的肚子上。

“妹妹,莫非是你又……”

长孙皇后脸上一红:“你想什么呢?!”

她叹口气,然后才说道:“哥哥,你莫非忘了当年,在乾儿之前,我跟陛下还有个长子?”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面色一变,很快反应过来:“莫非是皇长子当年没死?”

长孙无垢点头,把事情经过,跟他说了一遍。

长孙无忌听完之后,眉头反而皱的更紧。

语气中也严肃许多。

“皇后,此事可不是开玩笑的。”

“就算您能确定,皇长子真的还活着,这突然找个朝臣都不知道的人物,来做这个太子,只怕他们也不会服气。”

“至于咱们大唐的宗室,恐怕也会颇有微词。”

“若是这样,还不如依旧让承乾继续做太子呢,或者换老四也行。”

长孙皇后听自家哥哥这么说,面露欣慰。

“我这个哥哥,倒也不是完全只顾亲情,也知道国事为重。”

她笑着开口:“哥哥,你放心吧,这个人选,朝臣绝对说不出什么来。”

长孙无忌跺脚:“妹妹!现在可不是大汉朝那会儿了!”

“你和陛下,想复刻汉宣帝的事情,是根本不可能的。”

“朝臣可不会只看血脉,就支持个从不认识的皇子做太子!”

长孙无忌口中的汉宣帝,就是汉武帝的曾孙。

汉武帝的太子造反后,汉武帝一怒之下,自灭太子满门。

只有太子的孙子逃过一劫,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

当时的大汉臣子,看在汉宣帝的血脉份上,还肯认他做皇帝。

大唐可不行。

长孙无忌脸急的通红:“就算真想让皇长子回来做太子,也得徐徐图之,先让朝臣认识他,在他身上下注。”

“等时机成熟了,才能换太子。”

“你们现在的步骤太急了!”

长孙皇后脸上表情微妙,似笑非笑地看着长孙无忌。

“哥哥,你怎么知道我那长子,不能得到朝臣的信服?”

长孙无忌猛地摇晃脑袋,连脑仁都在发疼。

“他凭什么得到朝臣信服?”

“难道他还能是李彦……啊?”

长孙无忌看着自家妹妹脸上的表情,动作突然凝滞。

“不会真是他吧?”

一个时辰后。

长孙无忌失魂落魄地回到自己府上。

他的管家在门口等着,看见长孙无忌回来,心中先是疑惑,甚至有些惊恐。

还以为是皇后也跟自己哥哥同流合污,打算一起造反。

他赶忙迎了上去,心中打定主意,要真是如此,就干脆一刀把长孙无忌给杀了。

总不能让大唐重蹈大隋覆辙,让后方有人造反,使得东征高句丽功亏一篑。

他凑了过去,小心翼翼地问道:“主人,您这是怎么了?我那些密信,还要不要送出去?”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伸向怀中。

等他问了好几遍,长孙无忌才反应过来。

“还送什么?不送了!”

长孙无忌一挥手,然后想起什么,突然对管家说道:

“对了,上次李彦到咱们府上,不是重新写了一份【永欣寺赋】?”

“你去把那赋文拿来,我要再看一遍。”

管家听到长孙无忌前边的话,偷偷松了口气,把怀中的匕首重新收好。

但听到后边半句,却又疑惑起来:“老爷,您要看它干嘛?”

长孙无忌没有回答,只是抬头看向西方,似乎看到极远处。

“我还能干嘛。”

“呵呵,真是没想到,没想到啊!”

“原来,他就是……”

长孙无忌再次摇头,不过很快就停下。

在宫中摇头那下,让他脑袋现在还疼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