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 生育製度 鄉土重建

鄉土工業的新形式

字體:16+-

技術的改進是提高生產力所必須的條件,一個社會的生活程度最後也決定在生產力,但是單就技術上求改進卻並不一定能提高社會上大多數人民的生活程度,因為這裏還包含著一個分配的問題,那就是,從新技術中所增加的生產結果不一定能分給社會上大多數人民的。我在上麵曾舉出一個我們自己曆史上利用水力的故事來說明新技術一旦被少數人所獨占了,對於普通人民所引起的危害。這種例子其實不必在很古的曆史裏去尋找,我們眼前所見到的經濟情況,盡夠我們體悉這句話的正確性了。

在一個充分利用體力勞動的經濟裏,引入一種新的動力,必然會有許多出賣勞力的人失去出賣勞力的機會。這些人如果分得到新動力,或是可以得到其他不必再靠勞力(指以體力作生產動力)去謀生的工作機會,我們可以說對他們是一種解放。沒有人應當主張維持體力勞動的經濟,對於新技術自沒有反對的理由,但是我們絕不能忽視,新技術如果沒有新的社會組織(尤其是分配方式)相配合,也極可能引起對人民生活上有害結果。問題不是在新技術應否采用,而在怎樣可以對人民有利地應用這些新的技術。在封建性或官僚性的社會中引入新技術就很難避免水碓故事的重演。新技術所帶來的生產結果怎樣能最有效地分到人民大眾的手上是提倡新技術的人有責任推求的問題。所以我在上篇中說明鄉土工業的性質時曾在第五點裏強調說:“最主要的是這工業所得到的收益是能最廣地分配給農民。”在這裏可以加一句:因為中國最大多數的人民是農民。

我並不願意說主張在都市裏發展大工業的朋友們一定代表少數可以獨占新工業的特殊階層的利益,所以忽略了我上述的原則。他們在發展都市大工業計劃中也可以設計出一個方案來,使新工業的生產結果有一部分回到大多數中國人民所住的鄉村裏去的。譬如英國現在所實行的農產品津貼製度,以及由國庫擔負鄉村住宅及其他公益事業的改良計劃,另一方麵厲行累積所得稅,把工業裏得來的生產結果灌入經濟落後的鄉村。那是個大循環的迂回路線,在原則上是極值得我們注意的,但是要在中國實行這種政策則還缺乏若幹必須的條件。即以英國說,這些也隻是最近幾年來社會主義的工黨政府所做的事,到現在還常被保守黨所反對。工黨能這樣做,一方麵是逼於時勢,亟求糧食增產;另一方麵是他們的工業發達,農村人口稀少,以多濟少,有此能力。中國即使有個社會主義的政府,想采取這種迂回政策,脆弱和幼稚的工業是無力擔負這巨額的鄉村建設費用的,而且在都市工業發達過程中,至少在初期,所不能避免的鄉村失業現象,已使鄉村經濟枯涸和社會騷擾到超過於可以救濟的範圍。所以我認為我們的情勢並不合於采取這迂回的路線,而應當實行更廣泛和更直接的方策,那就是我在這裏提出的複興和改良鄉土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