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轰隆——
轰隆隆——
低沉的云几乎要触及山巅,响雷在云端翻滚着,一道道闪电陡然间从天而降,呼啸着劈开抱紧的云团。
在天上酝酿了几个时辰的雨,终于噼里啪啦地落下来了,黄豆粒一样的雨滴打在大地上,砸出了一团又一团黄褐色的灰尘,很快地又裹挟着灰尘变成了一团又一团的泥点。凉凉的秋雨,带着深秋的讯息,打湿了枝头红艳的枫叶,打湿了路边金黄的秋菊,打湿了田野和田野里的农人。
披着蓑衣的农夫倒是不急着避雨,他们温柔地拥抱着这暴戾的雨滴,互相点头,心有灵犀:“这场雨一下,以后天气就该转冷了,记得加衣!”
马义杰的心里却无端地闪出了一句话:“真是天凉好个秋啊!”
年纪不大、身材壮硕的马义杰同当地的乡亲们一样,脸晒得黝黑黝黑的,脸颊上印着两团别致的高原红。
马义杰穿着干净的白衬衫,看起来精神利落。“过去穷,加上咱们这又属于干旱区,老百姓从土里刨食,整日价想的就是多开荒多种点粮食。”想起过去,马义杰的脸上布满阴云,“到了秋天一刮风,满天黄土,衣服袖口和领口都是黑色的,哪里敢招呼这颜色?现在不一样了。”
这位年轻的80后,是泾源县新民乡党委书记。
泾源县位于六盘山下,泾水源头,因泾河发源于此而得名,素有“秦风咽喉、关陇要地”之称。
泾源是整个固原最不缺水的地方,去年降水量已经超过1000毫米,这数字已与南方部分省份十分相似。泾源县河流主要有泾河等大小河流16条,溪流343条,均属泾河水系。
如果说,因为有水,从面上看,泾源老百姓在整个固原生活水平相对较好,那么新民乡在泾源便可算是敢想敢干的“特区”。走进新民,大有“高呼天外客,此处有桃源”之感。
新民乡到处可见别致的盆景园区。马义杰站在秋雨中,打量着这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盆景。与西海固其他地区不同,马义杰思考的不仅是脱贫,还有致富。这些盆景便是他致富经里的得意之笔。盆景园区里遍是油松、云杉、樟子松,高高低低的微型树苗被钢丝扭成了千奇百态的造型,有的似云朵,有的似华盖,有的婉约如美人,有的豪放又像剑客。良好的降雨条件,让泾源从本世纪初开始,就将苗木作为支柱产业培养。脑子快、思路新的村民在尝到了树苗产业的好处之后,在干净整洁的房前屋后尝试种下各种从前没有种过的树。在这黄土高原之上,在泾源大大小小的村落,不时会看到一块块被围起的田地,地里种满了千奇百怪的树种。
可是,七八年前,这个支柱产业出现了滞销。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马义杰心里着急,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举办,马义杰跑去参观调研,发现在各省展馆中,到处都可见油松的影子。去陕西杨陵、曲江看,发现当地早把油松做成了景观树,造型越怪卖价越高。这些树种在泾源举目皆是,乡亲们还嫌弃这树种七扭八歪,担心卖不上价呢!马义杰眼前一亮,泾源何不就从种植油松盆景开始?
他掰着指头先算了一笔账,泾源的苗木,1.5米到2米高的卖十几块钱,再好一点的四五十块钱,但是做成造型,动辄成千上万元。
可问题是,乡亲们的观念陈旧保守,怎么说服他们?他暗暗地想,不是有句古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吗?马义杰决定先干起来,做个示范。他组织乡政府从老百姓手里收了一批树,请外地师傅来做造型,让本地一些护林员和青壮年现场当学徒,学着做造型。过去“大水漫灌”,房前屋后插空都种满了树,如今要开始做“绣花”功夫,向精细化种植要效益。
乡亲们嘴上不说什么,但是,马义杰的所作所为,大家早就看在眼里,盘算在心里。
贫困户禹三十在家一琢磨,从田里选了五十棵树,也开始做造型。自己不会,就请专家来指导。像这样的农户不在少数,大家伙手里都有几亩还没卖出去的树苗,万一这么卖能行,那可真成“摇钱树”了。
很快,新民乡的“摇钱树”长大了,第一棵“摇钱树”就卖出了单价三万元的高价,闻风而至的客户找上门来,同新民乡签订了三四千棵树的订单。
马义杰带领新民乡种出了“摇钱树”,整个固原都沸腾了。很快,固原着力选准适宜当地的“一棵树、一枝花、一棵草、一株苗”,用这“四个一”改变着这个西北城市只有云杉、油松、樟子松的面貌。从各地引来的树与花,只有在示范园里成功了,才向全市推广。从2018年开始,固原建成了57个500亩以上示范园,重点示范推广了86个新品种。
创新两个字在泾源随处可见,新政策赋能新知识新技能,从而造就了新的发展方式。
最让西海固百姓受益的,不仅是这里的百姓对于发展两个字的新认识,还有对于保护两个字的新理解。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指导下,西海固林区水源涵养能力大大提升,年降雨量增加,不仅让整个宁夏南部城乡都喝上了自来水,而且成为宁夏中南部引水工程的水源地,养育着陕、甘、宁三省区十三县一百八十多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