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三年

修宗譜

字體:16+-

光緒二十三年的安徽祁門竹源坑口,毛竹還是一如既往的茂盛。世事蒼茫,竹源陳氏人家卻自成一體。這個村莊的所有陳姓人都是漢太邱長潁川郡王陳實的後裔。自從陳實之後唐代朝散大夫陳廣、曾孫陳京在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從江西浮梁鹽倉嶺遷移至此,一晃已經1000多年時間了。祖上的宗譜記載,竹源“山水幽幽,木石清奇”,實在是非常適合居住的,遂決定在此定居。1000多年的時間,一個村莊的人口不斷擴大,而且還呈溢出態勢。至少從宋代開始,陳氏人家又從竹源坑口分遷到桃源、文堂、武峰、正衝、南源、雙溪、環溪等地——一個家族的枝繁葉茂或者說人間傳奇終於蔚為壯觀。

光緒二十三年的陽光一如既往的燦爛,照在坐落於村子中央的陳氏宗祠。這個宗祠是中國式宗祠的典型樣本,在列祖列宗中選擇功成名就的人物作為激勵後進的典型,以體現慎終追遠之意。陳氏宗祠選擇的優秀祖先是南宋進士陳槌,祠前還有專為他而造的圓形旗杆石4座,上麵刻有“恩進士”等字。祠堂兩邊還有對聯曰:“分土從豫章距潁川千裏而遙發源自爾,傳家在唐史沿僖宗六年以後托本於斯。”

除了宗祠,還有支祠。陳氏支祠叫會源堂,意思是竹溪陳氏由此分遷他鄉及外邑者都溯此為源,所以叫“會源”。會源堂有楹聯雲:“竹發院中千枝萬葉孫傳祖,泉流山下四海三江委匯源。”一個家族中國式的開枝散葉與源遠流長,在這副對聯中展露無遺。

人生如戲,那些家族的起承轉合又何嚐不是一出戲呢。雖然光緒二十三年離戊戌變法僅隔一年時間,離甲午海戰也隻過去了3年時間,但是家族的戲不是國家的戲,家國同構在某種意義上隻是帝王將相的事情。在中國安徽這個小小的村莊,老百姓的眼光也隻在祖上與後代之間打轉。舞台當然也是需要的,比如會源堂的儀門就是一座戲台,號稱萬年台,兩側楹聯曰:“芝山月土歌聲澈,竹經風生舞佩搖。”但是來來去去演出的無非是兒女情長、家族恩怨,最終的結局大多是大團圓。它是平常百姓平淡生活的一個念想、一個消遣。那些人間煙火氣,散發最多的還是“安寧”“圓滿”等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