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第六卷 黑色愤怒

字体:16+-

于鹃和丁佐的劳教生活结束了,洪元瀚非拉着我到监管所去接他们。

“挽救失足者是咱们的责任,我早就想好啦,五福楼正缺人手,徐经理早就让我帮他物色人呢,于鹃那样聪明伶俐,干服务小姐不正合适?丁佐嘛,我也考虑好啦,让他到美家装修工程队去,那儿缺瓦工,边干边学,准能成。”一路上,洪元瀚唠叨个不停,唯恐我不理解他的好意,反反复复地论证着,“再者说,他俩又是下岗职工,现在不正实施战略性的再就业工程吗?给他们安排个工作,也符合这个精神。雷鸣老弟,你说是吧?”

洪元瀚已有四十出头,思考问题。处理事务确实比我们年轻人老练得多,我知道,搞行政管理工作的人,特别是有点儿领导资格的,大都具有深谋远虑、思慎行谨的行业品格。

于鹃和丁佐蔫头耷脑地从灰色大门里走出来,闻听到洪元瀚的安排自然是高兴万分。两个人同时紧紧握住洪元瀚的,一个劲儿地喊“恩人”。

“什么时候去报到?”于鹃问。

“唉,不忙,不忙,”洪元瀚用着关切的口吻,“休息几天,娱乐娱乐再说,好吗?”

“干吗要休息?我们又没受大累、吃大苦,”丁佐满不在意,“在那里面,我们天天都有娱乐。”

“我看,直接去您说的那个五福楼,怎样?”于鹃扯着洪元瀚的胳膊非要马上走。

“咱实话实说吧,”丁佐抖着上衣的衣兜,道出了真情,“空空如也呀,我们俩连吃饭的钱都没啦,不赶紧上班干活儿,成吗?”

“好,咱先去五福楼。”

五福楼里景象不凡,一桌一个火锅,处处升腾着白色的水汽,顾客之多,用“座无虚席”、“宾客满堂”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要知道,当今街头上饭摊、饭馆、小吃店、餐厅、饭店多如牛毛,可吃客能有多少?上座率保持六成就算是兴旺喽,有几个能像五福楼这样的?几乎是百分之百。

洪元瀚引着我们直上二楼的经理办公室。

徐承柱一见姿色标致的于鹃,欣喜万分,连连夸赞:“行,错不了,准能撑得起门面来。”

洪元瀚的“挽救失足者”的计划和于鹃重新就业的愿望,就这样于分秒之间得以实现啦。

下楼来,我才注意到,不少吃客都在仰面望着正面的房梁,还嘁嘁喳喳地议论着什么。

“有兴趣吗?”洪元瀚向上指着,要我看。

我抬头往房梁上一看,高高悬吊着的红幅上贴着用黄纸剪成的一个斗大的“文”字,注有“打《红楼梦》中一人名”。红幅旁边的柱子上贴着张红纸,上面写着“本主人以字谜候教,猜中者,奉送京味佳肴‘什锦火锅’一档”,下面写有一首打油诗作为提示:“未到巫山已有情,空留‘文’字想虚名,可怜一夜潇湘雨,洒上芙蓉便是卿。”

这个谜语我是不屑一猜的,只是问洪元瀚:“以这样的方式吸引顾客,是出于谁的设计?”

“当然是徐承柱啦,经营之事咱可是门外汉呀,”洪元瀚告诉我,“这次猜中,再换一个,长此以往,总是吊着顾客的兴趣,买卖不就好做啦?”

“这个谜语肯定不是出自他的大脑,”我蛮有把握地说,“你找来的,对吧?”

“对,正是鄙人。徐承柱的文化底子差点儿,哪能动这个脑子?”他很奇怪,问,“你干吗要说‘找来的’,难道就没可能是我自己编的?”

“你有这样的水平吗?”我直率地“揭露”着,“这谜语是出自作家端木蕻良之手,说起来就远啦,那还是1940年的事呢,广西桂林有家川菜馆开张,为了吸引顾客,特请端木先生给编了这个谜语,我没说错吧?”

“这么说,谜底你也知道啦?”

“晴雯,”我解释着,“‘晴’是无雨,‘雯’字要是去掉‘雨’,岂不就是‘文’吗?”

“这道‘什锦火锅’你吃上啦,”说完,洪元瀚自觉失了口,忙把嘴捂上,小声说,“保密,保密,请协助。”

五福楼的兴旺就是凭着这条谜语吗?我很怀疑。吃客图的是什么?吃饭和购物一样,也是追求“物美价廉”。吃饭首先要求个味美可口,再者是价位合理,我想,五福楼肯定是遵从了这两点。我翻过这儿的菜单,价位一般,并不明显低于其他同级的餐馆,难道是菜肴有什么特殊的味道?我没品尝过,也许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