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第五卷 傍晚敲门的女人

十五

字体:16+-

欧阳云为什么死死咬住“我没杀王少怀”这句话呢?

难道那天她真的没见到王少怀吗?

我仔细看着审讯记录,一句话一句话地分析着。

从她主动或被动地承认了的几个情节上看,都是擦着凶手的边的要害情节:

她承认了应约前往,承认了去的时候看见了王少怀的车,也承认了两次敲门(其中包括宋伟所见到的一次)。这些,都说明她与王少怀的死有推脱不掉的关系。但是,出人意外的是她说她没有见到王少怀!没见到,当然就没杀。于是,她抓住这转折,据理力争,否定了王少怀的死与她的前往有关。

我认为,至此,一味地去追问上楼、敲门,已经没有意义了。

下一步,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呢?

我思索着。

苦苦地思索着。

我打开欧阳云的案卷,一页一页地翻着。

我的目光落在欧阳云写给王少怀的第二封信上。这封信是五月三日夜两点写的,离四月二十八日的第一封信,间隔只有六天:

我们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同离着千山万水。本来我们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但不知近来为何就像有层层阴影相隔?

你现在的行为与你当初的言语千差万别。

我不理解这是为什么?

我们亲密无间相处整整两个月,我把一切都给了你,可你……

难道你的感情如同昙花一样一现即逝?

你又要怪我胡思乱想了。可面对现实,我摆脱不了苦思冥想——

当初你每日都要来看我几次,可现在几天你也不来医务室一次;

当初你我约会,每次你都苦苦留我几次,舍不得与我分手,可现在你见了我总想躲着走……

你还说要等你两年、看你两年,这还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你的表现已使我难以接受了。

看了我上次的信,你怎么也无动于衷?

难道我们当真是一场梦?

你现在的表现让我捉摸不定,我希望你给我句实话。只要你对我诚实,你的什么过错我都可以原谅。你不要再跟我捉迷藏了。我实在受不了相思之苦。

如果……如果你现在认为我对你来说已经失去存在的意义,甚至已成为负担,就请你对我直说了吧,不要让我蒙在鼓里。好吗?我求求你!

本周下午你有时间吗?你能否到我家来与我相聚?你如怕路远可以让小车把你送到百万庄国家建委,然后你到白石桥坐334路车,我在车站等你。

虽然距离第一封信只有六天时间,可欧阳云与王少怀之间在感情上的距离却越来越大了。

欧阳云依旧如痴如呆地爱着王少怀,度日如年地受着“相思之苦”的折磨。而王少怀却几天也不来医务室一次,见了欧阳云总想躲着走。

这是为什么呢?

前后仅仅才两个月,王少怀的行为为什么就与他当初的言语千差万别呢?

我的目光停留在欧阳云的这句话上:

“我把一切都给了你。”

我觉得,这绝不是一句普通的话!

欧阳云的“一切”,包括了感情和肉体!

以身相许,往往是女方一片赤诚地向男方表示自己真心相爱的一种极不理智、极不慎重的“实际行动”。

多少教训都说明,在很大程度上,轻易以身相许是使爱情最终演成悲剧的转折点!

况且,欧阳云和王少怀之间,还称不上爱情呢。

我深深地叹了口气!

如果我分析得不错的话,王少怀占有了欧阳云;而欧阳云所需要的感情,他压根就没有!

他欺骗了欧阳云,他玩弄了欧阳云,他毫无人性地、残忍地折磨了一个本来就多灾多难的寡妇的纯真的心!

我啪地合上案卷。

我一动不动地望着对面雪白的墙壁。

渐渐地,我恢复了平静。

我的目光从雪白的墙壁上移下来,移到了欧阳云坐的那个板凳上。

忽然,一个念头油然而生:

剖析欧阳云与王少怀之间的感情剧变,不正是打开丁字街血案之谜的钥匙吗?

对,下一步对欧阳云的审讯,就从这里开始!

我又打开欧阳云的案卷,找出那张画着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日历片,仔细地看着那些用圆珠笔画的不同日子上的不同记号。

日历片上出现的第一个记号,是记在“三月三日”上面的。那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圆圈,画在“三日”的左上角。

“三月三日……”

我念叨着。啊,有了!

我立刻翻出第二封信,这封信的落款是五月三日。而就在这封信里,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亲密无间相处整整两个月。”

从三月三日,到五月三日,不就是整整两个月吗?

马上,我又想到第一封信里的一句话。我找出第一封信,一看,啊,这句话就是第一封信里的第一句话——

“分手后我心潮起伏,深夜辗转反侧难成眠。”

这封信是四月二十八日写的。

“分手后”,应该指的是四月二十七日的“分手后”。

我再一查日历片,果然,在“四月二十七日”的右上角,画着一个很小很小的圆圈!

在这封信里,还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已经十二天没相聚了。”

那么,从四月二十七日往前数十二天,正好是四月十六日。

我一对日历片,可不,在“四月十六日”上面,果然画着一个很小很小的圆圈。

我心里一阵激动!

那一个个小圆圈在刹那间,变成了一串串脚印——

秃耳朵的脚印!

……当我在茫茫雪地上突然发现秃耳朵的脚印时,不也是这样激动的吗?

多么难寻的脚印啊!

可我终于寻到了!

我寻着这难寻的脚印,一头扎进了漫天风雪的黄昏……

当我发觉秃耳朵在跟我兜了一圈之后,居然踩着我的脚印,准备继续带我兜下去的时候,我气得两眼发红!我冲天发誓,就是冻掉两条腿,我也一定要追上它!

我咬紧牙关,勒紧裤带,踏着秃耳朵的脚印——也就是自己的脚印,迎着风,迎着雪,追了下去,追了下去……

啊!那是一次终身难忘的追逐!

……雪地上的脚印,又变成了日历片上的小圆圈,我从十年前那个难忘的风雪之夜,又回到了空****的预审室。

凭着两封信与日历片上的三处对照,再加上王少怀死于六月十六日,而日历片上的记号止于“六月十日”这一例,我断定:

日历片上的记号,正是欧阳云与王少怀之间交往次数及交往日期的记录!

这真是难得的证据!

只有度日如年的欧阳云,才会留下这样难得的证据。

我静下心来,进一步研究日历片。

在三月里,记号留得又多又密,特别到后来,几乎每天都有记号。这些记号,在八日以前,全是在日子的右上角画一个很小很小的圆圈;从八日以后,记号开始变了,改成用一个大圆圈,将这个被记的日子整整圈起来。

我数了一下,这样将日子整个圈起来的记号,几乎都集中在三月八日到三月三十日之间,有十九个之多;

进入四月份以后,日历片上的记号明显地减少了。整个四月份,做记号的日子只有四个,其中四月三日和四月五日的记号,是整个圈起来的,而四月十六日和四月二十七日两天,是在右上角画的小圆圈;

五月份的记号,更是少得可怜,只在月中和月末各记了一个记号。都是在右上角画的小圆圈;

我推算了一下,就连欧阳云在第二封信里约王少怀去她家聚会的那个“周四”,也没有做上记号。显然,王少怀没有去;

而到了六月份,只是在六月七日的右上角,画了一个很小很小的圆圈。

看着这些由密到疏的两种不同记号,欧阳云写在第二封信上的话,仿佛变成了她的声音,在我耳边响了起来:

“……当初你每日都要来看我几次,可现在你几天也不来医务室一次;当初你我约会,每次你都苦苦留我几次,舍不得与我分手,可现在你见了我总想躲着走……”

我判断,那画在日期右上角的很小很小的圆圈,代表欧阳云与王少怀的一般暧昧关系;而那个将日期整个圈起来的大圆圈,则代表欧阳云与王少怀发生了性关系!

从三月八日开始,王少怀就以欺骗手段占有了欧阳云。

当欧阳云终于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她会怎么样呢?

难道,这不正是构成欧阳云与王少怀之间你死我活的冲突的原因吗?

从这个角度推理,王少怀应该死于欧阳云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