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神户的那年夏天,里约奥运会正开得如火如荼。无奈既有时差,又没有电视台的直播,只能依靠国内小伙伴的朋友圈刷一刷我们拿了几金几银。
两天后,日本拿了奥运会的第一金,电视台报道得铺天盖地,画面不断回放获得游泳金牌的奥运选手荻野公介的冲刺时刻,日本国旗在水面上方缓缓升起,画面切换到全国各地的欢呼情景,聚集在市民馆一起看比赛的老年人,在学校阶梯教室坐得整整齐齐的学生们,还有荻野老家的父老乡亲,一片欢呼雀跃。
可即便电视上热闹至此,第二天到了办公室,大家对这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仍然毫无反应,安静得好像什么都没发生。我试着跟浅田小姐说“日本拿了游泳金牌哦!”,结果她只淡淡地回了我一句“是啊”,然后就没了……我如同热脸贴了冷屁股,讨了个没趣。其实还想花痴一下说拿了第三的濑户长得好可爱来着。
午休时,和桥下君留在办公室吃便当,知道他喜欢运动,就聊起了奥运会的话题。然而他也一脸没兴趣的表情,理由是“住的地方没有电视看”。之后话题不知怎的就转向了青椒肉丝,果然食物才是硬话题。
还有一件事情当时报道也多,是天皇宣布“生前退位”的时候。电视和网络一直在追踪报道,甚至还直播了号称第三次“玉音放送”(1)的天皇讲话。浏览网页新闻时,我随口说了句“天皇真要退位啊……”,却被浅田小姐反问,“你对这件事很感兴趣吗?”其实感兴趣倒不至于,但它对日本来说也是个大事件吧,于是反问了一句,“日本人不感兴趣吗?”浅田小姐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示意“完全没有兴趣”。
刚来日本没几天,就发生了熊本大地震(2),之后的一个多星期里,除了东京电视台(3),其他台几乎24小时不间断报道现场,但办公室的人也没有聊一句熊本的话题,九州人民的心想必很受伤。
那一年,还发生了震惊全日本的“神奈川杀人事件”(4),结果事件被报道后的第二天,大家平静如常,该开会开会,该喝咖啡喝咖啡,谁也没主动挑起话题。只有外出活动时,才和吃饭的同事聊了两句,感慨了几声“好可怕啊”,草草收尾。
有一次和韩国的闵桑单独吃饭,忍不住吐槽办公室的人怎么这么高冷。已是第三年在这里工作的大前辈,闵桑只能做摊手状表示无奈。她说在韩国,尤其是公务员系统,大家上班的前半个小时都在闲聊中度过,聊聊国家大事,拉拉家常,再开始工作,这是很日常的场景。听到这里的我倍感亲切,简直要呼喊中韩一家亲!不闲聊不八卦的公务员,简直不是合格的公务员啊!如此不深入百姓话题,怎么能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呢?
更让人吃惊的是,闵桑在这里工作三年,居然还不知道同事高山小姐有三个孩子!从我嘴里听说时,她下巴都要惊掉了!一方面惊的是高山小姐的保养能力,完全看不出少女气质满满的她居然是辣妈,另一方面也吃惊我才来不久,怎么知道的比她还多?我觉得真不是我八卦,而是这三年,大家在办公室是怎么度过的呀?
天天开会天天加班,公务员的脑门上仿佛绑了一条隐形的白布,写着大红色的“我很忙”,自然没有闲聊的气氛。只有每天下午分发客人的伴手礼时,才会展开食物这一经典又无伤大雅的话题。
难道只是神户人气质如此吗?虽然大家不全是神户出身,也可能因为在县厅上班,要端着公务员的身份,才不想和关西的大叔大妈一样,随便扯把椅子拉开嗓子就唠闲话。等到酒过三巡之后,才能讲出“我之前在中国工作的时候有个喜欢的小姑娘……”“学中文比学法语好啊,去中国比去法国殖民地安全多啦……”“什么?她老公比她小这么多啊?”之类的非典型聊天,看来他们挖八卦能力也不弱嘛。
日本,应该还是越到乡下地区民风越朴实,人情味也越浓。
有天上午新闻报道中国拿了金牌,是冲绳交流员在微信群里告诉大家的。因为他们办公室有两台电视机,每天都开着,看直播无压力。
(1) 日本近现代史上有过三次“玉音放送”(即天皇直接向国民“发声”)。第一次是裕仁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宣读《终战诏书》,承认日本投降;第二次是明仁天皇在2011年3月16日就“3·11”东日本大地震后发表电视谈话,激励民众;第三次则是明仁天皇在2016年8月8日宣布生前退位。
(2) 2016年4月14日,日本九州熊本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
(3) 东京电视台,简称“东视”,以关东广域圈为播送范围,有着不管发生任何突发新闻,都雷打不动继续播放正常预定节目的光荣传统,被网友戏称为“东京电视台最强传说”。
(4) 2016年7月26日凌晨2时50分,日本一男子持刀闯入日本神奈川县相模原市一家残障者疗养院,造成19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