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本做公务员

你只有看得多,才活得更温柔

字体:16+-

1 有一种幸福叫美莎子

美莎子是办公室的同事,一位身材瘦削个头高挑的日本女性,4月刚刚入职,但她不是县厅的正式公务员。

来这里工作的前几个星期,大家都感觉她干练又高冷,每天在办公室利落地处理各类事务,雷厉风行。此外,她还要负责办公室的杂务,包括处理垃圾、给热水器加水,等等。由于事情太多,平时只见她在不停地找人签字、盖章、接电话、打电话。她是京都出身,一开口就有京都口音。而一到下班时间,她就背上双肩包匆匆离去,不知道在赶什么场。在办公室里,我几乎和她说不上话。

后来,有几次活动一同参加,一来二去,聊得多了才熟起来。她告诉我们,除了白天上班,她还在上夜间大学,每天一下班就得赶电车去学校。为了上课不迟到,她主动申请缩减午休时间,以便下班可以提前15分钟走。她有一个7岁的女儿,有时候要去学校参加女儿的活动。

我们一致的感觉是她也太拼了,工作育儿两不误已经很难,还这么努力地读大学,“辣妈”指数一路飙升。外表瘦弱的美莎子,在我们心里的形象突然高大起来。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里,也不过是个励志的“辣妈”养成记而已。

后来有几次一起参加英语角,在一众分不清“r”和“l”的日本人学习英语的阴影中,美莎子充满阳光沙滩味道的流利英文顿时刮来一股清新的风,连Jack听了都两眼放光。美莎子还忙不迭请教Jack面试的细节,因为她正在申请模拟联合国的项目。

有一次无意中说起这件事,我说她英语好棒,她谦虚地回了句,“以前在澳大利亚留过学而已。”

再后来,她的办公桌搬到了我斜对面,中午就有机会一起吃饭,聊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感觉她和普通日本女性不太一样,没那么多婉转迂回的心思,也许是在澳大利亚待过8年的缘故,她说话更直接也更有趣。

聊起日本社会对推着婴儿车乘坐公共交通的现象似乎不够包容,比如有文章说推婴儿车坐地铁和电车占用了太多地方,让原本高峰时期的车厢变得更拥挤时,美莎子便会吐槽,“开什么玩笑,本来就少子化了,日本人应该感谢这些愿意生孩子的人啊,下次见到推婴儿车的父母要对人家道谢才是!”

说得酣畅淋漓!

她也毫不介怀地聊一些私人问题,包括自己的事情,比如她主动说自己是单亲妈妈。很自然的,我们心里划过一道“原来离婚了,怪得不这么拼”的感慨,又转念一想,在这个离婚和分手差不多普遍的年代里,也没什么稀奇的。然而,她似乎猜到了我们怎么想,补充道,不过我不是离婚的那种情况,是我怀孕之后,和那个男生没能在一起,于是一个人生了孩子带大的。这个展开有点超出预想,她却说得一脸平静。

后来慢慢了解到当时的美莎子29岁,而那个男生才21岁,这段感情以男方家指责美莎子无果而终,而美莎子也曾犹豫是否要选择单亲妈妈的路。

她说,自己在澳大利亚学的是医学专业,本打算按部就班地回日本医院工作,却没想到出了这个状况。如果打掉孩子,就和她当医生的初衷背道而驰,无论如何不能接受。于是,她选择生下了Sakura(她女儿的名字,日语里是“樱花”的意思)。

小樱从来没见过自己爸爸,因为对方后来组建了新的家庭。美莎子也不会刻意对她隐瞒事实,会认真地跟孩子说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反复告诉她其实爸爸很爱她,这么做是不想孩子内心埋下仇恨的种子。而她自己也这样阴差阳错地没能去医院,但英语好的日本人太难得,于是她一直在不同的国际机构从事兼职工作,以方便带孩子。

了解到这么多之后,我被她跌宕起伏的人生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她说起这一切的时候实在是太平静了,既没有委屈也没有抱怨,甚至还自嘲地说好想找个好男人,但她这种条件很难找……

她知道我喜欢京都,于是某个周末邀请我去她老家玩儿,就在京都附近,是一个我还没去过的小城市。在她妈妈家里,我见到了她女儿小樱,是一个懂事、体贴、略显早熟的小女孩。美莎子每周带小樱回妈妈家一次,其余时间独自带孩子。原本日本的育儿观就和国内有很多不同,她也从没想过直接把孩子扔给妈妈带。

看到祖孙三代的三个女人在一起其乐融融,似乎也看不出这样有什么不好,反而会被她们的和谐与温暖感染,那不是一种自怨自艾式的将就,而是充满了自信的快乐,令人感受到一种更积极向上的力量。

我在一旁看着她们,尤其是看到美莎子终于能在周末自己妈妈家得以悠闲度过的神情,还有她用精致的餐具享受午后咖啡和茶点的闲适,便忍不住想起题目里那句话,或许,有一种幸福叫美莎子。

可能在曾经的某些时刻,她也向往过普世价值的幸福,找个互相爱的人,结婚,生子,工作,一起老去。但命运的发展就像掌纹的变化,谁也不能预料到这条看似平坦的幸福之路上会遭遇什么意外,又会引领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而去。

在普通人眼里,美莎子的遭遇是不好的,是一步错步步错的典范,不仅耽误自己,也影响孩子。可是我竟在她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比普通幸福更强烈的力量,那不是爸爸妈妈牵着孩子去公园玩耍,沐浴着慵懒阳光一般的温吞的幸福,而是彻夜爬山后在山顶等待日出时,那种眺望着若隐若现却又充满希望的朝霞般的幸福。她在拼命努力地向上,想要冲过重重云层,从而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美莎子心里清楚周围人的眼光和看法,但因为内心强大,她才能在说起自己的故事时没有悔恨。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没有人能让自己绝对幸福,更没有人能让自己陷入绝对不幸。人生那么长,唯有自己始终努力,才会无限接近自己想要的幸福。

和她在一起聊天时,很少说到女孩子喜欢的美容、化妆、电视剧之类的话题,她反而对跨文化交流和社会现象更感兴趣,也会问我很多关于中国的事情,虽然有不少是媒体偏见导致的误解。有一次,她在大学的公开课上提出没有切身感受到政府对单亲妈妈这个群体的关照,后来开课的同志社大学教授专门为她开了一场讲解日本女性福祉政策的讲座。

这就是美莎子。当我问她可不可以把她的故事写出来发表的时候,她爽快地答应了,真是轻松!

每当看到她,我总会想起罗曼·罗兰那句话:“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们不必刻意成为英雄,却可以让自己不被真相轻易伤害,如此,才可以活出自己觉得幸福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