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本做公务员

5 活成谷中先生的模样

字体:16+-

一直以来,我都想给谷中先生一个特写。

他是我来神户较早熟识的日本人,比起同事,我和他交流得更多。

每周四晚上,他都来参加我的中文角,下课后搭乘同一趟地铁回家,每周五中午午休时间,我们又会一起参加英文角。

他退休好几年了,但县厅里有不少人认识他,说起来都是“很热心”“人很好”。刚开始接触时,我完全没想到,他这么接地气的老头儿,还做过国际交流课课长。

不过这老头儿闲不住,不愿在家种花养鸟,而是去了一个非盈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简称NPO)继续发挥余热。做什么不重要,不闲就好。

今年我负责的中文角刚开始,他就热心地帮我联系。第一次上课前,他给所有参加过中文课的人发邮件,号召大家积极参加。中文角的老师由每年的交流员担任,流动性很大。课程是自愿参加,也没什么压力,很容易中途放弃,谷中先生的号召也没有太多人响应。

课后,他又积极热心地给大家发邮件,说我上课好,呼吁大家抓住学中文的机会。他的方法果然有效,后来真就形成了一个小小中文班,固定有七八个人参加。

谷中先生是班里学中文最久的,学了5年,拼音很熟练。但班里有完全零基础的学生,我还得从最基础的发音教起,但他不介意,依旧是其中最积极的,而且每周都来,不会缺席。他分享出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怎么样发卷舌音,这是日本人最不擅长的发音。

不过他平时没机会练口语,声调把握得不好。为此,勤奋的老头儿每天早晨四点起来听NHK中文广播,跟读模仿。他自嘲说,学语言需要音律天赋,他是五音不全的类型,所以学外语很糟糕。但这么说的时候,他没半点懊恼,反而一副“我学得开心就好”的享受。

发音学习结束后,进入他期待的会话阶段。先从简单的自我介绍开始,少不了说说自己喜欢的中国菜,去过中国哪里之类的话题。别人一般都会说些常见的煎饺、麻婆豆腐,谷中先生偏要说他喜欢满汉全席。我说您这是从哪儿看到的,他说是历史书上看的。我说这是古代皇帝吃的东西,现在中国已经很少有人会做正宗的满汉全席了。然而,这倔老头儿非得过把皇帝瘾,每次还是说喜欢满汉全席,好像自己吃过一样。

中文角上了一个多月,大家渐渐熟悉起来,他提议聚餐,吃中华料理。想来,我在日本吃的中餐,几乎都是中文角的活动,还顺便发现了鱼翅汤在日本的普及,我也不好意思告诉大家里面的“鱼翅”可能是“春雨”(即粉丝的日语说法)。吃嗨了,他就要去二次会,兴致颇高地要去卡拉OK唱中文歌,我不好扫兴,就和大叔们唱邓丽君的老歌,《甜蜜蜜》《我只在乎你》之类,谷中先生则得意地独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他说这首歌练了很多年。后来每次唱歌,他必唱这首。

他学习热心,帮人也很热心。有次下课回家路上,我说想去神户近郊的六甲山玩儿,他就跟我介绍了一日游的套票,说很划算。第二天中午在英文角见面时,他拿着打印好的套票信息,又详细跟我说了一遍。

而说起英文角,美国交流员Jack负责的活动,他也是最积极参加的一位。因为是周五的午休时间进行,大家都带着午饭来参加,边吃边聊。而谷中先生两手空空,从办公室步行10分钟赶了过来,不仅是最早的,还最认真,他每次都仔细准备Jack在邮件里布置的话题,手写一篇完整的文章。

日本人的英文发音一向被人诟病,但在他这个年纪,英文水平着实让人暗暗惊叹。而且虽然他准备得最完善,但不抢风头,冷场时才举手说“那我来念念我写的吧……”,于是,一群年轻人安静地吃着自己的饭,听老头儿讲自己的趣事。由于每次他都不带饭,我以为他想多些时间练口语,后来才知道他想把午饭钱省下来,这样可以晚上多聚餐、多喝酒。

没有英文角的午休,他和老伙计会一起在单位专用的室内网球场练习网球。别看六七十岁的人了,却脚步敏捷、出手不凡,他们这代人已经打了四十年网球。

因为英语角的机会,我了解到他被派驻过澳大利亚的珀斯事务所和巴黎外交部。除了英文和因喜欢历史而自学的中文,他也懂一些简单的法文。在每天早上的外语广播里,能听到谷中先生在英、中、法三国语言中流畅切换。

他的爱好多,但最积极的还是聚餐。无论中文角还是英文角,也无论是欢迎会还是送别会,只要有吃饭的噱头,他都积极组织,还全程奉陪二次会甚至三次会。夏天来了他也要张罗,让Jack找个正宗的美国餐厅聚会,搞得大家不知道该选麦当劳还是肯德基。9月份的中文课上,他说快到中秋节了,大家也要聚一下。这把年纪了,还真是贪玩儿。

这样的谷中先生,让我看到了我憧憬的老年模样。不论到什么年纪,都可以让自己过得充实快乐。

每次回家在地铁上聊天时,哪怕后来关系很近了,他也不会多问我关于结婚生子等老年人必备话题,而是更喜欢聊正宗的中国菜,好喝的中国酒,以及美丽的九寨沟。他很少说起家里的琐事,有一次提到女儿和我一样是独生女,但还没结婚,也没有唉声叹气。

每次见到他都很开心的样子,好像没什么事情值得担心或忧虑。和他聊天也变成一种愉悦,自己不知不觉也变得开心,而且会心生一丝羡慕,真希望我也能这样慢慢变老,可以跟年轻人聊到一起,不操心别人的人生,给自己找事情做,什么话题都能参与,爱吃、爱喝、爱玩儿,即便满脸皱纹,也是一个有趣又快乐的老太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