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本做公务员

2 日语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字体:16+-

来过日本的人,都能快速学会一句“すみません”(不好意思)。这句万金油般的寒暄语,既可以在麻烦别人时当作敲门砖来用,也可以在给别人造成不便时表达歉意。日本人的礼仪规范里,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常识,所以无论麻烦没麻烦,先来句“すみません”绝不会出错。一天下来,自己说的,加上别人说的,可能有百遍以上。

其他如“ありがとう”(谢谢)、“さようなら”(再见)、“おはよう”(早上好)等寒暄语,都是大家很熟悉的常用语。此外,还有一句日本人常挂嘴边的寒暄语,只是有些拗口,所以不容易学会。

走在夜晚的日本街头,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在居酒屋或餐厅门口,一群日本人准备散伙,互相道别,彼此间不停地相互鞠躬,还念念有词。用心听,会发现他们说的是同一句话,那就是“お疲れ様でした!”,或者更简短的“お疲れ!”,意思是“您辛苦啦”或者“辛苦辛苦”。彼此来回复读几遍,才能最终散伙。

倒不是指吃饭辛苦,而是工作一天的辛苦。不论在办公室坐着,还是在外奔波,总之当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就可以说出这句话。

办公室里这句话用得更多,比“不好意思”的频率还高。

就像打电话有惯用语“いつもお世話になっております”(多谢您平时的关照),每天早上到办公室有惯用打招呼的“早上好”一样,每天下班时,准备走的人一定会说一句“お先に失礼します”(我先走啦),而不会默默离开,这时还没走的人就会回应“您辛苦啦”。这种场景和用语非常有代表性,在任何一个日本职场都能见到,不分职业,不分地域。

即便不累,即便一天下来效率很差,只要是下班,就都能收到这么一句话。说的人不一定出自真心,不过是流水线上的一环。不过,照本宣科地说一句“您辛苦啦”,并不是我喜欢的方式。

比起下班的无感情对白,有时开完高效会议,或者做完很累的活动,大家互相配合收拾完毕,彼此间互道一声“您辛苦啦”才更显得温暖。

这句话的可爱之处在于,不论级别高低,上司和下属之间也可以相互说,很有平等感。

同事间的“您辛苦啦”说得更多,可以对风尘仆仆研修回来的桥下说,对出去办事的浅田说,对收拾垃圾的小蓝说,对做了会议翻译的闵桑说。同事做了任何一件工作,无论大小,都不妨送上这句暖心的话。

这句话最出彩的地方还不是这里,而是对任何一个努力工作的人都很适用,哪怕你不认识他。

每天上午九点多,办公楼的保洁阿姨都会打扫我们那一层的卫生间。遇上刮风下雨天,进办公室前的我总是要去卫生间整理一番被刮得七歪八倒的发型,经常碰到阿姨。她不在意我们进进出出,经常默默地半跪在地上擦来擦去。每当这时,我都会脱口而出那句“您辛苦啦”,于是她回过头看看我,微微一笑,也回我一句同样的话,而我那天还没开始工作,也没开始辛苦。

有一天,办公楼外的水管坏了,又赶上风雨交加的天气,两个大叔浑身淋得湿透正在修理,我刚好路过,便对他们大声说了句“您辛苦啦”,以免声音被风雨湮没。他们也回过头,点头示意,表示感谢。这么恶劣的天气下,能有人注意到自己的辛劳,哪怕只是一句日常寒暄,也一定会更有干劲吧。我相信对他们说这句话的,一定不止我一个人。

更妙的是,即便不是工作场合也照用无妨,比如说健身房。

我每次去,前台有时候说“晚上好”,有时候会用“您辛苦啦”打招呼,好像是对工作日的慰问;离开时也会收到这句话,鼓励我在健身房所做的努力。

健身课结束时,教练也会对大家说这句话,学员之间也会这么说。健身房里,不论大家认不认识,比起说“你好”或“晚上好”,“您辛苦啦”是更合适的问候。以至于自己想偷懒的时候,会逼自己一把,努力去挥洒汗水,否则都对不起这句话。

至于其他场合,比如下机场大巴时对司机说,对修理复印机的小哥说,对便利店里工作到深夜的店员说,对刚参加完某个考试的朋友说……这句话就像日剧《深夜食堂》里的鸡蛋三明治,无比暖心。在自己以为做不做都没人看到,或者正准备泄气的时候,冷不防被这么一说,就像被狠狠推了一把,有力量继续和生活死磕。

每周四上完中文角,我的高龄学生们也会这么对我说。那一刻很有成就感,觉得准备工作没有白做,也会更有**地准备下一次。

“您辛苦啦”,是深夜的末班车,是温暖的万家灯火,也是饥饿时的那碗拉面。

哪怕没有人对你说,也能自己对自己说一声:“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