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本做公务员

6 日本人与铁道

字体:16+-

今早上班的时候,又在茶水间看到了同科室土井班长拿来的一袋蔬菜,上面写着“土井菜园自种新鲜蔬菜,大家随便拿”,于是,我从中挑了一个可以冒充香蕉的黄色西葫芦,并被建议可以拿去做意大利面。

我来了才两个月,已经从土井菜园顺走了好几个西葫芦,足见土井班长家里农园之繁盛,想来一定是住在了近郊,家里有大片农田。关于他的住址,同事告诉了我一个没听过的地方,比起地址,我更惊讶的是他竟需要每天开车两个小时来上班!这意味着他每天要往返四个小时!

虽然通勤时间长是日本社会的一大特色,但这种距离和时间成本让日本同事也颇为惊讶,而且自己开车的油费和停车费的成本让我们怀疑土井班长的工资结余肯定还不如家里菜园收益高……

所以,家里有农园才能这么任性。没地的白领只能每天依靠铁道出行,住得近的搭乘地铁便好。若是住在近郊自家的一户建,甚至是跨城市上班的话,换乘各路电车是极其常见的事情。

搭乘早班飞机的某天清晨,我罕见地搭了6点半的地铁去坐机场大巴,对于平时9点45分上班的我来说,一直以为上班高峰在8点左右,结果生生被6点多的地铁之拥挤吓得睡意全无。车上不仅人多,而且女孩子们已经妆容整齐,我只能在心里默默推算她们应该在5点半之前就起床了。后来我才明白,或许是因为她们住在神户,但在大阪或京都上班,不然完全不需要这么早去神户的公司。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日本人来说,铁道就像一位感情深厚的老友。不,二者已超越朋友的关系,毕竟朋友也不会每天见面,铁道却几乎是日日使用,上学、上班、旅行、约会都靠它,因为日本铁道是如此便利。

日本铁道的便利之处,首先在于四通八达。除了让人眼花缭乱的东京线路图,日本其他城市之间的通行也极其方便。仅近畿地区就有阪急、阪神、JR、南海等几大铁道公司,他们之间既相互竞争,也互相弥补,再加上新干线,使得铁道路线密密麻麻地织出了一张网,几乎遍布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城市。光从神户去京都,就有多达5种选择,时间和费用均不相同。好在有万能的换乘软件,能告诉你每种路线的详细信息,甚至最近一班的发车时间和站台。这样,就算看不懂复杂的线路图,也能轻松到达目的地,连日本人出行都离不开这个小能手。

其次,发车时间精准也是重要因素。不仅是新干线和电车的发车时间能精确到分,连地铁和巴士也是如此。每个车站都有两张发车时刻表,分别是工作日和周末。所以,每天都能看到有人一秒不多一秒不少地恰好飞奔进某一时刻发车的地铁,最近我也越来越会踩点儿,每次都在下站台的时候地铁刚好进站。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日本人的时间观念强成为他们的一种标签,做任何安排都能具体到分钟。

然而,电车并不等同于我们的火车,因为电车夜间是不运行的,所以才会有经典的日剧跑,除了在追姑娘,大部分也在追末班车。否则,打车回家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有些人甚至夜不归宿也不舍得花打车钱,因为真的太贵。当然,在末班车上看到N次会之后喝得东倒西歪的日本人也是一种乐趣。

虽然比起国内几元钱的地铁票,日本的交通费简直要匹敌饭钱,却还是比自己开车和打车要划算很多。每天我从家到单位的往返地铁就要620日元,若再加上200日元起步的巴士费用,每天交通费上千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好在有定期券(即经常往返的站点之间的月票),虽然便宜不了太多,但比起单次刷卡还是会省下来一顿怀石料理。所以买了定期券之后,我对铁道的出行依赖就更加强烈了。

日本人从读书时代起便开始每天在铁道上通勤,一直到工作、退休,所以常常见到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无比怀念自己坐了几十年的电车,甚至能详细回忆关于电车的所有细节。

当然还有日本人曾经引以为傲的新干线。在国土狭小的日本,从东京到九州也不过是5个小时的事情。所以大多数出差都是乘新干线当天往返,有意思的是每条新干线还有自己的名字,型号也不尽相同,由此培养了一大批新干线发烧友。我在去东京的新干线上曾见到过爸爸和儿子一起看新干线图书的场景,儿子会在新干线的名字后面加上“○○酱”,甚至还拿出了好多个新干线手办模型,着实有趣。想来,这说不定是那位爸爸的兴趣呢!

最具有代表性的还要数松山健一和永山瑛太主演的电影《乘A列车前行》,两位颇暧昧的男主角因为同样是铁路迷而发生了交集,里面就出现了涉及20条线路的80辆列车。看到自己熟悉的线路,一定能引起诸多日本人的共鸣。

此外,今年4月京都还开设了“京都铁道博物馆”,不仅详细展示了日本铁道的历史轨迹,还陈列了五十多辆实体列车,一度引起了去铁道博物馆游玩的热潮。

日本的美食节目之多是出了名的,其中有一个系列就是搭乘不同铁道寻觅美食,在同一条路线的不同站点附近挖掘连当地人都不甚了解的餐厅。虽然在我们看来几乎都是一样的东西,但日本人还是看得津津有味。偶尔我也能看到想要亲自去探访的小地方。

如今在国内已很少见的铁道路口在日本还是能经常遇到,甚至在考驾照的时候都有遇到铁道路口的环节,足见其在日本国土的密度之高。

回想起来,来这里的每一天似乎都在乘地铁或电车,铁道竟成了日常风景。使得出发与离开,送别与道别的仪式感都减弱不少。

经常看到有人在桥上或站台看着列车匆匆来去,不知是在思念随着列车远行的人,还是在思考自己即将踏上的远方。总之,乘着这趟车,应该总能到达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