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拿到工作通知时,看到“兵库县”,连日语专业出身的我都感到疑惑,于是翻出地图确认了一下,原来是一个在大阪旁边的县,属于关西地区。也难怪大多数人对它闻所未闻了。
日本的县相当于我们的省,神户是兵库县的县厅所在地,即我们说的省会。
而即便不知道神户在哪儿,很多人也听说过神户牛肉——传说中牛肉界的爱马仕。
传言神户牛是边享受按摩边听着歌长大的,算得上是牛中贵族。托了它的名气,神户的知名度似乎不算太低。只是,名气虽大,游客却很稀疏,这是我来神户工作后了解到的。
实际上,很多都道府县的名字和都道府县厅所在地的名字一样,比如福冈县和福冈市,广岛县和广岛市,长崎县和长崎市,京都府和京都市;但也有些都道府县和都道府县厅所在地的名字不一样,知名度却很高,比如北海道和札幌市。兵库县和神户市给人印象中尴尬之处,正如爱知县和名古屋市。名古屋绰号“丰田城”,声名远扬,而它的上级爱知县却鲜为人知,想来爱知县知事一定默默咽了不少苦水。
兵库县是日本的“千年老七”,无论人口、GDP还是盛产美女的排行榜,在过去几年间总是巧合地排在全国第七,但知名度就未必这么靠前了,完全没有“省会”神户市出名,偶尔也遇到极其尴尬的场面。有一次参加活动,现场记者提问时对着知事脱口而出“我想问一下我们神户县……”,好在翻译及时纠正,否则知事老爷子一定要现场擦汗捂脸了,他本来就很懊恼“我们兵库县不比大阪差啊,怎么游客就尽往大阪跑呢?”……
虽说记者少了点专业性,但也间接反映出这个被称为“日本缩影”的县确实还有待大力宣传。
这个别称是我赴任没几天从当地人口中了解到的,语气里带着掩藏不住的骄傲。至于“日本缩影”从何而来,得先看一看“日本的全景”。日本与中国一海之隔,但每个人对此的认知不尽相同。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4个大岛,以及周边近7000个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1),大概是两个广东省大小。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邻日本海、东海。这里位于地震带,自然灾害多发,自然资源匮乏,但工农业都很发达。从战后五十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发展,成为最先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亚洲国家。尽管泡沫经济后,处处唱衰“失去的20年”,但日本在软实力上展现的“MADE IN JAPAN”影响仍然不容小觑,茶道、日料、漫画、日剧、日本禅文化等“和式”文化影响全球。这座小巧精致的岛屿,有4项自然遗产、16项文化遗产,底蕴深厚,每年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再看“日本的缩影”。兵库县北邻日本海,南经濑户内海和淡路岛,与太平洋相望,南北都靠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兵库人在自己的地盘就能实现夏天享受海水浴,冬天享受滑雪和温泉的休闲生活。交通位置方面,作为关西地区“京阪神”(2)的组成单位之一,兵库县和京都、大阪实现了“一小时交通圈”,东上进京,西下九州,搭乘新干线都能在2个半小时左右到达,南下穿过淡路岛,就能直通四国。
兵库县的“地大物博”,在气候与风土的差异上最能体现。县内五大地区——摄津(神户、阪神)、播磨、但马、丹波及淡路,各有特色。
神户、阪神及播磨地区的人口占全县90%以上,集中了钢铁、造船、机械等产业,重工业以川崎重工、神户制钢所为代表;丹波、但马、淡路地区山清水秀、自然优美,农林水产十分发达,除了世界闻名的神户牛,丹波黑豆以及明石的海产也在日本国内美名远播,可以说是一个工农业都很优秀的县。
除了拥有出色的地理位置和不俗的经济实力,充满魅力的文化底蕴也给兵库县锦上添花。兵库人最大的骄傲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姬路城”,碧空之下远远望去,蓝白交映美不胜收。
县厅所在地神户也是充满魅力的城市,这个早期开放的港口城市有着充满异国风情的北野坂和旧居留地,洋气程度可媲美欧洲,同时,神户也有日本三大中华街之一的“南京町”,可谓中西交汇,完美相融。
全日本最出名的高中生棒球联赛“甲子园”,其场地就在兵库县的西宫甲子园,联赛也因此得名;另一处名叫“宝冢”的小城则因“宝冢剧场”(3)闪耀光环,这里孕育了多位日本一线女演员,是一个非凡的小城。
至于美食,神户甜点在日本与神户牛肉齐名,店铺多且水准高,这得益于神户早期的对外开放政策。兵库县的年均西点消费量常年稳居日本第一,爱之深可见一斑。
“なるほど”(原来如此)。在兵库一地就能体验到日本的方方面面,这里连接着繁华与宁静,经济与文化,西方与东方,它们荟萃于一处,大有“兵库归来不看日本”的架势。
只是最让知事感到头疼的事情,是来兵库县旅游的人没有像赴日游客那样疯狂增长呀!
(1) 本书所涉及的数据,除有特别标记外,均为2016年至2017年间撰写本书时所查询的数据。
(2) 日本京都市、大阪市、神户市的合称。
(3) 宝冢剧场是日本宝冢歌剧团的表演场地,由阪急企业创始人小林一三创立,团员全部为未婚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