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参加演讲的目的就在于让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但事实上,听众也不会凭空接受演讲者所说的所有观点。对此,一些人喜欢采用一些华丽辞藻进行描述,但给人的印象却是华而不实,令人生疑的。因为这些语言毫无根据,完全站不住脚。但如果你能在话语中加入一些可信的数字,就会提高话语的含金量,让人感到信服。
TED演说大师们曾总结出一些引爆全场的心理技巧:善用修辞,善于提问,多用数字和细节;精心安排笑点,适当地自黑,来增加幽默感。其中运用数字是他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要知道,TED大会本身就是来自全球不同领域内的精英们齐聚一堂分享最新理念和知识的大会,如果只是用干巴巴的语言与听众交流,是毫无说服力的,运用具体数据,能提升演说语言的含金量,进而让听众心服口服。
其实,这一点早已被演说大师卡耐基熟练运用。卡耐基曾有一次经历,可以说是用数字说话的一个典范。他是这样说服一家旅馆经理打消增加租金的念头的。
每个季度,卡耐基都要支出1000美元用于租赁在纽约的某家大旅馆,时间是20个晚上,用以讲授社交训练课程。
有一季度,卡耐基的训练班已经开始授课了,但他却突然接到通知,要他付比原来多3倍的租金。而这个消息到来以前,入场券已经发出去了,其他准备开课的事宜都已办妥。这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理呢?卡耐基决定亲自和这位经理谈谈,两天以后,卡耐基去找经理。
卡耐基对经理说:“我接到你的通知时,有点震惊。不过这不怪你。假如我处在你的地位,或许也会写出同样的通知。你是这家旅馆的经理,你的责任是让旅馆尽可能多赚钱,你不这么做的话,你的经理职位很难保住,假如你坚持要增加租金,那么让我们来合计一下,这样对你有利还是不利。”
“先讲有利的一面。”卡耐基说,“大礼堂不出租给讲课的而是出租给办舞会、晚会的,那你可以获大利了。因为举行这类活动的时间不长,每天一次,每次可以付200美元,20晚就是4000美元,哦!租给我,显然你吃大亏了。”
“现在,来考虑一下‘不利’的一面。首先,你增加我的租金,也是降低了收入。因为实际上等于你把我撵跑了。由于我付不起你所要的租金,我势必再找别的地方举办训练班。”
“还有一件对你不利的事实。这个训练班将吸引成千的有文化、受过教育的中上层管理人员到你的旅馆来听课,对你来说,这难道不是一种免费宣传吗?事实上,假如你花5000美元在报纸上登广告,你也无法邀请到这么多名人来亲自参观,我的训练班给你邀请来了。这难道不合算吗?”讲完后,卡耐基告辞了,“请仔细考虑后再答复我。”当然,最后经理让步了。
人们对于权威语言和数字似乎更能产生信任感,卡耐基之所以获得成功,只是因为他站在经理的角度想问题,把增加租金与保持租金的好处用数字一个个清楚地表达出来而已。
同样,在演讲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来增强语言的可信度。从卡耐基的这一次经历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向听众阐述观点时,听众是心存疑虑的,此时,数字语言就能派上用场了。
为什么数字能提高语言的可信度?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那些空洞的语言往往表达的是主观的想法,会让听者觉得查无实据;而具体的数字则可以提供难以质疑的具体证据。比如,在向用人单位证明自己的实力时,同简单表示“提高了生产能力”的应聘者相比,一个表示“7个月内将工厂产量提高156%”的人无疑会令用人单位印象更加深刻。
那么,我们该怎样将数字运用到演讲语言中呢?
1.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我们运用数字说话,就是希望让听众接受我们的观点,但如果数字本身的可信度有问题,比如数字不准确或者虚假、夸张等,就会使听众产生信任危机,因为一旦听众发现这些数据本身有问题,就会对你产生怀疑,那么,运用数据说服这一策略就只能起到反作用了。
2.仅罗列数据是不够的
精确数据的使用,当然会为你的话语增加可信度,但一味地罗列数据会让听众找不到重心,也会让听众以为你在故弄玄虚,从而对你产生厌恶感。所以,使用数据是有一定的原则的:
(1)合适的时机
要想让你的数据具有更强劲的说服力,你首先要挑选合适的时机,比如在发现听众对你的话产生怀疑时。
(2)度的把握
演讲的时候,还要注重适度运用精确数据来说明问题,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随意或滥用。
(3)数据的更新
另外,值得注重的是,很多数据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不断发生改变的。因此,在使用某些数据时,要保证它是最新的。
总之,列出具体数据是增加话语可信度的重要方法,空有华丽的辞藻是不会吸引人的。记住,要证明你的观点,你就要学会用数字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