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演讲的技巧:高效表达心理学

凝练语言,演讲切忌重复啰唆

字体:16+-

在生活中,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的人说话言简意赅,句句说到点子上,能击中问题的要害,很快营造了强大的气场,控制了别人的思想。而有的人尽管表达了很多,但是让人听着云里雾里,不断地打擦边球,根本没有涉及核心问题,被人轻视和不重视。事实上,不是他们的态度上有差异,而是因为他们表达的能力不一样。会表达的人往往能做到语言凝练、字字珠玑、绝不啰唆重复。

事实上,演讲也是如此,任何人发表演讲的目的,就是要吸引、说服、鼓动、感召听众,也只有能引起听众共鸣的演讲,才是成功的演讲,这一点,也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

对于这一点,每个曾在TED大会上参加演讲的人都深有感触,因为TED演讲的时限是18分钟,记住,有约束的演讲才更具创造力,如何能在18分钟之内将自己的思想分享给在座的听众,考验演讲者的演讲水平。为此,他们在演讲前都会做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并凝练自己的语言,不说一句多余的话。

任何一个好的演讲者,都很注重自己演说语言的修炼,尽量在演说中做到语言凝练,字字珠玑,以传达给听众最实用的信息。而相反,如果为了能让听众接收到更多的演说信息而不顾听众的感受,一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让听众产生不耐烦的情绪。

然而,在现实的演说中,就是有一些人喜欢长篇大论,在他们看来,自己说得越多,越是能打动听众。但实际上不然,说得越多,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事实上,那些真正的演说大师演讲时都不会打持久战,而是采取简短有力的演讲方式。

从另一个方面说,现代社会,人们的时间观念都很强,没有人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来听你的长篇大论。所以,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切忌绕圈子,而是把话说到点子上。有话则说,长话短说,无话不说,这样才更准确传达你的思想。

那么,我们该如何凝练演讲语言呢?

1.了解你要表达的中心、重心、要点

任何问题都有中心和重点,找到了这个中心和重点之后,说话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做到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所以,迅速找准谈论的中心是言简意赅的前提和基础。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能惹人厌烦。

2.懂得表达,语言表达清晰、稳重、不啰唆

说话,语言表达的轻重缓急也是很有讲究的,该让对方听清的地方就要缓一些,不重要的信息就可以一句带过。如果张口结舌或连珠炮似的大讲一通,对方就会感到一种急迫感,从而心生不信任。

要想使说话不啰唆,其实只需捡重点说就行,其他次要的内容,要么不提,要么一言以蔽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的发言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收到最好的效果,否则,即使你滔滔不绝地谈论半天,听者都还是不知你发言的目的。

3.尽量避免口头禅

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常用的口头禅。也许大家没有意识到,这些自己根本没注意到的习惯,在日常交际中并不会对我们造成多少危害,但需要参加演说的人,如果把这些语言习惯带到演讲中,则会传达给听众一些负面信息,比如:

(1)“听说、据说、听人说”。这一口头语会让听众觉得你的演说真实度不够,试想,谁会真正相信那些道听途说的语言呢?

(2)“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演讲中,如果有此类口头语,会让听众觉得你说话急躁。

(3)“啊、呀、这个、嗯”。人们常在词汇少,或是思维慢时利用这些词作为间歇的方法,而领导者在演说中,如果常伴有此类口头语,会给人一种反应较迟钝的印象。

(4)“可能是吧、或许是吧、大概是吧”。这些口头语体现的是对自己言谈的极为不确定,也会给听众留下不可信任的印象。

可见,“口头禅”是演说中的大忌。所以,我们应将凝练自己的演讲语言作为培养和锻炼自身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应尽可能地用最清晰、简明的语言传达给听众相关信息。

4.偶尔停顿、适时沉默

任何沟通都是双向的。赢得人心需要一个好口才,但决不可卖弄口才。有些人总希望用出色的口才让听众方产生信任感,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们通常会以为那些巧舌如簧、太能说的人是不值得信任的。因而,即使在演讲中,你也需要偶尔停顿。

总之,你若希望自己在演讲中的语言有震慑力,就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说话能力,毕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平日里多注意,多锻炼。你说话定可以达到言简意赅、字字珠玑的效果,一出口就能击中要害的程度。因此,加强持久的练习是有效的手段。

演讲时,你只有做到轻重缓急适宜,吐字清晰有力才能使语意分明,声音色彩丰富,语气生动活泼,语言信息中心突出,从而引起听者的注意,引导听者的思路,才能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

总之,在演讲中,我们陈述观点传递信息的时候,要让所说的话有力度,能够让人听得进去,才是好的说话方式。我们讲话一定要做到一针见血、言简意赅,这样才能让听众明白你到底说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