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们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确,在公共场合演讲更是如此,我们对听众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经得起推敲,都应该是权威的。当然,我们也知道,说话是一门艺术,但这并不等于演讲可以信口开河,事实上,演讲的目的就是让听众信服,而如果你希望自己说出的话是言之有物的,我们就要在开口前做好准备工作,不能瞎编和乱说一气。
要想完美地施展自己的口才,做一次成功的演讲,事先必须有所准备。演讲前,对于听众的需求分析、演讲主题、内容、结构等,我们要如此,做思考和管理才能“有备无患”,才能在演讲的时候口吐莲花、娓娓道来。
戴尔·卡耐基在总结成功的演讲经验时说过:“一切成功的演讲,都是来自充分的准备。”的确,演讲也是如此,没有准备,就是准备失败,时刻注意收集素材,时刻在生活中练习,时刻准备发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演讲取得更好的效果。
为此,TED演讲者建议,在明确你要说的主题后,在主题的指导下,你要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查工作,这样不仅能帮助你找到所要用的演讲材料,最重要的是,你还能了解讲话的场景、听众、背景等方面的信息,这有助于选择适宜的讲话方式,提高讲话效果。
我们先来看下面一个领导者是怎样说话的:
刘洋是一名海归,现在在一家网络公司担任财务总监,在他上任半年后,公司上司让他代表中层管理者做一次演讲。
该怎样确定演讲主题呢?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谈自己的老本行。于是,他决定对公司的账目进行一次大审查,经过调查,刘洋发现,这一年来,居然根本没有盈利。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他找来财务人员才知道,原来一直以来,他忽视了一个问题,网络公司在网站维护上的成本投入太多。而造成这一问题又在于公司这一方面人员的多余,很多工作,同一个员工就可以解决,但却安置了太多的闲余人员。
在找到这些原因后,刘洋在公司的演讲大会上,还提出了一些更细致的解决方案,比如,公司员工的奖金制度应该加以调整并细化;员工的考勤制度也应该明确化……
公司的高层领导对刘洋的演讲表现很满意,并采取了他的方案,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后,第二年的第一个月,这家公司就呈现出一片大好的发展趋势。
在这个案例中,财务总监刘洋为这次演讲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找到了公司的财务问题,并在演讲中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自然会赢得领导的认同。
的确,我们需要明白,你的听众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是理智的,如果你希望听众能接受你的想法和观点,最好让你的演讲更有说服力,其他说话的材料最好也要经得起推敲。
具体来说,你需要做到:
1.收集材料
一个观点,你要想说得清楚、透彻,一件事情,要想说得可信,你都必须对有关事实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充分的事实材料。这些事实材料,不但使得你的讲话内容有保证,还能增强你在说话时候的底气,而如果你不准备材料,或者缺少材料,那么,说话时你只能勉强说,甚至根本不知从何说起,这样,你自己说得痛苦,听众也听得无趣。
2.充分调查
不同的听众,他们的文化背景、品位、修养都是不同的,感兴趣的话题也会不同,因此,在你说话前,最好先收集一些关于听众的资料,以确定自己的演讲主题、说话风格以及所需要的材料。
总的来说,演讲必须是能让听众信服的,能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另外,还需要领导者就说话主题列举出一些有说服力的证据,通过论证的方式,将各种方案的优劣、长短逐一比较分析,而这,都需要你做好资料收集和调查工作。
3.注重日常知识积累
从很大的程度上来讲,口才是满腹经纶、博古通今等词的另一种称谓。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在和别人的谈话中就不会因为无知而自卑,谈吐间就会很自然地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所表达的内容也会十分得高雅。假如胸无点墨,在陌生人面前也好,老朋友面前也罢,只有闷头静听的份,那么就会让自己的分量显得很轻,也就无法得到别人的关注。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多注意阅读,注重知识的积累,看一些历史、哲学、文学、政治、美学之类的书,提高一下个人的修养,让自己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当你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之后,就会有充分的底气站在别人面前进行较高层次的谈论了。
4.多做预讲
杰出的历史学家艾兰·尼文斯对作家也有类似的忠告:“找一个对你的题材有兴趣的朋友,详尽地把你的想法讲给他听。这种方式,可以帮你发现你可能遗漏的见解、事先无法预料的争论以及找到最适合讲述这个故事的形式。”
曾任微软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先生,在刚开始演讲时,他要求自己每月坚持两次演讲,并且,每次都要请一个朋友去旁听,之后给他提出意见。他对自己承诺,不事先排练三次,决不上台演讲。
从以上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预演对演讲的重要性,可以说,预讲是演讲最重要的准备工作之一。现在,如果你已经完成了演讲稿,就可以进行预讲了。
预讲是一个确保你的演说更成功的方法,你可以将你的想法、见解都告诉你的朋友,你可以告诉他你是在预讲,也可以不说,你可以听听他的想法,也许他有更新奇的主意,那样你的演说就更有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