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破金湯

二十九

字體:16+-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在侵華日軍原有工事的基礎上,利用天津河道眾多的地理特點,花巨資在市郊修築了許多防禦工事。在主要交通要道上還構築了不少紅磚碉堡,有的高及丈餘,有的低至數尺。

陳長捷就任天津警備司令後,自詡要給天津穿上盔甲。他建的城防工事分好幾種,有碉堡、地堡、暗堡和壕溝,碉堡又分雙層碉和子母碉兩種,都在製高點上,地堡在市中心,暗堡在政府機關及大型建築物拐角處。

陳長捷還在城西和西北構築數十個鋼筋水泥結構的碉堡群,並將環繞天津的護城河由原來深二點五米加深到三點五米,引進運河水,把河的內側土堤由原來的三米加高到六七米,而且重新架設了電網,每隔三四十米修築一座碉堡。

陳長捷還拆除了一些村莊的房子,如天津南郊的八裏台村和北郊的白廟村等。這些村莊因靠近城防線,都被他們強行拆除了。

天津守敵對解放軍的武器裝備估計不足,因此所有碉堡使用的多是紅磚,隻是在牆內填些水泥砂石,有的連鋼筋都不放,以為解放軍沒有重炮,攻不破他們的堡壘,這樣就可以確保天津城安全無憂了。

其實,到了一九四八年間國民黨軍節節潰敗時,解放軍裝備漸成優勢,炮火力量迅速增強,相當一部分是從國民黨軍那裏繳獲的美式裝備,這是他們始料未及的。

為了確保天津城防萬無一失,陳長捷再次向全市商民籌款幾十億法元,加築鋼筋水泥碉堡幾十個,分布在天津市郊的主要部位。

陳長捷還在城市周圍加築了不怕槍打、不怕炮轟、不怕炸彈炸的“三不怕”碉堡工事。

這種工事陣地主碉堡壁厚一米以上,深入地下一層,露出地麵一至四層,堅固而又隱蔽。當解放軍實施炮火轟擊時,守軍深入地層隱蔽保存戰鬥力,待解放軍步兵實施攻擊時,他們再以主碉多層火力予以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