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响 1942

第十六章 迎战

字体:16+-

1.茶朴学校

周弥生和姜敏自头年深秋跟茶姑来到茶马山寨,一直到来年春天,都在忙着干一件事儿:创办“茶朴学校”。

这件事,还是病中的茶土司最先提起的。

在茶姑去找周弥生之前,茶土司就已经生病了,浑身不疼也不痒,但就是酸软无力。一开始,大家都认为是普通的风寒,过些日子就会好。可等茶姑带着周弥生和姜敏回山寨时,他的病已经很严重了,躺在软榻上,说句话中间都要喘几次气。但看到女儿回来,尤其是还带了周弥生回来,他的脸色竟红润起来,不再像往常那样灰暗。看完周弥生带来的周鉴塘写的信和礼物之后,他的话也比平时多了,表示同意亲家的提议,等局势好一些,就先在山寨举办一个按他们山寨里的接亲仪式、再回昆明举办一个洋婚礼。“弥生,给你爹写封信报个平安吧,我现在这样子,哪里都去不了,就劳驾你爹来一趟,我们俩亲家,先商量商量吧。”

“应该的、应该的,临走我爹也说了,他要来的。我一会儿再给他写封信,把您的意思告诉他。”周弥生忙答应。

说完女儿的婚事,看着和儿子曾经是同学的女婿,很自然地,茶土司又想起了茶朴。他闭上眼睛休息了一会儿,他似乎是自言自语地说:“茶朴在昆明上中学的时候,还一门心思想着以后要回来办个学校。后来去上海读大学了,又给我说,要请很多好老师来山寨办个学校。现在啊……”

老人说着说着说着,竟困乏得睡着了。周弥生拉着茶姑悄悄退出来,扯着她的手对她说:“我们就依了老人家的意思,办个学校吧。正好这段时间滇缅路上日机轰炸得凶,我爹又不许我回去。”

茶姑不好意思地把手缩回来,看着前面木杆顶上吊着的木桩说:“这样的事情,你要和姜敏商量,我哪里帮得上忙?”

周弥生一听,索性又拉起茶姑的另一只手,一脸兴奋地说:“这件事情,当然少不了敏敏。她可以教国文、音乐和绘画,我来教数学和体育。不过,最重要的事情,却必须你来做。”

“你们都教完了,我能做什么?”茶姑酸溜溜地问。

“我们都只能当教师,校长得你来当啊。”周弥生晃着茶姑的双手说。

“校长?我能当校长?”茶姑猛地把双手从周弥生的手里抽出来,捂着嘴说,“我大字不识一个,当了校长能做什么?”

周弥生拉着茶姑边下楼边说:“找教师、建校舍、招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敲钟,掌握上课下课的时间。你看,除了你,还真没有人能当这个校长呢。”

茶姑听得笑了,直点头:“是呢,是呢。要是我哥在,这些就该他做。现在他不在,只好我来帮你。学校的位置,我哥以前也说起过,就在外八卦那座接待客人的木楼上。其他的事情,我可就真不懂了。”

两人一路商量着,循着口琴声找到姜敏。姜敏本来就是教师,来了山寨,正愁不知道做什么呢,一听说要办学校,也激动得跳了起来。三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一致同意:周弥生和茶姑在山寨准备黑板和凳子,姜敏带人去龙陵县城买纸笔墨砚,借课本。

“敏敏,你去龙陵,一来,顺道找找玉山商行的程老板吧。临走前,长友的舅舅高老师特地嘱咐过我,说他原本是打算送长友去重庆的,既然长友留在了云南,那无论如何都要去见程老板一面;另外,也帮我带封信给程老板,烦请他找人带给我爹。”周弥生边走边给姜敏交待着。

“好的,表哥,我一定去。”姜敏说着,感激地看了周弥生一眼。

就算周弥生不这样说,三个人心里也都一样的清楚:姜敏只要出了山寨,一定会想办法去找马长友的。只不过,大家心里更清楚,她也根本不可能找到马长友。所以,有这么一件与马长友有关的事情让她去干,她应该是开心的;更何况,这还是马长友舅舅的安排呢?

第二天天还没亮,姜敏就怀揣着茶姑给她的钱和周弥生给她的信,带着茶姑的几个随从快马出了山寨。

走出密林间的小路,下了滇缅公路后,姜敏就开始留意身边经过的军车,但车上拉的全是货物,并没有行色匆匆的工兵;她刻意吹响了口琴,但也没有一辆车因为口琴声而在她身边停下。还好,这天没有碰到日机轰炸,他们一路上都很顺利。

姜敏和几个随从到龙陵后,先根据周弥生写的单子买齐了纸笔墨砚,又去龙陵小学找到他爹的一名学生,借了一套国小课本,把正事儿干完了,这才按照信封上的地址去找程玉山。

程玉山早就得到了高云霄送来的消息,所以,一直在等周弥生和马长友。一见来的是个女孩子,开始有些意外,后来,听姜敏羞羞答答地讲了她和马长友的关系,又听她讲了这次来龙陵要办的事情,才明白了高云霄命令他帮助周弥生和马长友的良苦用心: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都是国家的栋梁,有了他们,也就有了未来和希望。

程玉山搞清楚原委后,对姜敏说:“你回去告诉周弥生,无论是办学校还是做生意,只要用得着我,尽管说。开学以后如果没有时间,叫人带个口信来就行。另外,我也会抽空去看你们。”

“还有这封信,”姜敏从怀里掏出周弥生写的信,不好意思地说,“程老板,真是不好意思,还得麻烦您帮忙把这封信找人送给我姑父。”

把事情说完,姜敏告辞出来,走到门外,正赶上马帮进来,有人在高声喊:“直接进后院,把货拉到后院去!”

这声音怎么那么熟悉?姜敏循着声音望过去,发现说话的人居然是杜长贵。黄东邺进了辅元堂后不久,姜敏就再没有见过杜长贵,算来已经有一年多了。

“杜叔,您怎么在这里?”姜敏跑过去问。

“是姜家表小姐啊?我们家少爷呢?”杜长贵把马交给身边的木六,左右张望着,把姜敏拉到路边问。

“表哥在茶马山寨。”姜敏知道杜长贵在找周弥生,忙解释说,然后又问,“杜叔,你怎么会在这里?”

杜长贵举起右手,伸出食指在姜敏面前晃着,说:“这位程老板,是我的妻弟,和周老板也一直有生意往来。”可当姜敏问周鉴塘知否知道他在这里时,杜长贵有些沮丧地把摇晃着的手指放下,说,“老板当然知道了,但他让我带着木六,暂时不要回辅元堂。我想他是有苦衷的……”

“杜叔,你不要胡思乱想。我回去就告诉表哥,让他来看你!”

“千万不要,表小姐,我整天都在外面跑,少爷来了,也不一定能碰上我。你回去告诉他,我有空一定去茶马山寨看他啊!”

说到这个话题,两人都有些伤感,不好再说下去,加之不停地有人来问“这些货”、“那些货”放在哪里,姜敏只好跟杜长贵告别,和茶姑安排的几个随从会合后,趁着天色尚早,动身赶回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