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修订升级版·磨砺篇

8.秘书“十忍”——关于秘书的思想品德修养

字体:16+-

由“忍”说起

忍字头上一把刀。

有刀在上,锋芒相逼,心不能动,动则遭残,是谓忍。

忍,忍耐,忍受,忍让,容忍。忍,祖先遗训,民族美德,智者风范,千年传承。忍与不忍,成败分明,有道是,姜公能忍把鱼钓,活到八十还护朝;韩信能忍**过,拜将保朝功勋高;霸王不忍乌江刎,盖世英名一旦抛;周瑜不忍吐血死,可怜英年撇小乔。

的确,人生许多事需要忍,许多欲需要忍,许多情需要忍,许多苦需要忍。但我在此要说的是,秘书特别需要学会忍,好秘书都是“忍”出来的。

忍什么呢?

一是忍“苦”,始终保持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谁都知道,秘书工作是艰巨而繁杂的强脑力劳动,当秘书很苦、很累。既然当了秘书,就要能吃常人不能吃之苦、能受常人不能受之累,否则这个秘书就肯定当不好。你经常加班加点吗?应该的,因为手头的事情还没忙完,不能误了领导的大事;你因“顾了公家忘自家”而被老婆孩子抱怨吗?必然的,因为工作需要你只能这样做;你因长期伏案写作用脑过度而患了颈椎增生、近视眼、高血压、掉头发之类的毛病吗?也正常,因为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要想有所获得就必然有所付出,得点职业病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比比无数革命先烈,比比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英模人物,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苦也好,累也好,你不仅不能怕、不能躲、不能推,还不能对人说。对领导说行不行?当然不行,领导会认为你贪图安逸,怕苦怕累,弄不好还误了大好前程;对同事说行不行?也不行,大家都彼此彼此,人家能忍你为什么不能忍?碰上个别嘴快的打你小报告,让你后悔莫及;对父母妻儿说行不行?还是不行,弄得他们整天提心吊胆担心你的健康,或许还逼着你改换门庭去干别的;对同学朋友们说行不行?更不行,不仅说你不懂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道理,若传扬开去,还有损秘书队伍的形象。总之,你只能默默忍受这一切,把吃苦受累当作一种磨炼、一种机遇、一种财富,适应了、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你见过牛耕田吧?它肩负重轭,四腿前倾,奋力前行,虽吆喝声、叱骂声不断,臀部鞭痕累累、血肉模糊,但它除了眼角两滴浊泪,何曾吭过一声?牛,就是秘书的最佳榜样。换言之,秘书就应该是一头牛。

二是忍“屈”,始终保持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工作态度。谁做工作都追求成就感,都希望得到领导认可和表扬。尤其是直接为领导服务的秘书工作,领导的看法评价往往决定着秘书的功过成败甚至是前途命运,所以我们得到领导认可和表扬的愿望就显得尤为强烈和迫切。但由于秘书工作太琐碎、太具体,出点差错在所难免,所以往往是受表扬少、受批评多,有时还会被骂得很厉害、很难听、很伤心。谁都有自尊心、虚荣心,都希望自己工作得有声有色,活得风光体面,但秘书除了起草文稿、出谋献策以外,还得成天跑腿打杂,忙里忙外,干着大量繁杂而艰苦的服务工作。这本是职责所在,但有时会引起某些人误解,尤其在一些文学作品里被描述得跟太监、仆役、狗腿子差不多。谁都希望自己在社会上有个好名声、好形象,但在当今极少数秘书腐败堕落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情况下,为秘书队伍说公道话、良心话的固然有之,但各种怀疑、非议之声也时有所闻。

批评也好,误解也好,非议也好,面对这一切,秘书要正确对待、坦然处之,学会忍,不忍也得忍,有委屈只能埋在心里,有苦水只能吞进肚子里,有牢骚只能发在家里。在公众场合,特别是在领导面前,还要装得没事一样,照样精神饱满、认真细致地做事干活。所以资深老秘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秘书就不能有脾气,不能有太强的自尊心,不能太计较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则影响工作、影响进步。事实上,只要做到能忍、善忍,只要自己站得稳、行得正,领导还是认可和欣赏的,人们也还是会给予理解和尊重的。

三是忍“满”,始终保持谦逊低调、好学上进的良好形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对任何人都适用的处世哲理,更应成为秘书的座右铭。能成为秘书的,一般都不是庸常之辈,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办事能力,但唯其如此,更不能自满自足、自视甚高,不能在干部群众面前夸夸其谈、自以为是,而要始终保持谦虚好学的精神,向干部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一切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学习,以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要知道,你不显露和炫耀自己的才华,也没有人会把你看作傻瓜蛋。你越把自己当回事,人家越不把你当回事;你越不把自己当回事,人家反而越把你当回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山谷中的参天大树,永远比山顶上随风摇摆的小草充实和美丽得多。秘书把自己的身架放低,不仅有利于自己成长进步,也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四是忍“傲”,始终保持平等待人、热情友善的良好形象。秘书虽然不是官,但因为在领导身边工作,深受领导信任和器重,有时还代表领导出面联系、协调、处理某些事情,所以人们往往把他看作是领导的代表和化身,一般都很客气、很尊重。但越是这样,秘书越要保持头脑清醒、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说话和气、平等待人、耐心周到、不厌其烦,努力把每一件事办实、办好,让干部群众高兴、满意。这不仅是秘书必须恪守的基本职业道德,更是维护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值得指出的是,有的文秘人员缺乏这种素养,一走上秘书岗位就自以为了不起,尾巴翘到天上去了,飘飘然、傲傲然,架子大、口气大,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以致部分干部群众不仅对秘书本人有意见,更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有意见。这种现象应当坚决纠正和避免。

五是忍“欲”,始终保持安分守己、遵纪守法的良好形象。人皆有欲,秘书亦然。但欲如火,不遏则焚;欲如水,不止则溺。秘书虽然不掌握实权,但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客观上存在着以“秘”谋私的便利条件,加上社会上也有不少人想方设法接触和拉拢秘书,或吃喝玩乐,或送钱送物乃至送“色”,以图通过秘书的路子从领导那儿要官、要工程、要这样那样的好处,如果不忍“欲”的话,就可能因“欲”而毁。所以,秘书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干正事、走正路、守正气,挡得住**,保得住清廉,不做愧对组织、愧对社会、愧对家人的事。对比极少数“出事”秘书的可悲下场,听听他们痛彻肺腑的忏悔之言,看看他们父母妻儿因此而遭遇的悲怆凄苦,我们老实本分、遵纪守法,吃得下饭,睡得着觉,平平安安为党为人民工作,难道不是莫大的幸福吗?我们常说秘书要保持头脑清醒,其实清醒也是需要把握机会的。清醒应该是平时的清醒,是“越轨”之前的清醒,等到东窗事发、身败名裂时再来清醒,那就迟了,再怎么清醒也于事无补了。“志忍私,然后能公。”秘书只有在思想道德上筑牢“防线”,在廉洁自律上守住“底线”,在具体行为上不闯“红线”,克制并战胜不该有的欲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六是忍“情”,不为人情所困,不为“潜规则”所累,始终做到公道正派,不徇私情。当今社会流行“潜规则”,即那些摆不上桌面、见不得阳光而又被一些人所认同、所奉行的做法和套路,如“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官运亨通”等等,以致一些正常的东西被视为不正常,不正常的东西反而被视为正常。“潜规则”导致人际关系庸俗化、趋利化,进而导致人的行为“亚健康”和“不健康”。而秘书岗位由于掌握着一定的政治资源、信息资源和人际关系资源,恰恰是“潜规则”最容易侵蚀和突破的地方,稍不留心就当了“潜规则”的俘虏。同常人一样,秘书也需要亲情、友情,也会有人情交往,但这只能把握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大凡当过秘书的人都有这样的苦恼:有些亲戚、朋友、同学,总以为你在领导身边工作,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于是天天缠着你办这事那事、帮这忙那忙,你不给办就认为你六亲不认,不通人情世故。对此,你只能忍,必须忍,能解释则解释,解释不通也要坚决抵制,一切按原则、按规矩办事,否则就很容易出问题,还给领导抹黑添乱。作为秘书,还须牢记一条:慎交友、交诤友,千万不能交那种勾肩搭背的“哥们”朋友、吃喝玩乐的“酒肉朋友”。有的人看似侠肝义胆、重情重义,其实并不是真想和你交朋友,而是想利用你的特殊身份为他办私事,甚至设下套子让你钻,一旦被他“套牢”,就只能任其摆布,难以自拔。

七是忍“名”,始终保持“绿叶”精神,甘当无名英雄。功名之心,人皆有之。作家希望自己的作品一炮打响,歌唱家希望自己的演唱一夜走红,画家希望自己的创作一举成名,都是这个道理。秘书作为一个高智商群体,当然也希望自己能够出名出彩、功成名就,不枉那熬过的多少个不眠之夜、付出的多少心血汗水。但既然是为领导工作服务,那么无论办文、办会、办事办得有多么圆满多么漂亮,都是源于领导的意图和指挥,总体上应该是领导的功劳,秘书只是参与者、执行者,所以决不能有争功之心、夺誉之想、显能之言。很多新颖独到、切合实际的思路和观点,很多打动人心、获得好评的重要文件、领导讲话和个人署名文章,有些是来自领导本人聪慧的大脑,有些也的确是出自秘书的手笔。面对赞扬之声,秘书只能把荣耀归于领导,把喜悦埋在心里。有的同志在这个问题上不够清醒,生怕埋没了自己,生怕自己的才华别人不知道,有意无意对人宣称某篇好稿子是自己写的,某个好思路好观点是自己提的。殊不知,这样做是很犯忌的,既有损领导形象,也使领导对秘书的品格产生猜疑和厌恶,对秘书本人只有坏处而没有好处。你的工作做得好,你的确才智超人能力出众,领导心里会有数的,到适当时候会量才而用的,犯不着急于“显山露水”,反而把事情弄糟。

八是忍“躁”,始终保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思想境界。身在政界,人人都会追求进步,希望有更高的平台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秘书当然也不例外,而且,他们比一般人更有被领导发现的机会和求得进步的条件,有这种愿望也是很正常的。不过这种理想追求,只能建立在德才兼备、业绩优良、干部群众公认的基础上,而不能建立在利用接近领导的优势,拉关系、搞攀附上。一般情况下,各级干部通过正常渠道、正当形式向组织上提出升职、重用、换岗的要求都是允许的,但唯独处于“有利地形”的秘书反而不行,不仅不能伸手要官、投机谋官,连多说几句都不宜,最好什么都别说,否则不仅会引起领导反感,也有失秘书应有的思想品质。同时要看到,“僧多粥少”的现实,决定了能够得到提拔重用的秘书只是少数,如果工作需要你留在原岗位,那就得无条件服从,一如既往地保持淡泊心境、勤勉态度,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

九是忍“败”,始终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保持积极向上、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有人说,秘书工作千头万绪,繁杂忙碌,“无过便是功”。但要想做到所有事情都无“过”,实际上是不可能的。问题是有“过”之时应该怎么做。比如,起草重要文稿,谁都希望自己写的稿子能得到领导认可,但很多情况下总是事与愿违,特别是新手们写的东西往往难以一次性过关。此时,就不应垂头丧气、消极悲观甚至妄自菲薄,而应冷静对待,查找不足,努力改进。又如,协调处理某些重大而复杂的工作,有时由于难度较大、牵涉的具体问题较多,可能难以一次性协调成功,在领导面前交不了差。此时就应积极想办法、进行再次协调,或主动向领导汇报、取得领导支持再行协调,直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为止,而不能回避矛盾,束手无策,把“皮球”踢回给领导。总之,无论面对多么艰难的任务,要有百折不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善谋对策,迎难而进,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而不能半途而废。秘书工作自身的标准高,领导要求高,社会关注度高,这就要求文秘人员既要力避失败,又要正确对待失败,既要有“无过便是功”的精细态度,又要有“无功便是过”的进取精神,这样才能不辱使命。

十是忍“口”,始终做到守口如瓶,保守机密。秘书由于工作关系,经常接触和掌握大量机密,包括重大决策、人事任免、重要动态等,这就要求秘书必须严守保密纪律,做到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能公开的坚决不公开,严防跑风漏气,酿成重大失密、泄密事故。有些文秘人员性格开朗,思维活跃,能说会道,这从一方面看是好事,但另一方面又须谨记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不能信口开河乱说。还有一种情况须注意,有些别有用心的人精于通过秘书打听领导人的有关信息,包括家庭住址、手机号和车号,有什么特长爱好、喜欢与哪些人打交道、有哪些社会关系、对某些重要事项持什么看法和态度等,对此秘书也应保持高度警觉,不得泄露,以免给领导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给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为现实社会就是这样,一些人喜欢投领导所好,比如发现某领导喜欢打网球,就跟着学打网球;发现某领导喜欢练书法,就跟着练书法;发现某领导喜欢唐诗宋词,也跟着背唐诗宋词。其意图何在,不言自明。又如,有些人知道领导有哪位要好朋友,就千方百计与其套近乎;知道领导父母家住哪儿,逢年过节便去看望,如此等等,如果是因为秘书多嘴而造成,那就是极不应该、极端错误的。

秘书之“忍”,当然不止如上十个方面,工作上、生活上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忍。现实生活中,如果说哪类人最需要忍的话,秘书肯定是其中之一;如果说到哪天所有人都可以不忍的话,唯独秘书不能不忍。忍,不仅是一种素质要求,更是一种职业铁律。不能忍,就别来干秘书;不善于忍,就当不好秘书。

忍从何来?

忍,需要定力。这种定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自崇高的理想追求,来自对事业的热爱和对职业的感情。有了这种定力,就能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始终保持自己应有的职业操守。

忍,需要修炼。一事能忍容易做到,事事能忍则难以做到。这就需要通过长期修炼,渐入“佳境”。《黄帝内经》里边讲到,人体健康的核心问题是“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引申到秘书身上,忍就是“内守”,善忍就能保存“真气”,达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健康。

忍,需要远见。正所谓“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当我们学会了“忍”,习惯了“忍”,就会发现:减少了许多烦恼,增添了许多快乐,积蓄了一笔终身受用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