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二十四史

廉颇蔺相如列传

字体:16+-

战国时期,名将辈出,而以秦国、赵国为胜,战国四大名将,两国各居其二。《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名臣蔺(lìn)相如及名将廉颇、赵奢、李牧等人的事迹。本书选取廉颇、蔺相如为代表。

将相和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字洪野,战国末期赵国中山郡苦陉(xíng)县(今河北省定州市)人。我国古代军事家,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公元前283年,廉颇率领赵军攻打齐国,大胜而还,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卿。

蔺相如也是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起初在赵惠文王的宦官缪(miào)贤家中做门客,因为才华出众得到缪贤的器重。

有一年,赵惠文王得到了天下重宝和氏璧,秦昭王听说后,提出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当时秦强赵弱,赵国不给和氏璧,怕得罪秦国,给和氏璧,又怕收不到城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出使秦国,缪贤便推荐了蔺相如。

赵惠文王马上召见蔺相如,经过交谈,赵惠文王认可蔺相如,让他出使秦国,蔺相如承诺赵王完璧归赵。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秦昭王召见他。蔺相如见秦昭王只顾与群臣传看和氏璧,绝口不提交割城池的事情,知道他没有这个意思,走上前说:“和氏璧有瑕疵,让臣指给大王看。”

秦昭王把和氏璧给他,蔺相如手捧和氏璧,身靠柱子,义正词严地说:“臣看大王只顾赏玉,没有交割城池的诚意,如果这样,臣的脑袋就和和氏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秦昭王怕他真把和氏璧撞碎,赶紧召来官员,指明交割某某城池。蔺相如说:“赵王送和氏璧前,特意斋戒了五天,请大王也斋戒五天,臣才敢献上和氏璧。”秦昭王答应下来,蔺相如争取到五天时间,让手下带着和氏璧偷偷返回赵国。

五天后,秦昭王接见蔺相如。蔺相如说:“秦国的传统就是不守诚信,臣害怕被大王欺骗,所以派人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大王如果的确想要和氏璧,请先交割城池,再派一位使者前往赵国,自然会得到和氏璧!”

秦昭王和众臣面面相觑,有人建议杀掉蔺相如,秦昭王拒绝,宴请蔺相如后,让他回国了。

赵惠文王大喜,封蔺相如为上大夫。几年后,秦昭王邀请赵惠文王在渑(miǎn)池(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会盟,蔺相如跟随赵惠文王前往。

秦昭王饮酒到半酣,借着酒兴要求赵王弹瑟,赵惠文王不敢拒绝,起身弹瑟。一旁的秦国史官马上记载:某年某月某日,赵王为秦王弹瑟。

蔺相如上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击缶(fǒu),臣奉上盆缶,请大王演奏。”秦昭王大怒,不同意。蔺相如手捧盆缶向前,再次请秦昭王演奏,秦昭王还是不肯,蔺相如说:“臣距离大王只有五步,臣将把自己的颈血溅到大王身上!”说完,怒目圆睁,断然大喝,秦王身边的侍从吓得倒退数步。

秦昭王无奈,只好击缶,蔺相如招呼身后的赵国史官记载: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大臣见秦王受辱,出来刁难赵王,蔺相如一一化解,成功地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会盟结束后,赵惠文王封蔺相如为上卿,位列廉颇之上。廉颇非常气愤,说:“我是赵国的大将军,战功很大,蔺相如只不过动动嘴皮子,就位列在我上面。如果见到他,一定要狠狠地羞辱他!”

廉颇的话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便借故不上朝,外出遇见廉颇的车驾,调转车头回避。

蔺相如的门客很气愤,劝说他不用如此害怕廉颇。蔺相如说:“廉颇和秦王相比较,谁更厉害?”门客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我出使秦国,连秦王都敢责骂,又怎么会害怕廉颇呢?我之所以忍让,是考虑到秦国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颇在,我们如果相互争斗,必然会有损伤,对赵国就不利了!”

廉颇听到这些话,大受感动,**上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家里请罪,说:“我是个在战场厮杀的莽夫,没有考虑周全,没有想到您如此大度!”蔺相如连忙扶起他,两人结为生死之交。

公元前266年,赵孝成王登基,廉颇和蔺相如继续尽心辅佐新君。不久,秦、赵两国发生长平之战,廉颇担任赵军主帅。

面对士气正旺的强大秦军,廉颇采取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坚守营垒三年,秦军始终无法突破赵军的防守。

秦国派出间谍来到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老了,只敢防守。秦军真正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赵孝成王听信谣言,决定用赵括替代廉颇为帅。

重病的蔺相如坚决反对,说:“这是秦国的诡计。大王只是听闻赵括的名声,却不知道他的实际本领。赵括只知道死读他父亲的兵书,不懂灵活应变。”赵孝成王坚持任用赵括,结果导致惨败,赵国差点被灭国。蔺相如忧愤而死。

几年后,廉颇率领为数不多的赵军,击败趁火打劫的燕军,被封为信平君,担任假相。赵悼襄王登基,听信谗言,剥夺了廉颇的军权。廉颇愤怒之下,发兵赶走了接任军权的人,逃亡到魏国。魏王收留他,但并不重用。

后来,秦国屡次攻打赵国,赵悼襄王想请回廉颇继续领兵,派使者前往魏国慰问。奸臣郭开害怕廉颇回来之后对自己不利,暗中贿赂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

廉颇也想为赵国效力,见到使者后,当面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有用。使者回报赵王,说廉颇老弱不堪,已经无法领兵,赵悼襄王放弃了请回廉颇的想法。

后来,廉颇被楚国请去担任大将,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只想报效赵国。”最后老死在楚国。

【原文】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摘自《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廉颇说:“我是赵国的大将,有攻打城池、野外作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是以口舌之利的功劳,反而官职在我上面,况且蔺相如一直地位低下,我感到羞愧,不甘心屈居在他之下。”对外宣称说:“如果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蔺相如听说后,不肯和廉颇照面。

词语积累

完璧归赵:完,完好无损;璧,和氏璧。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比喻将物品原封不动地归还给主人。

负荆请罪:负,背负;荆,荆条,一种刑杖。背负着荆条上门请罪。比喻诚心为自己犯过的错误道歉。

纸上谈兵:谈,谈论。在地图上谈论用兵之道。比喻人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