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二十四史

刘向传

字体:16+-

刘向(公元前77—公元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沛郡丰县人,汉朝宗室大臣、文学家。

耿直的目录学鼻祖

刘向是汉室宗亲,十二岁时因为父亲的恩荫担任辇郎,专门给皇帝的车子引路,十八岁当了谏大夫,参与朝廷政事的谋议。

汉宣帝登基后,基本遵循曾祖父汉武帝的制度,招募贤臣到自己身边,刘向获得召见。宣帝听说淮南王有一本炼金子的秘籍,刘向的父亲曾在处理淮南王案时得到过这本书,于是刘向便把此书献给宣帝。宣帝命人照书去炼,却没有成功,就把刘向抓起来,说他铸造假黄金,应该处死。刘向的哥哥用钱替他赎罪,他才逃过一劫。

宣帝去世后,儿子汉元帝继位,刘向受到推举被任用。当时,宦官石显、弘恭等人与外戚弄权,朝政十分混乱,刘向等人商议上书元帝罢免他们。可是奏本还没呈上去,石显就知道了,便先发制人诬告刘向等人,使他们都被罢官入狱。

不久,出现彗星,元帝有所感悟,释放了刘向等人。石显一直盯着此事,想再次抓住他们的把柄。刘向通过一个远亲给元帝上书说:“前些时候,陛下判几位大臣入狱,然后发生了大地震,弘恭称病辞职很久,天象也没什么异常。后来他重新任职,天气又开始阴雨反常,可见天象异常是弘恭等人引发的。应该罢黜弘恭、石显,任用贤能,灾害自然会消除。”石显等人气坏了,怀疑是刘向主使,一查果然是他,刘向因此再次被捕入狱,出狱后十多年也没有被任用。

直到元帝去世,汉成帝登基,石显等人被正法,刘向才被重新任用。有一回,成帝想大耗钱财改建陵墓,刘向上书劝谏说:“陛下要改建陵墓,把低洼的地方筑高,挖掘百姓坟墓累计上万座,花费巨大。这样的做法,使死者在地下怀恨,生者也在地上忧愁。百姓有怨气,自然触动天地,进而水旱失调,到时候死亡、流浪的人以十万计。臣既替他们感到忧思,又替他们感到气愤。”他的言辞十分诚恳。成帝看完很感触,但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后来,灾祸渐渐多起来,刘向说:“灾祸异象到了这种程度,而且外戚势力日益强盛,再发展下去,一定会危及刘氏江山。我幸运地身为刘氏宗族,世代蒙受汉朝的皇恩,身为宗室旧臣,连续侍奉三朝天子。皇上因为我是先帝旧臣,每次召见我都对我礼遇有加,如果我不规劝皇上,还有谁去规劝呢?”于是极力劝谏成帝要严密审查军国大事,吸取以往的教训。成帝看后十分感慨,召见刘向,说:“你不要再写了,我会考虑这件事。”

刘向每次被召见,都借机劝谏成帝不要过于重用外戚而疏远皇族。他说:“皇族是国家的枝叶,如果枝叶凋落,就无法庇佑树木,树木也会慢慢枯萎。”后来,成帝多次想对刘向委以重任,但外戚们纷纷反对,因此最终刘向也没能得到升迁。

汉朝经过一百多年的安定繁荣,先秦诸子的学说已经混杂,儒家取得独尊地位后,经学发展势头强劲,分出很多派别,急需整理和总结。

公元前26年,刘向受命主持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整理群书的工作。他带着儿子刘歆(xīn),逐部书进行整理,每整理完一部,就撰写一篇叙文,简述此书的作者、内容、价值以及校对过程,将叙文汇总成《别录》一书。刘向在《别录》中,将学术性质作为分类标准,确立了比较完善的著录方法,成为目录学的鼻祖,对我国图书分类法和著录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刘向、刘歆在整理校对诸子百家著作时,注意吸收各家学说的优点,转而为儒学服务。当时的儒学处于独尊地位,刘向的这一做法,间接保存了诸子百家的学说,促进了思想的传承和融合。

刘向在编校图书的过程中,自己也编撰了一批书籍,包括历史故事集《新序》、小说集《说苑》、妇女史《列女传》以及著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这些作品均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公元前6年,刘向去世。他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原文】时上无继嗣,政由王氏出,灾异浸甚。向雅奇陈汤智谋,与相亲友,独谓汤曰:“灾异如此,而外家日盛,其渐必危刘氏。吾幸得同姓末属,累世蒙汉厚恩,身为宗室遗老,历事三主。上以我先帝旧臣,每进见常加优礼,吾而不言,孰当言者?”——摘自《汉书?卷三十六》

【译文】当时汉成帝没有继承人,朝廷大事由外戚王氏把控,灾祸异象越来越多。刘向向来很赞赏陈汤的智谋,与他交情不错,便只与他说:“灾祸异象到了这种程度,而且外戚势力日益强盛,慢慢发展下去,一定会危及刘氏江山。我幸运地身为刘氏宗族,世代蒙受汉朝的皇恩,身为宗室旧臣,连续侍奉三朝天子。皇上因为我是先帝旧臣,每次召见都对我礼遇有加,如果我不规劝皇上,还有谁去规劝呢?”

词语积累

画地作狱:狱,监狱。在地上画一个圈当作监狱。比喻只允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金石为开: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真诚便能打动人心;也比喻意志坚定,能克服一切困难。

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叶公经常说自己喜欢龙,结果龙真的来了,他反而被吓跑了。比喻嘴上说喜欢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喜欢,甚至是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