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杰出的军事家、抗击匈奴的名将。
平定匈奴的大将军
卫青出身贫穷,小时候放羊,长大后成为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的马夫。
一次,卫青跟着别人去皇帝避暑的甘泉宫,一个会看相的囚犯说:“看你的面相富贵,以后一定能封侯!”卫青笑笑说:“我是奴婢的儿子,不挨打受骂就不错了,怎么会有封侯那样的美事呢!”
当时,卫青的姐姐卫子夫也在平阳公主家里为奴。有一次,汉武帝到姐姐家里做客,看中了卫子夫,带她进宫成为妃子。
一年后,卫子夫怀孕,陈皇后很嫉妒,让母亲馆陶公主派人刺杀卫青,所幸卫青被朋友救下。武帝知道后大怒,不仅封卫子夫为夫人,地位仅次于皇后,还将卫青提拔到身边,作为亲信跟随左右,参与朝政长达十年。
公元前130年,匈奴来犯,武帝亲自部署,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与其他三路大军分别出击。
卫青首次出征就深入险境,一直攻到匈奴人祭天的圣地龙城,首战获胜。其他三路均出师不利,只有卫青大胜而归。武帝十分高兴,封他为关内侯。龙城之战是自汉朝开国以来对匈奴作战的第一次胜利,极大地振奋了人心。
三年后,匈奴再次来犯,武帝派卫青进攻被匈奴盘踞的河套(今黄河河套)地区。卫青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大败匈奴,缴获牲畜达到几百万头,成功控制了河套。
武帝在那里设置两个郡,修筑城池,迁去十万名百姓定居。汉朝占领河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获得了很大的战略空间。卫青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
又过了几年,武帝命令卫青再次攻打匈奴。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军不可能到他那里,喝得大醉,晚上汉军便杀到了。右贤王大吃一惊,急忙逃走,大部分部众被俘虏。
武帝接到捷报,任命卫青为大将军,统领所有军队,地位在丞相之上。武帝还加封了卫青的三个儿子,卫青推辞说:“臣有幸能够在军队任职,是仰仗陛下的神威,能获得胜利也是各位将士的功劳,臣的儿子没有功劳,不能白白受封。”
后来,卫青再次出战匈奴,一名副将遇到匈奴大军,交战了一天多,大败而归。卫青问该当何罪,手下人说:“自大将军出征以来,还没有杀过副将,现在他丢盔弃甲,该当死罪,可以杀掉他以示军威。”卫青说:“我有幸得皇上的信任统率大军,不害怕没有威信,这件事还是奏报皇上处理,做臣子的不敢专权。”
公元前119年,武帝命卫青、霍去病等人率军远征漠北。此战,汉军击溃匈奴的主力,匈奴人远逃,很多年都不敢来犯。武帝为表彰卫青的功劳,封他为大司马大将军,成为汉朝级别最高的军事统帅。
当初,平阳公主曾问身边的人:“列侯之中谁最贤能?”身边人回答:“卫青最贤能。”平阳公主说:“卫青从小在我家长大,常骑马跟随着我,他现在怎么样了?”身边人说:“他现在可尊贵了。”于是平阳公主把自己的心意告诉武帝,武帝下令卫青迎娶平阳公主。
公元前106年,卫青因病去世。汉武帝将他的陵墓修成阴山的形状,以表彰他的战功。卫青一生七次出击匈奴,每战必胜,为平定匈奴作出了巨大贡献。
【原文】上曰:“大将军青躬率戎士,师大捷,获匈奴王十有余人,益封青八千七百户。”而封青子伉为宜春侯,子不疑为阴安侯,子登为发干侯。青固谢曰:“臣幸得待罪行间,赖陛下神灵,军大捷,皆诸校力战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qiǎngbǎo)中,未有勤劳,上幸裂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摘自《汉书?卷五十五》
【译文】汉武帝说:“大将军卫青亲自率领将士,出师大捷,活捉了匈奴王十余人,把大将军的食邑增加到八千七百户。”而且册封卫青的儿子卫伉为宜春侯,卫不疑为阴安侯,卫登为发干侯。卫青坚决推辞说:“臣有幸能够在军队效力,是仰仗陛下神威,我军大捷,是各位校尉力战的功劳。陛下垂幸已经册封了臣,臣的儿子们年幼,没有什么功劳,皇上垂幸册封他们三个为侯爵,这不是臣在军队效力时勉励将士努力作战的本意。卫伉等三人哪里敢接受册封!”
词语积累
对簿(bù)公堂:簿,文状;公堂,官吏审案的大堂。指在法庭上接受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