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公元前68年),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人,西汉著名权臣、政治家。
受命托孤,权倾朝野
霍光是冠军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去病把他带到京城长安,当时霍光只有十几岁,被封为郎官。
霍去病去世后,霍光得到提拔,经常跟随汉武帝出行,在宫内侍奉武帝二十余年,从来没有出过差错,深得信任。
自从武帝的第一个儿子太子刘据被人陷害自杀后,太子之位一直空缺。武帝晚年经过再三思量,决定册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当时刘弗陵还小,武帝想找一个靠得住的大臣辅助他,心中的第一人选便是霍光。
武帝命人画了一幅周公背着周成王接受众人朝贺的画赐给霍光,暗示让他辅政。公元前87年,武帝病重,霍光流着泪说:“如果陛下有不测,由谁来继位呢?”武帝说:“难道你不明白上次送你那幅画的意思吗?册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帝,你要像周公辅佐成王那样辅佐他。”霍光接受武帝的托付,辅佐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
汉昭帝时年八岁,朝中大事都由霍光决定。有一次,霍光找来掌管玉玺的郎官,索要玉玺,郎官不肯给,霍光突然拔剑相逼,郎官说:“臣的头可以给你,但玉玺不能给!”霍光放下剑点头称赞,将这个郎官连升两级,众人因此很佩服霍光。
燕王刘旦是昭帝的哥哥,因为没能继承皇位,心中不满,联合同为辅政大臣的上官桀、桑弘羊,趁着霍光休假的时机,假托燕王的名义上书,告发他有不臣之心。昭帝看了这封信,没有说话。第二天,霍光听说了这件事,心中担心,不敢进殿。昭帝把霍光叫进来,说道:“我知道这封信是假的,你没有不臣之心。”
后来,昭帝下令追查此事,刘旦等人打算发动反叛,废除昭帝。事情泄露,霍光率先出手,将刘旦、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全部抓捕后诛杀。
从此,霍光成为朝政的实际决策者。昭帝成年后,依然委托霍光执政,这一时期,国家富强,百姓富足,周边的小国也都称臣归服。
公元前74年,昭帝驾崩。因为昭帝没有儿子,霍光便迎立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继位。没想到刘贺刚登上皇位就**后宫,霍光感到十分不安。
有人跟他说:“伊尹在殷朝当丞相时,就废除了暴虐无度的国王太甲,才使国家安定下来,后人都称赞他的功劳。如果丞相也能这么做,就是汉朝的‘伊尹’啊!”霍光会同群臣一起面见太后,详细陈述刘贺不能继续当皇帝的原因,于是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的刘贺被废黜。
刘贺被废后,霍光与群臣商议谁来继位,最后选中了废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是为汉宣帝。宣帝早年生活在民间,在朝廷毫无根基,知道霍氏权势强盛,表面上对霍光很恭敬,但内心十分忌惮。
有一回,宣帝拜祭汉高祖,霍光陪同他坐一辆车,宣帝感到背上有刺一般,心中害怕。后来,由别的大臣代替霍光陪同,宣帝才安定下来。
宣帝登基后,群臣提议册立霍光的女儿为皇后,宣帝婉拒,最终册立原配妻子许氏为皇后。霍光的妻子感到不满,买通太医毒死了许皇后,霍光的女儿顺理成章成为皇后。许皇后死后,宣帝命人严查,太医害怕,便将此事告诉了霍光。霍光知道后大为震惊,犹豫再三,碍于夫妻情分,遮掩了此事。事情虽然暂时过去,却埋下了隐患。
公元前68年,霍光病重去世,霍氏子孙们不知收敛,随意扩大霍光的陵墓,最终引来杀身灭族之祸。后人都说:“威势大过天子的人,必定不能长久,霍氏的祸患,从陪同天子乘车的时候就开始了。”
霍光辅政前后长达二十年,西汉国力得到显著增强,对外关系也处理得很好,西汉王朝呈现出中兴景象,后人把这一时期称作“昭宣中兴”。在麒麟阁十一位功臣的画像中,霍光列首位。
【原文】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zuò)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摘自《汉书?卷六十八》
【译文】于是汉武帝命令在黄门供职的画师,画了一张周公姬旦背着周成王接受诸侯朝贺的画赐给霍光。后元二年春天,武帝游览五柞宫,病得很厉害,霍光流着泪问:“如果陛下有不测,由谁来继位呢?”武帝说:“难道你不明白上次送给你那幅画的意思吗?册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帝,你要像周公辅佐成王那样辅佐他。”
词语积累
躬行节俭:躬行,亲自践行。自己带头做到节约俭省。
焦头烂额:烧焦了头,灼伤了额。比喻非常狼狈窘迫。也形容忙得不可开交。
芒刺在背:芒刺,细刺。像有小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曲突徙薪:曲,使弯曲;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提前采取措施,才能预防灾祸。
想望风采:想望,仰慕;风采,风度神采。十分仰慕某人,盼望相见。
不学无术:因为没有学问,所以没有办法。今形容没有学问,没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