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二十四史

孔融列传

字体:16+-

孔融(153—208年),字文举,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东汉末年名士、文学家,孔子二十世孙。与陈琳、王粲(càn)、徐干、阮瑀(yǔ)、应玚(yáng)、刘桢合称“建安七子”。

忠于汉朝的一代名儒

孔融出身名门,小时候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素质。四岁时,孔融与众兄弟一起吃梨,总是把大梨让给哥哥们,自己只拿小的。家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是小孩,应该吃小的。”宗亲们都感到惊奇,觉得他很不一般。

孔融十一岁时,父亲去世,他悲痛过度,身体极度虚弱,要人扶着才能站起来,人们都称赞他的孝行。

有一回,名士张俭遭遇陷害,被朝廷通缉。张俭因为和孔融的哥哥是好友,就逃到孔融家中。孔融的哥哥没在家,孔融当时十六岁,见张俭神情窘迫,猜到了他的来意,说道:“哥哥虽然不在家,但我也是东道主呀!”就收留了张俭。

后来事情败露,朝廷问责,把孔融兄弟俩都抓了起来。孔融说:“人是我收留的,有什么罪处罚我就好了。”哥哥也争着说罪在自己,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也说自己有罪。一家子都争着获罪,最后朝廷定了哥哥的罪,但孔融因此事而名声大振。

后来,孔融被征召入朝为官,当时董卓独揽大权,想废黜汉少帝另立新君,孔融争辩此事,言辞非常激烈,董卓很记恨他,把他派到黄巾军动乱最严重的北海国(今山东省潍坊市一带)为相。孔融到任之后,召集士民,习兵讲武,慢慢集结了四万多人,设置城邑,建立学校,大推儒术,一时政绩斐然,被人称为“孔北海”。

孔融本性宽和,重视人才,经常宾客满门,他说:“座无虚席,杯中不空,我就无忧了。”他听说别人有什么善行或者可取的言语,一定大加推崇;别人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也直言不讳地告知。但凡贤德之人没有得到推崇,他都认为是自己的过错。人们都很信服他。

当时,中原地区实力最强的军阀是袁绍和曹操,孔融知道他们有野心,不愿意投靠。后来,袁绍的儿子进攻北海,战争持续了半年,城内短兵相接,孔融却还在家中读书,谈笑自如。到了晚上,城池陷落,他才出逃,妻儿都被俘虏。

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召孔融入朝担任少府,负责管理皇室生活事务,并常常向他询问政事。当时很多人建议恢复肉刑,孔融说:“古人浑厚朴实,没有所谓的善恶,官吏也执法清明,没有什么错误,百姓犯罪都是自己的责任。现在风气败坏,政治混乱,再想用刑法残害百姓的身体,并不是除恶扬善的办法。”朝廷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就没有恢复肉刑。

此前,曹操进攻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击败袁绍之后,曾经屠杀百姓,掳掠了很多袁家女子,曹操的儿子曹丕还强娶袁氏的妻子。孔融给曹操写信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把纣王的妃子妲(dá)己赏给弟弟周公!”曹操问他出自什么典故,孔融说:“根据你现在做的事情来看,推想当年就是这样!”

现在,孔融在许昌任职,亲眼见到曹操的奸猾,更加不能忍受,经常讽刺他。有一年,曹操远征北方游牧民族乌桓,孔融又讥笑他,言辞傲慢无礼,曹操很生气,但因为孔融名声很大,只能选择隐忍。

有人看出了曹操的心思,以蔑视国法为由弹劾孔融,曹操又指使人诬陷孔融毁谤朝廷、图谋不轨,于208年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被害时,九岁的儿子、七岁的女儿因为年幼得以幸免,被寄养在别人家里。有人对他们说:“你们的父亲被捕,还不赶紧逃命吗?”女儿说:“巢被毁坏了,哪里有不破的卵呢?”最后被抓,一起主动赴死。

孔融是继蔡邕之后的文章宗师,也擅长诗歌。魏文帝曹丕很喜欢他的诗文,曾出高价悬赏收集他的作品,“建安七子”的说法,也是魏文帝首先提出,一直被后人遵循。

【原文】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太中大夫陈炜(wěi)后至,坐中以告炜。炜曰:“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摘自《后汉书?卷七十》

【译文】孔融想见李膺,故造访李膺府上。他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先生的世交子弟。”守门人报告了李膺。李膺请孔融进来,问道:“你的祖父曾经与我家有旧交吗?”孔融说:“是的。我的先人孔子与李先生的先人老子德义不相上下,结为师友关系,所以我与李先生是世代交好。”在座的众人无不赞叹。太中大夫陈炜后到,在座的人把刚才的事告诉陈炜。陈炜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了未必有大用。”孔融跟着他的话说:“照你这么说,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李膺哈哈大笑,说道:“你将来一定能成为大才!”

词语积累

推梨让枣:推让梨子和枣子。比喻兄弟友爱。

不胫而走:胫,小腿。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播速度很快。

巢倾卵覆:巢,巢穴;倾,倒。巢穴翻倒,里面的卵也摔碎了。比喻遭遇灭门之祸,没有人幸免。

不可多得:得,得到。形容极其稀少,很难获得。

忘年之交:朋友之间交往时不在意年龄和辈分。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了了,聪明;佳,优秀。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