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经济文化水平比较落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到底会经过哪些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是什么?这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第一,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我国的国情,明确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建成”区分开来。1956年1月,毛泽东在知识分子会议上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实际进程出发,指出了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尚未完成。1957年2月,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又更加明确地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28],“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很不完善”[29]。他还从物质基础方面把社会主义区分为“建立”和“建成”两个时期。
第二,毛泽东将社会主义划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他在领导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受挫以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1959年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组织了一个读书小组,先后在杭州、上海和广州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读书过程中,毛泽东重新思考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30]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分成“不发达”阶段和“发达”阶段。
第三,毛泽东强调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毛泽东明确提出要把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1961年9月,毛泽东在会见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这样提出:“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在你们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好几百年。十六世纪不算,那还是在中世纪。从十七世纪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六十多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31]他还劝党内同志宁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因而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要准备由于盲目性而遭受到失败和挫折,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是有好处的,设想短了反而有害。1962年1月,他进一步总结了“大跃进”的教训后,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32]毛泽东还提出要分几个阶段,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强大起来,使我们的人民进步起来。
毛泽东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同我国的社会主义的实际相结合,开始认识到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但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很不发达,从不发达到发达要经过一百年或更长的时间。这个认识已经接近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非常可惜的是,毛泽东没有沿着这一正确的思路继续前进,毛泽东在理论上提出了所谓“大过渡论”,即把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都看作过渡时期,是“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而且是一个短暂的过渡阶段。这是对社会主义阶段认识上的倒退。在实践上,他制定了许多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政策,脱离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结果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严重危害。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3]
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在探索中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构想。这些构想成为我们后来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