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1.分**境材料,提出问题,确定讨论交流的主题;
2.构成活动小组;根据项目情境分为几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负责领导团队完成项目任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各组制订汇报交流方案以及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条件。(方案包括的内容主要有:汇报的主题或课题、汇报的内容、汇报的具体目的和任务、方法、汇报的具体过程、任务分工、保证条件等)
这一阶段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主题的选择:主题的选择不宜过大,要小、近、实,具有可操作性。
2.方案的制订: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指导学生的方案。
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按着制订好的汇报方案,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考察、收集资料、讨论),搜集相关老年人性方面的资料,进行具体的讨论交流,这是整个课程实施中最核心、最活跃、同时也是最艰难的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交流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整理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问题解决的基本经验,发展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一阶段要注意的问题有:
1.总结交流的内容要全面:如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结论、收获、经验等。
2.成果的表达方式应多样:口头材料、实物、图片、音像制品、简单的书面材料。
3.交流的方式应多样化:如辩论、研讨、展览、墙报、网页、小报等。
第四阶段:拓展提升阶段
提出一些课后进一步思索探索或需要延伸训练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引导活动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