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政策法规和标准

三、“九养政策”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实施效果

字体:16+-

“九养政策”使北京市社会化养老(助残)服务更加系统化,养老服务形式更加多样化,充分体现了大民生、大保障的目标要求,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1.实现了居家养老(助残)政策体系化

“九养政策”的出台,在全国首次以文件的形式将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中涉及老年人残疾人物质生活、医疗保障、孝亲敬老、精神关怀的内容纳入制度保障,形成了一个科学规范、衔接互动、公平公正的养老(助残)制度体系。

2.实现了老年人、残疾人社会福利城乡一体化

“九养政策”充分整合行政资源、社会资源、财力资源,坚持帮困救助和适度普惠相结合,缩小城乡差距,在许多领域实现了农村和城市老年人、残疾人无差别、均等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推动老龄事业城乡一体化发展。

3.实现了养老(助残)服务社会化

进一步整合社区闲置资源、引进民间资本,委托社会组织,签约辖区单位,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发展送餐、托老、精神关怀等各类服务商1.5万多家,培育发展志愿者服务队伍,全力推进为老服务社会化进程。

4.实现了养老(助残)工作队伍职业化

将养老、助残和社会就业等问题统筹考虑,规范了养老(助残)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和管理,将其纳入社会公益性岗位管理。